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伏天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洪 梁岩 罗增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中药贴敷防治喘敷的疗效。方法77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哮喘膏三伏天穴位贴敷)和对照组(37例,在缓解期不给予任何处理药),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IgE、EOS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 目的观察三伏天穴位中药贴敷防治喘敷的疗效。方法77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分为2组,即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哮喘膏三伏天穴位贴敷)和对照组(37例,在缓解期不给予任何处理药),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IgE、EOS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gE,EOS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哮喘膏三伏天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患者IgE,EOS,从而减轻和控制哮喘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哮喘膏 三伏天穴位贴敷 哮喘缓解期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0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李洪 梁岩 罗增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1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2年1月 ̄2005年10月在我医院住院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为治疗观察组,并对同期入院出现心肌损害的病毒性患者40例作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次日早上抽血测定心肌酶,包括肌酸... 目的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2年1月 ̄2005年10月在我医院住院病毒性心肌炎40例为治疗观察组,并对同期入院出现心肌损害的病毒性患者40例作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于次日早上抽血测定心肌酶,包括肌酸磷酶(CK)、肌酸磷同功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KH)、乳酸脱氢同功酶(LKH-1)。同时对所有病人均使用惠普多导心电测定心电图,测定时间为入院的头3天。结果除CK项(P﹥0.05)外,其余各项心肌均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排除患者其它疾病导致心肌发作,病毒对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在本组资料中,心肌损害是以CK-MB损害为主。用心电图作为心肌损害的指标较心肌酶谱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治疗 中西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环吡酮胺软膏治疗体股癣3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余克西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1%环吡酮胺软膏外用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体股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1%环吡酮胺软膏外用患处,每日2次;对照组应用1%联苯苄唑霜外用患处,每日2次;两组均连用药2周。治疗1周时、... 目的:探讨1%环吡酮胺软膏外用治疗体股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体股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应用1%环吡酮胺软膏外用患处,每日2次;对照组应用1%联苯苄唑霜外用患处,每日2次;两组均连用药2周。治疗1周时、停药时及停药后2周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停药后2周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79.41%,对照组分别为72.73%和81.82%,两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真菌清除率分别为83.87%和80.6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06%和3.1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第1周时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环吡酮胺软膏治疗体股癣起效快、疗效确切、安全,值得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环吡酮胺软膏 体股癣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淋球菌泛发感染一例报告
4
作者 张凤娟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8年第4期34-35,共2页
新生儿感染淋球菌的机会早已公认,但泛发感染的病例报告不多,我们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性,生后15天。因全身广泛脓疱伴口腔、眼部脓性分泌物12天而就诊。 病史:病孩为足月顺产儿,生后第3天开始发现面、颈、额皮肤潮红随之出现痱... 新生儿感染淋球菌的机会早已公认,但泛发感染的病例报告不多,我们遇见一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性,生后15天。因全身广泛脓疱伴口腔、眼部脓性分泌物12天而就诊。 病史:病孩为足月顺产儿,生后第3天开始发现面、颈、额皮肤潮红随之出现痱子样皮疹,逐渐增多并出现脓疱。同时出现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淋球菌泛发感染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叶煎水外洗治疗钩蚴皮炎40例
5
作者 朱瑞康 翁珍贤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0年第2期27-27,共1页
作者从1993年4月至1996年8月使用棉花叶(鲜)煎水外洗治疗钩蚴皮炎4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钩蚴皮炎70例,随意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1岁,病期一天22例,2~3天14例,4~15天4例,发... 作者从1993年4月至1996年8月使用棉花叶(鲜)煎水外洗治疗钩蚴皮炎4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钩蚴皮炎70例,随意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31岁,病期一天22例,2~3天14例,4~15天4例,发病部位,双足1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叶煎水外洗 治疗 钩蚴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