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付民 邓燕忠 +1 位作者 邹洁建 肖嘉杰 《广东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64-66,共3页
广东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广东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及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广东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现状的总结,深入分析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了... 广东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作为广东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及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广东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现状的总结,深入分析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完善广东省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疫源疫病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救护中存在的问题及救护措施 被引量:7
2
作者 侯方晖 《现代化农业》 2018年第6期58-58,共1页
我国野生动物的救护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进行,由于相关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有关部门对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直到1988年我国第一部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才正式出台。之后随着社会的整... 我国野生动物的救护工作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在进行,由于相关专业人员严重缺乏、有关部门对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直到1988年我国第一部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才正式出台。之后随着社会的整体发展,人类对自身所处自然环境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进而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开始在整个社会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法 救护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救护工作 社会形成 自然环境 新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例救护中华穿山甲幼崽的人工育幼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学林 安富宇 +6 位作者 刘心雨 谭琳 王凯 侯方晖 邹洁建 华彦 王志广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199,共6页
圈养条件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繁殖率和幼崽存活率均较低,由于该物种食性特化,且缺乏行为习性和繁殖特性的研究,其人工育幼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22年3月8日,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接收一只约1月龄的中华穿山甲幼... 圈养条件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繁殖率和幼崽存活率均较低,由于该物种食性特化,且缺乏行为习性和繁殖特性的研究,其人工育幼工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2022年3月8日,广东省野生动物监测救护中心接收一只约1月龄的中华穿山甲幼崽,对其开展人工育幼尝试并获得成功。对此次人工育幼的代乳配方、饲喂方案、环境控制及日常管理进行总结分析,给出中华穿山甲幼崽人工育幼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其人工繁育及幼崽救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人工育幼 代乳粉 幼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重大疫病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付民 谢远崧 +3 位作者 侯方晖 邹洁建 陈鹏飞 廖庆祥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57-60,共4页
野生动物是多数自然界病原体的天然宿主,野生动物重大疫病和人类公共卫生问题息息相关。文章对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几种野生动物重大疫病:禽流感、狂犬病、非典型性肺炎、莱姆病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探讨野生动物重大疫病的公共卫生问题... 野生动物是多数自然界病原体的天然宿主,野生动物重大疫病和人类公共卫生问题息息相关。文章对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几种野生动物重大疫病:禽流感、狂犬病、非典型性肺炎、莱姆病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探讨野生动物重大疫病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重大疫病 公共卫生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几个热点问题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6
5
作者 邹洁建 王付民 +1 位作者 邓燕忠 侯方晖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4期75-78,共4页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建国50多年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新的热点及问题:... 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活跃的、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建国50多年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及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出现一些新的热点及问题: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国际狩猎、药用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产品标志化管理、野生动物保护有关法律及制度的制定及完善,这些问题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正在进行或亟待开展的工作。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保护 热点问题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口服疫苗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付民 廖庆祥 +2 位作者 谢远崧 邹洁建 杨光大 《野生动物》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野生动物是大量病原体的天然宿主,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对近年来国外野生动物口服疫苗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防治提供资料。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口服疫苗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与对应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侯方晖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8年第6期150-150,共1页
野生动物保护是人类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它们和我们是恒古不变的"睦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不能在它们的危急时刻伸出援手,那么又如何指望人类历史的长远发展,影响野生动物保护有诸多因素,如:人为因素、经济因素等,如果... 野生动物保护是人类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它们和我们是恒古不变的"睦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如果不能在它们的危急时刻伸出援手,那么又如何指望人类历史的长远发展,影响野生动物保护有诸多因素,如:人为因素、经济因素等,如果不能合理的采用科学对策,很难做出有效的管理。1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1.1人为因素野生动物分布在地球村的各个角落,它们和人类是好朋友,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保护 影响因素 对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自贸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履约制度探讨
8
作者 林宜舟 蓝道英 +2 位作者 刘曦庆 杨锡涛 邹洁建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45-48,共4页
指出了对广东省自贸区CITES履约制度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解决贸易争端,减少不必要的制裁,实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于2015年4~6月,在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等3个自贸区开展了CITES履约... 指出了对广东省自贸区CITES履约制度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解决贸易争端,减少不必要的制裁,实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于2015年4~6月,在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等3个自贸区开展了CITES履约制度创新调研。结果表明:自贸区内存在CITES履约制度不完善、多头管理、审批程序复杂且耗时、"二次监管"、检验检测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消弱了自贸区CITES履约效率和管理水平。鉴于此,提出了简政放权、信息共享、优化"二次监管"及企业诚信评估等建议,以促进自贸区CITES履约和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CITES 自贸区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西县李望嶂两栖动物多样性初步调查
9
作者 王冰洋 黄丹丹 +4 位作者 梁晓彤 肖微文 詹彬彬 肖嘉杰 林石狮 《绿色科技》 2025年第4期66-71,共6页
为掌握广东省揭西县李望嶂的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调查组于2022-2023年,每年4个季度对李望嶂的两栖动物进行了8次调查。经调查统计,记录到两栖类动物2目8科24种,两栖类动物的丰富程度较高且具有相对独特的地域特性。同时,发现部分物种分... 为掌握广东省揭西县李望嶂的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调查组于2022-2023年,每年4个季度对李望嶂的两栖动物进行了8次调查。经调查统计,记录到两栖类动物2目8科24种,两栖类动物的丰富程度较高且具有相对独特的地域特性。同时,发现部分物种分布区域狭窄,亟待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本研究基于李望嶂的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并与周边保护区及公园的两栖类动物多样性进行对比,提出了构建多样化生境、加强排查外来入侵物种、宣传科普教育的具体建议,更好地实施对该区域两栖类动物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动物保护 李望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地区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光大 龚世平 +4 位作者 王付民 李伟业 魏玉峰 葛研 肖嘉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为了解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2013年—2015年,从广州、肇庆和韶关等地区农贸市场共采集虎纹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沼蛙和棘胸蛙等5种常见食用蛙样本1 304只,并对这些蛙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剖检。结果显示,曼... 为了解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2013年—2015年,从广州、肇庆和韶关等地区农贸市场共采集虎纹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沼蛙和棘胸蛙等5种常见食用蛙样本1 304只,并对这些蛙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剖检。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感染个体148只,总感染率为11.35%,共发现裂头蚴553条;沼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虎纹蛙和棘胸蛙的感染率分别为3.61%、13.68%、3.11%、25.59%和2.93%;个体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44、3.41、1.43、4.48、1.16条/只;肌肉、体腔和皮下组织三个部位的寄生率分别为89.69%、6.87%和3.44%。结果表明,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比较普遍,对蛙类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裂头蚴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蛇类曼氏裂头蚴感染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光大 王付民 +4 位作者 龚世平 李伟业 魏玉峰 葛研 肖嘉杰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了掌握广东省蛇类感染曼氏裂头蚴(Spirometra mansoni)情况,于2014-2015年,从广东省广州市、肇庆市、惠州市和韶关市等地农贸市场共采集赤链蛇(Lycodon rufozonatum)、铅色蛇(Hypsiscopus plumbea)、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 为了掌握广东省蛇类感染曼氏裂头蚴(Spirometra mansoni)情况,于2014-2015年,从广东省广州市、肇庆市、惠州市和韶关市等地农贸市场共采集赤链蛇(Lycodon rufozonatum)、铅色蛇(Hypsiscopus plumbea)、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和异色蛇(Xenochrophis piscator)4种常见蛇样本共114条,并对这些蛇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了解剖学检查。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感染个体共32条,总感染率为28.07%,共发现裂头蚴243条;赤链蛇、铅色蛇、赤链华游蛇和异色蛇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14.58%、38.46%和4.00%;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2.27、0.35、1.58和0.04个/条;肌肉、皮下组织和体腔的感染率分别为80.25%、16.46%、3.29%。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蛇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比较普遍,对蛇类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裂头蚴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穿山甲尿液化学成分分析
12
作者 吴文斌 李珺 +5 位作者 王凯 安富宇 许学林 廖书佳 佟富春 华彦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3,共9页
化学通讯在哺乳动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个体识别、社会交流、社会等级划分、交配繁殖等(侯东敏等,2020)。针对夜行性哺乳动物,化学通讯对其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尤为明显(Macdonald,1985)。尿液是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化学通讯在哺乳动物的诸多生命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包括个体识别、社会交流、社会等级划分、交配繁殖等(侯东敏等,2020)。针对夜行性哺乳动物,化学通讯对其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尤为明显(Macdonald,1985)。尿液是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也是哺乳动物化学通讯过程中重要的信号来源之一。在种内、种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动物通过尿液能够传递个体、性别、年龄等讯息,以达到性别识别、性选择、告警、领域标记等目的,此过程对物种的生存、繁衍至关重要(Zhang et al.,2008;Zhang et al.,2019;鲜义坤等,2019;侯东敏等,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尿液 挥发性化合物 化学通讯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教育夏令营儿童心理行为动态研究
13
作者 李银华 谭琳 +2 位作者 王鹤 吕春贺 曾晴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132-138,共7页
为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自然教育课程对儿童心理发展与自然联结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纵向研究和观察法对参加7天自然教育夏令营的11名5~11岁的儿童进行心理追踪测量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7天自然教育课程期间... 为探索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自然教育课程对儿童心理发展与自然联结的促进作用,研究采用纵向研究和观察法对参加7天自然教育夏令营的11名5~11岁的儿童进行心理追踪测量和行为观察。结果表明:7天自然教育课程期间,儿童积极情绪始终保持在中高水平;自然教育对儿童自然联结有增进作用;在问题解决课程中,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交力有所提高,优良的自然教育课程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积极行为品质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缺失 自然教育 心理健康 自然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对热应激肉鸡血液自由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洁建 王建荣 +1 位作者 苏力 陈武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8年第3期40-41,44,共3页
将14日龄肉鸡60羽随机均分为3组:常温对照组、热应激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与热应激对照组饲养条件相同,试验组饲料中添加1%复方中药。3个组肉鸡定期采血,测定血清GSH-Px、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对照... 将14日龄肉鸡60羽随机均分为3组:常温对照组、热应激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与热应激对照组饲养条件相同,试验组饲料中添加1%复方中药。3个组肉鸡定期采血,测定血清GSH-Px、SOD的活性和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热应激对照组肉鸡血清GSH-Px、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则上升,其中血清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复方中药能提高正常肉鸡血清GSH-Px、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对抗热应激所致的肉鸡血清GSH-Px、SOD活性下降和MDA含量升高(P<0.05或P<0.01)。提示本复方中药具有较显著抗自由基损伤的作用,能有效地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热应激 肉鸡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甲感染病原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侯方晖 冯佳瑶 +4 位作者 邓映铃 吴雅宁 李丽霞 刘昊 华彦 《特产研究》 2025年第5期173-178,共6页
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属地栖性哺乳动物。由于穿山甲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经常遭到非法捕杀,致使其数量锐减。因此,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尝试人工繁育和救护工作。但由于穿山甲先天免疫力低,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包括人兽共患... 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属地栖性哺乳动物。由于穿山甲具有药用和食用价值,经常遭到非法捕杀,致使其数量锐减。因此,被我国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尝试人工繁育和救护工作。但由于穿山甲先天免疫力低,易感染各种病原体,包括人兽共患病,对其造成严重威胁,而且病原容易通过非法走私等途径在全球范围传播。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穿山甲携带的潜在病原,而高效准确的病原诊断技术对穿山甲救治和疫病防控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几种穿山甲感染病原及其诊断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穿山甲的保护及疫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甲 人兽共患病 病毒 荧光定量PCR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运动路径识别的动物通道选址——以武深高速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健超 丁志锋 +2 位作者 肖荣波 邹洁建 胡慧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45-8153,共9页
动物通道是缓解高速公路对其周边野生动物生境隔离的有效措施,通道的位置是影响其使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对通道的选址却甚少涉及。以武深高速为例,推荐一种基于物种运动路径识别的通道选址方法,选取影响动物生境选择的环境因... 动物通道是缓解高速公路对其周边野生动物生境隔离的有效措施,通道的位置是影响其使用效率的关键因素,然而现有研究对通道的选址却甚少涉及。以武深高速为例,推荐一种基于物种运动路径识别的通道选址方法,选取影响动物生境选择的环境因子构建评价体系,借助GIS手段对公路周边野生动物生境适宜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水文分析原理快速准确地刻画出物种在生境中的潜在活动路径,从而确定了5处高速公路上建设动物通道的理想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量地反映出生境的质量格局对于物种运动的影响,准确定位出物种运动受到阻碍的关键区域,在景观层次上,提出的通道位置能有效地缓解栖息地破碎化造成的生态压力;研究不但能弥补目前研究的不足,同时亦为道路网设计、城市生态规划等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适宜性 动物通道 GIS 水文分析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风水林生态条件对鸟类多样性的生态影响及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季芳 孙红梅 +3 位作者 袁倩敏 杨锡涛 邹洁建 胡慧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71-1878,共8页
风水林在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2010年9月—2011年8月,在中山市选取保存良好的25片风水林,按季节采用样线法对其中的鸟类进行全查。结果表明,(1)所记录到的8402个体隶属于9目31科88种;其中,林鸟61种,占总物种量... 风水林在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2010年9月—2011年8月,在中山市选取保存良好的25片风水林,按季节采用样线法对其中的鸟类进行全查。结果表明,(1)所记录到的8402个体隶属于9目31科88种;其中,林鸟61种,占总物种量的69.32%,个体数达8265只次,占个体总量的98.37%,且数量排序在前20位的皆为林鸟。(2)物种组成存在季节动态差异,各季节间物种相似性指数较低,在0.53~0.65之间,其中夏季与其他季节间的差异较大;单片风水林物种数较少,在23~43种之间,且每个物种所能占据的风水林数量普遍较少(6.33±7.60),仅有5种鸟类在25片风水林均有分布,且皆为林鸟;(3)鸟类的总物种数以及林鸟物种数与风水林面积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种-面积关系模型(r=0.109,P=0.604;r=0.250,P=0.229)。风水林对林鸟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且空间格局呈现单片风水林多样性低而整体多样性高的特点,这与各片风水林间树种差异有密切关系。为此,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造中,在面积受限的情况下,加强历史性植被的保护和增加不同地域间植被差异性有利于提高当地动物多样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水林 鸟类资源 生态影响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救护陆龟粪便菌群组成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笑颖 邹洁建 +5 位作者 肖嘉杰 陆宇燕 李丕鹏 古河祥 杨光大 侯方晖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8-1058,共11页
为了解不同陆龟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区系特点,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人工养殖的缅甸陆龟(Indotestudo elongata)、苏卡达陆龟(Centrochelys sulcata)、辐射陆龟(Astrochelys radiata)和豹龟(Stigmochelys pardalis)粪便微生物多样... 为了解不同陆龟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区系特点,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人工养殖的缅甸陆龟(Indotestudo elongata)、苏卡达陆龟(Centrochelys sulcata)、辐射陆龟(Astrochelys radiata)和豹龟(Stigmochelys pardalis)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均为4种陆龟的优势菌门,与其他已报告的爬行动物优势菌门相似。虽然陆龟属于后肠发酵动物,但4种陆龟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排名前10的菌属(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等)与反刍动物瘤胃菌群有着极为明显的相似性。NMDS分析结果显示来自相似环境的龟粪便微生物差异更小,LEfSe分析显示每种龟都有着各自的标志物菌,因此导致肠道菌群差异的根本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遗传特质。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和费氏刺骨鱼菌属(Epulopiscium)在已报导的爬行动物肠道微生物中未见提及,但在4种陆龟中均被检测到,且个别陆龟粪便样本中相对丰度接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龟 草食性 粪便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冬季洞穴生境选择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嘉文 王姣 +4 位作者 窦红亮 徐华林 陈婷 侯方晖 华彦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00-705,共6页
为研究深圳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冬季洞穴生境的选择特征,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其洞穴生境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共计完成调查路线18条,调查范围覆盖岛屿各个区域。调查期间记录到洞穴165个,其中新鲜洞穴(1个月内)38个... 为研究深圳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冬季洞穴生境的选择特征,采用路线调查法对其洞穴生境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共计完成调查路线18条,调查范围覆盖岛屿各个区域。调查期间记录到洞穴165个,其中新鲜洞穴(1个月内)38个,洞穴在蕉坑湾东南部分布较为密集,岛屿腹部仅有零星的陈旧洞穴分布。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R软件广义可加模型(GAM)技术对中华穿山甲冬季期间洞穴生境选择性的分析表明,灌草丛盖度、乔木数量及海拔对内伶仃岛中华穿山甲冬季洞穴生境选择有显著影响(P<0.05)。中华穿山甲冬季建造洞穴时,倾向于选择灌草丛盖度为0.2—0.6,乔木数量较少,海拔居中(100—200 m)的生境,对其他生境条件的选择没有明显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伶仃岛 中华穿山甲 洞穴 生境选择 广义可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护前期穿山甲的日常行为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冉重阳 龙永彬 +4 位作者 许学林 安富宇 吕春贺 王鹤 华彦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38-43,共6页
穿山甲作为习性特化的动物,对外界刺激极其敏感。新救护个体经过长途运输或圈禁,容易因应激反应剧烈导致动物拒食或死亡。为了解救护前期穿山甲的行为特点,进而提高穿山甲的救护存活率,利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处于救护前期的中华穿山甲Man... 穿山甲作为习性特化的动物,对外界刺激极其敏感。新救护个体经过长途运输或圈禁,容易因应激反应剧烈导致动物拒食或死亡。为了解救护前期穿山甲的行为特点,进而提高穿山甲的救护存活率,利用目标动物取样法对处于救护前期的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和马来穿山甲M.javanica进行行为的观察记录,共得到11636 min有效观察时间,进一步分析发现:穿山甲休息行为出现的频次和时间占比最高,分别为8.25次/d、66.70%;活动行为中行走出现的频次和时间占比最高,分别为3.81次/d、26.01%;由于环境空间的限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穿山甲行为的多样性降低,嗅探、挖土和站立行为的占比仅为2.45%、1.86%、0.99%。因此,应对环境进行丰荣,模拟野外生活环境,从而增加其行为的多样性,减少刻板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马来穿山甲 救护前期 行为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