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天地感知的流域智慧指挥平台研究与实现——以西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耿磊 徐嫣 雷佳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289-292,共4页
以水利部智慧水利总体框架为指导,在无人机、卫星遥感、智能视频等新技术带来的时代变革以及"智慧水利"建设大背景下,立足广东西江流域管理机构业务需求,提出了"流域智慧指挥平台"技术架构。利用建设的基于空天地... 以水利部智慧水利总体框架为指导,在无人机、卫星遥感、智能视频等新技术带来的时代变革以及"智慧水利"建设大背景下,立足广东西江流域管理机构业务需求,提出了"流域智慧指挥平台"技术架构。利用建设的基于空天地感知监测手段的流域智慧指挥平台,开展了有效的流域水事管理,强化了水资源管理、河湖监管、水旱灾害防御等方面的业务管理能力。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流域智慧水利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利 空天地一体化 无人机 物联网 视频AI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口滩涂围垦动态及其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小文 刘霞 张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3,共5页
针对围垦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大量土地的同时,也会影响河口水文及滩涂发育的实际问题,利用多时段卫星影像资料及水动力模型,对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珠江河口滩涂围垦进程进行了分析,模拟并定量研究了不同径流与潮流耦合水文组合下... 针对围垦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大量土地的同时,也会影响河口水文及滩涂发育的实际问题,利用多时段卫星影像资料及水动力模型,对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珠江河口滩涂围垦进程进行了分析,模拟并定量研究了不同径流与潮流耦合水文组合下,海岸自然演变及按规划围垦等对河口水文情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海岸自然演变形态条件下进行有序适度的围垦,仍可保证河口的水文及水力学要素按自然演变规律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卫星影像 滩涂围垦 水动力模拟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构建框架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易雯 吕小明 +5 位作者 付青 宫正宇 刘伟江 陈小文 李彤 刘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6,共4页
根据安全预警体系的一般原理,从水质安全角度出发,基于基础信息层、预警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构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框架;提出建立既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污染负荷、生态破坏力等驱动力、压力影响,又考虑了生态健康、服务... 根据安全预警体系的一般原理,从水质安全角度出发,基于基础信息层、预警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构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体系框架;提出建立既考虑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污染负荷、生态破坏力等驱动力、压力影响,又考虑了生态健康、服务功能、环境监管和环境风险等状态和响应的指标体系,为饮用水源水质安全预警监控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 水质安全 预警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潮汐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验值划分法及实例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易雯 付青 +4 位作者 郑丙辉 陈小文 吕小明 李彤 刘军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62-66,共5页
为提高河流型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相关理念,在充分考虑我国南方非潮汐河段河流型水源地类型、主要污染源、水文水动力特征、管理监督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警的非潮... 为提高河流型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鉴国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相关理念,在充分考虑我国南方非潮汐河段河流型水源地类型、主要污染源、水文水动力特征、管理监督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预警的非潮汐河段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经验值划分方法,并以此划分了广东省M市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跟踪验证监测显示,划分范围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 划分技术 经验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来珠江河口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及效应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小文 张蔚 +2 位作者 赵慧 徐辉荣 易雯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1-596,共6页
基于珠江河口近30年来实测水下地形、航测地形以及海图、卫星影像等大量资料,建立多时段、大范围河口岸线图谱,分区研究河口岸线向水域延伸的速度及速率,以定量表征珠江河口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并简要分析岸线演变对河口地貌轮廓、水沙流... 基于珠江河口近30年来实测水下地形、航测地形以及海图、卫星影像等大量资料,建立多时段、大范围河口岸线图谱,分区研究河口岸线向水域延伸的速度及速率,以定量表征珠江河口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并简要分析岸线演变对河口地貌轮廓、水沙流路、滩涂湿地等产生的效应。结果显示: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磨刀门岸线延伸速度最大,年均向东南延伸226m;其次为伶仃洋西岸大角山至珠海金星铜鼓角段,年均向东延伸190m;黄茅海西岸崖门出口至烽火角段年均延伸45m,是珠江河口中延伸速度最小的区域。河口岸线延伸对区域泄洪纳潮及水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 岸线演变 时空特征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珠江口滩涂湿地资源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文 赵慧 徐辉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2,共3页
实测地形资料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珠江口大范围、多时段的水下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珠江口近30 a来的滩涂资源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导致滩涂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2000年前后,珠江口的滩... 实测地形资料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珠江口大范围、多时段的水下地形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珠江口近30 a来的滩涂资源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导致滩涂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2000年前后,珠江口的滩涂总资源量呈明显减小趋势。由于滩涂围垦集中在-2 m以上区域,因此-2 m以上浅滩涂总面积明显减小,而-2^-5 m、-5^-7 m的滩涂总面积变化较小,-5 m以上的滩涂主要分布在伶仃洋西滩、鸡啼门西滩和黄茅海西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DEM 滩涂资源量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