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神...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的变化,采用临床吞咽困难量表(clinical dysphagia scale,CDS)、吞咽困难预后和严重程度量表(dysphagia prognosis and severity scale,DOSS)评估其吞咽功能变化,同时分析CDS和DOSS评分与ALFF值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DS和DO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rTMS组的CDS评分低于假刺激组,且DOSS评分高于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rTMS组较假刺激组患者ALFF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尾状核、双侧豆状核和双侧额上回(P<0.05),且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和额上回的ALFF变化与CDS评分和DOSS评分变化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促进大脑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和额上回连接功能增强和激活。展开更多
目的检测生物节律基因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NPAS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NPAS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其在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q PC...目的检测生物节律基因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NPAS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NPAS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其在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q PCR检测NPAS2 m RNA在4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新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PAS2蛋白在120例肿瘤及癌旁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利用其中78例随访患者资料,K-M生存法分析NPAS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T-q PCR结果提示,结直肠癌中NPAS2 m RNA表达显著低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NPAS2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9.2%,显著低于癌旁中的62.5%(P<0.05)。NPAS2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K-M生存分析结果表明,NPAS2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患者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提示检测NPAS2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rTMS组和假刺激组,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的变化,采用临床吞咽困难量表(clinical dysphagia scale,CDS)、吞咽困难预后和严重程度量表(dysphagia prognosis and severity scale,DOSS)评估其吞咽功能变化,同时分析CDS和DOSS评分与ALFF值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CDS和DO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rTMS组的CDS评分低于假刺激组,且DOSS评分高于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rTMS组较假刺激组患者ALFF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尾状核、双侧豆状核和双侧额上回(P<0.05),且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和额上回的ALFF变化与CDS评分和DOSS评分变化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rTMS治疗急性脑梗死吞咽障碍的患者可以促进大脑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和额上回连接功能增强和激活。
文摘目的检测生物节律基因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明确NPAS2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NPAS2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其在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q PCR检测NPAS2 m RNA在4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新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NPAS2蛋白在120例肿瘤及癌旁石蜡标本中的表达;利用其中78例随访患者资料,K-M生存法分析NPAS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T-q PCR结果提示,结直肠癌中NPAS2 m RNA表达显著低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提示,NPAS2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9.2%,显著低于癌旁中的62.5%(P<0.05)。NPAS2的低表达与结直肠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浸润深度及远处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K-M生存分析结果表明,NPAS2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PAS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肿瘤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患者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提示检测NPAS2的表达对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