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吉康荣
李康成
陈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8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经颅脑CT、MRI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确诊病例。按照简单随...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经颅脑CT、MRI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确诊病例。按照简单随机化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行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肿瘤切除情况,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区出血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减少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比较,观察组肿瘤全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治疗后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时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镰旁脑膜瘤
显微外科
肿瘤
功能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程孟忠
李康成
+3 位作者
蓝流富
朱日生
梁晓红
吉康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ICP)以及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功能障碍评分(DRS)及脑灌注压(CC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ICP以及V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CC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ICP以及VADL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在颅内感染、脑积水、迟发性血肿、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控制疾病的恶化并改善其临床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功能障碍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镇静剂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控制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程孟忠
李康成
吉康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镇静剂(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用于再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转入重症病房进行监护,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镇静剂(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用于再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转入重症病房进行监护,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泊酚静脉泵入,在术后1、2、4、8、12、16、24、48h连续观察两组患者,进行镇静躁动评分,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再出血的发生率。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再出血率和镇静效果评分显示观察组出血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19.6%(P<0.05),镇静起效时间更短(P<0.05),充分镇静时间更长(P<0.05);术后1~48h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降压药的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病房监控条件下,采用丙泊酚注射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术后镇静控制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达到良好镇静效果,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在临床上具有安全、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吉康荣
李康成
陈琴
机构
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8期219-222,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经颅脑CT、MRI检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确诊病例。按照简单随机化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行显微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肿瘤切除情况,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区出血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减少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比较,观察组肿瘤全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治疗后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时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矢状窦镰旁脑膜瘤
显微外科
肿瘤
功能区
Keywords
Parasagittal and meningioma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Cancer
Functional area
分类号
R742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
10
2
作者
程孟忠
李康成
蓝流富
朱日生
梁晓红
吉康荣
机构
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0期184-187,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湛江市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9B01224)。
文摘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运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ICP)以及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比较两组患者的脑功能障碍评分(DRS)及脑灌注压(CCP)变化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ICP以及VA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CCP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D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ICP以及VADL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在颅内感染、脑积水、迟发性血肿、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可以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控制疾病的恶化并改善其临床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
脑功能障碍评分
并发症发生率
Keywords
Standar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with large bone flap resection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tracranial pressure
Cerebral dysfunction scor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镇静剂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控制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3
3
作者
程孟忠
李康成
吉康荣
机构
广东省遂溪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6期145-14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镇静剂(丙泊酚)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用于再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以我院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56例。所有患者术后均转入重症病房进行监护,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泊酚静脉泵入,在术后1、2、4、8、12、16、24、48h连续观察两组患者,进行镇静躁动评分,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及降压药的使用情况、再出血的发生率。观察和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再出血率和镇静效果评分显示观察组出血率3.1%,显著低于对照组19.6%(P<0.05),镇静起效时间更短(P<0.05),充分镇静时间更长(P<0.05);术后1~48h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降压药的使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病房监控条件下,采用丙泊酚注射液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术后镇静控制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达到良好镇静效果,显著降低再出血率,在临床上具有安全、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丙泊酚
高血压
脑出血
术后镇静
Keywords
Propofol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Postoperative calm
分类号
R651.1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功能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的可行性分析
吉康荣
李康成
陈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程孟忠
李康成
蓝流富
朱日生
梁晓红
吉康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镇静剂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控制再出血的临床观察
程孟忠
李康成
吉康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