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脉疏通颗粒UPLC-ELSD指纹图谱的建立及9种成分含量测定
1
作者 李素梅 毕晓黎 +5 位作者 陈伟韬 胥爱丽 肖观林 张靖年 江洁怡 李养学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8-655,共8页
目的建立血脉疏通颗粒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PLC-ELSD)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9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ELSD法,建立11批血脉疏通颗粒指纹图谱及测定其中9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 目的建立血脉疏通颗粒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UPLC-ELSD)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其中9种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UPLC-ELSD法,建立11批血脉疏通颗粒指纹图谱及测定其中9种成分的含量,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系统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评价不同批次制剂质量。结果11批次血脉疏通颗粒UPLC-ELSD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929~0.978,标定了17个共有峰,确认了其中11个色谱峰:3号峰为三七皂苷R_(1)、4号峰为人参皂苷Rg_(1)(Re)、5号峰为三七皂苷R_(2)、6号峰为人参皂苷Rb_(1)、9号峰为黄芪甲苷、10号峰为人参皂苷Rk_(3)、11号峰人参皂苷Rh_(4)、12号峰为20(S)-人参皂苷Rg_(3)、13号峰为20(R)-人参皂苷Rg_(3)、14号峰为人参皂苷Rk_(1)、15号峰为人参皂苷Rg_(5)。化学计量学分析将11批样品分为2类,提取了2种成分主要反映了17个共有峰的大部分信息,并筛出影响质量差异的10个成分峰。含量测定中9个成分在各自的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5.02%~97.78%,RSD 0.69%~1.70%(n=6);11批次血脉疏通颗粒中三七皂苷R_(1)、三七皂苷R_(2)、人参皂苷Rb_(1)、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h_(4)、20(S)-人参皂苷Rg_(3)、20(R)-人参皂苷Rg_(3)、人参皂苷Rk_(1)、人参皂苷Rg_(5)含量分别为0.0875~0.1876、0.4943~0.6886、0.4481~0.7055、0.1922~0.2708、1.4925~2.0776、0.3160~0.4638、0.2545~0.3820、0.1176~0.1639、3.4077~4.7064 mg·g^(-1)。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完善血脉疏通颗粒质量标准,为全面评价其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脉疏通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熵权法联合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薄荷超微粉碎工艺优化
2
作者 陈雪婷 张建军 何承砚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61-166,239,共7页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挥发性成分薄荷脑、薄荷酮,非挥发性成分新绿原酸、原儿茶醛、芦丁、柚皮苷、橙皮苷、迷迭香酸、蒙花苷含量及平均粒径D90的综合评分值为指标,对薄荷超微粉碎工艺含水量、投药量、粉碎时间3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荷的最佳超微粉碎工艺为饮片含水量6.0%、粉碎时间18 min、投药量70 g。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薄荷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快捷,模型具有较高拟合度、预测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 熵权法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超微粉碎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