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邹辉祥 范子凡 +2 位作者 冯荣添 利定良 陈星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6期100-102,共3页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 目的:分析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阳江市2005~2008年麻疹疫情报告和麻疹监测系统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2005~2008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 137例,年均发病率为12.14/10万。病例分布于41个乡镇,占全市乡镇总数的83.7%,流行模式以散发为主。3~7月为发病高峰期,占总病例数的61.65%。8月龄~6岁和7~14岁两个人群分别占总病例数的65.88%、23.94%,平均发病年龄为5.74岁。患者以本地居民为主,占68.43%。88.04%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33.70%为实验室血检确诊病例。在520例病例中有54.04%住院隔离治疗。结论:阳江市麻疹发病近年呈上升趋势,14岁以下儿童麻疹免疫空白人群较多,应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患者住院隔离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市五金刀剪从业人员角膜异物伤调查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尽好 韦柳红 +3 位作者 周小玲 黄进雄 刘丽萍 曾丽云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了解阳江市五金刀剪从业人员角膜异物伤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阳江市中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阳江市五金刀剪从业人员角膜异物伤患者,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和眼部检查。包括:(1)基本... 目的了解阳江市五金刀剪从业人员角膜异物伤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开展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在阳江市中医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阳江市五金刀剪从业人员角膜异物伤患者,进行有效问卷调查和眼部检查。包括:(1)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2)工作情况包括: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岗前培训。(3)受伤后初次就诊时间、采取处理方法方式等。结果角膜异物伤患者65例(65只眼)中,男性64例,女性1例,多发年龄段在31~50岁;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为主,占64.6%;61.5%过去工作中曾有过角膜异物伤;61.5%患者工作中从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27.7%患者工作中有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92.3%患者工作上岗前没有接受过相关眼部知识安全培训;初次就诊时间以受伤后1~3 d为主,占38.4%;受伤时间以下午为主,占53.8%;受伤后采取处理方法方式,41.5%未治疗,44.6%自购滴眼液滴眼;84.61%因出现眼红痛、异物感才来我院就诊;异物的性质以铁屑为主,占84.6%;合并角膜感染的55例,占84.6%。结论阳江市五金刀剪从业人员角膜异物伤的患者以男性、中青年、初中文化、下午时间受伤、铁屑异物为主,在工人上岗前要进行相关眼部知识安全培训,工作中要主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受伤后要及时来医院眼科就诊,避免合并角膜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金刀剪从业人员 角膜异物伤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月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117-118,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60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治愈13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1.64±1.64)g,常规组24 h尿蛋白定量为(2.54±1.66)g,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常规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2例股骨头坏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方案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尿蛋白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方案 特发性膜性肾病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癌症复发转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慧莲 叶维宝 黎国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7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防治癌症复发转移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癌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医药防治组(n=40)和常规化防治组(n=4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转移、3年、5年存活情况。结果在总缓解率方面,中医药... 目的观察中医药防治癌症复发转移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癌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医药防治组(n=40)和常规化防治组(n=40),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转移、3年、5年存活情况。结果在总缓解率方面,中医药防治组为82.5%(33/40),常规化防治组为60.0%(24/4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药防治组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为5.0%(2/40)、2.5%(1/40),均显著低于常规化防治组的12.5%(5/40)、1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5年存活率为32.5%(13/40)、27.5%(11/40)均显著高于常规化防治组的25.0%(10/40)、17.5%(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药防治癌症复发转移的效果较常规化防治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常规化防治 癌症 复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治疗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癫痫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莲英 李爱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9期39-41,86,共4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后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癫痫的患者共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应用包括服用自拟定痫汤联合针灸的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应用... 目的探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并发癫痫后应用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癫痫的患者共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应用包括服用自拟定痫汤联合针灸的治疗,对照组则单独应用我院自拟定痫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癫痫的发作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64例患者接受中医综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59%,显著高于对照组68.29%;治疗后观察组癫痫发作次数(0.91±0.12)次/年和持续时间(2.32±0.59)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感觉异常、腹泻等,观察组出现1例腹泻,对照组出现1例皮疹、1例恶心呕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中,轻度损伤37例,中度损伤25例,重度损伤20例,而对照组中分别为23例、34例和25例,两组患者中重度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并发癫痫患者治疗收效良好,且无显著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前景光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中药 针灸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谢月恒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9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主体,随机分为A组(51例)和B组(48例)。A组给予中医治疗,B组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 目的观察和评价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主体,随机分为A组(51例)和B组(48例)。A组给予中医治疗,B组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B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p转阴率91.67%高于B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低于B组1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消除Hp,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应作为该病症的常见疗法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消化性溃疡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庆邦 陈广进 庄冬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62-64,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与试验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2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7)与试验组(n=57),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平均心率情况、静息平均心率情况、最慢心率情况及满意度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的平均心率、静息平均心率、最慢心率明显提升,并且试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度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提升心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满意度,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治疗 缓慢型心律失常 静息平均心率 最慢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昌计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6期45-45,共1页
目的利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主要选取2012年1-12月到本院骨伤科进行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的106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试验组病患采取中医中药内服以及推拿综合治疗方法对... 目的利用中药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主要选取2012年1-12月到本院骨伤科进行骨伤科疼痛性疾病治疗的106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试验组病患采取中医中药内服以及推拿综合治疗方法对病患进行治疗,而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总有效率、骨伤科疼痛指标分数、药物有效时间、病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23%,试验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药物有效时间比对照组长,并且(P<0.05),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病患满意度为92.45%,对照组病患满意度为84.91%,并且(P>0.05),不存在统计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中医治疗骨伤科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且有效的缓解了病患的痛苦,该方法十分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科疼痛 中医治疗 临场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循证治疗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河清 钟曼萍 罗春雷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3期41-43,共3页
目的探究中医药循证治疗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68例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查看其临床记录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究中医药循证治疗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68例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查看其临床记录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中医药循证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Burnnstrom运动功能分级。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达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平均值差异较小,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Burnnstrom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药循证治疗心脑血管急症康复期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体征,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循证 心脑血管急症 康复期 临床效果 脑瘫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江地区心房颤动防治现况调查分析
10
作者 邹培源 李爱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评价阳江地区心房颤动的防治现况。方法:分别在市区、周边农村和边远山区40~75岁人群随机进行入户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结果:阳江地区40~75岁人群心房颤动总患病率为7.4%,市区人群患病率最高(8.6%),其次为周边农村(7.7%... 目的:评价阳江地区心房颤动的防治现况。方法:分别在市区、周边农村和边远山区40~75岁人群随机进行入户调查,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结果:阳江地区40~75岁人群心房颤动总患病率为7.4%,市区人群患病率最高(8.6%),其次为周边农村(7.7%),边远山区最低(5.7%)。呈现出市区〉周边农村〉边远山区的趋势,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呈现出市区〉周边农村〉边远山区的趋势。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卫生站对心房颤动的防治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占主要地位。结论:阳江地区心房颤动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发病率 知晓率 抗凝治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NSE、CYFRA21-1、CEA、SCC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洪永灯 黄旭苗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70例(肺癌组)、... 目的分析肺癌早期诊断中应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70例(肺癌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64例(良性组),并同期选择体检健康人员70名(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检者均接受血清NSE、CYFRA21-1、CEA、SCC检测,分析三组受检者检查结果,并分析血清标志物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NSE、CEA、CYFRA21-1、SC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不同病理分型将肺癌组患者70例分为小细胞癌患者2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CYFRA21-1、SCC均高于小细胞癌患者,且NSE低于小细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早期使用血清NSE、CYFRA21-1、CEA、SCC联合检测具有积极意义,其能有效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及准确度,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早期诊断 联合检测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效应滚动贴合输出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的护理研究
12
作者 沙丽文 李艳清 李学连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177-180,共4页
目的 研究冷效应滚动贴合输出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以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冰敷疗法干预,试验组术后接受冷效应滚动贴合... 目的 研究冷效应滚动贴合输出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以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冰敷疗法干预,试验组术后接受冷效应滚动贴合输出法干预。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手术前后肿胀程度。结果 术后,试验组VAS评分(3.42±1.07)分低于对照组的(5.42±2.18)分,膝关节功能评分(80.27±3.96)分高于对照组的(75.86±2.01)分,存在差异性(P<0.05)。术后72 h,试验组肿胀程度(2.51±0.96)cm小于对照组(3.08±1.01)cm,存在差异性(P<0.05)。试验组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给予冷效应滚动贴合输出法干预效果显著,其能够缓解患者疼痛、肿胀程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正常水平,预后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效应滚动贴合输出法 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 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蚣粉外敷联合刺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莲英 李爱民 洪荣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5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究蜈蚣粉外敷联合刺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2019年1-7月收治的6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昔洛... 目的探究蜈蚣粉外敷联合刺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2019年1-7月收治的6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昔洛韦+甲钴胺片+加巴喷丁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蜈蚣粉外敷与刺血拔罐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其他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以及出院3、6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痒、触觉敏感、灼烧感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6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蜈蚣粉外敷联合刺血拔罐法治疗PHN效果肯定,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缩短疼痛开始缓解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蜈蚣粉 刺血拔罐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症状 疼痛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片加血液稀释治疗高粘滞血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伍尚伟 吴金玉 黄雪霞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银杏叶片配合血液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高粘滞血症患者60例,口服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4周为1疗程。同时进行血液稀释治疗,每周2次,4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脂及... [目的]观察中药银杏叶片配合血液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高粘滞血症患者60例,口服银杏叶片,每次2片,每日3次,4周为1疗程。同时进行血液稀释治疗,每周2次,4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血脂及红细胞比容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一个疗程后,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血脂、红细胞比容都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片加血液稀释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安全,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银杏叶片 高粘滞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何冰 程汝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4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引导下输卵管疏通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对...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宫腔镜引导下输卵管疏通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进行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输卵管复通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输卵管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提高输卵管复通率,提高患者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宫腔镜 输卵管阻塞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程汝挽 何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1期12-13,共2页
目的 研究分析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剂量分别为100μg、150μg,持续时间为9-12个月,再选取4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 目的 研究分析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哮喘患儿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80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长期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剂量分别为100μg、150μg,持续时间为9-12个月,再选取40例正常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观察组A、B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治疗后骨密度指标与治疗开始时及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吸入小剂量布地奈德对于哮喘患儿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疗效确切,不影响哮喘患儿骨密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布地奈德 哮喘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的疗效及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叶发校 黄继章 梁道劲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246-248,共3页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7月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多次性根管治疗术;观察组予以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咬合疼痛和自发性疼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咬合疼痛和自发性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和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多次根管治疗术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费用低,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慢性根尖周炎有瘘型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传统多次根管治疗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汤联合艾灸治疗厥阴寒证眩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曾纪超 李爱民 +2 位作者 李莲英 孙巧杰 洪荣庆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探究吴茱萸汤联合艾灸治疗厥阴寒证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厥阴寒证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甲磺酸倍他司... 目的探究吴茱萸汤联合艾灸治疗厥阴寒证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厥阴寒证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观察组采用吴茱萸汤加减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采用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DARS)评价治疗前后眩晕严重程度,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基底动脉(BA)与双侧椎动脉(VA)平均血流速度,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S)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A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A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VA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VA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DH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H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吴茱萸汤联合艾灸治疗厥阴寒证眩晕与常规西医治疗比较疗效更佳,可明显减轻眩晕严重程度,改善脑部血流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汤 艾灸 厥阴寒证 眩晕 眩晕评定量表评分系统 眩晕障碍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性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仕华 陈转 郑开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动... 目的探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研究,通过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包括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动力髋螺钉治疗,观察组患者开展微创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骨折愈合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骨折愈合与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少,Harri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4.29%)相较于对照组(74.29%)更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57%)相较于对照组(28.5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确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动力髋螺钉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妇女盆腔炎病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喜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109-110,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盆腔炎病因,旨在了解妇女盆腔炎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收治的盆腔炎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成9组,分别对妇女(对照组)的宫颈和阴道分泌物,分别检测人型支原体(MH)、...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盆腔炎病因,旨在了解妇女盆腔炎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妇科门诊收治的盆腔炎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分成9组,分别对妇女(对照组)的宫颈和阴道分泌物,分别检测人型支原体(MH)、淋病奈瑟菌(NG)、细菌性阴道病(BV)、阴道毛滴虫(TV)、假丝酵母菌(CA)和沙眼衣原体(CT)。结果 386例盆腔炎症性疾病(PID)患者中103例CT阳性(26.7%),检出NG和MH分别为45例(11.7%)和12例(3.1%),其中混合性感染12例(3.1%),各年龄组段间CT和NG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ID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尤以50岁以上和20岁以下年龄段PID感染率较高。结论妇女盆腔炎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因素以及个人行为因素有关常见的病原菌感染率明显低于机会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盆腔炎 病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