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验方法和接种物来源对苯甲酸钠快速生物降解率的影响
1
作者 邓桂荣 刘洪英 +3 位作者 梅承芳 张宏涛 柳燕贞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1-267,共7页
化学品的快速生物降解性直接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是鉴别其环境危害性和持久性的基本指标,是政府管理部门对化学品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在生态毒理测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探讨试验方法、接种物来源以及两者... 化学品的快速生物降解性直接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宿,是鉴别其环境危害性和持久性的基本指标,是政府管理部门对化学品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在生态毒理测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探讨试验方法、接种物来源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苯甲酸钠生物降解率的影响,2013—2015年间以广州地区2个主要处理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DTS、LD)为接种物来源,采用OECD 301系列试验方法(301B、301D和301F)进行了苯甲酸钠的快速生物降解性试验,共获得89个标准化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接种物来源、试验方法与接种物来源的交互效应对苯甲酸钠生物降解率影响不显著,但试验方法单一因素的影响显著。本研究表明,当受试物为易生物降解时,接种物来源、试验方法和接种物来源的交互效应对该受试物的生物降解率无显著的影响,但在同一条件下,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往往会导致最终生物降解率出现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钠 快速生物降解 试验方法 接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及迁移相关基因克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程炜轩 许国焕 +4 位作者 熊达 张丽 吴清洋 郭莹姿 谭文俊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5-1040,共6页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鱼体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迁移起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均表现出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对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MC1R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研究黄颡鱼... 黑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鱼体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分化及迁移起主要的调控作用,而且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中均表现出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对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的培养条件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MC1R基因进行克隆,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在27℃培养条件下,72 h开始贴壁生长,培养基中添加20%小牛血清培养效果比添加10%小牛血清好。此外,我们对黄颡鱼MC1R基因进行克隆。MC1R基因克隆方面,黄颡鱼MC1R基因全长为936 bp,编码312个氨基酸,与剑尾鱼(Xiphophorus maculates)、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海鲈(Dicentrarchus labrax)、大菱鲆(Psetta maxima)等5种鱼类MC1R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7%、96%、90%、90%、90%,系统分析结果显示,黄颡鱼MC1R基因在进化树上的位置与黄颡鱼的分类所处位置基本吻合。黄颡鱼表皮黑色素细胞原代培养的条件为:27℃,添加20%小牛血清,所克隆基因为黄颡鱼MC1R基因。本研究为后续研究黄颡鱼黑色素异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素皮质素受体 原代培养 克隆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对组胺引起黄颡鱼肝肠损伤修复效果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成艳波 李薇 +4 位作者 韩木兰 许国焕 谢黎炜 印遇龙 梁建庆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101,共8页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4.23±0.65) g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3组等氮饲料(C组:组胺含量147 mg/kg; H组:479 mg/kg和H+B组:496 mg/kg+1×10~5 CFU/g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进行56d的养殖实验,研究组胺...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14.23±0.65) g为实验对象,分别饲喂3组等氮饲料(C组:组胺含量147 mg/kg; H组:479 mg/kg和H+B组:496 mg/kg+1×10~5 CFU/g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进行56d的养殖实验,研究组胺及罗伊氏乳杆菌对黄颡鱼的影响。结果显示, H+B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力显著低于H组(P<0.05),而与C组无差异(P>0.05); H+B组肝脏谷胱甘肽S转移酶(GSH-ST)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H组(P<0.05),与C组无差异(P>0.05);肝脏HE染色显示, H组肝脏中有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而H+B组肝脏细胞结构完整,无明显损伤;肠道HE染色显示, H组肠道皱襞数量明显减少、长度显著变短,有水肿发生,而H+B组肠道皱襞数量、长度与对照组无差异,水肿程度不明显。结果表明:组胺会引起黄颡鱼肝脏、肠道损伤,而罗伊氏乳杆菌对组胺引发的肝肠损伤有保护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罗伊氏乳杆菌 组胺 HE染色 保护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麝香龟繁育技术初探(上)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迪 陈宇亮 +4 位作者 梁海燕 姚国成 邹记兴 许国焕 周爱国 《科学养鱼》 2021年第4期77-78,共2页
麝香龟属是观赏龟市场中常见的一个类群,主要包括密西西比麝香龟、刀背麝香龟、巨头麝香龟、虎纹麝香龟以及国内少见的平背麝香龟。目前市面最常见和养殖数量最多的是密西西比麝香龟和刀背麝香龟,两者因为长相可爱、性格活泼、易于饲养... 麝香龟属是观赏龟市场中常见的一个类群,主要包括密西西比麝香龟、刀背麝香龟、巨头麝香龟、虎纹麝香龟以及国内少见的平背麝香龟。目前市面最常见和养殖数量最多的是密西西比麝香龟和刀背麝香龟,两者因为长相可爱、性格活泼、易于饲养管理,而且成年后体形小、不占用太多空间,深受大众的喜爱,从引入国内市场以后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数量 麝香 饲养管理 技术初探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麝香龟繁育技术初探(下)
5
作者 孙迪 陈宇亮 +4 位作者 梁海燕 姚国成 邹记兴 许国焕 周爱国 《科学养鱼》 2021年第5期77-78,共2页
麝香龟的水栖性很高,除产卵外鲜有上岸的习惯,日常管理中应加强巡视,若发现长时间上岸不下水,应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种龟产卵前1个月准备好产卵池,使种龟熟悉环境,防止在水中产卵或憋卵。沙池大小视母龟的数量而定。产卵池内... 麝香龟的水栖性很高,除产卵外鲜有上岸的习惯,日常管理中应加强巡视,若发现长时间上岸不下水,应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种龟产卵前1个月准备好产卵池,使种龟熟悉环境,防止在水中产卵或憋卵。沙池大小视母龟的数量而定。产卵池内的沙土应湿润平整,无大颗粒碎石,经常洒水保持沙土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池 麝香 沙土 技术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