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在小鼠骨骼肌和人血液中诱导的免疫反应与毒性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益明 黄爱兰 +2 位作者 赵志 宋晨 赖桂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7-626,共10页
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GO)在小鼠骨骼肌和血液中的免疫反应性,评估其毒性效应。方法超声破碎法制备GO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仪测定悬浮于去离子水和PBS的GO纳米颗粒粒径与表面电荷。将不同浓度(0.5、1和2mg/mL)的GO悬浮液或PBS分别注入C57B... 目的探讨氧化石墨烯(GO)在小鼠骨骼肌和血液中的免疫反应性,评估其毒性效应。方法超声破碎法制备GO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仪测定悬浮于去离子水和PBS的GO纳米颗粒粒径与表面电荷。将不同浓度(0.5、1和2mg/mL)的GO悬浮液或PBS分别注入C57BL/6小鼠腓肠肌,HE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小鼠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性。采用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和血栓弹性描记图(TEG)观察GO对体外人血红细胞形态、溶血和凝血的影响。结果动态光散射研究显示,与水悬浮液相比,GO颗粒的PBS悬浮液具有更优的胶体分散性、稳定性、表面电荷效应及体内微环境模拟性。HE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小鼠腓肠肌中GO植入区周围的炎症浸润、肌纤维变性以及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包括F4/80^(+)、CD11b^(+)、CD11c+的平均阳性荧光面积百分比和CD3^(+)CD4^(+)细胞数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相比低浓度(0.002和0.02mg/mL)的GO和PBS,较高浓度(0.2、2和20mg/mL)的GO可使体外红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并引起红细胞溶血(P<0.05)。TEG显示,相较低浓度组和PBS组,高浓度GO组的多项血液凝固参数(K,α,R和MA)出现明显异常。结论GO可持久诱导炎症和免疫反应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骨骼肌肌肉毒性和体外血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免疫反应 肌肉毒性 血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媛媛 文锦坤 +4 位作者 潘梦婕 李莉霞 王祥海 钱长晖 郭家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C(Vitamin C,Vit.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为探讨神经再生新策略提供基础。方法取新生SD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进行神经元分离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100,200,400... 目的研究维生素C(Vitamin C,Vit.C)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为探讨神经再生新策略提供基础。方法取新生SD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进行神经元分离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0,100,200,400μmol/L)处理24 h后通过βIII tubulin,Rho A免疫组化以及鬼笔环肽染色对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和长度、生长锥伪足数量、神经元胞体大小及其内Rho A表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元突起的数量、长度,生长锥伪足的数量以及神经元胞体面积均随维生素C的浓度增高而增长,而神经元内Rho A表达强度则相应降低。结论维生素C可促进体外大鼠背根节神经元突起的生长,这可能与Rho A表达下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神经元 突起生长 RH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