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莉 钟球 +3 位作者 李建伟 周琳 连永娥 陈亮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813-816,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大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49 514名调查对象,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 514份,... 目的了解广东省大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有效开展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等比例随机抽样方法,全省共抽取49 514名调查对象,采用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9 514份,收回合格问卷49 514份,合格率100%。结果调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8.4%(194 183/247 570),其中60岁以上人群知晓率偏低[67.5%(32 265/47 765)]。户籍人口总知晓率为80.8%(166 838/206 505),明显高于流动人口的66.6%(27 345/41 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96,P<0.01)。调查对象对结核病的症状和结核病能否治愈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2.6%(40 904/49 514)和83.6%(41 369/49 514)。有28.9%(14 298/49 514)的调查对象表示怀疑得了结核病后不知前往何处检查。结论广东省公众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今后应采取更多综合的健康促进措施进一步提高公众结核病防治知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预防和控制 健康促进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周芳静 冯慧莹 +4 位作者 方兰君 陈瑜晖 温文沛 廖庆华 吴惠忠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85-95,共11页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减少患者发现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检索“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登记的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时间的变化趋势,探讨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为有效减少患者发现延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检索“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登记的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最终277684例患者纳入分析),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发现延迟趋势,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发现延迟的影响因素。结果:2016—2020年,广东省发现延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6345例,年均发现延迟率为52.70%(146345/277684),发现延迟天数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0(14,63)d。各年度患者发现延迟率依次为50.66%(30693/60591)、50.86%(30436/59841)、53.44%(30061/56253)、55.53%(29418/52980)和53.60%(25737/48019),发现延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380.599,P<0.001)。发现延迟天数中位数由2016年的29 d上升至2020年的31 d。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男性(HR=1.042,95%CI:1.033~1.051)、其他职业(HR=1.077,95%CI:1.067~1.087)、羁押人员(HR=1.108,95%CI:1.068~1.149)、诊断单位级别为省市级医疗机构(HR=1.106,95%CI:1.094~1.118)、诊断单位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等专业机构(HR=1.197,95%CI:1.184~1.210)、复治(HR=1.146,95%CI:1.127~1.164)均是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的保护因素;流动人口(HR=0.986,95%CI:0.978~0.995)、被动发现(HR=0.970,95%CI:0.962~0.978)、重症(HR=0.931,95%CI:0.919~0.942)均是发现延迟的危险因素。结论:2016—2020年广东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迟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需特别关注流动人口、被动发现、重症患者这类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系统胸部摄影在肺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廖庆华 钟球 +2 位作者 周琳 陈亮 梁波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5-1267,共3页
目的:与传统X线作对比,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在肺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230例实验室痰菌培养为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的胸部平片及DR摄影数码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应用各种后处理技术分别... 目的:与传统X线作对比,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在肺结核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230例实验室痰菌培养为阳性的肺结核病患者的胸部平片及DR摄影数码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并应用各种后处理技术分别对胸部DR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普通平片的胸部肺结核病阳性检出为202例,其余28例未见明显X线阳性表现,检出率为88%(202/230);甲片率79%(182/230),DR的胸部阳性检出225例,其余5例未见明显X线阳性表现,对于结核病灶检出率98%(225/230),甲片率84%(193/230)。结论:DR系统胸部摄影技术较普通平片提高结核病诊断准确性,是胸部疾病筛查的重要影像学技术,同时DR技术操作简单并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经图像处理后,特别是对支气管扩张的检出率有较明显的优势,经统计学分析,支气管扩张处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P=0.03)。适合在有条件地区推广应用于肺结核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数字化X线摄影 胸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