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Ti含量对钢铁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相变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帅 郑志斌 +5 位作者 李英民 王娟 罗铁钢 郑开宏 龙骏 王海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3年第1期109-117,共9页
以Fe、Ti、W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铁基复合材料。通过改变粉末中的W/Ti原子比,探究其对复合材料组织和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球磨后的粉末活性有所增加,并出现TixW1−x不稳定过渡相;材料的相变反应温度会随着粉末中W... 以Fe、Ti、W和石墨粉为原料,采用真空烧结技术制备铁基复合材料。通过改变粉末中的W/Ti原子比,探究其对复合材料组织和相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球磨后的粉末活性有所增加,并出现TixW1−x不稳定过渡相;材料的相变反应温度会随着粉末中W含量增加而升高,DSC曲线尖锐的放热峰会逐渐变宽、变缓,剧烈的反应得到控制;粉末经烧结后会生成TiC、WC和Ti4WC5等增强相,当粉末的W/Ti比从2∶8增加至4∶6时,反应产物中3种增强相的占比从84.09%增加至93.07%,生成物中WC的占比从32.45%迅速增加到78.5%。此外,由于复合材料组织中多种物相的存在,彼此间的取向差异会引起组织中出现微应变。随着粉末中W/Ti比的增加,复合材料组织中的微应变逐渐增大;与粉末W/Ti比为2∶8制得的复合材料相比,粉末的W/Ti比为4∶6时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中的微应变提高了2.84倍。因此,通过调节W/Ti含量可实现对钢铁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增强相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烧结 原位自生 复合材料 微应变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铸造耐磨钢铁材料国内专利技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董晓蓉 郑志斌 +2 位作者 龙骏 刘天龙 郑开宏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2年第5期766-775,共10页
钒在冶金、化工和新能源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钒有85%以钒铁、氮化钒等形式添加到钢铁中,用来增加钢铁产品的强度、韧性、耐磨性等品质。因此,钒在铸造耐磨钢铁材料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出发... 钒在冶金、化工和新能源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的钒有85%以钒铁、氮化钒等形式添加到钢铁中,用来增加钢铁产品的强度、韧性、耐磨性等品质。因此,钒在铸造耐磨钢铁材料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含钒铸造耐磨钢铁材料领域内技术专利的类别、法律状态、申请趋势、技术领域特征、申请人特征等进行分析,识别该领域的核心技术、开发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含钒铸造耐磨钢铁材料产业的发展及未来市场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助力中国钒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 耐磨钢铁 专利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钎料连接Al_(2)O_(3)陶瓷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晨杰 王娟 +1 位作者 郑开宏 郑志斌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1年第4期406-413,共8页
对氧化物钎料连接Al_(2)O_(3)陶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目前氧化物钎料连接Al_(2)O_(3)陶瓷的一般流程和工艺方法.主要介绍了用于Al_(2)O_(3)陶瓷连接的高温氧化物钎料和低温氧化物钎料,并且分别对钎料的成分、接头组织、连接温... 对氧化物钎料连接Al_(2)O_(3)陶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介绍了目前氧化物钎料连接Al_(2)O_(3)陶瓷的一般流程和工艺方法.主要介绍了用于Al_(2)O_(3)陶瓷连接的高温氧化物钎料和低温氧化物钎料,并且分别对钎料的成分、接头组织、连接温度、接头剪切强度及组织变化趋势等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氧化物钎料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旨在为氧化物钎料连接Al_(2)O_(3)陶瓷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钎料 陶瓷连接 微晶玻璃 Al_(2)O_(3)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优化组织结构改善冷喷涂增材制造M2052合金阻尼性能
4
作者 孙立赢 陈龙 +2 位作者 刘硕 段康飞 殷福星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742-749,共8页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的热输入,以及能够有效避免晶粒长大、相变和高热应力等缺陷形成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冷喷涂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高阻尼锰铜合金在制备过程中的氧化和热裂纹的形成,但冷喷涂过程中粉末严重塑性变... 冷喷涂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的热输入,以及能够有效避免晶粒长大、相变和高热应力等缺陷形成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冷喷涂方法能够有效地避免高阻尼锰铜合金在制备过程中的氧化和热裂纹的形成,但冷喷涂过程中粉末严重塑性变形产生的大量位错会导致冷喷涂锰铜合金阻尼性能明显降低。因此,对不同热处理工艺提升冷喷涂Mn-20Cu-5Ni-2Fe(M2052)合金阻尼性能的机理,以及相关的微观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冷喷涂过程中,由于粉末颗粒变形不充分,因此形成了一些孔洞。在粉末颗粒边界处形成的孔洞经固溶处理后数量明显减少,这是因原子扩散促进了颗粒间的部分孔洞愈合。另外,在冷喷涂成形过程中粉末颗粒碰撞的界面处会产生巨大的热量,从而发生动态再结晶,形成尺寸约为200—400 nm的纳米晶粒。冷喷涂沉积M2052合金经850℃、1 h固溶处理和恒温420℃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后,晶粒发生再结晶和长大,形成了无畸变的等轴晶,这与时效处理导致冷喷涂M2052合金奥氏体调幅分解有关。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奥氏体调幅分解程度增加,导致富锰基体中锰含量的增加,从而促进了M2052合金马氏体相变温度的增加。冷喷态M2052合金经固溶(850℃×1 h)+时效(420℃×24 h)处理后,室温下呈现出了最佳的阻尼性能(Ψ_(0.08%)≈26%)。本研究为锰铜合金的阻尼性能的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增材制造 M2052合金 阻尼性能 调幅分解 马氏体相变 原子扩散 组织结构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