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溶强烈发育区域建筑场地综合勘察技术探讨
1
作者 王伟奇 李建平 +2 位作者 连长江 甘建龙 李超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1-1153,共13页
本文依托广州典型灰岩场地的高层建筑群项目,基于钻探、管波物探成果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场地岩溶可视化。该综合勘察方法分为详细勘察、超前钻勘察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3个阶段。(1)详细勘察阶段查明场地极不稳定、岩溶强发育和易... 本文依托广州典型灰岩场地的高层建筑群项目,基于钻探、管波物探成果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场地岩溶可视化。该综合勘察方法分为详细勘察、超前钻勘察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3个阶段。(1)详细勘察阶段查明场地极不稳定、岩溶强发育和易塌陷;(2)钻探结合管波物探法进一步查明桩基础处岩溶发育情况;(3)根据钻探、管波得出的地层信息应用EVS分析软件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对比验证表明该三维地质模型准确率超过80%。基于“钻探点、管波物探和三维地质”的综合勘察方法形成了“点、面、场地”的勘察模型。结果表明此综合勘察方法和勘察模型可以准确、直观地揭示岩溶发育情况,为项目建设生命周期及后期运维提供可靠指导,并为城市岩溶区勘察方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岩溶强发育 极不稳定场地 管波探测法 三维地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琶洲商业综合体建筑消防设计
2
作者 陈智 李敏浩 《南方建筑》 2015年第6期85-89,共5页
商业综合体建筑属于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场所,人流复杂,系统复杂,其消防设计难度较大。本文就广州市琶洲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进行建筑消防设计分析。消防设计的重点在裙楼,功能包含了商场、零售、餐饮、放映厅等功能;设计难点在放映厅的防... 商业综合体建筑属于城市中的人口密集场所,人流复杂,系统复杂,其消防设计难度较大。本文就广州市琶洲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进行建筑消防设计分析。消防设计的重点在裙楼,功能包含了商场、零售、餐饮、放映厅等功能;设计难点在放映厅的防火分区、疏散楼梯的宽度计算、以及与相邻建筑的连通道的消防设计等。本文就消防设计对平面方案的影响、疏散距离、疏散宽度以及消防和功能流线的协调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综合体 放映厅 疏散距离 疏散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南沙地区软土抗剪强度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伟奇 连长江 +5 位作者 李建平 陈志勇 程东海 蔡维龙 汤恺 李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4-222,共9页
为探索南沙软土的抗剪强度性能,分析了南沙数十个场地勘察数据。对软土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固结快剪强度指标;对本地区软土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得出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 为探索南沙软土的抗剪强度性能,分析了南沙数十个场地勘察数据。对软土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行线性回归得出固结快剪强度指标;对本地区软土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得出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固结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求得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同一埋深淤泥质土的快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_(q)、内摩擦角φ_(q)大于淤泥的试验结果;②埋深0~10 m的软土固结快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_(c_(q))为11.06~11.98 kPa、内摩擦角φ_(cq)为2.40°~3.11°,埋深10~20 m的软土c_(cq)为5.56~13.70 kPa、φ_(cq)为1.25°~4.76°;③软土三轴固结排水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分别约为13.75 kPa、14.76°,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黏聚力c cu、内摩擦角φcu分别约为13.13 kPa、11.50°;④原状软土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τ_(f)约为14.84~15.83 kPa,重塑土不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指标τ_(r)约为4.99~7.63 kPa,重塑土的抗剪强度指标τ_(r)约为原状土τ_(f)的1/3~1/2,主要表现为中灵敏度。研究成果可为本地区软土工程项目建设的基坑设计、地基处理和验算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抗剪强度特性 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 三轴压缩试验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40 m地铁深基坑墙体变形性状实测分析
4
作者 仲恒 袁强 +3 位作者 连长江 黄晓诚 贾仕强 文选跃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2-158,共7页
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发展,深基坑工程得到了大量应用,需要对大湾区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从而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某项目40 m级地铁盾构井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基于实测数据对深基坑开挖... 随着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深入发展,深基坑工程得到了大量应用,需要对大湾区深厚软土地层深基坑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从而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某项目40 m级地铁盾构井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基于实测数据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墙体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土方开挖阶段,淤泥层开挖引起的墙体变形速率为2~6 mm/d,变形最大值出现在开挖面以下,且变形速率与开挖深度成正比关系;开挖结束时,墙体的最大侧移主要位于(0.1%~0.5%)H e之间。墙体变形数据表明,海相软土层开挖是引起墙体变形的主要原因,需要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引起重视,保证深基坑自身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软土 40 m级深基坑 地下连续墙 变形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东平水道的形成演变及工程意义
5
作者 杨晶晶 陈健 +2 位作者 刘伟明 赵新杰 吴晓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71-176,共6页
珠江三角洲东平水道晚更新世以来古河道发育,施工遭遇古河道发育段易引发突水涌砂、地面塌陷、基坑失稳等事故,影响地下工程建设。通过大量钻孔数据、地形图判读、野外调绘、现场勘探和室内测试等手段,研究古河道的分布位置、沉积特征... 珠江三角洲东平水道晚更新世以来古河道发育,施工遭遇古河道发育段易引发突水涌砂、地面塌陷、基坑失稳等事故,影响地下工程建设。通过大量钻孔数据、地形图判读、野外调绘、现场勘探和室内测试等手段,研究古河道的分布位置、沉积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揭示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河道的形成演变过程,探讨影响河道发育的关键地质要素。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东平水道上-中段第四纪沉积广泛发育,沉积产物复杂多样,底部揭露有明显的砂砾石层。底砾层整体分布相对连续,沿北西-南东向呈带状延伸,平均厚度为5.71 m,粒度向上逐渐变细,为低海平面时期古河道的冲积产物。河道前期严格受控于基底地形,依北西~南东方向优势发育,东平水道上段主干道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和继承性,随着三角洲的沉积堆高,构造对河道的约束变小,中段则分流形成现今的潭州水道和顺德水道。古河道发育段水量丰富,透水性中等~强,有充足的地下水补给水源和顺畅的补给通道,具有承压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当高水土压力击穿并形成涌水通道后,易导致地层失稳,具有重大施工风险,是工程建设中需重点防控的不利地质条件。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后期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为工程建设选址提供重要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东平水道 古河道 晚更新世 河道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尾矿土动孔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叔灼 李慧子 +2 位作者 单毅 李康 巴凌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51-2058,共8页
通过应力控制式动三轴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对饱和尾矿土在循环应力比、轴–径向固结应力比等因素下孔隙水压力与累积能量耗散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增长与塑性应变累积能量耗散和土体黏滞累积能量耗散密切相关。当循环... 通过应力控制式动三轴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对饱和尾矿土在循环应力比、轴–径向固结应力比等因素下孔隙水压力与累积能量耗散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压力增长与塑性应变累积能量耗散和土体黏滞累积能量耗散密切相关。当循环应力比cR介于0.205~0.238、轴–径向固结应力比cK介于1.0~1.3时,孔隙水压力–能量之间存在临界状态。通过非线性回归分析初步建立了循环应力比和轴–径向固结应力比条件下饱和尾矿土的孔隙水压力能量模型,从变化机理上阐述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并消除了周次的不确定性对于孔隙水压力模型的影响,对预测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土的孔隙水压力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水压力 能量模型 饱和尾矿土 循环应力比 固结应力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的Peck公式在长沙地铁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7
作者 段绍伟 黄磊 +1 位作者 鲍灶成 沈蒲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4-169,共6页
在目前众多预测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表位移的经验方法中,Peck提出的高斯方程是最简便,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由于这一公式的提出是基于有限地区的实测资料,在应用前应先进行基于当地实测资料的验证工作。根据长沙市地铁开挖的实际观... 在目前众多预测地铁隧道开挖引起地表位移的经验方法中,Peck提出的高斯方程是最简便,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由于这一公式的提出是基于有限地区的实测资料,在应用前应先进行基于当地实测资料的验证工作。根据长沙市地铁开挖的实际观测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引入两个修正系数,即地表最大沉降修正系数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对Peck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出了适用于长沙地区的Peck公式。工程实践表明,修正的Peck公式对长沙地区隧道施工地表沉降预测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地表沉降 PECK公式 回归分析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尾粉土累积应变增长方式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莫海鸿 单毅 +2 位作者 李慧子 刘叔灼 陈俊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59-1966,共8页
为了研究累积塑性应变增长方式与能量耗散的关系,从机理方面进一步细化累积塑性应变增长方式。基于饱和尾粉土在3种孔隙比条件下不同循环应力比的固结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改进传统能量耗散计算方法,依据塑性应变累积能量耗散与黏滞累积... 为了研究累积塑性应变增长方式与能量耗散的关系,从机理方面进一步细化累积塑性应变增长方式。基于饱和尾粉土在3种孔隙比条件下不同循环应力比的固结不排水循环剪切试验,改进传统能量耗散计算方法,依据塑性应变累积能量耗散与黏滞累积能量耗散的关系对累积塑性应变增长方式进行了重新分类,并从能量耗散机理上阐述累积塑性应变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应力比增大,黏滞累积能量耗散速率将逐渐超越塑性应变累积能量耗散速率。将累积塑性应变增长形式细分为4类:稳定型、稳定破坏型、破坏型、和崩塌型。同时认为塑性应变累积能量耗散的产生是由于砂粒、粉粒等较大颗粒发生颗粒重排,而黏滞累积能量耗散的产生是由于黏粒、胶粒等较小颗粒间双电离子层内弱结合水发生脱离,粒间发生相对滑移。上述能量耗散机理与建立的累积塑性应变增长方式分类相一致,为进一步研究累积塑性应变模型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尾粉土 循环应力比 累积塑性应变 能量耗散 塑性应变累积能量 黏滞累积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滤池在超滤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菊萍 林县平 +2 位作者 漆文光 李嘉树 陆少鸣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6,共4页
针对膜污染的形成种类,研究了砂滤池对超滤(UF)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滤池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81%和21.54%,降低了后续超滤膜污染物负荷,减缓了膜污染速率;UF在恒通量运行时,砂滤池的存在使得后续UF运行跨膜压差(T... 针对膜污染的形成种类,研究了砂滤池对超滤(UF)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滤池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81%和21.54%,降低了后续超滤膜污染物负荷,减缓了膜污染速率;UF在恒通量运行时,砂滤池的存在使得后续UF运行跨膜压差(TMP)降低,约为无砂滤池时的1/2,平均为-17.43 k Pa;且其也使得UF初始运行阶段的膜污染速率有效降低,约为无砂滤池时的1/3;同时,UF运行相同的时间后,砂滤池的存在使得UF膜外及膜内阻力减小了约62.54%和52.04%;UF在恒压条件下运行时,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砂滤池存在时膜通量衰减速率较小,低压力运行时通量衰减速率几乎为0;在-50 k Pa压力下,初始运行通量约为60 L/(m^2·h),30 d后砂滤池存在时膜通量衰减率约为13.2%,而无砂滤池时衰减率为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浓差极化 跨膜压差 膜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型泥石流拦砂坝工程减灾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昊 游勇 +3 位作者 李道凌 柳金峰 王东伟 刘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6,共10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透过型坝的减灾表现,通过对岷江上游、安宁河流域已建的透过型坝开展无人机航测、泥石流取样、室内分析测试等工作,将坝体开口形式分为横向开口、竖向开口、方形开口和混合开口4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透过型坝结构主... 为了更好地理解透过型坝的减灾表现,通过对岷江上游、安宁河流域已建的透过型坝开展无人机航测、泥石流取样、室内分析测试等工作,将坝体开口形式分为横向开口、竖向开口、方形开口和混合开口4种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透过型坝结构主要以方形开口为主,拦砂坝满库和半库工况占比分别为33.65%和40.38%;回淤纵坡经验值S dep=(0.31~0.83)S init,整体都表现出较好的回淤缓坡效果;在调控方面,透过型坝表现出一定的拦粗排细特征,但由于坝体开口较小,其对粒径的分选效果并不显著;透过型坝减灾中存在坝(群)开口参数设计不合理、坝体结构整体性较差、过流结构的磨蚀破坏、坝下游冲刷侵蚀和基础淘蚀破坏以及库内人工清淤不当等问题。研究成果完善了透过型坝的结构分类,加深了对其功能性的认识和理解,明确了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可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透过型拦砂坝 运行现状 拦淤调控 减灾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省航运局宿舍楼桩基托换技术
11
作者 唐贵和 范雨 黄金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109,共4页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广东省航运局宿舍楼桩基托换工程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托换梁的手段对该建筑物桩基进行托换。该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较为复杂,建筑物12根桩侵入盾构掘进区,经综合比较,采用桩梁托换技术。工程中对桩基托换桩基槽...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广东省航运局宿舍楼桩基托换工程中,采用钻孔灌注桩+托换梁的手段对该建筑物桩基进行托换。该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较为复杂,建筑物12根桩侵入盾构掘进区,经综合比较,采用桩梁托换技术。工程中对桩基托换桩基槽、周围建筑物、托换建筑以及桩梁的沉降和裂缝进行施工监测,以确保工程安全。计算托换桩的沉降及相邻桩的沉降差,均远小于规范规定极限值。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托换施工工艺、相关监测、桩基托换技术的控制要点和应急处理措施,可为此类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桩基托换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板(柱)刚度比对地铁车站结构内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黎钜宏 吴明辉 +1 位作者 李俊尧 陶熹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78,102,共6页
针对目前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结构截面刚度变化对车站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分析的现状,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利用ANSYS 13.0建立车站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调整结构梁板刚度比和梁柱刚度比来探讨地铁车站结构内力的分布... 针对目前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结构截面刚度变化对车站结构内力的影响规律还有待进一步讨论分析的现状,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利用ANSYS 13.0建立车站结构空间有限元模型。通过调整结构梁板刚度比和梁柱刚度比来探讨地铁车站结构内力的分布规律。由此得出结论:随着梁板刚度比的增大,各层板横向最大弯矩均减少,侧墙横向最大正弯矩增大,各层板纵梁最大弯矩均增大,柱子最大轴力减少;随着梁柱刚度比的增大,各层板纵梁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以及柱子最大轴力均出现先增大后或减少或不变的现象,但以增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结构工程 空间分析 结构内力 梁板刚度比 梁柱刚度比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约束条件的井下控制网变参数序贯平差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凯帆 张书毕 鲍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7,共5页
为了精确建立井下空间位置基准,针对井下控制网分期布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附加约束条件的井下控制网变参数序贯平差模型。首先根据虚拟观测值法及最小二乘原理推导了井下控制网变参数序贯平差模型,并顾及井下陀螺定向边可作为坚强边的情... 为了精确建立井下空间位置基准,针对井下控制网分期布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附加约束条件的井下控制网变参数序贯平差模型。首先根据虚拟观测值法及最小二乘原理推导了井下控制网变参数序贯平差模型,并顾及井下陀螺定向边可作为坚强边的情况,利用无限权理论将约束条件转化为变参数序贯平差模型的观测方程,该模型不仅可以将陀螺边方向观测值作为限制条件处理,也可以作为普通观测值参与计算;然后,为了避免法方程病态,分析了定权系数的合理取值并通过工程实例对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当定权系数m=1时,陀螺边方位角的平差值与已知值之差最大达到5.1″,随着定权系数m的增大,其差值迅速减小;2当m=10时,其差值均小于0.1″;3当m=20时,陀螺边方位角的平差值与坐标平差值在有效位数范围内均与真值一致,方位角差值均小于0.01″,坐标差值均小于0.03 mm。所提出的平差模型具有思路简单、易于编程的特点,无需前期观测数据,适用于井下分期布设的控制网整体平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条件 井下控制网 序贯平差 陀螺定向边 无限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akota理论对珠三角城市化进程研究的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孟其 高伟 《南方建筑》 2011年第4期94-95,共2页
通过对Desakota理论的简述,总结出Desakota理论承前启后的创新视野和学术价值,并以Desakota理论从亚洲视野的角度理解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研究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 Desakota 亚洲视野 珠江三角洲 城市化进程 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ABS/PC粉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海滨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29,共3页
将不同掺量的再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粉末掺入混凝土中,对改性混凝土试件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了再生ABS/PC粉末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再生... 将不同掺量的再生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碳酸酯(PC)粉末掺入混凝土中,对改性混凝土试件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研究了再生ABS/PC粉末不同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再生塑料粉末掺入普通混凝土中,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各种力学性能,实现塑料废弃物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塑料粉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碳酸酯 改性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正穿灰岩区上软下硬层高速涵洞桩基加固技术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建平 汤恺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33-541,共9页
为保障广州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正穿上软下硬灰岩地层高速涵洞桩基过程中高速涵洞的安全,选取3种不同加固处理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后,采取斜向旋喷桩+筏板+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利用三维有限元对桥梁桩基沉降进行计算预测分析,并与盾构掘... 为保障广州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正穿上软下硬灰岩地层高速涵洞桩基过程中高速涵洞的安全,选取3种不同加固处理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后,采取斜向旋喷桩+筏板+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利用三维有限元对桥梁桩基沉降进行计算预测分析,并与盾构掘进施工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判断。理论计算分析及施工监测结果表明:1)多角度全方位旋喷加固地层可有效避让既有桩基;调整排泥量、控制地内压力及控制喷射注浆引起的地基隆起与下沉等成桩特点,能有效地降低加固体施工对涵洞桩基的影响,涵洞承台实测沉降量为8.04 mm;2)盾构掘进正穿过程中,涵洞承台实测总沉降量为10.87 mm,所产生的沉降量均在安全可控范围内,确保了高速及涵洞的正常通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灰岩 上软下硬 斜向旋喷桩 涵洞桩基 地层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引发的上软下硬地层地表沉降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新辉 首正勇 刘建柯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4-38,43,共6页
为预测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引发的上软下硬地层地表沉降量,基于某过江隧道北线盾构段施工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监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引入最大地表沉降修正系数α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修正Peck公式。结果表明,沉降槽沿横向呈近... 为预测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引发的上软下硬地层地表沉降量,基于某过江隧道北线盾构段施工引起的横向地表沉降监测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引入最大地表沉降修正系数α和沉降槽宽度修正系数β,修正Peck公式。结果表明,沉降槽沿横向呈近似正态分布,盾构施工引发的地表沉降超过总沉降量的60%;当α、β分别取0.4~0.8和1.2~2.4时,修正后的Peck公式比传统Peck公式精度更高;与常规盾构相比,超大直径盾构施工引起的上软下硬地层最大地表沉降相对较大、沉降槽较宽、影响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隧道施工 上软下硬地层 地表沉降:Peck公式 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