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珊瑚化石的红外光谱及XRD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全莉 周冠敏 尹作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46-2249,共4页
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对不同颜色及质地且表面具放射状纹理的珊瑚化石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珊瑚化石主要由SiO2组成,内部仍保留了钙质型珊瑚横断面所特有的放射状显微结构,成因属SiO2交代作用... 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对不同颜色及质地且表面具放射状纹理的珊瑚化石的结构特征及组成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珊瑚化石主要由SiO2组成,内部仍保留了钙质型珊瑚横断面所特有的放射状显微结构,成因属SiO2交代作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珊瑚化石红外吸收光谱基本一致,均显示典型的石英质玉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XRD分析表明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珊瑚化石主要组成物相一致,为SiO2,其他矿物极微量,且不含Ca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化石 红外吸收光谱 X射线粉晶衍射 交代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硅氧烷含氟聚醚树脂复合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黎浩劲 卢锡洪 +2 位作者 李厚志 文浩 王荣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31-236,243,共7页
在丙烯酸酯乳胶涂料中接枝聚全氟甲基异丙基醚、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和纳米TiO_(2)制备了纳米TiO_(2)硅氧烷含氟聚醚树脂复合涂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置能量色散谱仪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 在丙烯酸酯乳胶涂料中接枝聚全氟甲基异丙基醚、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和纳米TiO_(2)制备了纳米TiO_(2)硅氧烷含氟聚醚树脂复合涂料。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置能量色散谱仪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X射线荧光波谱仪等对复合涂料的形貌、结构、成分进行表征和测试。通过L_(9)(3^(4))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最佳的复合涂料配方:80%丙烯酸酯+5g聚全氟甲基异丙基醚(相对分子质量3300)+2.0g四甲基铵基笼型聚倍半硅氧烷+0.8g纳米TiO_(2),纯净水作为100g复合涂料的补充溶剂。采用该配方制备的复合涂料耐强酸腐蚀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涂料 正交试验设计 耐强酸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饲料中14种主量和痕量元素的含量 被引量:12
3
作者 黎浩劲 郑咏梅 +1 位作者 叶琳 赵坚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5,共5页
取饲料样品0.200 0~0.500 0g,加入硝酸5mL,按程序升温模式进行消解。所得消解液于100℃蒸缩至其体积约为1mL,用水将样品溶液定容至50.0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溶液中9种主量有益元素(K、Na、Ca、P、Mg、Fe、Cu、Zn、Mn)和... 取饲料样品0.200 0~0.500 0g,加入硝酸5mL,按程序升温模式进行消解。所得消解液于100℃蒸缩至其体积约为1mL,用水将样品溶液定容至50.0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溶液中9种主量有益元素(K、Na、Ca、P、Mg、Fe、Cu、Zn、Mn)和5种痕量有害元素(Cr、Pb、As、Cd、Hg)。在质谱测定中,为避免同量异位素的干扰,选择被测元素相对丰度较高的同位素作为测定元素,例如为了避免40 Ar的干扰,选择44 Ca作为待测元素;又如测54 Fe时受到54 Cr的干扰,为避免此干扰,选择56Fe作为待测元素;另一类质谱干扰为多原子离子(如ArCl及N和O生成的多原子离子)的干扰。但上述9种主量元素的浓度远高于干扰测定的多原子离子的浓度,因此,其干扰可以忽略。对5种痕量元素的测定而言,由于生成多原子离子所引起的干扰,可用数学干扰校正方程消除其影响。此外测定汞时,可加入金形成金汞齐,以消除汞的吸附效应。在测定中选择钪、镍等8种元素分别作为相关测定元素的内标元素,以校正信号漂移和基体效应。试验结果表明:1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k)在1.65×10-4~6.60mg·kg^(-1)范围内。按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在83.0%~115%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4%~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波消解 主量元素 痕量元素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乳酸菌的耐受特性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娴 赵湘涛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1期87-90,共4页
对两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A(L.plantarum)以及短乳杆菌B(L.brevis)的耐渗透压、耐胆酸盐、耐酸能力和抑菌能力等耐受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菌悬液的OD值以及含乳酸菌的纸片抑制大肠杆菌(E.coi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两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A(L.plantarum)以及短乳杆菌B(L.brevis)的耐渗透压、耐胆酸盐、耐酸能力和抑菌能力等耐受特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使用分光光度计来测定菌悬液的OD值以及含乳酸菌的纸片抑制大肠杆菌(E.coil)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实验来观察2种菌株的耐受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菌株都有一定的耐受特性能力,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每个菌株都显现出不同的抗性能力,各有着自己对某种条件的耐受能力优势。通过耐受特性和抑菌特性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菌株A是比菌株B更具有益生潜力的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耐受特性 OD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