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视角下的网络舆情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凌南 赖凯声 +1 位作者 林仲轩 熊希灵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616-3623,3631,共9页
网络舆情仿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网络舆情一方面在数据上体现出强自然科学属性,另一方面其参与主体为社会人,具有强社会科学属性。但目前模型多来自于系统动力学、马尔科夫模型、小世界理论、SIS模型等自然科学领域,缺乏对舆... 网络舆情仿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发展趋势,网络舆情一方面在数据上体现出强自然科学属性,另一方面其参与主体为社会人,具有强社会科学属性。但目前模型多来自于系统动力学、马尔科夫模型、小世界理论、SIS模型等自然科学领域,缺乏对舆情传播主体心理因素的描述。以主体信息传播中的心理建模为切入点,介绍了心理学的大五人格、传播学的媒介素养、意见领袖、创新扩散等理论,并以心理距离为例论述了心理学在主体建模中的应用,希望有助于从社会学科的视角丰富未来网络舆情仿真主体模型的构建,为未来跨学科视角的网络舆情仿真研究提供思路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仿真 主体建模 心理学 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团关系视野下新机关媒的传播调适研究——以@共青团中央微博为个案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志安 章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3,共7页
以党团关系为视野、以@共青团中央微博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调适概念来理解共青团中央如何通过新媒体传播来体现自身的使命担当。研究发现,共青团中央主要通过价值观培育、权益维护以及心理建设等三个层面进行传播调适。价值观培育层面... 以党团关系为视野、以@共青团中央微博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调适概念来理解共青团中央如何通过新媒体传播来体现自身的使命担当。研究发现,共青团中央主要通过价值观培育、权益维护以及心理建设等三个层面进行传播调适。价值观培育层面更加注重"替党分忧",团中央主要通过民族主义/国家主义话语建构帮助政党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巩固文化领导权;权益维护和心理建设则更加注重"为民谋利",共青团中央既促进青年权益保护等实际的"问题解决",又针对青年实施其成长过程中的"心态调适"。总体来说,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的新媒体传播成为团中央提升政治影响的理性选择,其宣传模式既包括对话语的调适,还依托整个团组织系统内部的动员,以此完成众包化生产以及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它所代表的新机关媒"话语调适+组织动员"模式与新党媒构建的"话语调适+资源整合"模式,共同完善和丰富了多样化、分层化的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团关系 共青团中央 传播调适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算法正当性的话语建构与传播权力重构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张志安 周嘉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6,41,共8页
以今日头条算法争议事件为例,考察以人民网为代表的党媒、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聚合类平台媒体公司、以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新浪和网易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等五类行动主体,针对算法正当性... 以今日头条算法争议事件为例,考察以人民网为代表的党媒、以都市报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聚合类平台媒体公司、以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以新浪和网易等为代表的门户网站等五类行动主体,针对算法正当性进行话语建构或消解的过程,由此把握技术进场对既有传播权力格局的影响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焦虑。研究发现,平台媒体、互联网巨头、门户网站主要从绩效正当性、规范正当性构建算法话语的正当性,而党媒和市场化媒体从价值正当性、规制正当性消解算法的权威。同时,市场化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不断加强技术采纳,呈现出规制正当性与绩效正当性话语交织的特征。总体上,这五类媒体行动者之间的话语互动浮现出同构、对抗、规训、合谋等四种关系。算法争议的原因表面上是技术正当和人本理性的冲突,实质上则是意识形态与技术平台围绕传播效果展开争夺,而且政治权力可以在价值层面有效驯化技术或对技术进行矫正,并在话语公开规训的过程中得到强化。此外,平台媒体通过向主流媒体反哺技术和共享数据资源,增加政治资本和争取专业媒体的认同,努力巩固自身运营的正当性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平台媒体 技术逻辑 传播权力 正当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