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典型森林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夏征 崔诚 +2 位作者 许昌超 梁春梅 张俊涛 《南方林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9-53,共5页
本文以广州市4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层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试图揭示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机制,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林地抚育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4种广州典型森林研究区域0~60 cm... 本文以广州市4种典型森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土层土壤的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试图揭示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机制,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林地抚育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4种广州典型森林研究区域0~60 cm土层土壤的SOC、TN、TP含量范围分别在7.48~34.58 g·kg^(-1)、0.49~2.06 g·kg^(-1)、0.13~0.88g·kg^(-1)之间,除白云山外,其他3个区域土壤SOC、TP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呈“倒金字塔”的分布模式;研究区域森林土壤SOC、N、P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显著,C:N比值主要受土壤SOC含量的影响,N:P比值主要受到土壤SOC、N含量的影响,土壤C:P比值对土壤C:N、N:P比值的影响显著。4个区域各土层C、N、P化学计量比表现为C:P>C:N>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市 典型森林 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植物长势及根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珍泉 崔诚 +3 位作者 刘欣 冼卓慧 梁春梅 张俊涛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植物长势及根系的影响,以广州市南沙区柳园路行道树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透气铺装、绿带种植对其立地环境进行改造。结果表明,采了透气铺装、绿带种植改造的秋枫地上部分长势得到改... 为研究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植物长势及根系的影响,以广州市南沙区柳园路行道树秋枫Bischofia javanica为研究对象,采用透气铺装、绿带种植对其立地环境进行改造。结果表明,采了透气铺装、绿带种植改造的秋枫地上部分长势得到改善,其中透气铺装改造对秋枫株高提升较明显,空白对照组株高差异最高达1.56 m,绿带种植改造对秋枫胸围提升较明显,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最高达6.02 cm,绿带种植改造对东西冠幅、南北冠幅提升效果均优于透气铺装改造,和空白对照差异最高达5.33,5.14 m。在垂直方向上,透气铺装、绿带种植改造后秋枫的根系密度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透气铺装改造在0~20 cm和>41 cm的土层深度中对秋枫根系密度影响较大,在20~41 cm土层深度中对秋枫根系密度影响较弱,而绿带种植在各个深度中对秋枫根系密度均有提升。在水平方向上,不同立地环境改造方式根系密度分布也不同,其中透气铺装改造秋分根系密度随着扫描半径的增大呈现“W”形态的趋势,根系集中分布在距离主干1.0,2.0 m处。绿带种植改造秋枫根系密度随着扫描半径的增大呈降低趋势,其中在距离主干0.5 m处根系密度最大为8.53 N/m。经过立地环境改造后,秋枫行道树根系密度和胸围呈显著正相关;行道树根系密度和株高呈正相关,但不显著;行道树根系密度和平均冠幅呈显著正相关。典型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改造对秋枫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长势促进效果明显,针对城市行道树立地环境差、根系生长空间不足、长势衰弱等情况,可优先采用行道树树穴改造的方法改善植物长势及其根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道树 立地环境改造 长势 根系 秋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制备及其对磷的吸附和有效性
3
作者 苏杨 冼卓慧 张俊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82-1793,共12页
【目的】受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普通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差。本研究尝试通过铁改性提升生物炭的磷吸附能力,以增强磷的固储能力,减轻土壤磷流失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供试生物炭包括核桃壳炭(WSB)、水稻秸秆炭(RSB)和木质炭(WB)。... 【目的】受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普通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较差。本研究尝试通过铁改性提升生物炭的磷吸附能力,以增强磷的固储能力,减轻土壤磷流失带来的环境风险。【方法】供试生物炭包括核桃壳炭(WSB)、水稻秸秆炭(RSB)和木质炭(WB)。将10 g生物炭浸泡于1 mol/L HCl中1 h,用蒸馏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后烘干,然后加入到1 mol/L的FeCl3溶液中,设置铁与生物炭的质量比分别为0.28、0.56、0.84,经静置、过滤、烘干、煅烧后,得到铁改性生物炭,分别记为WSB-0.28、WSB-0.56、WSB-0.84、RSB-0.28、RSB-0.56、RSB-0.84、WB-0.28、WB-0.56、WB-0.84。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孔径测试仪和元素分析仪分别对改性生物炭进行表征测定,并分别以2%、4%、6%的比例(质量比)添加至土壤中进行磷的吸附解吸试验,选取磷调控能力较好的生物炭进行矮牵牛栽培试验。【结果】Fe2O3成功地负载到3种生物炭表面,改性后生物炭的吸附位点显著增多,特别是WSB-0.28对磷的吸附能力显著高于WSB。土壤对磷吸附量随铁改性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添加量下,土壤磷吸附量排序为铁改性水稻秸秆炭>铁改性木质炭>铁改性核桃壳炭(WSB-0.28除外),而铁改性木质炭对土壤磷的解吸量和解吸率高于其他生物炭。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富磷铁改性核桃壳炭可增加矮牵牛幼苗根、叶生物量,并提升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开花量。【结论】铁改性可提升生物炭对磷的吸附能力,增强土壤固磷作用,提高土壤磷素供给,促进植物生长。因此,铁改性生物炭可作为一种新型炭基缓释肥料应用于城市绿地土壤中,固磷增效,减轻土壤磷流失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矮牵牛 土壤磷 磷吸附 磷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改良材料对城市绿地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杨 张俊涛 +1 位作者 李铤 梁春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4期62-68,共7页
针对部分城市绿地土壤偏酸的问题,研究选用生石灰、磷矿粉、园林废弃物堆肥、生物炭4种改良材料,分别设置3个梯度(40、80、160 g·kg^(-1))的添加量,开展室内土培试验。通过监测土壤pH值、EC值、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动态变化,... 针对部分城市绿地土壤偏酸的问题,研究选用生石灰、磷矿粉、园林废弃物堆肥、生物炭4种改良材料,分别设置3个梯度(40、80、160 g·kg^(-1))的添加量,开展室内土培试验。通过监测土壤pH值、EC值、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研究4种改良材料对偏酸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4种材料对酸性土壤的pH值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在相同剂量下,提升效果依次为:生石灰>磷矿粉>园林废弃物堆肥>生物炭,且改良效果均可以维持170 d以上。4种材料在改善土壤pH值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其中生石灰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生物炭和园林废弃物堆肥能同时有效提升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高添加量的生石灰甚至会降低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酸性土壤 生石灰 磷矿粉 园林废弃物堆肥 生物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良材料对典型城市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崔诚 冼卓慧 +2 位作者 郑富海 梁春梅 张俊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97-108,共12页
为评估园林废弃物堆肥、椰糠、蚯蚓粪、生物炭对城市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室内土培试验测定了土壤的容重、通气度、渗透率、孔隙度、持水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堆肥、椰糠、蚯蚓粪、生物炭均能显著提升土壤的通气度、渗透率、... 为评估园林废弃物堆肥、椰糠、蚯蚓粪、生物炭对城市绿地土壤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采用室内土培试验测定了土壤的容重、通气度、渗透率、孔隙度、持水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堆肥、椰糠、蚯蚓粪、生物炭均能显著提升土壤的通气度、渗透率、毛管孔隙度,以蚯蚓粪添加量为20%对土壤通气度和毛管孔隙度的提升效果最理想,提升幅度分别为41.88%、38.00%;在堆肥施用量为40%时,对供试土壤渗透率、土壤质量含水量的提升幅度分别为253.08%、196.37%;堆肥添加量为50%时,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提升幅度分别为279.00%、85.00%。随着改良时间的增加,堆肥、椰糠、蚯蚓粪、生物炭均能使容重呈降低趋势,均能使通气度呈上升趋势,蚯蚓粪对土壤容重改良的持续性更好,生物炭对通气度改良的持续性更好。在试验使用改良基质的范围内,园林废弃物堆肥体积占比为50%时,对改良土壤的容重、渗透率、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的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废弃物堆肥 椰糠 蚯蚓粪 生物炭 城市绿地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南沙区4种典型城市林业土壤质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崔诚 李铤 +1 位作者 冼卓慧 张俊涛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1期186-195,共10页
为掌握广州南沙区城市林业土壤养分及肥力整体状况,提高广州南沙区城市林业土壤管养水平,以广州南沙区4种典型城市林业土壤(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林带、河涌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pH值、电导率、容重、渗透率、非毛管孔隙... 为掌握广州南沙区城市林业土壤养分及肥力整体状况,提高广州南沙区城市林业土壤管养水平,以广州南沙区4种典型城市林业土壤(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林带、河涌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pH值、电导率、容重、渗透率、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9项理化指标,通过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土壤综合肥力分析,对广州南沙区城市林业土壤养分及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森林公园pH为6.4、湿地公园pH为6.8、生态景观林带pH为7.1、河涌防护林pH为7.3,广州南沙区林业土壤pH在中性(pH 7.0)上下波动。土壤EC值除森林公园较低外,其余生境类型处于正常范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81—33.02 g·kg^(-1)整体水平较好,其中一半区域土壤水解氮含量为41.97—58.95 mg·kg^(-1)、土壤速效钾含量为48.29—52.61 mg·kg^(-1)处于中下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8—36.75mg·kg^(-1)整体水平较充足。南沙区林业土壤整体综合肥力较贫瘠,其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景观林带土壤综合肥力指数(0.90—0.99)略高于贫瘠标准(<0.9%),只有河涌防护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为1.18达到一般标准(0.9%—1.8%)。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水解氮含量影响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小于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土壤整体容重偏低,从总体看,容重及土壤速效养分是南沙区城市林业土壤综合肥力的突出性限制因子,说明容重和土壤速效养分与南沙区土壤综合肥力关系紧密。该研究可为广州南沙区城市林业土壤养护、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林业土壤 土壤综合肥力 土壤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基质对大花荣耀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许海波 苏杨 +3 位作者 张俊涛 梁春梅 周欢 许昌超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97-105,共9页
为提升大花荣耀木Tibouchina granulosa栽培技术、筛选适宜其生长的栽培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椰糠、蛭石等材料均匀混配9种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黄泥=6∶4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大花荣耀木株高、冠幅、茎粗、SPA... 为提升大花荣耀木Tibouchina granulosa栽培技术、筛选适宜其生长的栽培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椰糠、蛭石等材料均匀混配9种基质,以园林废弃物堆肥∶黄泥=6∶4为对照,研究不同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大花荣耀木株高、冠幅、茎粗、SPAD、分枝数、生物量、根系形态等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9种栽培基质的理化性质出现明显变化,pH降低0.1~1.3个单位,容重降低0.4~0.7 g/cm3,有机质含量增加3.4~38.9 g/kg、总孔隙度增加4.2%~16.4%以及通气度增加2.5%~15.2%,并有效促进了大花荣耀木的生长。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T8(园林废弃物堆肥∶黄泥∶椰糠∶珍珠岩∶蛭石=4∶1∶2∶1∶2)为大花荣耀木较优的基质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荣耀木 栽培基质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技术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研究——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一期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蒲苑君 李铤 +1 位作者 陈莹 张俊涛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2期64-66,共3页
为提高城市湿地公园土壤质量,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结合土壤特征和拟栽植物特征,混制土壤改良剂,采用机械混配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通过跟踪监测和对比分析土壤改良区和未改良区的土壤理化特征和土... 为提高城市湿地公园土壤质量,实现湿地生态功能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结合土壤特征和拟栽植物特征,混制土壤改良剂,采用机械混配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通过跟踪监测和对比分析土壤改良区和未改良区的土壤理化特征和土壤酶活性,并应用遥感影像和无人机影像监测植被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土壤改良技术可将土壤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提高土壤可溶性离子浓度、有机质含量、入渗率,降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通气性,同时显著提高土壤酶活性;土壤改良区的植被指数和植被覆盖度均明显优于未改良区,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植被生长情况,提升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土壤理化特征 土壤酶活性 植被特征 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南山区主要道路绿地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郑富海 莫波 +2 位作者 张俊涛 阮沐宁 吴毅桐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1期19-24,共6页
在对深圳市南山区主要道路绿地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土壤单项肥力指标评价法和改进的内梅罗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法对道路绿地0~20 cm和20~40 cm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绿地土壤pH以碱性为主,两种深度土壤分别为45%和55%;(2)土壤电导率... 在对深圳市南山区主要道路绿地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土壤单项肥力指标评价法和改进的内梅罗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法对道路绿地0~20 cm和20~40 cm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绿地土壤pH以碱性为主,两种深度土壤分别为45%和55%;(2)土壤电导率(EC值)主要分布在0.02~0.86 mS·cm^(-1)和0.02~0.13 mS·cm^(-1);(3)土壤有机质分别为17.44 g·kg^(-1)和14.70 g·kg^(-1),中等以下含量占比分别为60%和80%;(4)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3.40 mg·kg^(-1)和51.06 mg·kg^(-1);(5)两种深度土壤速效钾含量主要处于稍缺的中下水平(50~100 mg·kg^(-1))和中等水平(100~150 mg·kg^(-1)),0~20 cm土层两种水平占比分别为35%、20%,20~40 cm土层两种水平占比分别为40%、20%,两种深度土壤的平均值分别为129.85 mg·kg^(-1)和126.77 mg·kg^(-1);(6)两种深度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处于4级、5级水平(5.00~10.00 mg·kg^(-1)和3.00~5.00 mg·kg^(-1)),但其平均值分别达到14.71 mg·kg^(-1)和9.87 mg·kg^(-1);(7)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分别为1.13和0.87,分别处于一般和贫瘠状态。为进一步提高南山区道路绿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应根据绿地土壤质量评价,针对性地对南山区道路绿地酸碱度、养分、物理结构进行改良,提高道路绿地土壤肥力水平和改善物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区 绿地土壤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单项肥力指标 土壤综合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境改良对锦绣杜鹃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许海波 李铤 +1 位作者 张俊涛 梁春梅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44-50,共7页
为探究生境改良对锦绣杜鹃生长的影响,提升杜鹃栽植效果和观赏性状,测定了白云山麓湖公园鸿鹄山入口三角位置(W1)、鸿鹄楼附近(W2)和翠云亭周边(W3)3个种植区不同年度锦绣杜鹃成活率、不同长势杜鹃SPAD值、开花情况、根系生长指标及土... 为探究生境改良对锦绣杜鹃生长的影响,提升杜鹃栽植效果和观赏性状,测定了白云山麓湖公园鸿鹄山入口三角位置(W1)、鸿鹄楼附近(W2)和翠云亭周边(W3)3个种植区不同年度锦绣杜鹃成活率、不同长势杜鹃SPAD值、开花情况、根系生长指标及土壤理化指标,并分析了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生境改良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和容重,显著提高了土壤EC、有机质含量、含水量和入渗率;生境改良后,3个种植区杜鹃生长势和开花情况较好,根系生长更佳。相关性结果显示,杜鹃根系延伸长度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入渗率呈显著正相关;着花量与土壤入渗率呈显著正相关。综上说明,生境改良显著改善了锦绣杜鹃立地的土壤质量,有效促进了锦绣杜鹃根系生长、营养吸收与开花,此锦绣杜鹃栽培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麓湖公园 锦绣杜鹃 生境改良 生长指标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