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君
何咏聪
+3 位作者
张晓雪
陈佳
冷梅芳
杜作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6,共7页
【目的】探讨累及冠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误治,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资料及转归。【结果】同期28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累及冠脉致急性心肌梗死12例,其...
【目的】探讨累及冠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误治,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资料及转归。【结果】同期28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累及冠脉致急性心肌梗死12例,其中2例(16.7%)为下壁心肌梗死,1例(8.3%)为前壁心肌梗死,9例(75%)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3∶1。年龄43~76(56.9±12.2)岁。8例(66.7%)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1例(91.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而入院,伴背痛9例(75%),晕厥4例(33.3%),低血压6例(50%),烦躁不安7例(58.3%)。实验室心肌酶学均阳性,D-二聚体(18.95±1.83)μg/mL;3例行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开口;经胸心脏超声及胸部CTA明确夹层的识别率为100%。其中3例行外科手术,1例术后24 h内死亡,2例存活。平均随访5 h至12个月,2例(16.7%)存活,10例(83.3%)患者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致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少见,但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且极易误诊,预后差,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可改善预后。对于心肌梗死合并背痛,烦躁不安及D-二聚体异常升高时要高度怀疑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Takotsubo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君
赖俊
+1 位作者
何咏聪
张晓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634,共8页
【目的】探讨Takotsubo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预后,避免漏诊、误治,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Takotsubo综合症综合征(TTS)的病例资料及转归。【结果】10例TTS患者的心电图均表现为ST...
【目的】探讨Takotsubo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预后,避免漏诊、误治,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Takotsubo综合症综合征(TTS)的病例资料及转归。【结果】10例TTS患者的心电图均表现为ST段抬高及后期较大的动态改变;男女比例1:9,年龄49~83岁。实验室检查提示cTn水平轻中度升高,但NT-proBNP明显升高伴有左心室功能障碍。10例均行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明显病变,但4例出现慢血流,其中9例行左室造影明确TTS;1例因低血压行IABP,其余均予药物保守治疗。1例合并肺癌复发,心衰恶化,起病后4 d死亡;其余9例好转出院,且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功能明显改善。9例患者随访(2~24月)均存活且无复发。【结论】TTS在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极为相似,极易误诊及漏诊,一般预后良好,但治疗后NT-proBNP指标升高无改善提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otsubo综合征
应激性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刘君
何咏聪
张晓雪
陈佳
冷梅芳
杜作义
机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B2017021)
文摘
【目的】探讨累及冠脉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误治,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资料及转归。【结果】同期28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累及冠脉致急性心肌梗死12例,其中2例(16.7%)为下壁心肌梗死,1例(8.3%)为前壁心肌梗死,9例(75%)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3∶1。年龄43~76(56.9±12.2)岁。8例(66.7%)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11例(91.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而入院,伴背痛9例(75%),晕厥4例(33.3%),低血压6例(50%),烦躁不安7例(58.3%)。实验室心肌酶学均阳性,D-二聚体(18.95±1.83)μg/mL;3例行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开口;经胸心脏超声及胸部CTA明确夹层的识别率为100%。其中3例行外科手术,1例术后24 h内死亡,2例存活。平均随访5 h至12个月,2例(16.7%)存活,10例(83.3%)患者死亡。【结论】主动脉夹层致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少见,但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且极易误诊,预后差,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可改善预后。对于心肌梗死合并背痛,烦躁不安及D-二聚体异常升高时要高度怀疑本病。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夹层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Keywords
aortic dissec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Takotsubo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君
赖俊
何咏聪
张晓雪
机构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7-634,共8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B2019237)。
文摘
【目的】探讨Takotsubo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预后,避免漏诊、误治,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Takotsubo综合症综合征(TTS)的病例资料及转归。【结果】10例TTS患者的心电图均表现为ST段抬高及后期较大的动态改变;男女比例1:9,年龄49~83岁。实验室检查提示cTn水平轻中度升高,但NT-proBNP明显升高伴有左心室功能障碍。10例均行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明显病变,但4例出现慢血流,其中9例行左室造影明确TTS;1例因低血压行IABP,其余均予药物保守治疗。1例合并肺癌复发,心衰恶化,起病后4 d死亡;其余9例好转出院,且复查心脏彩超左室功能明显改善。9例患者随访(2~24月)均存活且无复发。【结论】TTS在临床表现与心肌梗死极为相似,极易误诊及漏诊,一般预后良好,但治疗后NT-proBNP指标升高无改善提示预后差。
关键词
Takotsubo综合征
应激性心肌病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征
Keywords
Takotsubo syndrome
stress cardiomyopath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主动脉夹层临床特征分析
刘君
何咏聪
张晓雪
陈佳
冷梅芳
杜作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Takotsubo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刘君
赖俊
何咏聪
张晓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