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某含铜污泥冶炼渣富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饶金山 吕昊子 +3 位作者 陈志强 胡红喜 刘勇 蒋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5-210,共6页
某含铜污泥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含铜3.50%,铜主要以金属铜和铜镍锡合金的形式存在,含铜物质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其中-0.01mm难选粒级占55%左右。对该铜渣开展浮选工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粗选pH和丁基黄药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某含铜污泥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含铜3.50%,铜主要以金属铜和铜镍锡合金的形式存在,含铜物质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其中-0.01mm难选粒级占55%左右。对该铜渣开展浮选工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粗选pH和丁基黄药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全粒级浮选和筛分—浮选流程的开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85.76%的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全粒级开路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0.56%、铜回收率为65.98%的铜精矿;而筛分—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15.65%、铜回收率56.52%的浮选铜精矿和铜品位22.56%、铜回收率18.63%的+0.15 mm产品,铜的综合回收率达75.15%,尾矿铜品位降低至0.49%。全粒级闭路浮选中矿易累积,而筛分—浮选闭路试验流程稳定,最终+0.15 mm产品和浮选精矿的综合铜回收率为85.15%、铜品位为11.90%,满足回炉冶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铜渣 筛分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高硫锡粗精矿降杂提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泰 胡真 +4 位作者 李汉文 刘殿文 邱显扬 邹坚坚 陈红兵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解决锡精矿回收率低、锡精矿中硫砷含量超标、锡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开展了锡粗精矿降杂提质精选试验研究,通过"预先筛分-闭路磨矿-活化浮选脱硫脱砷-多段摇床精选"等多种工艺协同组合,最终获得了锡品位46.72%、回收率85.... 为解决锡精矿回收率低、锡精矿中硫砷含量超标、锡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开展了锡粗精矿降杂提质精选试验研究,通过"预先筛分-闭路磨矿-活化浮选脱硫脱砷-多段摇床精选"等多种工艺协同组合,最终获得了锡品位46.72%、回收率85.57%、杂质元素硫砷含量分别为0.23%和0.061%的锡精矿和锡品位4.41%、回收率6.40%的锡次精矿,锡精矿产品符合销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 脱砷 锡粗精矿 毒砂 浮选 重选 协同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双氧水浸出废弃磷酸铁锂中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吉奎 刘牡丹 +2 位作者 刘勇 马致远 杜璞欣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81,共3页
采用硫酸-双氧水浸出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锂,研究了浸出体系pH值、双氧水用量、液固比、温度和时间对锂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体系pH值1.62、反应温度60℃、液固比10 mL/g、搅拌转速300 r/min条件下,缓慢加... 采用硫酸-双氧水浸出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金属锂,研究了浸出体系pH值、双氧水用量、液固比、温度和时间对锂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体系pH值1.62、反应温度60℃、液固比10 mL/g、搅拌转速300 r/min条件下,缓慢加入体积分数为6%的双氧水,搅拌浸出120 min,锂浸出率可达97.80%,浸出效果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池 磷酸铁锂 浸出 金属回收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低品位硫化铅锌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汤优优 陈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3-109,共7页
西南某低品位铅锌矿石铅品位为2.99%、锌品位为1.57%,伴生银品位为10.80 g/t,铅、锌均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矿石,对原矿分别进行了重液浮沉试验及浮选条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12 mm原矿进行重液浮沉... 西南某低品位铅锌矿石铅品位为2.99%、锌品位为1.57%,伴生银品位为10.80 g/t,铅、锌均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为高效开发利用该低品位矿石,对原矿分别进行了重液浮沉试验及浮选条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12 mm原矿进行重液浮沉试验,在重介质悬浮液密度为2.7 kg/m3时,密度大于2.7 kg/m3产品的铅品位为10.48%、锌品位为5.37%,相对原矿品位富集近3倍;密度小于2.7 kg/m3产品的铅、锌损失率较低,分别为4.48%和6.62%。(2)原矿在低碱度矿浆体系下,采用铅优先浮选—锌硫混选再分离的流程处理,最终可获得铅品位69.26%、铅回收率95.21%的铅精矿和锌品位59.83%、锌回收率84.26%的锌精矿,指标良好。研究结果说明了该矿石预选抛尾及低碱度浮选的可行性,对低品位铅锌矿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铅锌硫化矿 重介质预选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铅硫精矿铅砷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昊子 刘超 +2 位作者 陈志强 罗传胜 李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54,58,共4页
以河北某高砷铅硫粗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铅砷分离研究,铅硫粗精矿经再磨,使用石灰和腐殖酸钠作砷抑制剂,采用"一粗两扫三精"浮选闭路工艺,可获得铅品位和铅回收率分别为76.12%和94.89%的铅精矿以及砷品位和砷回收率分别为11... 以河北某高砷铅硫粗精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铅砷分离研究,铅硫粗精矿经再磨,使用石灰和腐殖酸钠作砷抑制剂,采用"一粗两扫三精"浮选闭路工艺,可获得铅品位和铅回收率分别为76.12%和94.89%的铅精矿以及砷品位和砷回收率分别为11.89%和90.35%的砷硫精矿,实现了铅砷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铅硫精矿 铅砷分离 再磨 石灰 腐殖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田口方法的分银渣浸铅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致远 吕建芳 +3 位作者 刘勇 吕先谨 周吉奎 刘牡丹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98,共4页
采用氯盐浸出-提纯-结晶-制备黄丹工艺处理分银渣,基于田口方法确定氯盐浸出铅的优化条件,得到工艺参数中影响铅浸出率的主次顺序为:NaCl用量>液固比>温度>CaCl2用量/理论量。NaCl用量对铅浸出率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达到61.82%... 采用氯盐浸出-提纯-结晶-制备黄丹工艺处理分银渣,基于田口方法确定氯盐浸出铅的优化条件,得到工艺参数中影响铅浸出率的主次顺序为:NaCl用量>液固比>温度>CaCl2用量/理论量。NaCl用量对铅浸出率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达到61.82%,是分银渣浸铅过程最重要的工艺参数;液固比为较重要因素,贡献率为31.27%;温度和CaCl2用量/理论量对铅浸出率的贡献率分别为4.95%和1.96%。从分银渣中浸出铅的最优条件为:NaCl用量350 g/L、CaCl2用量/理论量0.5、温度90℃、液固比10∶1,在优化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性实验,铅浸出率分别为94.89%、94.75%和95.11%,数值分布稳定,浸出率较高。采用该工艺制备的黄丹纯度为99.12%,产品达到GB 3677—83二级品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口方法 信噪比 分银渣 黄丹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镍多金属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蒋英 李波 +2 位作者 洪秋阳 梁冬云 刘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某铜镍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蚀变超基性岩镍矿床中,伴生铜、钴及贵金属铂、钯、金、银。通过显微镜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矿物自动检测仪等分析技术,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目的矿物嵌布特征、有价元素平衡分配等工艺矿物学... 某铜镍多金属矿床赋存于蚀变超基性岩镍矿床中,伴生铜、钴及贵金属铂、钯、金、银。通过显微镜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及矿物自动检测仪等分析技术,对该矿床的物质组成、目的矿物嵌布特征、有价元素平衡分配等工艺矿物学参数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目的矿物主要为镍黄铁矿和黄铜矿,并含砷铂矿、锑铂矿、自然金、银金矿、自然银等多种贵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综合回收价值。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硫化物磁黄铁矿以粗中粒嵌布为主,镍黄铁矿与黄铜矿以细粒嵌布为主,三种硫化物主要呈集合体紧密连生,不易磨矿解离。在-0.075 mm占有率大于90%的磨矿细度下,目的矿物黄铜矿和镍黄铁矿的解离度均不及80%。采用浮选分别回收矿石中的黄铜矿和镍黄铁矿,预计铜和镍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86%和69%左右。为综合回收钴金属,可采取同时浮选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化物的工艺,预计钴的理论回收率为69%左右,镍的理论回收率可提高至87%左右。此外,矿石中铂、钯、金、银等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意义重大,应重视相关贵金属矿物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多金属矿 嵌布粒度 解离度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钼-钨-金矿工艺矿物学及选矿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红喜 张忠汉 +4 位作者 洪秋阳 刘超 陈志强 饶金山 吕昊子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2,共9页
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自动矿物分析仪(MLA)分析等手段,对内蒙古某钼、钨、金稀贵多金属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可供选矿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钼、钨及金;该矿石中钼(钨)矿物以氧化钼矿物-钼钙矿和钼钨钙矿-白钨... 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自动矿物分析仪(MLA)分析等手段,对内蒙古某钼、钨、金稀贵多金属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可供选矿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钼、钨及金;该矿石中钼(钨)矿物以氧化钼矿物-钼钙矿和钼钨钙矿-白钨矿为主;极少量辉钼矿,矿石中金矿物载体多,金主要与铋矿物密切相关,常与自然铋、泡铋矿、氟碳铋钙石紧密连生,金的粒度较细,嵌布关系复杂。脉石中高岭土、绢云母、绿泥石等粘土类矿物含量较高,在磨矿过程中极易产生泥化,进而会恶化浮选环境,影响选别指标。针对该矿石特点,采用“硫化矿浮选-氧化钼钨矿浮选-氧化钼钨浮选中矿再选”工艺流程进行选别,有效实现了矿石中钼、钨、金的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钨钙矿 伴生金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赋存状态 单体解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的气溶胶化学组分的半定量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遥 成春雷 +6 位作者 王在华 袁明浩 李梅 张雪林 苏柏江 王新宇 周振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0-152,共13页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可以实时、连续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提供单个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和化学组分信息,具有良好的定性能力。但,SPAMS对气溶胶化学组分的定量分析能力尚待评估。采用SPAMS结... 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PAMS,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可以实时、连续和高时间分辨率的提供单个气溶胶颗粒的粒径和化学组分信息,具有良好的定性能力。但,SPAMS对气溶胶化学组分的定量分析能力尚待评估。采用SPAMS结合滤膜采样的分析方法,于2017-12-01至2018-02-28日在郑州市高新区、航空港区和中原区展开观测,通过对比单颗粒中的元素碳(EC)、有机碳(OC)、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峰面积、数浓度与滤膜采集的质量浓度,以回归分析系数(R)评估了SPAMS对5种组分的定量能力。结果表明:EC单颗粒的数浓度和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始终很低(R<0.3),说明尚无法通过相关性分析建立EC单颗粒与质量浓度的定量关系;OC单颗粒与质量浓度的相关性从低度到中度相关分布(0.3<R<0.5),因此可通过优化OC单颗粒的特征离子选取标准,实现OC的半定量化分析;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单颗粒与质量浓度都有中度以上的相关性(R>0.5),可以通过相关性建立硫酸盐、硝酸盐和铵盐的半定量系数。三个站点各组分相关性对比结果表明:中原区各组分数浓度与质量浓度的相关性高于高新区和航空港区,且中原区测径颗粒数浓度与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采样点,因此测径颗粒数浓度与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可能是评估SPAMS定量化结果好坏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MS 定量研究 元素碳 有机碳 无机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银高硫铜矿的综合回收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敖顺福 王正奇 +4 位作者 胡红喜 龙卫刚 王存柱 陈天敏 张德楸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43,共7页
某含银高硫铜矿含铜0.76%、硫24.35%及银34.92 g/t,有价矿物种类多、矿石性质复杂,采用抑硫优先浮选铜-活化浮选硫的原则工艺流程进行试验,配合石灰作为硫化铁矿物抑制剂以及筛选出丁基黄药+酯-105作为硫化铜矿物的组合捕收剂,强化了银... 某含银高硫铜矿含铜0.76%、硫24.35%及银34.92 g/t,有价矿物种类多、矿石性质复杂,采用抑硫优先浮选铜-活化浮选硫的原则工艺流程进行试验,配合石灰作为硫化铁矿物抑制剂以及筛选出丁基黄药+酯-105作为硫化铜矿物的组合捕收剂,强化了银在铜精矿中的富集。在选定工艺条件下,可获得铜品位21.60%、银品位602.84 g/t的铜精矿(铜和银回收率分别为89.30%和54.39%),硫品位45.60%、银21.55 g/t的硫精矿(硫和银回收率分别为89.79%和29.59%),实现了铜、硫和银的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矿 伴生银 浮选 铜硫分离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精矿中难选金银焙烧浸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沛伦 丘世澄 胡真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0,38,共9页
某高金硫精矿全泥氰化时金和银的浸出率低,一段焙烧预处理会造成金和银的二次包裹。实验结果显示,二段焙烧效果优于一段焙烧效果,能降低氧化铁的烧结程度,减少铁氧化物对金、银的包裹,金、银浸出率分别为79.86%、68.13%。添加剂实验结... 某高金硫精矿全泥氰化时金和银的浸出率低,一段焙烧预处理会造成金和银的二次包裹。实验结果显示,二段焙烧效果优于一段焙烧效果,能降低氧化铁的烧结程度,减少铁氧化物对金、银的包裹,金、银浸出率分别为79.86%、68.13%。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焙烧过程加入NaOH,银浸出率大幅提高;加入CaO有利于金的浸出;加入KMnO4能降低焙砂硫品位。以NaOH、CaO、KMnO4为组合焙烧添加剂,金、银浸出率提高至87.43%、85.86%。扫描电镜观察到,加入组合焙烧添加剂有利于焙砂孔隙度的提高,氰化尾渣表面腐蚀较为严重,有利于浸出剂与金、银的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硫精矿 全泥氰化 二段焙烧 焙烧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去除河涌水中COD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红英 刘进 +3 位作者 徐少华 张军 林恬盛 王在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采用改性磁种——磁性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结合磁分离法处理河涌水,考察了絮凝剂种类及用量、改性磁种投加量、作用时间、磁场强度等对河涌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改性磁种——磁性活性炭吸附并结合高梯度磁分离处理河涌水COD... 采用改性磁种——磁性活性炭复合吸附材料结合磁分离法处理河涌水,考察了絮凝剂种类及用量、改性磁种投加量、作用时间、磁场强度等对河涌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改性磁种——磁性活性炭吸附并结合高梯度磁分离处理河涌水COD效果明显,在聚合氯化铝(PAC)用量10g/L、改性磁种用量30g/L、改性磁种作用时间20min、分离磁场强度8 000kA/m的条件下,原水含COD 90.18mg/L,出水含COD可降至6.59mg/L,除COD率达92.69%,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Ⅰ类水COD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磁种 活性炭 表面改性 河涌水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银砷铜粗精矿提质降杂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成行 时晗 +1 位作者 胡真 邱显扬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41,共4页
以云南某高银高砷铜粗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磨矿细度、脱药剂、抑制剂、捕收剂等对铜砷分离的影响。采用有机抑制剂与无机抑制剂组合抑制毒砂,选择性捕收剂强化回收银矿物,进行了提质降杂浮选研究。在给矿铜、砷、银品位分别为1.71%、7... 以云南某高银高砷铜粗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磨矿细度、脱药剂、抑制剂、捕收剂等对铜砷分离的影响。采用有机抑制剂与无机抑制剂组合抑制毒砂,选择性捕收剂强化回收银矿物,进行了提质降杂浮选研究。在给矿铜、砷、银品位分别为1.71%、7.54%和41.46 g/t条件下,可以获得铜精矿中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9.16%和80.31%、银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268.22 g/t和46.37%、砷含量0.81%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精矿 浮选 含银矿物 毒砂 黄铜矿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铁矿及伴生铜锌矿物的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丽红 周晓彤 +1 位作者 关通 付广钦 《中国矿业》 2021年第6期159-164,共6页
某铁矿含铁25.78%、含铜0.24%、含锌0.33%,铁矿物品位低、嵌布粒度细,采用一次性磨矿-磁选的选矿工艺,难以获得品位大于60%的铁精矿,伴生的低品位铜、锌矿物也一直未能有效回收。本文采用再磨-弱磁选-浮选的选矿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铁... 某铁矿含铁25.78%、含铜0.24%、含锌0.33%,铁矿物品位低、嵌布粒度细,采用一次性磨矿-磁选的选矿工艺,难以获得品位大于60%的铁精矿,伴生的低品位铜、锌矿物也一直未能有效回收。本文采用再磨-弱磁选-浮选的选矿工艺,对该矿石进行了铁、铜、锌的综合回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75.25%、再磨细度-0.043 mm含量95.30%的铁粗精矿再磨-磁选工艺回收铁矿物;石灰、水玻璃、硫化钠为调整剂,DY1和乙黄药为组合捕收剂浮选回收铜矿物;硫酸铜为活化剂、丁黄药和2#油为组合捕收剂浮选回收锌矿物,获得了铁精矿品位66.02%、回收率80.22%,铜精矿品位19.03%、回收率55.60%,锌精矿品位48.20%、回收率65.88%的试验指标,使该矿石中的铁矿物、伴生铜矿物和锌矿物均得到了有效的回收,为提高难选低品位铁资源综合利用率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铜矿物 锌矿物 再磨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水可直接回用的硫化铅浮选工艺研究
15
作者 饶金山 陈志强 +3 位作者 胡红喜 刘超 梁冬云 吕昊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117,共7页
某铅锌矿含铅1.15%,含锌2.26%,铅锌氧化率均小于8%。针对原铅浮选过程中回水回用导致的铅锌分离难题,采用铅锌等可浮流程,使部分可浮性好的锌矿物与铅矿物同步浮选;在铅精选作业,采取强化抑制措施分离铅锌,获得铅精矿和铅精选尾矿,铅精... 某铅锌矿含铅1.15%,含锌2.26%,铅锌氧化率均小于8%。针对原铅浮选过程中回水回用导致的铅锌分离难题,采用铅锌等可浮流程,使部分可浮性好的锌矿物与铅矿物同步浮选;在铅精选作业,采取强化抑制措施分离铅锌,获得铅精矿和铅精选尾矿,铅精选尾矿与铅尾矿合并进入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①直接使用回水的条件下,闭路试验取得了与自来水浮选相近的铅精矿指标,铅精矿含铅56.98%、含锌3.85%,铅回收率87.20%。②铅锌等可浮工艺在选厂工业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分选指标,铅精矿含铅65.90%、含锌5.04%,铅回收率86.48%;相比原生产指标,铅精矿品位提高了8.43个百分点,含锌降低1.26个百分点,铅回收率提高2.12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实现了工业应用,基本消除了回水对铅锌分离的不利影响,具有较强的推广及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铅锌矿 铅锌分离 回水直接回用 等可浮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Mn-Ag-Cu结合矿的浸出机理及工业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沛伦 邱显扬 +1 位作者 胡真 刘殿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3-573,共11页
氧化铁锰矿物中通常含有银、铜等伴生元素,多以类质同象或亚显微包裹的形式与主元素锰结合共生,赋存状态复杂。Mn-Ag-Cu结合矿在化学浸出过程中,三种离子可能会交互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基于HSC Chemistry软件进行了Mn-Cu-Fe的电势−pH分... 氧化铁锰矿物中通常含有银、铜等伴生元素,多以类质同象或亚显微包裹的形式与主元素锰结合共生,赋存状态复杂。Mn-Ag-Cu结合矿在化学浸出过程中,三种离子可能会交互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基于HSC Chemistry软件进行了Mn-Cu-Fe的电势−pH分析,构建了化学浸出平衡体系。根据铜在不同pH值和电势条件下的物质组成,推断出酸浸后残余的铜会消耗氰化物,影响银的回收,据此进行了氰化钠用量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浸终点pH=3.0时,残余铜的影响较小,氰化钠的用量可以从6000 g/t降低至2500 g/t,对矿山含氰尾渣的治理以及含氰废水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意义。最终在工业化研究中,通过调整硫酸添加方式,确保了酸浸作业pH值在2~3的范围内,取得了银浸出率92.30%、铜浸出率30.45%的稳定试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 Chemistry软件 锰银铜结合矿 化学解离 浸出机理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时间对含铅玻璃制备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建芳 金哲男 +1 位作者 马致远 杨洪英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29,133,共6页
以铅玻璃与粉煤灰为原料,通过协同熔炼制备了微晶玻璃。通过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下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测定了微晶玻璃的密度、吸水率、维氏硬度和化学抗性。结果表明:延长烧结时间对含铅玻璃加入量为40%(FG40)... 以铅玻璃与粉煤灰为原料,通过协同熔炼制备了微晶玻璃。通过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下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测定了微晶玻璃的密度、吸水率、维氏硬度和化学抗性。结果表明:延长烧结时间对含铅玻璃加入量为40%(FG40)、50%(FG50)样品的晶相类型和晶化程度有影响,而对含铅玻璃加入量为60%(FG60)、70%(FG70)和80%(FG80)样品的影响较小。随着烧结时间延长,样品晶化程度提高,晶体长大,玻璃相减少。适宜的含铅玻璃加入量为50%~70%,对应的FG50、FG60、FG70样品最佳烧结时间分别为4 h、3 h、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铅玻璃 粉煤灰 烧结 微晶玻璃 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电池电极材料的磁性分离机制及其提纯工艺 被引量:12
18
作者 甘涛 宋卫锋 +3 位作者 刘勇 吕先谨 刘超 胡志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64-3674,共11页
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产生量日益增加,但其混合正负极活性材料分离提纯工艺方法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境友好的物理分离回收方法——磁选-浮选法。结果表明:多种主流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均能被高梯度磁选设备吸附,而作为负极的石... 目前,废旧锂离子电池产生量日益增加,但其混合正负极活性材料分离提纯工艺方法存在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环境友好的物理分离回收方法——磁选-浮选法。结果表明:多种主流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均能被高梯度磁选设备吸附,而作为负极的石墨材料则不会被吸附。以废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进行高梯度磁选分离实验,所得磁性产物中C品位可降低至12%~13%,非磁性产物中C品位可提高至91%~92%。此外,将高梯度磁选与泡沫浮选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所得LiFePO_(4)产品中C品位可降低至4.8%。试验结果对于开发适用的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工艺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混合电极活性材料 高梯度磁选 磷酸铁锂电池 泡沫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基零价铁类芬顿降解罗丹明B和磺胺嘧啶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瑜辉 谢武明 +2 位作者 吕文东 黄子峻 卞求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07-718,共12页
为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实现赤泥(RM)的再利用,利用废弃活性炭(WAC)作为碳源,通过还原焙烧-磁选二步法制备了赤泥基零价铁(ZVI/RM)材料作为类芬顿催化剂催化氧化废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B)和磺胺嘧啶(SD).材料表征... 为了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实现赤泥(RM)的再利用,利用废弃活性炭(WAC)作为碳源,通过还原焙烧-磁选二步法制备了赤泥基零价铁(ZVI/RM)材料作为类芬顿催化剂催化氧化废水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B)和磺胺嘧啶(SD).材料表征结果表明,零价铁均匀分布在材料上,且材料具有明显的介孔结构.当初始pH为3.00,H_(2)O_(2)的浓度为1mmol·L^(-1),ZVI/RM投加量为200 mg·L^(-1),RhB初始浓度为50 mg·L^(-1)时,10 min内RhB的降解率达到99.9%.当初始pH为3.00,H_(2)O_(2)的浓度为1 mmol·L^(-1),ZVI/RM投加量为100 mg L^(-1),SD初始浓度为20 mg·L^(-1)时,10 min内SD的降解率达到99.9%,根据已知中间产物提出了SD的降解路线.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ZVI/RM能有效催化降解RhB和SD,有望运用于实际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芬顿反应 赤泥 零价铁 罗丹明B 磺胺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盘稠油木质素基自乳化驱油剂的研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在华 张军 +3 位作者 冯嘉颖 刘牡丹 刘建国 陈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7-704,共8页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前期研制的石油基自乳化驱油剂(NB-5034A)因为成本问题,难以继续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低成本木质素基自乳化驱油剂的研究。首先针对临盘稠油特点,优化得到了合适的木质素基自乳化驱油剂配方(NB...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前期研制的石油基自乳化驱油剂(NB-5034A)因为成本问题,难以继续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低成本木质素基自乳化驱油剂的研究。首先针对临盘稠油特点,优化得到了合适的木质素基自乳化驱油剂配方(NB-50PA);然后通过物模实验,研究了驱油剂浓度、实验温度、驱替速度与方式、岩心性质和稠油黏度等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评估了NB-50PA的使用条件。现场试验表明,NB-50PA可使临盘稠油的平均采收率提高24.51%,并且成本仅为前期研制的石油基自乳化驱油剂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盘稠油 木质素基 自乳化 驱油剂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