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萤火虫”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校正BI-RADS 4级乳腺结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罗青 陈伟萍 +4 位作者 郭黎红 曹小祯 蒙思薇 陈小清 杨瑞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74-247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micropure)、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及两者联合在BI-RADS 4级乳腺结节校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高频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的乳腺患者76例,共计78个结节,经超... 目的探讨超声"萤火虫"技术(micropure)、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crovascular imaging,SMI)及两者联合在BI-RADS 4级乳腺结节校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高频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的乳腺患者76例,共计78个结节,经超声"萤火虫"和SMI校正分级后,与病理结果比对,绘制ROC曲线,比较高频超声、"萤火虫"技术、SMI技术、"萤火虫"联合SMI校正诊断BI-RADS 4级乳腺结节的差异。结果 76例BI-RADS 4级患者的78个乳腺结节中,病理证实37个为恶性结节,41个为良性结节。"萤火虫"、SMI、"萤火虫"联合SMI技术分别与高频超声比较,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萤火虫"联合SMI技术分别与"萤火虫"、S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萤火虫"技术、SMI技术有助于提高BI-RADS 4级乳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两者联合能取长补短,更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ADS 4级 超声“萤火虫”技术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联合 校正 乳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超声征象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翠怡 冯宁娜 +2 位作者 邓敏君 陈伟萍 吴佳偿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探讨其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 目的分析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探讨其超声图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的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结果,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彩超检查。结果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超声检查所示的病灶直径、边缘、内部钙化、异常淋巴结及血流信号之间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形态、后方特征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Luminal A型乳腺癌病理类型与其他分子亚型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Luminal A型乳腺癌以导管原位癌为主,而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型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结论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具有一定差异,这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判断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达到早期诊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分子分型 超声征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