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调查
被引量:
4
1
作者
钟锡均
周毅
+3 位作者
钟军民
谢志鸿
李召青
汤明霞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0个群系。以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占优势,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600m之间,中亚热带山顶常绿阔叶矮林分布于600~700m的山脊和山顶,竹林分布于220m...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0个群系。以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占优势,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600m之间,中亚热带山顶常绿阔叶矮林分布于600~700m的山脊和山顶,竹林分布于220m以下及网顶窝;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以及禾草草丛和蕨类草丛也有一定的分布,体现出植被也有一定的次生性,有必要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潭自然保护区
植被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钟军民
钟锡均
+1 位作者
周毅
谢志鸿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13-17,共5页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群落上层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为主,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计有维管束植物183科576属1 092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175科533属1 005种。在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539种、用材树种...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群落上层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为主,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计有维管束植物183科576属1 092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175科533属1 005种。在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539种、用材树种135种、观赏植物104种、纤维植物83种、野生水果82种、油脂植物73种、饲料植物45种、鞣料植物39种、野菜植物30种、农药植物3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长潭
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
植物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周毅
黎艳明
+6 位作者
郭乐东
钟军民
李召青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表土有机碳含量SOC分布在12.61~66.19 g·kg^-1之间,平均值为30.87±1.30 g·kg^-1,大小顺序为竹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多重比较显示竹林(37.63 g·kg^-1)显著高于马尾松林(18.52 g·kg^-1),马尾松林仅为竹林的49.21%。(2)表土有机碳密度SOCD在3.27~15.69 kg·m^-2间,平均值为8.22±0.39 kg·m^-2,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10.15 kg·m^-2)和竹林(9.96 kg·m^-2)的SOCD值显著高于马尾松林(4.82 kg·m^-2)(p=0.005,p=0.036),马尾松林仅是阔叶混交林的47.49%。(3)蕉岭长潭保护区表土层有机碳储量为402 100 t,占总面积54.54%的针阔混交林贡献最大,其次为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和马尾松林。(4)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1;与石砾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与林下植物分布有密切联系,有机碳含量〈20 g·kg^-1的指示种有6种,包括千年桐、黄毛楤木、米碎花、谷木冬青、长叶冻绿和乌韭,有机碳含量〉40 g·kg^-1的指示种有光叶海桐和土茯苓,有机碳含量在20~40 g·kg^-1间还未发现指示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SOC)
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
土壤有机碳储量(SOCR)
长潭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召青
周毅
+6 位作者
彭红玉
郭乐东
钟军民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70-75,共6页
对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等五种典型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的排序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马...
对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等五种典型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的排序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的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2)五种林分的非毛管孔隙度;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总孔隙度;阔叶混交林的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针阔混交林的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同一土层不同林分间的容重、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同一林分的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在不同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潭自然保护区
林分类型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调查
被引量:
4
1
作者
钟锡均
周毅
钟军民
谢志鸿
李召青
汤明霞
机构
广东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及信息系统建设"(编号:2002C20703)
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专项"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与研究"部分内容
文摘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0个群系。以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占优势,其中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50-600m之间,中亚热带山顶常绿阔叶矮林分布于600~700m的山脊和山顶,竹林分布于220m以下及网顶窝;亚热带常绿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优势的针阔混交林以及禾草草丛和蕨类草丛也有一定的分布,体现出植被也有一定的次生性,有必要加强保护。
关键词
长潭自然保护区
植被
群落
Keywords
Changtan Nature Reserve, vegetation, community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
2
2
作者
钟军民
钟锡均
周毅
谢志鸿
机构
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
广东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13-17,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及信息系统建设"(2002C20703)
广东省林业局科技专项项目"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与研究"部分内容
文摘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植被群落的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群落上层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等为主,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计有维管束植物183科576属1 092种,其中野生维管束植物175科533属1 005种。在这些植物中,有药用植物539种、用材树种135种、观赏植物104种、纤维植物83种、野生水果82种、油脂植物73种、饲料植物45种、鞣料植物39种、野菜植物30种、农药植物30种。
关键词
广东长潭
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
植物资源
Keywords
Changtan Nature Reserve, Simpson, plant resource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周毅
黎艳明
郭乐东
钟军民
李召青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机构
广东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1-7,共7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局项目"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与研究"
文摘
基于UTM公里网格方法划分的66个网格的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5种典型植被类型(马尾松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和竹林)的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密度、储量的分布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表土有机碳含量SOC分布在12.61~66.19 g·kg^-1之间,平均值为30.87±1.30 g·kg^-1,大小顺序为竹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多重比较显示竹林(37.63 g·kg^-1)显著高于马尾松林(18.52 g·kg^-1),马尾松林仅为竹林的49.21%。(2)表土有机碳密度SOCD在3.27~15.69 kg·m^-2间,平均值为8.22±0.39 kg·m^-2,大小排序为阔叶混交林〉竹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混交林(10.15 kg·m^-2)和竹林(9.96 kg·m^-2)的SOCD值显著高于马尾松林(4.82 kg·m^-2)(p=0.005,p=0.036),马尾松林仅是阔叶混交林的47.49%。(3)蕉岭长潭保护区表土层有机碳储量为402 100 t,占总面积54.54%的针阔混交林贡献最大,其次为阔叶混交林、杉木林、竹林和马尾松林。(4)表土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0和0.31;与石砾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6。与林下植物分布有密切联系,有机碳含量〈20 g·kg^-1的指示种有6种,包括千年桐、黄毛楤木、米碎花、谷木冬青、长叶冻绿和乌韭,有机碳含量〉40 g·kg^-1的指示种有光叶海桐和土茯苓,有机碳含量在20~40 g·kg^-1间还未发现指示种。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含量(SOC)
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
土壤有机碳储量(SOCR)
长潭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content(SOC) , storage(SOCR), Changtan Nature Reserve soil organnic carbon density(SOCD) , soil organic carbon
分类号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李召青
周毅
彭红玉
郭乐东
钟军民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机构
广东省
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
出处
《广东林业科技》
2009年第6期70-75,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局项目"广东省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站建设与研究"
文摘
对广东省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的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毛竹林、针阔混交林等五种典型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五种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小持水量的排序为毛竹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阔叶混交林;非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持水量的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马尾松林>毛竹林。(2)五种林分的非毛管孔隙度;阔叶混交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总孔隙度;阔叶混交林的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针阔混交林的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都是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的土壤容重是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同一土层不同林分间的容重、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都没有显著差异,而同一林分的物理性质和持水特性在不同土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长潭自然保护区
林分类型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
Keywords
Changtan Natural Reserve, forest types, soil moistur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Q948.15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的调查
钟锡均
周毅
钟军民
谢志鸿
李召青
汤明霞
《广东林业科技》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东蕉岭长潭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资源调查
钟军民
钟锡均
周毅
谢志鸿
《广东林业科技》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表土有机碳研究
周毅
黎艳明
郭乐东
钟军民
李召青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蕉岭长潭省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李召青
周毅
彭红玉
郭乐东
钟军民
钟锡均
汤明霞
张卫强
甘先华
《广东林业科技》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