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花醇提物PNFM对健康人血小板功能的体外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覃楠 李卿 +5 位作者 左晓 邹培斧 马丽娟 万建波 杨燕 嘉红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4-210,共7页
【目的】探讨三七花醇提物(PNFM)对由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健康志愿者血小板活化、释放、黏附、聚集等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100、300和500μg/mL)的PNFM与健康人的血小板PRP孵育后,在血小板激活剂ADP诱导后,用CD62... 【目的】探讨三七花醇提物(PNFM)对由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健康志愿者血小板活化、释放、黏附、聚集等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100、300和500μg/mL)的PNFM与健康人的血小板PRP孵育后,在血小板激活剂ADP诱导后,用CD62P及ATP释放以检测血小板颗粒物释放,比浊法检测聚集率,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在纤维蛋白原上的铺展,用Fluo 3-AM钙离子载体标记检测胞浆游离钙的变化。【结果】在激动剂ADP诱导下,500μg/mL的PNFM干预组血小板聚集率从对照组的(72.00±6.08)降到了35.67±3.78(P<0.01),300μg/mL干预组同样有抑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30.05±6.48),PNFM干预组明显降低健康人血小板表面CD62P,其中500μg/mL组降至(2.66±0.90,P<0.001);且均降低了PAC-1的表达,500μg/mL组(11.89±6.12)较对照组(33.37±8.12)差异显著(P<0.01);PNFM干预组均可抑制ATP释放,500μg/mL组由对照的1.93±0.47降至0.19±0.10(P<0.001);在血小板于纤维蛋白原上的铺展作用中,PNFM各剂量组也均显示有显著抑制作用,500μg/mL组由对照的89.57±17.34降至25.12±3.52(P<0.001);PNFM同样抑制血小板胞浆钙离子动员,其中500μg/mL组(71.25±5.33)较对照组差异显著(183.87±11.59,P<0.001);且均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PNFM可在体外有效抑制健康人血小板活化、黏附及聚集等功能,为三七花通过调控血小板功能,从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花 皂苷 血小板 血小板活化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思凡 柯梁汝 +3 位作者 郑琳 单智铭 周妮曼 冯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85-288,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剂量Res进行干预,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刺激,测定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地塞米松诱导3T3-L1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用不同剂量Res进行干预,添加或不添加胰岛素刺激,测定各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的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和抵抗素(resistin)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各组细胞经胰岛素刺激,0.01、0.1、1μmol/L的Res组的葡萄糖消耗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3、1.5、1.4倍(P<0.05),添加Res可促进脂联素、瘦素mRNA的表达,降低抵抗素mRNA表达,增加AMPKα的磷酸化水平。结论:Res可以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下3T3-L1细胞葡萄糖代谢。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脂联素、瘦素表达,降低抵抗素表达从而介导AMPKα磷酸化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胰岛素抵抗 脂联素 瘦素 抵抗素 脂肪细胞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KKAy小鼠体质量和脂肪分布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延双 陈思凡 +4 位作者 朱伟 郑琳 张子丽 凌文华 冯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KKAy小鼠体质量和脂肪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机制。方法:将36只8周龄KKAy小鼠分成3组,其中两组KKAy小鼠分别饲喂添加白藜芦醇(以饲料质量2、4g/kg添加)的AIN93G饲料,另外以12只同周龄C57BL/6J小鼠...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KKAy小鼠体质量和脂肪分布的影响,并探讨其中机制。方法:将36只8周龄KKAy小鼠分成3组,其中两组KKAy小鼠分别饲喂添加白藜芦醇(以饲料质量2、4g/kg添加)的AIN93G饲料,另外以12只同周龄C57BL/6J小鼠为对照。观察干预12周后白藜芦醇对小鼠体质量及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组小鼠附睾及皮下脂肪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增殖物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干预可以在不影响摄食量的情况下减轻KKAy小鼠体质量,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res组小鼠体质量降低,且脂肪组织的质量及与脂肪组织系数降低;附睾及皮下脂肪组织中sirt-1的表达升高,PPARγ及C/EBP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以减轻肥胖小鼠体质量,降低体内脂肪含量,这可能与白藜芦醇提高脂肪组织中sirt-1的表达,从而抑制与脂肪合成及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肥胖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增殖物受体r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降低LYRM1 mRNA表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翔 黎文明 +3 位作者 钟贤武 郑琳 李明慧 冯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50-253,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以及25、50、75、100μmol/L的Res干预组,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干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3T3-L1前脂肪细胞进行培养,分别设置对照组以及25、50、75、100μmol/L的Res干预组,噻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剂量干预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LYR Motif containing 1(LYRM1)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k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Res干预可使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中LYRM1 mRNA水平降低,Bak蛋白表达含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含量降低,均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结论:Res可以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这可能与Res降低细胞内LYRM1 mRNA表达,影响线粒体功能并启动凋亡程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3T3-L1前脂肪细胞 细胞增殖 LYRM1 BCL-2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对人巨核细胞株Dami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婧 邓秀娟 +5 位作者 王燕燕 张莉珂 牙甫礼 卢敏琪 张擎 杨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6-200,共5页
目的:研究植物花色苷单体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O-β-glucoside,Cy-3-g)对人巨核细胞株Dami的增殖、分化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花色苷Cy-3-g(0.05、0.50、5.00、50.00、100.00 mmol/L)与人巨核细胞株Dami细胞共同培养,并将用... 目的:研究植物花色苷单体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cyanidin-3-O-β-glucoside,Cy-3-g)对人巨核细胞株Dami的增殖、分化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花色苷Cy-3-g(0.05、0.50、5.00、50.00、100.00 mmol/L)与人巨核细胞株Dami细胞共同培养,并将用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细胞设为对照组。培养结束后,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巨核细胞活性、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软琼脂细胞集落培养法观察巨核细胞集落生成情况。采用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巨核细胞DNA多倍体的生成及细胞表面CD41阳性表达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0、100.00 mmol/L的Cy-3-g可增强Dami细胞活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Cy-3-g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明显增强Dami细胞增殖能力(P<0.01);Dami细胞集落数目、DNA多倍体数目以及CD41的阳性表达率在50.00、100.00 mmol/L Cy-3-g作用下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Cy-3-g能够明显促进人巨核细胞株Dami的增殖、分化,这可以为花色苷促进血小板生成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 巨核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红素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冯丹 凌文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脂多糖(LPS)所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1、5、10μmol/L的番茄红素孵育细胞1h,再用1μg/mLLPS处理细胞不同时间,分别用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RAW264.7巨噬...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对脂多糖(LPS)所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用1、5、10μmol/L的番茄红素孵育细胞1h,再用1μg/mLLPS处理细胞不同时间,分别用Griess法和ELISA法检测RAW264.7巨噬细胞培养基中NO及IL-6的含量,用Western-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磷酸化和非磷酸化I-κBα、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番茄红素能有效地降低炎性因子NO和IL-6分泌,进一步研究显示番茄红素能够抑制LPS诱导I-κBα磷酸化和降解、NF-κB核转移,阻断ERK1/2和p38MAPK激活,而对JNK活化没有影响。【结论】番茄红素能够通过抑制ERK1/2和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而抑制巨噬细胞NF-κB依赖的炎症因子NO和IL-6生成,这可能是番茄红素防治一些炎症相关性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脂多糖 炎症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KKAy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延双 陈思凡 +4 位作者 朱伟 郑琳 张子丽 凌文华 冯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小鼠(KKAy)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8周龄KKAy小鼠分成3组,其中两组KKAy小鼠分别饲喂添加白藜芦醇的AIN93G饲料(2g/kg饲料或4g/kg饲料),另一组KKAy小鼠为模型组,另外以12只同周龄C57...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胰岛素抵抗小鼠(KKAy)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6只8周龄KKAy小鼠分成3组,其中两组KKAy小鼠分别饲喂添加白藜芦醇的AIN93G饲料(2g/kg饲料或4g/kg饲料),另一组KKAy小鼠为模型组,另外以12只同周龄C57BL/6J小鼠为对照。观察白藜芦醇对小鼠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等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不同组小鼠肝脏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蛋白表达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IRS-1)的磷酸化水平。结果:白藜芦醇干预可以增强KKAy小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耐量和葡萄糖耐量;肝脏中sirt-1的表达和IRS-1的磷酸化水平均升高。结论:白藜芦醇可以改善小鼠胰岛素抵抗及糖耐量异常,这可能与白藜芦醇提高肝脏中sirt-1的表达,从而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胰岛素抵抗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胰岛素受体底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A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燕平 沈天然 +1 位作者 陈旭 凌文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09-816,共8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7A在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模型中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用油酸诱导建立Hep 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在此模型中用白介素-17A作为干预物,研究白介素-17A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单纯IL-17A干预时,细胞... 【目的】研究白介素-17A在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模型中对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用油酸诱导建立Hep G2细胞脂肪变性模型,在此模型中用白介素-17A作为干预物,研究白介素-17A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单纯IL-17A干预时,细胞p-AKT、p-PI3K磷酸化水平并没有明显变化,同时葡萄糖摄入、糖原合成p-GSK3β、糖异生p-FOXO1/G-6-pase/PEPCK和JNK通路上的p-JNK/p-c-jun等也未出现明显变化。而在高脂诱导Hep G2细胞变性模型中,白介素-17A的添加可促使胰岛素抵抗效应的产生,明显抑制细胞的胰岛素信号分子,p-AKT、p-PI3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同时还表现为葡萄糖摄入减少,糖原合成较少,糖异生增加。此外,JNK通路上的p-JNK、p-c-jun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结论】炎症因子白介素-17A可通过激活JNK通路,产生胰岛素抵抗效应,加剧肝细胞脂肪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肪变性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参与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 被引量:6
9
作者 方婉军 陈旭 凌文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511,共7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蛋氨酸-胆碱缺乏膳食(MC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以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2个组,8个亚组(n=10),亚组1~4组给予普通膳食,5~8组给予MCD喂养。并各在第2、4、6、8...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蛋氨酸-胆碱缺乏膳食(MC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症以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80只,随机分为2个组,8个亚组(n=10),亚组1~4组给予普通膳食,5~8组给予MCD喂养。并各在第2、4、6、8周处死普通膳食组和MCD组各一组。组织病理染色方法和NAS评分评估小鼠纤维化和炎症程度,内质网应激指标磷酸化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R激酶(PERK)、磷酸化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IF2α)、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采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重点分析内质网应激与肝脏炎症以及纤维化形成的关系。【结果】MCD组NAS评分和血清中ALT、AST以及肝组织中TG、TC水平均高于普通膳食组;MCD组pPERK、p-eIF2α、CHOP蛋白表达亦明显高于正常膳食组,而GADD34 mRNA表达显著低于普通膳食组,且随时间推移,MCD组内质网应激逐渐加重;相关分析表明在MCD组中内质网应激相关指标与NAS评分呈显著相关。【结论】在蛋氨酸-胆碱缺乏膳食诱导的小鼠中,小鼠肝脏损伤加重,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加深,而内质网应激确是参与了这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活性评分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胆红素水平与新诊断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其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元桦 李雪妍 +5 位作者 苏蕾 何佳林 耿修文 纪佳君 唐松 赵立娜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循环胆红素谱[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未结合胆红素(IBIL)]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人工智能眼底相机对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筛查...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循环胆红素谱[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未结合胆红素(IBIL)]与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通过人工智能眼底相机对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进行筛查,并由眼科医生进一步阅片确认病例。最终纳入312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78例新诊断的NPDR患者与234例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T2DM患者进行1:3匹配)。同时收集患者人口学和相关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胆红素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NPDR患者的TBIL、DBIL和IBIL浓度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3、0.001、0.006),且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无关(P值均>0.05)。在调整了性别、糖尿病病程、HbA1c和收缩压等传统风险因素后,这种关联仍然存在。此外,在血糖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HbA1c≤7%)或无微量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中,低水平未结合胆红素者的NPDR风险更高,比值比(OR)95%CI分别为3.44(1.04,11.38)和2.53(1.10,5.82);在血糖控制不良(HbA1c>7%)或有微量白蛋白尿(UACR>30 mg/g)的T2DM患者中,低水平结合胆红素者的NPDR风险更高,OR 95%CI分别为2.05(1.09,3.86)和2.40(1.14,5.02)。【结论】循环胆红素与NPDR的风险呈独立的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成为早期预测和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未结合胆红素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评价 被引量:15
11
作者 冯晓翎 曹诗瑜 +3 位作者 徐晓瑜 刘庆 赵彩宁 唐国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5,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将11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的皮、肉、籽三个部位分离并研磨,依次提取其脂溶性、水溶性和结合态成分;用铁还原能力(FRAP)试验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 目的:系统评价11个鲜食葡萄品种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方法:将11个鲜食葡萄品种果实的皮、肉、籽三个部位分离并研磨,依次提取其脂溶性、水溶性和结合态成分;用铁还原能力(FRAP)试验和Trolox等效抗氧化能力(TEAC)试验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用福林酚法测定其总酚含量(TPC),分析FRAP、TEAC、TPC之间的关系,并依据FRAP、TEAC和TPC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葡萄皮、肉、籽FRAP范围分别为(112.86±5.98)~(658.93±28.63)、(6.89±0.39)~(79.04±3.10)、(723.61±29.20)~(1608.34±66.55)μmol Fe (Ⅱ)/g DW,TEAC范围分别为(37.56±1.17)~(374.52±15.90)、(3.02±1.02)~(32.50±1.75)、(440.00±19.61)~(887.38±36.18)μmol Trolox/g DW,TPC范围分别为(12.09±0.40)~(73.12±4.28)、(1.51±0.13)~(9.37±0.35)、(74.01±1.46)~(133.53±1.43) mg GAE/g DW。此外,对于不同溶解性部分,其FRAP、TEAC、TPC为脂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结合态部分。FRAP、TEAC、TPC两两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p <0.05)。结论:不同葡萄品种、不同葡萄部位、不同溶解性部分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别较大。葡萄皮、肉、籽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含量呈正相关,且这些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脂溶性和水溶性提取物中,同时具有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脂溶性 水溶性 结合态 抗氧化活性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番茄浓缩物Fruitflow通过调控血小板PI3K/Akt和MAPKs信号通路抑制其活化、聚集及血栓形成 被引量:8
12
作者 凡蝶 田泽众 +3 位作者 马熙麟 左晓 牙甫礼 杨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血小板过度活化可促进血栓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水溶性番茄浓缩物Fruitflow作为膳食补充剂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未明,且尚无Fruitflow对血栓形成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Fruitflow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活... [目的]血小板过度活化可促进血栓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水溶性番茄浓缩物Fruitflow作为膳食补充剂在预防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机制未明,且尚无Fruitflow对血栓形成影响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Fruitflow对健康人血小板聚集、活化及血栓形成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20、40、80 mg/L)的Fruitflow与健康成人血小板在体外共孵育,使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表面αIIbβ3活化及纤维蛋白原结合率;用体视荧光显微镜观察FeCl3诱导的小鼠肠系膜动脉血栓模型中血栓的形成;通过小鼠剪尾实验测定出血时间;用Westernblot检测血小板Akt、Erk1/2、JNK总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在ADP诱导下,20、40、80 mg/L的Fruitflow均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效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80 mg/L的Fruitflow干预组血小板聚集率从对照组的(43.75±5.91)%降到了(8.25±4.57)%(P<0.001);与对照组(79.36±6.26)相比,Fruitflow明显抑制血小板αIIbβ3的活化,其中80 mg/L剂量组降至(65.79±5.73,P<0.01);与对照组(69.34±6.63)相比,仅80 mg/L Fruitflow可明显降低血小板Fibrinogen binding百分比(56.70±8.68,P<0.05);Fruitflow可抑制FeCl3诱导的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80 mg/L Fruitflow干预后血管堵塞时间由对照组的(22.50±4.86)延长至(39.20±4.61,P<0.01),同时与对照组(5.95±0.69)相比,80 mg/L Fruitflow干预组的出血时间(5.74±0.76)无明显变化(P>0.05);Fruitflow下调血小板Akt、Erk1/2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80 mg/L Fruitflow干预后P-Akt/Akt由0.97±0.07降至0.33±0.13(P<0.001),P-Erk1/2/Erk1/2由0.89±0.09降至0.24±0.02(P<0.01),P-JNK/JNK由0.97±0.12降至0.45±0.04(P<0.01).[结论]抑制血小板PI3K/Akt和MAPKs信号可能是Fruitflow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和血栓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番茄浓缩物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 血栓 PI3K/Akt/MAPK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注射四氢姜黄素对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武音帆 李琴 +4 位作者 邹进超 毛钰蘅 郭兴悦 陈彦球 杨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533,共9页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四氢姜黄素(THC)对过敏性哮喘小鼠呼吸道症状和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诱导动物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其中,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小鼠于实...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四氢姜黄素(THC)对过敏性哮喘小鼠呼吸道症状和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包括:正常对照组、卵清蛋白(OVA)诱导动物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其中,阳性对照组和THC治疗组小鼠于实验第21~25天,分别经腹腔注射2.5 mg/kg地塞米松(DEX)或20 mg/kg THC。记录小鼠激发前后体质量变化和挠鼻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采集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BALF)评估组织病理改变、检测T细胞亚型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哮喘小鼠经THC腹腔注射治疗后挠鼻频率降低(P<0.05),两组均数之差为5.2,其95%置信区间(CI)为0.66~9.74;肺组织病理评分减少(P<0.05),两组均数之差为1.6,其95%CI为0.32~2.88;杯状细胞增生引起的粘液分泌水平减轻(P<0.0001),两组均数之差为9.56,其95%CI为5.05~14.07。此外,与OVA组相比,THC治疗组小鼠肺组织Th2、Th17细胞比例减少(P<0.01,两组均数之差分别为1.492和2.15,其95%CI分别为0.50~2.49和0.72~3.58),BALF中白细胞介素(IL)IL-4、IL-5、IL-13和IL-17A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均数之差分别为5.45、4.13、5.17和2.44,其95%CI分别为1.95~8.94、1.08~7.19、0.80~9.54和-0.30~5.17。进一步比较发现THC与DEX治疗组间肺组织病理变化、Th17细胞以及IL-13和IL-17A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注射THC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缓解哮喘小鼠呼吸道症状和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因此可能具有哮喘发作时替代性治疗手段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过敏性哮喘 治疗 腹腔注射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高盐饮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兴悦 李琴 +4 位作者 申云琴 田泽众 邹进超 杨燕 陈彦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64-873,共10页
【目的】探讨短期高盐饮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0只4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和8%高盐饮食组。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 【目的】探讨短期高盐饮食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20只4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过敏性哮喘模型组、4%高盐饮食组和8%高盐饮食组。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普通饲料和饮水,高盐饮食组分别给予4%和8%的高盐饲料以及1%的盐水。25 d后,在最后一次激发时观察各组小鼠的鼻部症状,24 h后处死小鼠。五分类血细胞分析测定全血中各亚型炎症细胞,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肺组织杯状细胞增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Th2、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IL-5、IL-13和IL-17的水平。【结果】与过敏性哮喘模型组相比,4%与8%高盐饮食均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哮喘小鼠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肺组织Th17细胞比例以及BALF中IL-13与IL-17的水平,但8%高盐饮食降低IL-13水平的效果比4%高盐饮食更明显(P<0.05);而仅有8%高盐饮食可显著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鼻部症状,改善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杯状细胞增生情况,降低肺组织Th2细胞比例和Th2/Th1比值,减少BALF中细胞因子IL-4和IL-5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短期高盐饮食可缓解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且8%高盐饮食改善效果优于4%高盐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高盐饮食 气道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菊苣酸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体内调节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琴 申云琴 +5 位作者 郭兴悦 徐艺璇 李灵杰 武音帆 杨燕 陈彦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80,共8页
【目的】探讨膳食添加菊苣酸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体内调节作用。【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过敏性哮喘模型组(OVA)、膳食菊苣酸干预组(OVA+CA)和药物对照组(OVA+DEX)。使用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 【目的】探讨膳食添加菊苣酸对过敏性哮喘小鼠的体内调节作用。【方法】将16只5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ontrol)、过敏性哮喘模型组(OVA)、膳食菊苣酸干预组(OVA+CA)和药物对照组(OVA+DEX)。使用卵清蛋白诱导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并全程饲喂含有400 mg/kg菊苣酸的饲料或不含菊苣酸的普通饲料。观察并记录小鼠体质量变化和鼻部症状,小鼠牺牲后检测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外周血炎症细胞数量和比例,检测肺组织辅助性T细胞(Th)和细胞毒性T细胞(Tc)各亚型百分比。【结果】与过敏性哮喘模型组相比,膳食菊苣酸干预组的体质量减轻现象和挠鼻症状明显改善(P<0.0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显著下降(P<0.05),肺部炎症浸润情况以及杯状细胞增生情况缓解(P<0.05),肺组织Th2、Th17、Tc2、Tc17百分比降低(P<0.001),Th1和Tc1百分比则没有变化(P>0.05)。【结论】膳食补充菊苣酸能有效改善过敏性哮喘小鼠体内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酸 过敏性哮喘 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H型高血压患者自述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萍 赵丹 +5 位作者 田泽众 陈弘 刘理顺 宋昀 王滨燕 杨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6-417,共12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病人群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按性别、年龄及地区分层随机抽取我国14个省的2609名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横断面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病人群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按性别、年龄及地区分层随机抽取我国14个省的2609名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及其潜在影响因素的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共2587人(男性1388人,女性1199人),年龄范围为24至97岁。H型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差的比例为19.0%,其中,女性睡眠质量差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23.9%vs.14.8%,P<0.001)。适当体力活动[OR=0.572;95%CI为(0.421,0.776),P<0.001]、水果蔬菜摄入量≥1500 g/周[OR=0.672;95%CI为(0.485,0.931),P=0.017]、适量吃肉[OR=0.472;95%CI为(0.306,0.728),P=0.001]及睡眠时长≥8 h/d[OR=0.008;95%CI为(0.004,0.013),P<0.001]是睡眠质量保护因素;舒张压≥90mmHg[OR=1.441;95%CI为(1.112,1.868),P=0.006]、当地生活水平差[OR=2.542;95%CI为(1.401,4.613),P=0.002]、有慢性肾病史[OR=1.970;95%CI为(1.053,3.687),P=0.034]、日常生活压力大[OR=2.253;95%CI为(1.400,3.626),P=0.001]、动物油作烹调油[OR=1.759;95%CI为(1.056,2.930),P=0.030]及严重鼾症[OR=1.784;95%CI为(1.018,3.126),P=0.043]是睡眠质量危险因素。【结论】适当体力活动,多食用水果蔬菜,烹调用油选择植物油,适量吃肉,控制血压,减小生活或工作压力、治疗鼾症、充足的睡眠时间可能有助于提高H型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 睡眠质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益生菌对肥胖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蒙双利 孟荟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91-298,共8页
肥胖不仅会诱发慢性代谢性疾病,还会导致免疫功能的损伤,降低生活质量。益生菌是对宿主健康起促进作用的活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补充益生菌对肥胖机体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的作用,讨论了菌株特异性、益生菌补充剂量、补充方... 肥胖不仅会诱发慢性代谢性疾病,还会导致免疫功能的损伤,降低生活质量。益生菌是对宿主健康起促进作用的活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补充益生菌对肥胖机体适应性免疫与固有免疫的作用,讨论了菌株特异性、益生菌补充剂量、补充方式、宿主状态等对免疫调节效果的影响,旨在进一步加深补充益生菌对肥胖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的认识,为合理应用益生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肥胖 适应性免疫 固有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番茄浓缩物经自噬途径调控血小板的氧化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孔耀 施译琳 +5 位作者 马熙麟 田泽众 邹进超 王锐杰 毛钰蘅 杨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过度氧化应激可促进血小板氧化损伤,从而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水溶性番茄浓缩物(Fruitflow)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的作用,但是否通过自噬减轻血小板氧化损伤仍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探讨Fruitflow对过氧化氢(... 【目的】过度氧化应激可促进血小板氧化损伤,从而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水溶性番茄浓缩物(Fruitflow)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的作用,但是否通过自噬减轻血小板氧化损伤仍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实验探讨Fruitflow对过氧化氢(H_(2)O_(2))导致的血小板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的Fruitflow(0、20、40、80 mg/L)与纯化血小板预孵育30 min,随后加入H_(2)O_(2)共孵育60 min。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去极化的水平;用酶标仪测定活性氧(ROS)生成水平;用Western blot测定p53、phospho-p53、LC3Ⅱ/Ⅰ、p62的表达水平。【结果】Fruitflow显著减轻H_(2)O_(2)导致的血小板ΔΨm去极化(P<0.05),ROS生成和p53磷酸化(P<0.05)。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可以显著逆转Fruitflow对H_(2)O_(2)处理血小板ROS生成的抑制作用(P<0.05)。Fruitflow可以降低静息血小板p62的表达、升高LC3Ⅱ/Ⅰ的比例(P<0.05),也显著升高H_(2)O_(2)处理的血小板LC3Ⅱ/Ⅰ的表达水平(P<0.05)。此外,3-MA显著逆转Fruitflow降低H_(2)O_(2)处理的血小板ΔΨm去极化的作用(P<0.05)。【结论】Fruitflow可在体外通过促进血小板自噬,显著减轻H_(2)O_(2)导致的血小板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番茄浓缩物 血小板 氧化损伤 自噬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酶Q10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紊乱
19
作者 施译琳 杨奥林 +3 位作者 王锐杰 牙甫礼 陈彦球 杨燕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探究辅酶Q_(10)(CoQ_(10))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紊乱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制备纯化血小板悬液。用100μmol/L CoQ_(10)与纯化血小板在体外共孵育50min,再与1 mmol/... 【目的】探究辅酶Q_(10)(CoQ_(10))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紊乱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制备纯化血小板悬液。用100μmol/L CoQ_(10)与纯化血小板在体外共孵育50min,再与1 mmol/L H_(2)O_(2)孵育30 min后(实验重复3次以上),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阳性率、线粒体活性氧簇(mtROS)水平,用酶标仪测定总ROS和ATP浓度,用Western Blot检测血小板p53蛋白磷酸化水平和Bcl-2家族蛋白水平。【结果】在静息血小板中,CoQ_(10)对线粒体功能无影响(线粒体膜电位、PS外翻阳性率、胞内ROS、mtROS、ATP水平,P>0.05)。在氧化应激模型中,H_(2)O_(2)使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S外翻增加,而CoQ_(10)可以显著逆转H_(2)O_(2)诱导的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下降[(35.76%±3.94)%vs.(21.04%±1.69)%,P<0.05],但对PS外翻无抑制作用(P>0.05)。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CoQ_(10)可以直接抑制H_(2)O_(2)诱导的胞内ROS、mtROS生成(P<0.05),降低p53磷酸化水平、升高Bcl-2和Bcl-xL表达水平(P<0.05)且不改变ATP含量(P>0.05)。【结论】CoQ_(10)抑制H_(2)O_(2)诱导的血小板线粒体功能紊乱,并且抑制p53磷酸化及升高Bcl-2家族抗凋亡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 血小板 线粒体 凋亡 活性氧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