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莉 钟球 +3 位作者 李建伟 周琳 连永娥 陈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813-816,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大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49 514名调查对象,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 514份,... 目的了解广东省大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49 514名调查对象,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 514份,收回合格问卷49 514份,合格率100%。结果调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8.4%(194 183/247 570),其中60岁以上人群知晓率偏低[67.5%(32 265/47 765)]。户籍人口总知晓率为80.8%(166 838/206 505),明显高于流动人口的66.6%(27 345/41 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96,P<0.01)。调查对象对结核病的症状和结核病能否治愈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2.6%(40 904/49 514)和83.6%(41 369/49 514)。有28.9%(14 298/49 514)的调查对象表示怀疑得了结核病后不知前往何处检查。结论广东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今后应采取更多综合的健康促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和控制 健康促进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芳静 冯慧莹 +4 位作者 方兰君 陈瑜晖 温文沛 廖庆华 吴惠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85-95,共11页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减少患者发现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检索“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登记的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减少患者发现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检索“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登记的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最终277684例患者纳入分析),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发现延迟趋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2016—2020年,广东省发现延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6345例,年均发现延迟率为52.70%(146345/277684),发现延迟天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14,63)d。各年度患者发现延迟率依次为50.66%(30693/60591)、50.86%(30436/59841)、53.44%(30061/56253)、55.53%(29418/52980)和53.60%(25737/48019),发现延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380.599,P<0.001)。发现延迟天数中位数由2016年的29 d上升至2020年的31 d。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男性(HR=1.042,95%CI:1.033~1.051)、其他职业(HR=1.077,95%CI:1.067~1.087)、羁押人员(HR=1.108,95%CI:1.068~1.149)、诊断单位级别为省市级医疗机构(HR=1.106,95%CI:1.094~1.118)、诊断单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等专业机构(HR=1.197,95%CI:1.184~1.210)、复治(HR=1.146,95%CI:1.127~1.164)均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保护因素;流动人口(HR=0.986,95%CI:0.978~0.995)、被动发现(HR=0.970,95%CI:0.962~0.978)、重症(HR=0.931,95%CI:0.919~0.942)均是发现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需特别关注流动人口、被动发现、重症患者这类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结核病患者复学政策对比研究及建议
3
作者 黄弦 孟维宇 +8 位作者 罗涛 张伟华 李欣妍 赖燕芬 郭红革 邓颖佳 赖晓宇 李克峰 黄明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8-1005,共8页
学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患结核病后的复学政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各国复学政策存在明显差异,我国现行的休学时间相对较长,可能会对学生学业、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诊断... 学生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患结核病后的复学政策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各国复学政策存在明显差异,我国现行的休学时间相对较长,可能会对学生学业、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调整和优化学生药物敏感结核病患者复学政策的现实基础。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际上各地的复学政策,结合国内外敏感结核病患者规范服药后传染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珠海市近10年的实际案例数据,深入探讨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的传染性降低情况,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结核病患者新的复学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学生 公共卫生 卫生政策 传染病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细胞外囊泡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与挑战
4
作者 赖静文 赵雨川 +6 位作者 巫株华 陈珣珣 彭柯浩 陈喻晖 魏然 赖晓宇 王静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78-2284,共7页
结核病仍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结核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较长等局限性,尽管分子诊断技术具备高灵敏度,但其高度依赖于痰液样本,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结核病仍是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其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一直是研究的重点。然而,传统的结核病病原学诊断方法存在阳性率较低、检测周期较长等局限性,尽管分子诊断技术具备高灵敏度,但其高度依赖于痰液样本,因此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结核病诊断的难题,在结核病临床实践中,开发不依赖于痰液样本的新技术手段已成为当前亟待攻克的关键任务。近年来,细胞外囊泡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感染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大量研究也表明其在结核病领域中同样具有探索价值。该文深入探讨了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结核病感染机制中的角色,系统归纳了结核细胞外囊泡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结核病诊断、治疗监测及疾病机理探索等层面的研究进展与潜在价值,并对其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予以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与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细胞外囊泡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27
5
作者 劳卫民 陈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81-886,共6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以及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10所高校中共抽取47个班级的学生,采用自行设计... 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情况、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以及获取结核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结核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10所高校中共抽取47个班级的学生,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588名,合格问卷1534份,导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组间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合格的1534份调查问卷中,高校学生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的总知晓率为62.9%(4824/7670),其中减免治疗政策的知晓率为27.1%(416/1534),核心信息全部知晓者仅占总人数的13.4%(206/1534)。22.9%(351/1534)的学生对待结核病患者表现出疏远态度。高校学生的知识知晓率与性别(男:59.3%,2321/3915;女:66.3%,2490/3755;χ2=38.73,P〈0.001)、生源地(城镇:63.8%,2544/3985;农村:61.5%,2265/3685;χ2=5.95,P=0.015)、父母职业(务农或无业:59.8%,1648/2755;非农业:63.8%,3138/4915;χ2=9.02,P=0.003)及亲友有无结核病史(有:69.9%,619/885;无:61.7%, 4189/6785;χ2=20.16,P〈0.001)关系密切;对待结核病患者的态度与年级组(低年级:21.4%,294/1373;高年级:35.4%,57/161;Waldχ2=15.83,P〈0.001)、生源地(城镇:26.9%,214/797;农村:18.6%,137/737;Waldχ2=17.96,P〈0.001)和亲友有无结核病史(有:37.3%,66/177;无:21.0%,285/1357;Waldχ2=19.74,P〈0.001)三者有关联,其OR值(95%CI)分别为2.07(1.45-2.96)、0.58(0.46-0.75)和0.46(0.33-0.63)。结论广州市高校学生结核病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学校应联合社会各界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全社会结核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和控制 觉知 健康教育 学生 问卷调查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系统胸部摄影在肺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廖庆华 钟球 +2 位作者 周琳 陈亮 梁波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5-1267,共3页
目的:与传统X线作对比,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在肺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230例实验室痰菌培养为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的胸部平片及DR摄影数码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应用各种后处理技术分别... 目的:与传统X线作对比,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在肺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230例实验室痰菌培养为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的胸部平片及DR摄影数码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应用各种后处理技术分别对胸部DR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普通平片的胸部肺结核病阳性检出为202例,其余28例未见明显X线阳性表现,检出率为88%(202/230);甲片率79%(182/230),DR的胸部阳性检出225例,其余5例未见明显X线阳性表现,对于结核病灶检出率98%(225/230),甲片率84%(193/230)。结论: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较普通平片提高结核病诊断准确性,是胸部疾病筛查的重要影像学技术,同时DR技术操作简单并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经图像处理后,特别是对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有较明显的优势,经统计学分析,支气管扩张处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3)。适合在有条件地区推广应用于肺结核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数字化X线摄影 胸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效果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尹建军 钟球 +3 位作者 周琳 李建伟 方兰君 吴惠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对广东省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协调机制,对选定的2个项目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2326例开展HIV检测;对同期新发及随访的... 目的对广东省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为制订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协调机制,对选定的2个项目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2326例开展HIV检测;对同期新发及随访的HIV感染者开展结核病筛查8769例次,从《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项目Mtb与HIV双重感染领域工作报表》和省级督导报告中收集项目活动的相关情况。结果项目共为96.8%(2252/2326)的结核病患者提供了HIV抗体检测,其中发现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12例;为可随访HIV感染与AIDS患者提供了结核病筛查例次数仅完成14.4%(1267/8769),其中发现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14例。共计25例Mtb与HIV双重感染患者纳入了抗结核治疗,5例纳入抗HIV治疗。结论广东省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的实施促进了项目点的双重感染防控工作,为全省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IV感染 重叠感染 预防卫生服务 评价研究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戈启萍 杜建 +35 位作者 舒嶶 马艳 马丽萍 赵彩燕 陈瑜晖 张立杰 黄学锐 韩喜琴 陈盛玉 王飞 李波 曹文利 刘倩颖 陈东进 石莲 王鑫 黎友伦 杨尚鹏 彭章丽 吴超 欧阳兵 王芙蓉 李钋 吴湘 席秀娥 冷学艳 张海晴 李华 李鹃 杨澄清 张朋 崔洪哲 谢莉 刘宇红 李亮 高微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28-334,共7页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 目的评价优化方案治疗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心单位统一发放随机号随机分组,选取复治涂阳培阳或涂阴培阳肺结核患者共381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优化治疗方案组(简称"优化方案组")244例和标准化治疗方案组(简称"标准方案组")137例。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理论频数<1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方案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结果疗程结束,优化方案组治愈175例,完成治疗30例,治疗成功率为84.0%(205/244);标准方案组治愈92例,完成治疗10例,治疗成功率为74.5%(102/1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8,P=0.024)。优化方案组和标准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8%(63/244)和21.2%(29/1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309);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6/244)和4.4%(6/1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P=0.469)。结论优化方案可提高复治药物敏感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 再治疗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高校学生罹患肺结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潘桂珍 张晋昕 +5 位作者 张琪 陈亮 卓文基 陈瑜晖 刘萍萍 钟耐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61-767,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大学生罹患肺结核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广州市4所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采用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这期间经筛查确诊的并在广东省... 目的探讨影响广州市大学生罹患肺结核的相关因素,为大学生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广州市4所高等院校大学生进行结核病筛查。采用1:4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在这期间经筛查确诊的并在广东省结核病控制中心登记的116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每例患者按照“同性别、同年龄、同院系、同寝室”的匹配条件选择4名排除肺部可疑病变,并在近2周内无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健康学生,共464名作为对照组。使用自行设计并经结核病专家指导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等21个调查变量,包括体质量指数、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生活行为方式、膳食状况、心理社会因素、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等指标。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21个因素纳入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罹患肺结核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核病接触史(OR=5.44;95% CI:1.30-22.71;P=0.020)、吸烟(OR=14.30;95% CI:3.86-51.76;P〈0.001)、性格内向(OR=5.99;95% CI:2.67~13.44;P〈0.001)、负性生活事件(OR=3.73;95%CI:1.19~11.73;P=0.024)是大学生罹患肺结核的危险因素;生活费≥800元/月(以〈800元/月为参照,OR=0.06;95%CI:0.02~0.23;P〈0.001),蔬菜水果摄入≥7次/周(以〈3次/周为参照,OR〈0.01;95%CI:〈0.01~0.06;P〈0.001)是大学生罹患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结核病接触史、吸烟、性格内向、负性生活事件可增加大学生罹患肺结核的危险;生活费水平高、蔬菜水果摄入增加可降低大学生罹患肺结核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 学生 结核 病例对照研究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葡萄膜炎临床特征、诊断策略与分级标准研究进展
10
作者 赖晓宇 段鸿飞 +4 位作者 陈珣珣 郭卉欣 廖庆华 陈茜 梁丹 《中国防痨杂志》 2025年第9期1204-1211,共8页
结核性葡萄膜炎(tubercular uveitis,TBU)是一种可独立存在的肺外结核,占全球葡萄膜炎病因的0.2%~32%,在我国约占葡萄膜炎的0.7%~4%。该病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可获得良好结局,但由于TBU缺乏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且临床表现异质性高、诊断... 结核性葡萄膜炎(tubercular uveitis,TBU)是一种可独立存在的肺外结核,占全球葡萄膜炎病因的0.2%~32%,在我国约占葡萄膜炎的0.7%~4%。该病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可获得良好结局,但由于TBU缺乏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且临床表现异质性高、诊断延迟显著(平均11个月),其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低估。基于此,本文从TBU的临床特征与分类、诊断标准,以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等诊断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结核科、呼吸科和眼科医生提供帮助,促进TBU的早期和规范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结核 疾病特征 分子诊断技术 综述文献(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分化条件的优化及自噬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亮 孙毅凡 +4 位作者 陈涛 李海成 江振友 周琳 钟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997-1002,共6页
目的 探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诱导THP-1细胞(人类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最优条件,建立相关自噬模型,为基于细胞自噬模型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采用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用表达融合蛋白... 目的 探讨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 PMA)诱导THP-1细胞(人类单核/巨噬细胞)分化的最优条件,建立相关自噬模型,为基于细胞自噬模型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 采用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用表达融合蛋白pcDNA3.1-YFP-LC3质粒转染THP-1细胞,YFP为黄绿色荧光蛋白,以示踪自噬体的形成。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0、10、20、50、100、200 ng/ml)、不同时间(0、24、48、60 h)PMA分化细胞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显微镜示踪不同条件下LC3点聚集的增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mRNA相对含量2-ΔΔCt用“x±s”表示。经比较Ct值法分析基因表达差异。Earle’s balanced salts solution(EBSS,又称饥饿培养基),诱导细胞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的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PMA浓度为100 ng/ml、诱导时间为24~48 h时,THP-1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的形态学状态较理想。饥饿培养基EBSS处理分化的THP-1细胞,能增加自噬体YFP-LC3点聚集,其自噬相关基因LC3、Atg5、Atg7、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2-ΔΔCt均值分别为1.35±0.16、1.18±0.39、1.44±0.12、1.08±0.09,t值分别为4.00、2.90、5.16、3.57,P值均<0.05)。 结论 PMA在浓度为100 ng/ml、24~48 h时诱导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状态较理想;成功构建了THP-1源性细胞自噬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单核细胞 急性 细胞系 肿瘤 十四酰佛波乙酯 自噬 模型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