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三华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8
- 1
-
-
作者
何忠望
邱粤平
-
机构
广东省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7年第5期1-2,共2页
-
文摘
三华李在南方地区十分畅销,由于其果实大、风味美、品质优,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为了保障三华李行业的健康发展,简要从水肥管理、修剪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三华李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关键词
三华李
优质丰产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62.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小拱棚覆膜栽培对果蔗主要农艺性状及收益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志标
刘振帮
严添安
黄咏虹
黄俊坚
黄忠兴
-
机构
广东省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
-
出处
《甘蔗糖业》
2022年第2期22-26,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甘蔗剑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21KJ104-18)。
-
文摘
为明确小拱棚覆膜栽培技术在果蔗种植中的应用效果,2021年在广东省翁源县比较了小拱棚覆膜和常规地膜覆盖2种栽培方式下黑皮果蔗的农艺性状、品质及其收益。结果显示:小拱棚覆膜栽培可促进果蔗早生快发,其株高、单茎重、有效茎数、田间锤度、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同时成熟期提早13天,有效减少低温霜冻引起的损失。同时,小拱棚覆膜栽培方式形成的产值和纯利润分别为41570和39020元/hm^(2),较常规地膜覆盖栽培增加22.3%和60.0%。综合来看,小拱棚覆膜栽培是广东北缘蔗区切实可行的栽培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小拱棚覆膜
农艺性状
品质
效益
-
Keywords
Arch plastic mulching
Agronomic traits
Quality
Revenue
-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旱地喷灌栽培模式对果蔗产量和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 3
-
-
作者
刘振帮
黄忠兴
严添安
陈兴龙
陈志标
黄俊坚
-
机构
广东省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广东省果蔗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
出处
《甘蔗糖业》
2023年第5期35-41,共7页
-
基金
广东省甘蔗剑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22KJ104-17)。
-
文摘
为评价旱地喷灌栽培模式果蔗种植的应用效果,于2022年1月在广东翁源县进行了旱地喷灌栽培模式与传统灌溉栽培模式2种栽培模式下果蔗种植比较试验。在果蔗成熟期,对产量性状、蔗茎外观性状、内在品质等方面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显示,与传统灌溉栽培模式相比,旱地采用喷灌栽培模式种植的果蔗各项指标有非常明显的改善效果。旱地喷灌栽培模式下种植的果蔗较传统灌溉栽培模式种植的株高显著增加了7 cm,茎径增加了1.9 mm,节间长度显著增长了0.8 cm,单茎重显著提高了0.2 kg,蔗茎产量显著增加了13 t/hm^(2),5个指标的增幅分别达到2.58%、0.51%、6.25%、1.52%、9.0%。另外,蔗茎的花皮率显著降低了1.25个百分点,梢腐病发生率显著降低0.42个百分点,田间锤度显著增加了1.42个百分点(绝对值)、可溶性蔗糖显著增加了1个百分点、纤维含量减少了0.47个百分点。相比传统灌溉栽培模式,旱地果蔗喷灌栽培模式下的商品率极显著提高了2.1个百分点,销售价高出0.1元/kg,单位面积产值极显著提高3.95万元/hm^(2),单位面积纯产值极显著增加3.39万元/hm^(2),果蔗旱地喷灌栽培模式下比传统灌溉用水节水28.6%。试验表明:旱地喷灌栽培模式种植的果蔗不仅品质好、产量高,而且商品率高,可大面积推广应用以助推农民进一步提高果蔗的产量与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旱地
喷灌
传统灌溉
栽培模式
效益
-
Keywords
Dry land
Sprinkler irrigation
Traditional irrigation
Cultivation mode
Benefit
-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不同化肥减量增效模式对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4
-
-
作者
刘振帮
陈志标
严添安
赖有林
-
机构
广东省翁源县农业技术推广办公室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8期163-165,共3页
-
文摘
[目的]为了解不同化肥减量增效模式对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方法]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以及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对花生产量、肥料利用率的整体影响。[结果]相较于单施配方肥,利用秸秆还田加上配方肥的方式,处理花生墩果数多出0.7个,百果重量较之以前,增长3.5克,每公顷花生产量,共增加283.5千克,增产率达到了5.1%。相较于单施配方肥处理方法,有机肥加上配方肥(含量为80%)处理方法,花生墩果数多出0.8个,百果重量较之以前,增长3.8克,每公顷花生产量,共增加420千克,增产率达到了7.6%。相较于单施配方肥处理方法,秸秆还田加上配方处理方法,每公顷收益提升627.3元人民币;有机肥加上配方肥(含量为80%)处理方法,每公顷收益提升456元人民币,促进了花生产量与肥料利用率得到提升。[结论]秸秆还田加上配方肥处理方法、有机肥加上配方肥(含量为80%)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可进行推广与应用。
-
关键词
不同化肥减量增效模式
花生产量
肥料利用率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