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应用体会及龈沟液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凤莉
吴小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垂直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龈沟液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60例垂直性骨缺损牙周病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引导组织再生术组(GTR),植入Bio-oss多孔骨后覆盖Bio-gide胶原膜;B组为对照组(OFD),行常规翻瓣术...
目的: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垂直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龈沟液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60例垂直性骨缺损牙周病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引导组织再生术组(GTR),植入Bio-oss多孔骨后覆盖Bio-gide胶原膜;B组为对照组(OFD),行常规翻瓣术。术前、术后3、6、12个月观察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松动度(TM)、龈沟液(GCF)量及X线片牙槽骨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均较术前减少,A组X线片骨高度和密度轻度增加。术后12个月A组较B组PD、AL、TM及X线片骨高度和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GCF无明显差异。结论: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垂直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Bio-oss多孔骨和Bio-gide胶原膜能有效恢复牙周垂直性骨缺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牙周新附着的形成;龈沟液流量可作为术后炎症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龈沟液
垂直性骨缺损
Bio-oss多孔骨
Bio-gide胶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应用体会及龈沟液的检测意义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凤莉
吴小芳
机构
广州市天河区红十字会
医院
口腔科
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口腔科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91-393,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垂直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龈沟液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60例垂直性骨缺损牙周病患牙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引导组织再生术组(GTR),植入Bio-oss多孔骨后覆盖Bio-gide胶原膜;B组为对照组(OFD),行常规翻瓣术。术前、术后3、6、12个月观察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松动度(TM)、龈沟液(GCF)量及X线片牙槽骨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各项均较术前减少,A组X线片骨高度和密度轻度增加。术后12个月A组较B组PD、AL、TM及X线片骨高度和密度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GCF无明显差异。结论:引导组织再生术在垂直性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Bio-oss多孔骨和Bio-gide胶原膜能有效恢复牙周垂直性骨缺损,改善临床指标,促进牙周新附着的形成;龈沟液流量可作为术后炎症的观测指标。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龈沟液
垂直性骨缺损
Bio-oss多孔骨
Bio-gide胶原膜
Keywords
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vertical bone defects
Bio-oss porous bone
Bio-gide collagen membrane
分类号
R781.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引导组织再生术的应用体会及龈沟液的检测意义
李凤莉
吴小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