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子焕
范翠琼
+2 位作者
王恬
林冠文
林茂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1,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0年7月开始对血培养的送检模式实施干预措施。通过设置血培养标本平均送检时间等10个血培养相关质控指标,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考核,观察10个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 共送检血培养标本16 246瓶,其中对照组7 512瓶,干预组8 734瓶。干预组2套及以上送检比率(24.91%)高于对照组(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平均送检时间18.56 min(达到质控目标),平均上机时间18.83 min(达到质控目标),报阳结果平均报告临床科室时间148.28 min,未达到质控目标(≤1 h)。干预组的平均送检时间、上机时间、报阳结果报告临床科室时间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血培养采集时机正确率(98.33%VS 74.67%)、采集方法正确率(82.67%VS 67.67%)、报阳临床科室处理正确率(70.67%VS 62.00%)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血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高(9.43%VS 6.56%);污染率较对照组低(0.77%VS 1.28%);不合格率较对照组低(1.19%VS 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重症医学科、血液科、感染科、神经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环比分别下降2.78%、42.36%、27.82%、39.47%,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环比上升8.10%。结论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降低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较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阳性率
多部门协作
标本送检
重点科室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6
1
作者
李子焕
范翠琼
王恬
林冠文
林茂锐
机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医学科
出处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6-821,共6页
文摘
目的 探讨采用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感染管理重点内科送检血培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培养送检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2020年1—6月为对照组,7—12月为干预组。2020年7月开始对血培养的送检模式实施干预措施。通过设置血培养标本平均送检时间等10个血培养相关质控指标,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考核,观察10个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多部门协作管理模式干预前后,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前血标本送检率、血培养送检方式、标本污染率及阳性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情况。结果 共送检血培养标本16 246瓶,其中对照组7 512瓶,干预组8 734瓶。干预组2套及以上送检比率(24.91%)高于对照组(15.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平均送检时间18.56 min(达到质控目标),平均上机时间18.83 min(达到质控目标),报阳结果平均报告临床科室时间148.28 min,未达到质控目标(≤1 h)。干预组的平均送检时间、上机时间、报阳结果报告临床科室时间的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血培养采集时机正确率(98.33%VS 74.67%)、采集方法正确率(82.67%VS 67.67%)、报阳临床科室处理正确率(70.67%VS 62.00%)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血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高(9.43%VS 6.56%);污染率较对照组低(0.77%VS 1.28%);不合格率较对照组低(1.19%VS 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重症医学科、血液科、感染科、神经内科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环比分别下降2.78%、42.36%、27.82%、39.47%,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环比上升8.10%。结论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降低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较好作用。
关键词
血培养阳性率
多部门协作
标本送检
重点科室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Keywords
positive rate of blood culture
multi-department collaboration
specimen delivering for detection
key department
antimicrobial use intensity
分类号
R197.323.4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部门协作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及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影响
李子焕
范翠琼
王恬
林冠文
林茂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