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水稻旱灾的评价及防旱抗旱对策 被引量:14
1
作者 宋丽莉 张昌昭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96-203,共8页
根据广东省水稻旱灾实况,提出了水稻旱情和干旱灾情不同的评价指标,分析了广东省解放后历年早、晚稻旱情和灾情及其分布和变化规律,并针对本省的自然条件和灌溉现状提出了防旱抗旱措施。
关键词 广东 水稻 旱灾 防旱 抗旱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等级小时强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喜艳 伍志方 +1 位作者 梁巧倩 沈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把小时雨量大于等于20 mm的降水定义为小时强降水。小时强降水由于降水强度大、短时内雨量累计多,常带来城市内涝、交通堵塞等影响,造成山地丘陵等地区出现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利用广东省自动气象站、国家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分... 把小时雨量大于等于20 mm的降水定义为小时强降水。小时强降水由于降水强度大、短时内雨量累计多,常带来城市内涝、交通堵塞等影响,造成山地丘陵等地区出现滑坡、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利用广东省自动气象站、国家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分析广东汛期(4—9月份)小时强降水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小时强降水多出现在广东3个多雨区域内;5月份是高发期,其次是6月和8月;8月份小时强降水的日变化是双峰结构,汛期其余月份日变化均呈现单峰结构;每天13至19时是小时强降水出现的集中时间段,16时出现小时强降水次数最多;小时强降水多出现在粤西云雾山、粤东莲花山山脉南侧、清远南部和珠江口等地区,跟山脉走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时强降水 频次 时空特征 地质灾害 喇叭口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论的水旱风灾害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俊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35-41,共7页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水旱风灾害防御体系,基于系统的普遍定义和对水旱风灾害防御过程及所涉及要素的分析,提出了水旱风灾害防御系统的定义,分析了水旱风灾害防御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与环境;基于感知控制论,深入研究了水旱风灾害防... 运用系统科学理论研究水旱风灾害防御体系,基于系统的普遍定义和对水旱风灾害防御过程及所涉及要素的分析,提出了水旱风灾害防御系统的定义,分析了水旱风灾害防御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与环境;基于感知控制论,深入研究了水旱风灾害防御系统在治理与准备、紧急防御和灾后恢复等不同状态下的运行控制过程;通过控制过程分析,总结了系统科学理论对改进水旱风灾害防御机制的启示。研究表明:水旱风灾害防御活动应实行分层指挥控制,落实分级管理;应将县级作为指挥决策能力建设的重点,而乡镇水旱风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应着重于提高执行力;应加强基层执行主体的自主行动能力,发挥执行主体的核心作用;为提高水旱风灾害防御系统面对复杂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系统变化的适应性,应建立专家会商机制,并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主动对系统结构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科学 控制论 水旱风灾害 防御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