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水栓塞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邵少慰 罗巧明 +3 位作者 梁储财 陈裕章 梁少姬 陈连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血液样本及切除的子宫标本,对血液涂片、组织及血液提取物沉渣石蜡包埋,行HE染色、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及Giasma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在HE染色的子宫壁静脉... 目的探讨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依据。方法收集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血液样本及切除的子宫标本,对血液涂片、组织及血液提取物沉渣石蜡包埋,行HE染色、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及Giasma染色,观察其病理学特征。结果在HE染色的子宫壁静脉内找到羊水成分,免疫组化标记角化上皮CK及CK14阳性,CD31阴性;血液标本经离心沉渣包埋切片,可见血液上层有角化上皮及黏液样物质,Giasma染色角化上皮胞质呈粉红色,黏液样物质呈紫蓝色。结论羊水栓塞的病理诊断应先取患者的下腔静脉血或切除子宫,查找是否存在羊水成分,对可疑线索以HE切片形态学为基础,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作为辅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子宫 血液 病理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特殊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细胞块制作方法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2
2
作者 邵少慰 梁少姬 +4 位作者 李文成 罗巧明 梁储财 陈裕章 陈连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6-697,共2页
当前,脱落细胞块技术是细胞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即将采集于自然管腔、器官表面或黏膜面,自然或人为脱落的细胞经离心,将细胞和微小组织块高度浓缩后用固定剂凝聚,再经脱水、石蜡包埋、染色等步骤制成切片,进一步观察诊断。本文用子... 当前,脱落细胞块技术是细胞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即将采集于自然管腔、器官表面或黏膜面,自然或人为脱落的细胞经离心,将细胞和微小组织块高度浓缩后用固定剂凝聚,再经脱水、石蜡包埋、染色等步骤制成切片,进一步观察诊断。本文用子宫内膜采集器采集子宫内膜细胞样本,应用细胞块技术制成HE切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筛查 细胞块 石蜡切片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肉瘤样癌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邵少慰 梁储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0,共2页
患者男性,68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外院CT示膀胱右外侧壁见一大小4 cm×3.8 cm×3.6 cm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并向内生长形成不规则突起。考虑膀胱黏膜下肿瘤。超声检查:膀胱右侧壁不连续,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团... 患者男性,68岁,因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10余天入院。外院CT示膀胱右外侧壁见一大小4 cm×3.8 cm×3.6 cm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并向内生长形成不规则突起。考虑膀胱黏膜下肿瘤。超声检查:膀胱右侧壁不连续,可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团贯通膀胱内外,6.2 cm×3.1 cm大小,边界不清,内部回声欠均匀。考虑膀胱实性占位性病变。全麻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右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上皮肿瘤 肉瘤样癌 膀胱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蜡块在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储财 邵少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3例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采用细胞蜡块切片行HE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部分病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重排检测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等分子遗传学检测,分析其细... 目的探讨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3例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采用细胞蜡块切片行HE染色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部分病例采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重排检测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等分子遗传学检测,分析其细胞学诊断和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13例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符合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细胞学特征,包括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和1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细胞学HE染色镜下见肿瘤细胞成分单一,为弥漫性不成熟淋巴样细胞,细胞黏附性差,易见核分裂象、核碎裂及凋亡小体。13例中10例行分子检测,有7例采用细胞蜡块行分子检测,其中2例染色体核型检测见3、7、17号染色体扩增,p16基因缺失,4例染色体核型检测阴性,1例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阳性;3例行外周血流式细胞学检查,其中1例符合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提示有异常B淋巴细胞。13例细胞学诊断与活检组织学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及分子遗传学检测,有助于提高浆膜腔积液性淋巴瘤的检出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浆膜腔积液 细胞蜡块 免疫细胞化学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