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笋壳鱼成鱼养殖技术要点
1
作者 徐培品 黄卫盛 刘洪海 《科学养鱼》 2024年第6期47-47,共1页
肇庆地区目前只有零星的笋壳鱼养殖,尚未形成规模,笔者结合当地的养殖实例,将适合本地区的笋壳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放养条件和方法。1.池塘条件笋壳鱼养殖池塘以3亩左右为宜。养殖实例池塘利用原养殖罗氏沼虾的池塘... 肇庆地区目前只有零星的笋壳鱼养殖,尚未形成规模,笔者结合当地的养殖实例,将适合本地区的笋壳鱼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放养条件和方法。1.池塘条件笋壳鱼养殖池塘以3亩左右为宜。养殖实例池塘利用原养殖罗氏沼虾的池塘进行改进,面积3.5亩,平均水深1.3米,东西向,长方形,碎石黏土,淤泥厚度约0.2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鱼种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塘消毒,采用带水消毒方法,蓄水0.5米,用漂白粉10千克/亩全池泼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种放养 笋壳鱼 罗氏沼虾 养殖池塘 漂白粉 养殖技术要点 水消毒 池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与罗非鱼混养高产技术
2
作者 徐培品 《海洋与渔业》 2006年第8期-,共2页
  美国斑点叉尾鮰,又名沟鲶;罗非鱼,又称非洲鲫鱼.本文通过以斑点叉尾鮰为主养鱼,罗非鱼为配养鱼,利用80:20池塘养殖模式进行养殖而获得高产高效的一种养殖技术.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尼鱼苗种繁育技术
3
作者 徐培品 《海洋与渔业》 2006年第9期30-,共1页
  奥尼鱼是指采用纯种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进行种间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杂交鱼,如所选亲本纯度较高,则奥尼杂交鱼的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由于雄性罗非鱼比雌性生长速度快,养殖高雄性的奥尼鱼可大大提高产量,同时该品种具有抗...   奥尼鱼是指采用纯种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进行种间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杂交鱼,如所选亲本纯度较高,则奥尼杂交鱼的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由于雄性罗非鱼比雌性生长速度快,养殖高雄性的奥尼鱼可大大提高产量,同时该品种具有抗病力强、易捕捞、加工出肉率高等特点,所以,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目前,在广东养殖罗非鱼品种的覆盖率高达80%~90%,在一些罗非鱼主产区甚至更高.现将奥尼鱼的繁殖技术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淡水等足类——细角鳃虫的寄生行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飞 陆小萏 +4 位作者 邹为民 谢俊刚 李放 黄湛昌 谭爱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珠江水系西江的局部支流近年出现了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RocinelaLeach),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文章就该虫对麦鲮的寄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珠江水系西江的局部支流近年出现了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RocinelaLeach),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文章就该虫对麦鲮的寄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具很强的寄生能力,240 min内累积感染率达90%。对寄生部位具一定的选择性,以寄生在鳃腔比例最大(55.5%),胸鳍基部(25.9%)次之。对麦鲮具较强的致死效应,23 h的累积死亡率为16.7%。吸血后体长(L)显著增长,而体宽(W)基本无变化。从寄主身上主动脱落的虫体,其L和L/W的增值比(%)均显著高于因使寄主致死而被动脱落的虫体(P<0.05);而仍在寄主身上的虫体,其L和L/W的增值比(%)则因各自摄食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等足类 细角鳃虫 寄生行为 寄生部位 形体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的江河寄生性等足类——细角鳃虫的人工感染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飞 陆小萏 +4 位作者 邹为民 谢俊刚 李放 黄湛昌 谭爱萍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6-30,共5页
珠江水系贺江段近年出现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大型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用该虫对草鱼、银鲫、麦鲮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虫具有很强的... 珠江水系贺江段近年出现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大型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用该虫对草鱼、银鲫、麦鲮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虫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累积感染率为76.2%~100.0%;对寄生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寄生在鳃部的比例(55.6%~72.0%)最大.胸鳍(11.7%~28.8%)次之;对试验鱼有较强的致死性;该虫吸血后体长(L)增长较大.体宽(W)基本不变;从寄主体上主动脱落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16.32%~18.00%)较大,而一直寄生在寄主身上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则因各自摄食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等足类 细角鳃虫 人工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笛鲷弧菌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6
作者 简贺君 余坦健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2期53-55,78,共4页
采用间接双抗体夹心法对2006年湛江港养殖海域360份红笛鲷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进行红笛鲷弧菌病血清抗体水平动态的评定,以获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湛江港养殖海域红笛鲷弧菌病高发期... 采用间接双抗体夹心法对2006年湛江港养殖海域360份红笛鲷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进行红笛鲷弧菌病血清抗体水平动态的评定,以获得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最佳时间。结果表明:湛江港养殖海域红笛鲷弧菌病高发期是10月、11月和12月,阳性率分别是61.67%、53.33%和30.00%。红笛鲷血清内抗溶藻弧菌抗体水平在8-12月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弧菌病 血清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