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SPECT/CT显像在鼻咽癌治疗后EBV-DNA升高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凯龄 范义湘 +1 位作者 李科斌 吴继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显像在检测鼻咽癌治疗后血清EBV-DNA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价值。方法:鼻咽癌治疗后血清EBV-DNA升高患者45例,皆行全身18 F-FDG SPECT/CT显像。所有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18F-FDG显像图像和CT图...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显像在检测鼻咽癌治疗后血清EBV-DNA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的价值。方法:鼻咽癌治疗后血清EBV-DNA升高患者45例,皆行全身18 F-FDG SPECT/CT显像。所有图像经图像融合后,进行18F-FDG显像图像和CT图像帧对帧对比分析。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多种影像学诊断及临床随访而确诊。随访时间均>6个月。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2检验。结果:45例患者中,明确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者35例,单纯CT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28例,其灵敏度为80.0%(28/35);符合线路18 F-FDG CT同机融合显像诊断肿瘤复发和(或)转移32例,灵敏度提高至91.4%(32/35)。结论:18F-FDG SPECT/CT在检测鼻咽癌治疗后EBV-DNA升高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病灶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角化型鼻咽癌可能出现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EB-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后注射联合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继珍 范义湘 +2 位作者 梁智欣 黄凯龄 李科斌 《现代医院》 2013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33例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维生素B120.5ug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11 mg(鍀[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注射1个疗程休息2周,连续注... 目的探讨33例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治疗Graves眼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维生素B120.5ug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11 mg(鍀[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注射1个疗程休息2周,连续注射5个疗程,3个月后随访观察记录自觉症状、眼征情况。结果 33例(59眼)患者接受治疗,显效率30.51%(18/59),有效率62.71%(37/59),无效率6.78%(4/59),总有效率93.22%;大部分患者畏光、流泪、眼胀眼痛等症状及充血水肿、眼睑浮肿等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结论球后注射联合静脉注射云克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球后注射 云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辅导对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肿瘤代谢显像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吴继珍 范义湘 +2 位作者 高梅菊 李科斌 刘青竹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9年第9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肿瘤患者行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94例肿瘤患者常规行18F-FDG显像。将其随机分2组:有心理辅导组62例,心理辅导内容包括检查前与患者交流,消除不良心理因素,讲解显...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肿瘤患者行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94例肿瘤患者常规行18F-FDG显像。将其随机分2组:有心理辅导组62例,心理辅导内容包括检查前与患者交流,消除不良心理因素,讲解显像注意事项,防止剧烈运动,嘱患者检查后多饮水加快放射性药物的排泄;控制患者血糖于正常范围;注射药物后嘱患者静卧休息,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无心理辅导组32例。对2组显像时的肌肉显影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无心理辅导组相比,心理辅导组肿瘤显像清晰度满意,图像质量佳,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辅导可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减少肌肉收缩活动,对保障18F-FDG肿瘤代谢显像质量、实现影像分析并最终作出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 代谢显像 心理辅导 血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PET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叶茜 马晓芬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75-180,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发病隐匿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AT(N)诊断框架使AD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的广泛推进,分子影像学展现出...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发病隐匿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基于生物标志物的AT(N)诊断框架使AD诊断的准确性明显提高。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的广泛推进,分子影像学展现出巨大潜力,是未来医学影像发展的趋势。PET显像可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活体内AD的病理过程进行定位和定量,是诊断AD重要的影像学手段,针对AD葡萄糖代谢和病理机制的多种示踪剂的研发有助于更好地研究AD的发病本质。本综述将对以淀粉样蛋白、Tau蛋白、葡萄糖、神经炎症、突触密度、神经递质为靶标的PET显像在AD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分子影像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