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罗定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莫家金 林小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8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广东罗定地区近年小儿呼吸道急性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数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603例,采集小儿咽/鼻咽拭子标... 目的探讨广东罗定地区近年小儿呼吸道急性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数据。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诊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603例,采集小儿咽/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多重扩增核酸检测法对样本进行15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检测,分析各种病原体在小儿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的分布情况。结果所检病原体总阳性率为74.6%(1196/1603),单一感染率为35.4%,混合感染率为39.2%。不同年龄段:阳性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幼儿组(30.3%)、婴儿组(21.8%)、学龄前儿童组(17.6%)、小学儿童组(5.0%),各组间阳性率互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阳性检出率夏春季最高(分别占25.3%和20.5%),各季节感染情况不同,各季节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流行的病原体不同,春季以卡他莫拉菌(MC)、鼻病毒(HRV)、流感嗜血杆菌(Hi)流行为主;夏季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巨细胞病毒(CMV)流行为主;秋季以RSV、MC流行为主;MC、流感病毒B型(INF-B)在冬季最流行。结论小儿呼吸道感染在本地区全年呈散发流行,以MC、CMV和RSV感染最为常见,夏春季是高发季。值得临床诊疗重视的是低年龄更容易发病,且混合感染在低年龄组中占比较高。通过核酸联检的方式,可以快速、准确地明确患儿的病原体,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核酸 多重扩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定地区临床耐碳青霉烯G~-杆菌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莫家金 聂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选取罗定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耐碳青霉烯G-杆菌(CRGNB)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为CRGNB感染预防提供科学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罗定地区CRGNB 150株,提取CRGNB的全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连反应... 目的选取罗定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耐碳青霉烯G-杆菌(CRGNB)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及流行病学,为CRGNB感染预防提供科学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罗定地区CRGNB 150株,提取CRGNB的全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并开展多位点序列分型观察。结果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敏性结果对比来看,本实验150株菌株中有10株对厄他培南(ETP)耐药,耐药率为6.7%;8株对亚胺培南(IMP)耐药,耐药率为5.3%;6株对美罗培南(MEM)耐药,耐药率为4.0%。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敏性结果对比来看,本实验10株在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中显示阳性结果,EDTA协同实验阳性率6.7%。肺炎克雷伯菌产IMP类型的金属酶有12株,肺炎克雷伯菌产KPC类型的金属酶有4株,阴沟肠杆菌产IMP类型的金属酶有3株,三种菌种均出现了多种克隆型。结论CRGNB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以IMP类型为主,其次为KPC类型,本研究中未发现其他的新基因亚型。碳青霉烯菌株产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克隆细菌类型,需要临床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地措施预防耐药菌株的克隆式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定地区 耐碳青霉烯G~-杆菌 碳青霉烯酶基因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良娟 杨汉才 许志定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通过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疾病类型将所选患者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n=100)、急性脑梗死组(n=100)、冠心病组(n=100)三组... 目的探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通过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疾病类型将所选患者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n=100)、急性脑梗死组(n=100)、冠心病组(n=100)三组,另外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通过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分析,并与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脑梗死组、冠心病组三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急性心肌梗死组、急性脑梗死组、冠心病组三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中通过免疫比浊法检验血浆D-二聚体可以对疾病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临床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比浊法 血浆D-二聚体 心脑血管疾病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定地区育龄妇女TORCH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小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罗定地区育龄妇女的TORCH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育龄妇女TORCH的感染现状及流行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进行TORCH定量检测的3707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血清中弓... 目的分析罗定地区育龄妇女的TORCH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育龄妇女TORCH的感染现状及流行特点。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罗定市人民医院进行TORCH定量检测的3707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检测血清中弓形虫、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的IgM和IgG抗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3707例受检育龄妇女TORCH-IgM抗体总体感染率为5.31%(197/3707);IgM阳性率最高为HSVⅠ-IgM,占1.53%(56/3663),其次为RV-IgM,占1.24%(45/3636);存在混合性近期感染现象;IgG阳性率最高为CMV-IgG,占95.45%(1589/1664),其次为HSVⅠ-IgG,占80.68%(1549/1920)。低、适、高年龄组RV-IgM、CMV-IgG和HSV(Ⅰ、Ⅱ型)IgM、Ig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龄组TOX-IgM、IgG阳性率高于另外两组,高龄组CMV-IgM、RV-IgG阳性率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率较高,TORCH筛查仍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女性 TORCH感染 定量检测 流行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丽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82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82例非血流感染的局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培养,对比观察三种检测...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82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82例非血流感染的局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及血培养,对比观察三种检测方法对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降钙素原阳性率为69.51%、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6.34%,高于对照组的9.76%、48.78%(P<0.05)。观察组降钙素原浓度为(4.92±0.95)ng/ml、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118±24)mg/L,高于对照组的(0.08±0.01)ng/ml、(58±12)mg/L(P<0.05)。对血流感染患者进行血培养检查显示,革兰阴性菌患者降钙素原浓度为(5.92±1.19)ng/ml、降钙素原阳性率为81.58%,高于革兰阳性菌患者的(1.06±0.01)ng/ml、50.00%(P<0.05)。革兰阴性菌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119±24)mg/L、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4.74%,革兰阳性菌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为(124±22)mg/L、超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6.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对血流感染的诊断特异性强,联合血培养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指导临床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培养 血流感染 临床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HE4、CA125、CA15-3含量对卵巢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坤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18-20,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含量对卵巢癌诊断以及患者治疗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5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A组,66例盆腔良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4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 目的分析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HE4)、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含量对卵巢癌诊断以及患者治疗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55例卵巢癌患者作为A组,66例盆腔良性疾病患者作为B组,4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三组血清HE4、CA125、CA15-3水平,以及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HE4、CA125、CA15-3水平。结果 A组HE4、CA125、CA15-3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对照组(P<0.05);B组CA125、CA15-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E4+CA125+CA15-3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2.73%、特异性为90.99%、阳性预测值为83.61%、阴性预测值为96.19%,均高于单一指标的检测方法。本次36例卵巢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后HE4、CA125、CA15-3水平均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结论 HE4是一种特异性较好的卵巢肿瘤标志物,与CA125、CA15-3联合检测能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于卵巢癌的预后评估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糖类抗原125 糖类抗原1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