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动物就地保护与其分布地经济发展的相容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学红 杨锡涛 +1 位作者 唐谨成 张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708-6718,共11页
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需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并克服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就地保护方式主要是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 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需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并克服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就地保护方式主要是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发挥保护作用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命令-控制型"保护政策忽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利于形成居民积极的保护态度;居民的保护态度除了受来自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的影响,还和周边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密切相关;为提高居民保护积极性,经济激励机制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保护工作中一般应用的经济激励措施主要包括直接经济补偿、生态旅游、现代狩猎、生态补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就地保护 分布地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饶世树 董以 +3 位作者 林宜舟 李涛 黎明 杨锡涛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0期5-7,10,共4页
指出了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对其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评估,有利于确定其在韶关自然保护区中的保护地位,鉴于此,采用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指数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指数来评定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结果显... 指出了广东仁化高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对其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的评估,有利于确定其在韶关自然保护区中的保护地位,鉴于此,采用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指数和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指数来评定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价值,结果显示: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为43.15,珍稀濒危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为39.27,具有一定的野生动物多样性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价值和保护优先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野生动物多样性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保护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坪 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蚁肠道原生动物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洁 杜贺 +1 位作者 莫振钻 张爽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白蚁的后肠膨大特化,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除了白蚁科的白蚁外,其它白蚁肠道内都含有原生动物。白蚁肠道原生动物归属于副基体门Parabasalia和前轴柱门Preaxostyla锐滴虫目Oxymonadida。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与多种细菌共生,二者存在... 白蚁的后肠膨大特化,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除了白蚁科的白蚁外,其它白蚁肠道内都含有原生动物。白蚁肠道原生动物归属于副基体门Parabasalia和前轴柱门Preaxostyla锐滴虫目Oxymonadida。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与多种细菌共生,二者存在共进化现象。白蚁、原生动物与细菌形成了一个三重共生系统。肠道原生动物在肠道内的分布具有异质性。肠道原生动物的传递机制既保证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也使白蚁肠道微生物群落不断进化。此外,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丰度受到白蚁品级和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原生动物对于白蚁至关重要,能够进行木质纤维素的分解和固氮作用,参与肠道内的气体代谢,并为白蚁提供营养物质。本文对肠道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共生细菌、原生动物的空间分布、传递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虫 原生动物依赖型白蚁 共生 协同物种形成 交哺行为 产乙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自贸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履约制度探讨
4
作者 林宜舟 蓝道英 +2 位作者 刘曦庆 杨锡涛 邹洁建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45-48,共4页
指出了对广东省自贸区CITES履约制度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解决贸易争端,减少不必要的制裁,实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于2015年4~6月,在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等3个自贸区开展了CITES履约... 指出了对广东省自贸区CITES履约制度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解决贸易争端,减少不必要的制裁,实现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于2015年4~6月,在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等3个自贸区开展了CITES履约制度创新调研。结果表明:自贸区内存在CITES履约制度不完善、多头管理、审批程序复杂且耗时、"二次监管"、检验检测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消弱了自贸区CITES履约效率和管理水平。鉴于此,提出了简政放权、信息共享、优化"二次监管"及企业诚信评估等建议,以促进自贸区CITES履约和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 CITES 自贸区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测网格对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的编目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华国栋 叶冬梅 +5 位作者 王家彬 黄志文 袁倩敏 柯培峰 胡慧建 周智鑫 《热带林业》 2021年第4期46-53,共8页
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划分16个2km×2km的监测网格,每网格内布设1条监测样线及1台红外相机,开展陆生脊椎动物编目调查。样线调查重复8次,红外相机累计工作日14012d,记录独立有效拍摄384次。共记录陆... 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划分16个2km×2km的监测网格,每网格内布设1条监测样线及1台红外相机,开展陆生脊椎动物编目调查。样线调查重复8次,红外相机累计工作日14012d,记录独立有效拍摄384次。共记录陆生脊椎动物22目62科168种,其中两栖类1目5科16种、爬行类2目14科36种、鸟类14目36科106种、兽类5目7科10种。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物种21种、广东省重点保护物种13种。红外相机记录兽类中,相对多度较高物种为小灵猫(RAI=1.877)和果子狸(RAI=0.271)。该研究首次对广东中山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系统的陆生脊椎动物编目调查,为保护区乃至中山市的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提供重要的本底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网格 中山香山保护区 红外相机 陆生脊椎动物编目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地区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光大 龚世平 +4 位作者 王付民 李伟业 魏玉峰 葛研 肖嘉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9-121,共3页
为了解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2013年—2015年,从广州、肇庆和韶关等地区农贸市场共采集虎纹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沼蛙和棘胸蛙等5种常见食用蛙样本1 304只,并对这些蛙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剖检。结果显示,曼... 为了解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2013年—2015年,从广州、肇庆和韶关等地区农贸市场共采集虎纹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沼蛙和棘胸蛙等5种常见食用蛙样本1 304只,并对这些蛙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剖检。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感染个体148只,总感染率为11.35%,共发现裂头蚴553条;沼蛙、黑斑侧褶蛙、泽陆蛙、虎纹蛙和棘胸蛙的感染率分别为3.61%、13.68%、3.11%、25.59%和2.93%;个体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44、3.41、1.43、4.48、1.16条/只;肌肉、体腔和皮下组织三个部位的寄生率分别为89.69%、6.87%和3.44%。结果表明,广东省食用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比较普遍,对蛙类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裂头蚴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宽耳犬吻蝠及其回声定位叫声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娇 刘奇 +5 位作者 陈毅 沈琪琦 彭兴文 孙云霄 周江 张礼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5-700,共6页
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 2013年6月和9月在广东省英德市郊碧落洞(24°06'56.9''N,113°21'10.0''E,海拔88 m)分别捕捉到5号和1号蝙蝠标本(均为雌性)。上述蝙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4~63.3 mm,胫骨长18.0 mm,颅全长24.8 mm,颅基长23.9 mm;耳大,双耳前基部在额部相联,上唇肥厚且具24~26个硬瘤,尾从尾膜后缘伸出一半,毛色土褐,双色;颅骨大,腭缘缺刻深,长大于宽。经鉴定为宽耳犬吻蝠Tadarida insignis,为广东省翼手目新纪录。本文给出了宽耳犬吻蝠的外形和头骨特征,并与来自安徽、山东和日本的标本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分析。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耳犬吻蝠 翼手目(蝙蝠) 广东省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蛇类新纪录--饰纹小头蛇 被引量:2
8
作者 龚世平 何兵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39,共1页
2007年7月15日,在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条饰纹小头蛇Oligodon ornatus,该种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
关键词 饰纹小头蛇 新纪录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蛇类曼氏裂头蚴感染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光大 王付民 +4 位作者 龚世平 李伟业 魏玉峰 葛研 肖嘉杰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80-83,共4页
为了掌握广东省蛇类感染曼氏裂头蚴(Spirometra mansoni)情况,于2014-2015年,从广东省广州市、肇庆市、惠州市和韶关市等地农贸市场共采集赤链蛇(Lycodon rufozonatum)、铅色蛇(Hypsiscopus plumbea)、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 为了掌握广东省蛇类感染曼氏裂头蚴(Spirometra mansoni)情况,于2014-2015年,从广东省广州市、肇庆市、惠州市和韶关市等地农贸市场共采集赤链蛇(Lycodon rufozonatum)、铅色蛇(Hypsiscopus plumbea)、赤链华游蛇(Sinonatrix annularis)和异色蛇(Xenochrophis piscator)4种常见蛇样本共114条,并对这些蛇类样本的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了解剖学检查。结果显示,曼氏裂头蚴感染个体共32条,总感染率为28.07%,共发现裂头蚴243条;赤链蛇、铅色蛇、赤链华游蛇和异色蛇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14.58%、38.46%和4.00%;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12.27、0.35、1.58和0.04个/条;肌肉、皮下组织和体腔的感染率分别为80.25%、16.46%、3.29%。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蛇类曼氏裂头蚴感染情况比较普遍,对蛇类消费人群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裂头蚴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物种扩散模型构建广东沿海地区黑脸琵鹭的功能性生态廊道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锡涛 钟志强 +5 位作者 修晨 林少娜 李艺 曾向武 段智钊 谢首冕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2期12-22,共11页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 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栖息地斑块化导致了其种群规模、地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率都发生了变化,并阻碍了它们的迁移和扩散,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逐渐成为降低这些影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功能性生态廊道的连接是基于物种的扩散实现的,然而扩散是最难表观的参数之一。这导致了功能性生态廊道在构建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主要包括(1)如何表观物种的扩散趋势;(2)如何利用物种扩散模式确定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的间距值。鉴于此,以2010—2020年广东沿海地区的黑脸琵鹭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种扩散模型,获得了它们的扩散意愿链、踏脚石间距值的估算方法,并完成了功能性生态廊道的空间布局。结果如下:(1)黑脸琵鹭具有北向、东向和西向的扩散意愿链;(2)功能性生态廊道踏脚石间的适宜间距为33~50 km;(3)以此间距为参考,构建功能性生态廊道,可以保持黑脸琵鹭中等强度的扩散强度,以稳定种群的扩散加速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增长速度,从而更好的发挥扩散的源汇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脸琵鹭 扩散 栖息地 保护 生态廊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鸟类新纪录——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宗骥 梁晓慧 +3 位作者 练育芳 彭丽芳 陈乐 张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96-98,共3页
2022年12月9—10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鸟类监测中拍摄到厚嘴绿鸠(Treron curvirostra)和楔尾绿鸠(T. sphenurus)。此外,厚嘴绿鸠于12月11日在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翌年1月4日至2月5日在广州也被发现。经查阅文献,确认厚... 2022年12月9—10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鸟类监测中拍摄到厚嘴绿鸠(Treron curvirostra)和楔尾绿鸠(T. sphenurus)。此外,厚嘴绿鸠于12月11日在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翌年1月4日至2月5日在广州也被发现。经查阅文献,确认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均为广东省鸟类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嘴绿鸠 楔尾绿鸠 鼎湖山 鸟类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扶桑绵粉蚧对园林植物为害及其天敌的调查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海滨 梁伟莎 +1 位作者 方天松 潘志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09-1112,共4页
2013-2014年调查了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对广东城镇绿化带、公园、高速(国道)公路等园林植物的危害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广州、珠海、深圳等17个地级市均有扶桑绵粉蚧发生,呈点片分布,主要为害扶桑、驳骨丹、蟛... 2013-2014年调查了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对广东城镇绿化带、公园、高速(国道)公路等园林植物的危害及其天敌种类,结果表明,广州、珠海、深圳等17个地级市均有扶桑绵粉蚧发生,呈点片分布,主要为害扶桑、驳骨丹、蟛蜞菊等9种园林植物,高速(国道)公路绿化带的园林植物受扶桑绵粉蚧为害最严重,其次是公园(景点)绿化带的园林植物,而城区绿化带、苗木花卉基地(市场)由于管理较好,园林植物受到扶桑绵粉蚧为害最轻。调查过程中,共采集到了7种天敌昆虫,分别是孟氏隐唇瓢虫Cryptolaemus montrouzineri Mulsant、圆斑弯月毛瓢虫Nephus quadrimaculatus(Kamiya)、六斑月瓢虫Menochilus sexmaculata(Fabricius)、草蛉Chrysopa sp.、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粉蚧抑虱跳小蜂Acerophagus coccois Smith和粉蚧广腹细蜂Allotrop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广东省 园林植物 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及其胁迫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守保 孙中宇 +5 位作者 张敏 徐卫 周霞 叶玉瑶 戴佳玲 刘郑倩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9-371,共13页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识别及其胁迫因素的分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研究大多将物种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合起来确定需优先保护的热点区域,缺乏在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础上对其胁迫状况的深入分析。文...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识别及其胁迫因素的分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研究大多将物种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合起来确定需优先保护的热点区域,缺乏在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础上对其胁迫状况的深入分析。文章基于广东省动植物物种、生态系统林分类型、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动物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构建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指标,进而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受胁迫程度及主导胁迫因子。结果表明:1)广东省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山区,基于热度值分区识别出云雾山、南岭、罗浮山、莲花山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总面积达59931.82 km^(2),占广东省陆域面积的33.58%。2)热点区域内各类保护区面积合计6594.39 km^(2),约为广东省所有陆域保护区面积的61.33%,涉及广东省全部204个陆域保护区中的122个。热点区域内保护区的面积仅为热点区域总面积的11.00%,生物多样性仍有大量潜在的保护需求。3)在4个热点区域中,云雾山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到中度至重度胁迫,主导胁迫因子为经济发展强度;其他3个热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广泛受到轻度至中度胁迫,最主要的胁迫因子均为地质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物多样性 热点区域 胁迫因素 保护与恢复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眼蜂生物学与繁殖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赤眼蜂研究50年 被引量:13
14
作者 韩诗畴 吕欣 +2 位作者 李志刚 李军 李丽英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50多年来有关赤眼蜂生物学与繁殖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赤眼蜂种质资源挖掘、寄生生态学、药剂敏感性、滞育贮存和体外培育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研究的赤眼蜂近20种(品... 本文介绍了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50多年来有关赤眼蜂生物学与繁殖技术及应用研究工作。内容包括赤眼蜂种质资源挖掘、寄生生态学、药剂敏感性、滞育贮存和体外培育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研究的赤眼蜂近20种(品系),重点研究了使用范围广的松毛虫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广赤眼蜂以及可用米蛾卵繁殖并对南方水稻、甘蔗和玉米等作物螟虫有较好防控效果的稻螟赤眼蜂、欧洲玉米螟赤眼蜂和亚洲玉米螟赤眼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眼蜂 繁殖技术 体外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饶军华 徐世千 +3 位作者 孙云霄 张洪钿 李比海 肖百全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3,共4页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该疾病本身对机体的损伤有限,其众多的并发症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DM的主要并发症主要包括神经病变、肾病、眼病、心脏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该疾病本身对机体的损伤有限,其众多的并发症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DM的主要并发症主要包括神经病变、肾病、眼病、心脏病等。据统计,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患上以上一种或几种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实验动物模型 糖尿病 病变 慢性疾病 人类健康 并发症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多样性与保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江波 葛研 +2 位作者 魏玉峰 段好冉 龚世平 《生态科学》 CSCD 2018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掌握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采用野外与访问调查法,对该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专项调查。目前,该保护区已记录两栖爬行类共4目25科95种,约占广东省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4... 为掌握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采用野外与访问调查法,对该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专项调查。目前,该保护区已记录两栖爬行类共4目25科95种,约占广东省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41%,其中两栖类2目9科30种,爬行类2目16科65种;包括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蟒(Python bivittatus),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虎纹蛙(Hoplobatrachus chinensis)、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本次调查发现该保护区两栖爬行类物种新纪录47种,其中两栖类新纪录12种,爬行类新纪录35种。目前,该保护区内的两栖爬行动物仍面临一定的盗猎压力和栖息地破坏的威胁。此外,在该保护区还发现外来危险物种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基于本调查研究结果,对该保护区的两栖爬行类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4点保护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红耳龟 保护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蝙蝠资源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向阳 张英宏 +4 位作者 彭兴文 董海平 陈志红 彭乐 张礼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1期83-86,共4页
2016年7月,在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使用栖息地和网捕法对当地蝙蝠进行实地调查,共调查到3科8属13种,其中,菊头蝠科1属4种,占比30.8%,蹄蝠科2属2种,占比15.4%,蝙蝠科5属7种,占比53.8%;13种蝙蝠的区系组成以东洋型为主(7... 2016年7月,在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使用栖息地和网捕法对当地蝙蝠进行实地调查,共调查到3科8属13种,其中,菊头蝠科1属4种,占比30.8%,蹄蝠科2属2种,占比15.4%,蝙蝠科5属7种,占比53.8%;13种蝙蝠的区系组成以东洋型为主(7种),其次分别为南中国型(3种)、季风型(2种)和地中海型(1种)。小流坑—青嶂山保护区蝙蝠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保护区内蝙蝠的栖息地相对较少,且人为干扰较大,需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且有必要增加调查强度、使用竖琴网等方法深入调查保护区的蝙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坑-青嶂山 蝙蝠 区系 生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与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葛研 魏玉峰 +1 位作者 植诗雅 龚世平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9-645,共7页
2011年9月~2017年11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澳门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迄今,澳门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不含海产种类)共3目16科40种,约占中国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4.5%,其中两栖动物1目5科10种,爬行动物2目11... 2011年9月~2017年11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澳门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迄今,澳门已记录两栖爬行动物(不含海产种类)共3目16科40种,约占中国两栖爬行类物种数的4.5%,其中两栖动物1目5科10种,爬行动物2目11科30种,2种为澳门两栖爬行类新纪录,分别是台北纤蛙和绿瘦蛇。本次野外调查发现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23种,其中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蟒和虎纹蛙,文献有记载的2种两栖动物和7种爬行动物在野外调查中未发现。另外,野外调查还发现危险入侵物种红耳龟和温室蟾。研究表明,澳门两栖爬行类物种丰富,保护价值较高,但是目前仍面临一定的盗猎压力和外来入侵物种的潜在威胁。本文基于调查研究,对澳门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4点保护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红耳龟 温室蟾 保护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发现黄家岭脊蛇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汝怡 刘志发 +4 位作者 黄松 吴铙彤 晁丽芳 潘虎君 张亮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687,共1页
2021年9月5日,于广东韶关乐昌市梅花镇茅坪村(113°1'47.993"E,24°59'24.290"N)发现1号亚成体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确定为闪皮蛇科Xenodermidae脊蛇属Achalinus黄家岭脊蛇A. huangjietangi Huang, Peng, Hu... 2021年9月5日,于广东韶关乐昌市梅花镇茅坪村(113°1'47.993"E,24°59'24.290"N)发现1号亚成体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确定为闪皮蛇科Xenodermidae脊蛇属Achalinus黄家岭脊蛇A. huangjietangi Huang, Peng, Huang, 2021,标本保存于黄山诺尔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馆藏号:HNB2023001)(图1)。黄家岭脊蛇为Huang等(2021)依据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黄家岭村和黄山区浮溪村标本描述的蛇类新物种。该蛇目前在我国已知分布于模式产地安徽省黄山市和浙江省杭州市。故此次采集和拍到的黄家岭脊蛇是广东省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黄山市 模式产地 梅花镇 茅坪村 形态鉴定 黄山区 首次记录 祁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的发生动态及温湿度的关系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逢浩 闫建全 +5 位作者 刘豪 索佳琪 邓彬 段海涛 欧阳革成 孟翔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1-437,共7页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为害柑橘类嫩梢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同时还是柑橘黄龙病自然传播的媒介昆虫。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能够侵染昆虫并在其体内繁殖最终导致昆虫死亡的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绿色防控的优质资源。为明确广州地区柠檬园柑... 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为害柑橘类嫩梢期的重要害虫之一,同时还是柑橘黄龙病自然传播的媒介昆虫。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能够侵染昆虫并在其体内繁殖最终导致昆虫死亡的病原微生物,是害虫绿色防控的优质资源。为明确广州地区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发生动态且精准指导该害虫的绿色防控,本研究利用五点取样调查法,持续1年对广州市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柠檬园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的发生随月平均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成虫发生高峰期为6-8月,僵虫发生率高峰期为8-10月,且柑橘木虱成虫和僵虫虫口密度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本监测结果不仅对柑橘木虱成虫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基础,还有助于为柑橘木虱的科学管理和精准绿色防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昆虫病原真菌 发生动态 僵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