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静水压处理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段梦雯 吴雪娥 +3 位作者 车黎明 何宁 梁达奉 陆登俊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5-220,共6页
高静水压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设备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完善,其应用愈加丰富,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文章概述了高静水压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工作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该技... 高静水压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设备制造工艺的日益成熟完善,其应用愈加丰富,趋向于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对健康饮食和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文章概述了高静水压技术的概念、原理及工作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食品保鲜、物质提取、食品加工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高静水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水压技术 食品加工 灭菌 提取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青海湖4种生境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分子网络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宇姝 盛海彦 +2 位作者 罗莎莎 胡月明 余玲玲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393-1403,共11页
为了探明高寒土壤原核微生物在不同生境中群落结构差异,该研究选择了环青海湖地区牧场、农田、山地和草场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6S r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的方法,比较4种不同土壤生境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 为了探明高寒土壤原核微生物在不同生境中群落结构差异,该研究选择了环青海湖地区牧场、农田、山地和草场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6S rRNA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的方法,比较4种不同土壤生境中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以及原核生物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人为干扰会引起土壤矿化,有机养分含量降低,同时影响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土壤中原核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随着土壤生境的不同而变化,在细菌门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在4种不同生境土壤细菌群落中均占主导地位,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农田土壤中的独有优势种,而山地和草场中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特有优势菌种。在古菌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牧场、山地古菌群落中的优势菌种,农田和草场土壤中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唯一优势菌种。整体而言,在4种不同生境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古菌群落,环境因子中pH、SOC、TN、AN、AK、C/N和Olsen-P显著影响了土壤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子网络结构分析表明细菌网络的节点数和连接数更多,联系复杂系统更加稳定,古菌网络的平均路径长较小,平均连通度和聚类系数较高,但对环境响应迅速,说明古菌群落的生态位较细菌更加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核微生物 群落结构 分子生态网络 土地利用类型 相互作用 农牧交错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建立与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威鹏 张泰劼 +7 位作者 郑海 郜礼阳 曾斌 李煦红 舒灿伟 高旭华 蔡昆争 操君喜 《中国茶叶》 2021年第7期19-26,共8页
草类是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栖息天敌等多重功能,对维持茶园生态系统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广东大部分茶企(农)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对草类进行无差别的防控措施,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草类是茶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栖息天敌等多重功能,对维持茶园生态系统内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广东大部分茶企(农)采用了“一刀切”的方式,对草类进行无差别的防控措施,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严重破坏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因此,建立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对指导茶企(农)科学防治杂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建立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内茶园杂草评价与分级方法的探索和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初探等3个方面展开,针对广东茶区产地特点,提出以发生频级、生长优势度、分布系数、防治难度为指标的杂草危害评价和分级方法,以期为茶园杂草的科学防控及茶-草和谐共生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草类 危害评估 分级方法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磷肥对果蔗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凌秋平 周文灵 +5 位作者 陈迪文 吴启华 沈大春 黄莹 黄振瑞 敖俊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3-1618,共6页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以不施磷作为对照,分别选用钙镁磷肥、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进行施磷处理,研究施用不同类型磷肥对黑皮果蔗生物量、根系形态及磷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磷处理能够显著促进果蔗生长,与未施磷处理的相比较,钙镁磷肥... 通过室内盆栽试验,以不施磷作为对照,分别选用钙镁磷肥、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进行施磷处理,研究施用不同类型磷肥对黑皮果蔗生物量、根系形态及磷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磷处理能够显著促进果蔗生长,与未施磷处理的相比较,钙镁磷肥、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处理的果蔗地上部生物量分别增加了67.00%、58.38%、50.65%。在同一施磷水平下,钙镁磷肥处理的果蔗生物量显著高于聚磷酸铵和磷酸一铵处理。在不同类型磷肥处理下,果蔗的根系形态特征有显著差异。钙镁磷肥处理的果蔗根系总根长和总根系表面积均比其他两种磷肥处理有显著增加;钙镁磷肥和聚磷酸铵处理的果蔗根平均直径和根总体积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磷肥处理下,果蔗地上部和根系的磷含量无显著差异;但钙镁磷肥处理的果蔗磷积累量显著高于磷酸一铵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蔗 磷肥 生物量 根系形态 磷吸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旋糖酐酶酶学特性及热失活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常国炜 黎志德 +4 位作者 黄曾慰 柳颖 刘桂云 梁达奉 张九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88,共5页
以右旋糖酐为底物,采用DNS法测定右旋糖酐酶酶活,揭示其酶学特性及热失活动力学性质。考察了温度、pH、离子强度、常见食品添加剂对右旋糖酐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右旋糖酐酶酶促反应动力学及热失活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最适温度、pH和... 以右旋糖酐为底物,采用DNS法测定右旋糖酐酶酶活,揭示其酶学特性及热失活动力学性质。考察了温度、pH、离子强度、常见食品添加剂对右旋糖酐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右旋糖酐酶酶促反应动力学及热失活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最适温度、pH和离子强度分别为60/65℃,5.5,0.015 mol/L;pH 5.5~9.5或乙醇添加量0%~30%的环境常温保存30 min,酶活性保持相对稳定;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其K_(m)和V_(max)分别为0.01321 mol/L、0.5153μmol/(min·U);右旋糖酐酶的热失活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在60℃、含蔗糖0,200 g/L的环境下热失活速率常数分别为0.1268,0.1105 min^(-1)。2 mmol/L亚硫酸钠对右旋糖酐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P<0.05)。该试验为制糖行业和其他行业应用该酶提供了较详细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旋糖酐酶 食品添加剂 酶学特性 热失活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渣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烟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振瑞 陈迪文 +3 位作者 吴庚福 黄跃鹏 李集勤 马柱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67-74,共8页
【目的】针对广东烟草种植区域部分烟田土壤结构差、养分含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不同施用量海藻渣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烟草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肥(CK)、常规施肥(S1)、常规施肥+1%海藻渣(S2)、常规施肥+2.5%海藻渣(S3... 【目的】针对广东烟草种植区域部分烟田土壤结构差、养分含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不同施用量海藻渣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烟草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不施肥(CK)、常规施肥(S1)、常规施肥+1%海藻渣(S2)、常规施肥+2.5%海藻渣(S3)、常规施肥+5%海藻渣(S4)5个处理。【结果】施用土壤重量5%海藻渣有利于增加土壤0.25~1 mm团粒的比例。施用土壤重量2.5%~5%海藻渣有利于提高土壤pH值,增加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其中,S4处理土壤的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机质含量比S1处理分别提高12.22%、20.15%、9.51%、34.08%、68.08%和10.39%,同时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施用海藻渣后30 d和60 d均显著提高。另外,施用2.5%~5%海藻渣有利于促进烟草生长,增加株高、茎粗和叶片数,提高烟叶的产量,其中S2、S3、S4处理烟草上部叶鲜重比S1处理分别提高13.26%、21.27%和17.43%,以S3处理总鲜重最大,比S1处理增加12.48%。【结论】按土壤重量比例施用一定量的海藻渣有利于改善植烟红壤的团聚体结构,提高土壤酶的活性,提升土壤养分含量,促进烟草植株生长,提高烟叶产量,海藻渣施用量以土壤重量2.5%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渣 土壤调理剂 烟草 土壤团粒结构 土壤酶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海藻提取物对甘蔗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6
7
作者 陈迪文 周文灵 +4 位作者 敖俊华 黄振瑞 鲍时翔 邹潇潇 沈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48-1354,共7页
为研究叶面喷施海藻提取物对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生理参数及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以‘YT159’和‘ROC22’两个品种甘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正常灌溉组(C)和干旱胁迫组(D),分别通过喷施不同用量(SE1、SE2)海藻提取物,测量分析植... 为研究叶面喷施海藻提取物对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生理参数及植株形态指标的影响,以‘YT159’和‘ROC22’两个品种甘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设置正常灌溉组(C)和干旱胁迫组(D),分别通过喷施不同用量(SE1、SE2)海藻提取物,测量分析植株形态指标株高、茎径、植株鲜重以及叶片生理参数,包括水分参数、抗氧化酶活性等。结果表明:正常灌溉组喷施海藻提取物的处理(C+SE1、C+SE2)甘蔗叶片生理参数以及形态指标与不施用海藻提取物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组喷施海藻提取物(D+SE1、D+SE2)与不喷施海藻提取物的C相比,叶片脱水速率、电导率、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相对含水量、植株鲜重显著增加,同时抗旱系数显著提高,2个品种中‘YT159’提高幅度较大,‘ROC22’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因此,叶面喷施海藻提取物能显著改善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生理参数和植株形态指标,提高植株鲜重,从而缓解干旱胁迫对甘蔗造成的伤害,提高甘蔗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提取物 甘蔗 干旱胁迫 叶面喷施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渣与镁配施对红壤理化性质和烟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黄振瑞 陈迪文 +1 位作者 李集勤 李淑玲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97-1802,共6页
针对部分红壤地区土壤酸性强、有效养分含量低及透气性差等特性,研究了硫酸镁和海藻渣配施对红壤理化性质及烟草生长的影响,为烟区红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个处理,CK:对照,不加镁和海藻渣;MS:单独施用硫酸镁,每千克土... 针对部分红壤地区土壤酸性强、有效养分含量低及透气性差等特性,研究了硫酸镁和海藻渣配施对红壤理化性质及烟草生长的影响,为烟区红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采用盆栽试验,设置6个处理,CK:对照,不加镁和海藻渣;MS:单独施用硫酸镁,每千克土施用0.375 g;SF:单独施用海藻渣,每千克土施用50 g;C1:每千克土施用MgSO40.375 g+海藻渣50 g;C2:每千克土施用MgSO40.563 g+海藻渣75 g;C3:每千克土施用MgSO40.75 g+海藻渣100 g。烟草收获时,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pH、有机碳、矿质养分含量、土壤容重、总孔隙度,以及烟草农艺性状、烟叶矿质养分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硫酸镁或海藻渣以及硫酸镁与海藻渣配施后,烟草株高、茎粗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明显改善,生物量比对照显著提高;硫酸镁单施处理中烟叶的P和Mg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海藻渣单施及硫酸镁与海藻渣配施的烟叶P、K和Mg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C3处理土壤pH比对照提高0.38个单位,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2.85%、60.01%、33.73%、253.02%和689.07%;C1、C2和C3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12.9%、385.7%和540.7%;海藻渣单施及与镁配施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显著提高;海藻渣单施或与镁配施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并提高土壤总孔隙度;C3处理土壤容重比对照显著降低9.78%,总孔隙度比对照显著提高8.87%。因此,海藻渣和硫酸镁配施能促进红壤中烟草的生长,并有效改善红壤的理化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渣 红壤 烟草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及多糖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被引量:3
9
作者 范敏 吴克刚 +1 位作者 王丽宁 梁磊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8,共9页
对适用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进行筛选,并检测花脸香蘑高产胞外多糖诱变菌株LS01_10_9及其出发菌株LS01_10多糖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和多糖代谢途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L4(ribosomal protein L4,rpl4... 对适用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进行筛选,并检测花脸香蘑高产胞外多糖诱变菌株LS01_10_9及其出发菌株LS01_10多糖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和多糖代谢途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L4(ribosomal protein L4,rpl4)基因和3-磷酸甘油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表达丰度高、扩增效率较好且稳定,是花脸香蘑荧光定量PCR理想的内参基因。与出发菌株LS01_10比较,高产胞外多糖诱变菌株LS01_10_9中5个参与多糖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GK、GMD-3、UGE、UGDG、PFK表达量显著增加,4个参与多糖代谢途径的基因GT-1、GT-2、NOX-3、NOX-4表达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多糖合成 多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姜汁红糖中的6种姜辣素类成分含量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其钊 陈红香 +3 位作者 陈嘉敏 王桂华 李家威 余构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5-181,共7页
建立以合成辣椒素为参照物,测定姜汁红糖中6种姜辣素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Ecosil C18-Eco100A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 建立以合成辣椒素为参照物,测定姜汁红糖中6种姜辣素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Ecosil C18-Eco100A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0 nm。以外加的合成辣椒素为参照物,分别测定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8-姜烯酚和10-姜烯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该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姜汁红糖中该6种成分的含量;同时利用外标法测定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8-姜烯酚和10-姜烯酚的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差异。在线性范围内,合成辣椒素与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8-姜烯酚和10-姜烯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9433,1.6183,1.3006,1.2666,1.0369,1.2355,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6种成分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无显著性差异。采用一测多评法测定姜汁红糖中6-姜酚、8-姜酚、10-姜酚、6-姜烯酚、8-姜烯酚和10-姜烯酚成分准确且可行,可用于姜汁红糖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糖 一测多评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姜酚 姜烯酚 校正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构树枝叶粉对马岗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兆鹏 曾练强 +3 位作者 李雨虹 钟志才 林驹 谭文兴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构树枝叶粉对马岗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无显著差异的120只健康20日龄马岗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添加的构树枝叶粉依次为0、5%、1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构树枝叶粉对马岗鹅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无显著差异的120只健康20日龄马岗鹅,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添加的构树枝叶粉依次为0、5%、10%和15%。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自饲粮营养水平基本一致。结果显示:(1)ADG试验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较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14.05%、27.61%(P<0.05);ADFI试验Ⅰ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比对照组分别显著降低6.05%和11.07%(P<0.05);F/G随着构树枝叶粉含量的升高而增大,试验Ⅰ组比对照组略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显著升高9.98%(P<0.05),试验Ⅲ组比对照组升高23.75%(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均有提高,且构树枝叶粉添加水平越高,试验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也越高;腹脂率试验Ⅲ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Ⅰ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60.86%、52.91%和40.06%(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马岗鹅血清中的TP、ALB、AST和ALP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TG和TC水平有一定程度的降低,UA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马岗鹅饲粮添加5%构树枝叶粉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枝叶粉 马岗鹅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预处理工艺在烟叶茄尼醇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振瑞 柳颖 黎志德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提高烟叶中茄尼醇的提取率,通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联用的方法对烟叶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酶种类、添加量、温度、pH和反应时间对烟叶提取液中游离茄尼醇和总茄尼醇含量的影响,并以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单因素... 为提高烟叶中茄尼醇的提取率,通过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联用的方法对烟叶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酶种类、添加量、温度、pH和反应时间对烟叶提取液中游离茄尼醇和总茄尼醇含量的影响,并以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最优工艺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联用(酶添加量为每克烟叶各1.00 U)、温度55℃、pH 5.2和反应时间60 min;与未经酶解预处理的空白组(CK)相比,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联用处理后,游离和总茄尼醇提取率分别增加305.61%和113.55%,响应面法优化后,总茄尼醇提取率较CK提高158.78%。本研究探索出一种提高茄尼醇提取率的有效方法,对烟草综合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茄尼醇 酶解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粤糖甘蔗亲本及其杂交组合的育种价值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巧英 黄俊坚 +3 位作者 杨湛端 陈勇生 齐永文 吴嘉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9-215,共7页
为了解粤糖系列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亲本的遗传特点和组合选配效果,采用家系评价方法,对以6个粤糖系列亲本(‘粤糖00-236’、‘粤糖03-373’、‘粤糖93-159’、‘粤糖94-128’、‘粤糖99-66’、‘粤糖08-1966’)为核心配置的55... 为了解粤糖系列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亲本的遗传特点和组合选配效果,采用家系评价方法,对以6个粤糖系列亲本(‘粤糖00-236’、‘粤糖03-373’、‘粤糖93-159’、‘粤糖94-128’、‘粤糖99-66’、‘粤糖08-1966’)为核心配置的55个组合F1群体的6个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经济育种值等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6个性状中茎径受母本、父本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株高、锤度、含糖量和蔗茎产量受父本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影响,而有效茎数受父本加性基因效应影响。6个亲本中,‘粤糖94-128’作为母本的蔗茎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经济育种值最高,适宜做高产的母本,而‘粤糖93-159’作为父本的含糖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经济育种值也较高,适宜做高糖父本。55个组合中,‘粤糖94-128’×桂糖02-761’、‘粤糖00-236’ב桂糖94-119’和‘桂糖02-467’ב粤糖93-159’等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和组合经济育种值均较优,可作为重点生产性家系。这为应用粤糖亲本进行杂交组合配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粤糖亲本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经济育种值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个粤糖系列甘蔗品种系谱分析及育种建议 被引量:5
14
作者 罗青文 潘方胤 +5 位作者 敖俊华 齐永文 吴嘉云 彭立冲 梁启如 文明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26-35,共10页
【目的】了解粤糖系列甘蔗品种的遗传基础,为甘蔗育种中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培育的粤糖系列18个甘蔗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各供试甘蔗品种以其亲系逐代寻根追溯分析,绘制系谱图。【结果】18个供试甘蔗... 【目的】了解粤糖系列甘蔗品种的遗传基础,为甘蔗育种中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配制提供参考。【方法】对近年来培育的粤糖系列18个甘蔗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各供试甘蔗品种以其亲系逐代寻根追溯分析,绘制系谱图。【结果】18个供试甘蔗品种选育共使用了18个亲本材料,这些亲本材料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分别是CP72-1210、粤糖93-159和粤农73-204,从这3个亲本共育成了18个供试材料中的13个品种,占被统计品种数的72.22%;所有供试甘蔗品种的细胞质源均为班扎马新黑潭,其遗传组成源由11个热带种、3个割手密种、2个印度种、3个中国种、1个大茎野生种及高粱共21个基础种质组成;所有品种均是在引进品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含有POJ2878或其姐妹系POJ2725、F134、F108、CP49-50、Co290等的血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结论】为扩大甘蔗品种的遗传基础,宜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配制杂交组合,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培育优良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系谱 亲缘关系 核心种质 育种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诱变选育高产胞外多糖花脸香蘑菌株 被引量:6
15
作者 范敏 王丽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花脸香蘑多糖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选育高产多糖花脸香蘑菌株可丰富种质资源并促进花脸香蘑多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以花脸香蘑原生质体单核体菌株LS01_10作为出发菌株,利用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胞外多糖的花脸香蘑菌株。在诱变功率... 花脸香蘑多糖具有较大的药用价值,选育高产多糖花脸香蘑菌株可丰富种质资源并促进花脸香蘑多糖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以花脸香蘑原生质体单核体菌株LS01_10作为出发菌株,利用等离子体诱变技术选育高产胞外多糖的花脸香蘑菌株。在诱变功率为200 W,诱变时间为60 s的条件下,共获得5个性状稳定遗传的高产胞外多糖诱变菌株,其胞外多糖的产量是出发菌株的1.2-2.4倍。诱变菌株的菌丝形态和颜色都发生不同程度改变,且生物量均高于出发菌株。ISSR实验结果表明,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在遗传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高产多糖诱变菌株为进一步解析多糖高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等离子体诱变 胞外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聚乙二醇复合材料的热塑加工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发勇 陈骏佳 +1 位作者 沈华艳 谢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39,共4页
通过热塑加工方法制备了增塑改性聚乙烯醇(mPVA)/聚乙二醇(PEG)复合材料,研究了PEG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对mPVA/PEG复合材料热性能、热塑加工性能,转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PEG可降低mPVA的熔点,表明PEG对mPVA有... 通过热塑加工方法制备了增塑改性聚乙烯醇(mPVA)/聚乙二醇(PEG)复合材料,研究了PEG相对分子质量和含量对mPVA/PEG复合材料热性能、热塑加工性能,转矩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PEG可降低mPVA的熔点,表明PEG对mPVA有一定的增塑作用;随着PEG用量的增加,mPVA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大,扭矩平衡值下降,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塑加工性能;随着PE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mPVA的熔体流动速率减小,熔点和平衡扭矩升高,PEG的增塑作用减弱;当PEG2000质量分数为5.0%时,mPVA/PEG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最佳,分别为30.68 MPa,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乙二醇 热塑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聚乙烯醇/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发勇 陈骏佳 +1 位作者 沈华艳 谢东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72,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热塑性聚乙烯醇(TPVA)与聚乳酸(PLA)的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仪(MFR)、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力试验机等,研究了PLA含量对TPVA/PLA复合材料的熔点、熔体流动速率、平...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热塑性聚乙烯醇(TPVA)与聚乳酸(PLA)的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熔体流动速率仪(MFR)、转矩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力试验机等,研究了PLA含量对TPVA/PLA复合材料的熔点、熔体流动速率、平衡扭矩值、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PLA可以与PVA形成氢键作用,破坏了PVA的氢键作用,使复合材料的熔点降低;随着PLA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大,扭矩平衡值下降,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热塑加工性能;少量的PLA与TPVA具有一定的相容性;随着PLA含量的增加,TPVA/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当PLA含量为5%时,TPVA/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达到最佳,其值分别为25.43 MPa和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乳酸 复合材料 热塑加工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勇生 黄俊坚 +1 位作者 吴嘉云 齐永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3期26-32,共7页
【目的】研究甘蔗(Saccharum spp.)亲本特性,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30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进行初步评价,分析其在锤度、茎径、株高和分蘖率等性状上的差异性,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结果】30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在锤度... 【目的】研究甘蔗(Saccharum spp.)亲本特性,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参考。【方法】对30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进行初步评价,分析其在锤度、茎径、株高和分蘖率等性状上的差异性,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结果】30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在锤度、茎径、株高和分蘖率等方面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甘蔗亲本可分为6类。第Ⅰ、Ⅱ类是高锤度细茎亲本类型,其中第Ⅰ类表现分蘖较少、植株较矮,第Ⅱ类则表现分蘖多、植株较高;第Ⅲ、Ⅳ类是低锤度中茎至中细茎亲本类型,其中第Ⅲ类表现分蘖较多、植株高,而第Ⅳ类则表现分蘖少、植株较高;第Ⅴ、Ⅵ类是中等锤度且中茎至中大茎亲本类型,其中第Ⅴ类表现分蘖中等、植株高度中等,第Ⅵ类则表现分蘖中等、植株矮。【结论】参试亲本中,引进美国甘蔗品种多属早熟高糖材料,而多数自育亲本材料则产量性状方面表现较好,如粤糖60、福农95-1702和云蔗89-391在茎径方面有突出优势。在实际甘蔗育种工作中,参试亲本中CP57-614、CP67-412等已经用于我国甘蔗育种杂交计划,而新引进材料如HoCP07-612、HoCP07-613则可考虑进一步加大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亲本 性状 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施硒对覆膜花生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勇生 何慧怡 +1 位作者 齐永文 劳方业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在覆膜条件下,研究土施硒肥对不同花生品种开花期和结荚期生理特性、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硒肥对3个花生品种结荚期的生理特性(黑玉珍的叶片POD活性除外)和农艺性状影响不大,而开花期的生理特性和百果重、饱果率、单株... 在覆膜条件下,研究土施硒肥对不同花生品种开花期和结荚期生理特性、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硒肥对3个花生品种结荚期的生理特性(黑玉珍的叶片POD活性除外)和农艺性状影响不大,而开花期的生理特性和百果重、饱果率、单株果数和单株生产力等产量性状较对照都显著提高,但不同花生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鲁花4号施硒后,其开花期叶片叶绿素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显著增加,产量性状中单株果数和单株生产力也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52.4%和90.8%,分别达12.8个和22.7 g;花育16号施硒后则表现开花期叶片叶绿素a、b、a+b含量和SOD、CAT活性增加显著,但产量性状方面增加未达到显著水平;黑花生品种黑玉珍在施硒后表现光合特性中叶绿素a、a+b含量增加达显著水平,而产量性状中的百果重、饱果率和单株生产力依次达166.9 g、95.2%和20.5 g,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37.5%、4.73%和64.0%。此外,开花期生理性状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与单株果数、单株生产力呈较大正相关,其中叶绿素a/b与单株果数相关达显著水平(0.9257),这说明在本试验覆膜条件下,就3个花生品种平均而言,土壤施硒提高了花生植株开花期的叶片光合性能和抗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单株果数和单株生产力,增加了花生产量,这为富硒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花生品种采取相适应的配套硒肥施用技术,以达到最佳的节本增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硒肥 品种 生理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及菌种保藏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柳莲 黄清铧 +3 位作者 王丽宁 王庆福 梁磊 林明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1-1046,共6页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灵芝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添加甘蔗渣提取液能更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添加100 g/L甘蔗渣提取液,赤灵芝GL102、紫灵芝GS63和GS15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48%、70%和28%。与PDA保藏和石蜡油保藏培养基相比,甘蔗渣保藏的灵芝菌丝生长快、长势好,脱氢酶活力高。因此,甘蔗渣可用于灵芝菌种的复壮和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灵芝菌种 菌丝生长 培养基 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