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温锐灿 沈梓维 谭建基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PFNA内固定术的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术后治疗1个月,再根据Harris评分结果对...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PFNA内固定术的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6例,术后治疗1个月,再根据Harris评分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将69例Harris评分≥75分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将17例Harris评分<75分的患者设置为对照组。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AO分型、骨折稳定性、手术时机、术后患肢负重时间、是否用药物干预骨质疏松、骨折粉碎程度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影响较大(P <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机、术后患肢负重时间、是否用药物干预骨质疏松、骨折粉碎程度均是影响患者术后骨折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影响骨质疏松性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合的因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修复屈指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2
作者 欧锐金 谭文乐 +1 位作者 黄东博 谭建基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2期162-164,168,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修复屈指肌腱Ⅱ区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收治的70例屈指肌腱Ⅱ区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U型法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Kessler...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修复屈指肌腱Ⅱ区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罗定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收治的70例屈指肌腱Ⅱ区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U型法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Kessler法干预。比较两种缝合方法干预后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损伤评分和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并使用主动活动度法评价综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手指运动功能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术式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术式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损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指运动功能损伤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essler法修复屈指肌腱Ⅱ区肌腱损伤的短期临床效果优于传统U型缝合法,有利于患者上肢和手指运动功能的康复。远期临床效果仍有待于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指肌腱 肌腱损伤 肌腱缝合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