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0
1
作者
许吉黎
叶玉瑶
+2 位作者
郭杰
许险峰
袁振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7,共12页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于批判性视角和需求端,重点关注数字鸿沟、社会–空间不平等和弱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强调功能性视角和供给端,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总体而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信息社会公平公正和国家战略需求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兴起,国内外研究议题相近但研究重点、视角和导向相异。展望未来,建议:①平衡供给和需求端的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地理学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②将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地理学既有理论框架,推进学科知识生产和理论建设;③充分挖掘地理学综合性优势,引领数字基础设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新型基础设施
数字鸿沟
数字经济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许吉黎
黄冠
+2 位作者
叶玉瑶
张虹鸥
刘郑倩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密集部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构筑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对城市空间尺度“新基建”影响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关注有限,该文分析2011—2022年中国主要...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密集部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构筑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对城市空间尺度“新基建”影响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关注有限,该文分析2011—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新基建”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特征,揭示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2011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取得快速发展,在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空间集聚;②城市“新基建”综合发展水平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下游应用层、中游技术层和上游基础层,推动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强化;③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效应在空间上主要凸显于东部沿海地区和核心城市群,影响程度在城市群发展梯队之间的空间异质性超过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空间异质性,第一梯队城市群正成为城市“新基建”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新兴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
产业链
城市群
时空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欧航空枢纽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化--基于改进连通效用模型的分析
3
作者
张琪
王波
+1 位作者
薛德升
许吉黎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5-1474,共10页
基于效用理论优化的连通效用模型,从乘客出行体验视角构建综合反映枢纽“量”“质”特征的评价体系。利用1997年、2007年和2019年全球航班客运数据,揭示中-欧市场上中国枢纽城市、欧洲枢纽城市、中东枢纽城市及其他亚洲枢纽城市的竞争...
基于效用理论优化的连通效用模型,从乘客出行体验视角构建综合反映枢纽“量”“质”特征的评价体系。利用1997年、2007年和2019年全球航班客运数据,揭示中-欧市场上中国枢纽城市、欧洲枢纽城市、中东枢纽城市及其他亚洲枢纽城市的竞争优劣势。研究发现:①总体看,中国枢纽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但“量重质轻”特征依然突出。②从数量维度看,中国枢纽城市提供的中转航班数量优势愈发凸显。③从质量维度看,尽管中国枢纽城市面对的并存直达航班竞争压力较小,但与欧洲枢纽城市相比,中国枢纽城市在平均中转时间和同一航空联盟承运的中转航班份额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相较于中东枢纽城市和其他亚洲枢纽城市,中国枢纽城市在平均座位数、最短时间中转航班占比、同一航空公司承运的中转航班份额和多机场城市跨枢纽中转航班份额方面仍有待提升。围绕航空公司、枢纽机场、国家政府、地方政府不同行为主体,提出推动中国枢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枢纽城市
枢纽连通性
改进连通效用模型
枢纽竞争格局
中-欧航空客运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
10
1
作者
许吉黎
叶玉瑶
郭杰
许险峰
袁振杰
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
研究
院
广州
大学
地理
科学
与
遥感
学院
/华南人文
地理
与城市发展
研究
中心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9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07)资助。
文摘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回顾并对比了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国外研究起步早、进展快、主题多,持续深入拓展,国内研究尽管起步相对较晚,但2019年以来在经济管理学者主导下呈爆发性增长态势;②国外研究基于批判性视角和需求端,重点关注数字鸿沟、社会–空间不平等和弱势地区的数字化转型,国内研究强调功能性视角和供给端,聚焦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总体而言,新一轮数字技术革命、信息社会公平公正和国家战略需求从供需两端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研究兴起,国内外研究议题相近但研究重点、视角和导向相异。展望未来,建议:①平衡供给和需求端的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地理学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联动性和系统性;②将数字基础设施融入地理学既有理论框架,推进学科知识生产和理论建设;③充分挖掘地理学综合性优势,引领数字基础设施的跨学科交叉研究。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新型基础设施
数字鸿沟
数字经济
智慧城市
Keywords
digital infrastructure
new-type infrastructure
digital gap
digital economy
smart city
分类号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F129.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8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分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许吉黎
黄冠
叶玉瑶
张虹鸥
刘郑倩
机构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出处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10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3A04J1532)
+1 种基金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项目(2023GZQN55)
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3GDASZH-2023010101)。
文摘
近年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在国家战略层面密集部署,成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构筑新兴产业链的重要支撑。鉴于现有研究对城市空间尺度“新基建”影响新兴产业链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关注有限,该文分析2011—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新基建”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特征,揭示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中下游不同环节发展效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发现:①2011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取得快速发展,在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核心城市形成空间集聚;②城市“新基建”综合发展水平有效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发展,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下游应用层、中游技术层和上游基础层,推动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强化;③城市“新基建”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效应在空间上主要凸显于东部沿海地区和核心城市群,影响程度在城市群发展梯队之间的空间异质性超过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之间的空间异质性,第一梯队城市群正成为城市“新基建”赋能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关键词
新型基础设施
新兴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
产业链
城市群
时空分异
Keywords
new-type infrastructure
emerging industrie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y
industrial chain
urban agglomeration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分类号
F28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49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欧航空枢纽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化--基于改进连通效用模型的分析
3
作者
张琪
王波
薛德升
许吉黎
机构
中山大学
地理
科学
与规划
学院
南方海洋
科学
与工程
广东省
实验室
(珠海)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65-1474,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4qnpy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646,42471267)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项目(311024015)资助。
文摘
基于效用理论优化的连通效用模型,从乘客出行体验视角构建综合反映枢纽“量”“质”特征的评价体系。利用1997年、2007年和2019年全球航班客运数据,揭示中-欧市场上中国枢纽城市、欧洲枢纽城市、中东枢纽城市及其他亚洲枢纽城市的竞争优劣势。研究发现:①总体看,中国枢纽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但“量重质轻”特征依然突出。②从数量维度看,中国枢纽城市提供的中转航班数量优势愈发凸显。③从质量维度看,尽管中国枢纽城市面对的并存直达航班竞争压力较小,但与欧洲枢纽城市相比,中国枢纽城市在平均中转时间和同一航空联盟承运的中转航班份额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相较于中东枢纽城市和其他亚洲枢纽城市,中国枢纽城市在平均座位数、最短时间中转航班占比、同一航空公司承运的中转航班份额和多机场城市跨枢纽中转航班份额方面仍有待提升。围绕航空公司、枢纽机场、国家政府、地方政府不同行为主体,提出推动中国枢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航空枢纽城市
枢纽连通性
改进连通效用模型
枢纽竞争格局
中-欧航空客运市场
Keywords
aviation hub cities
hub connectivity
improved Connectivity Utility Model
hub competition pattern
China-Europe air passenger market
分类号
K902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国内外地理学视角下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许吉黎
叶玉瑶
郭杰
许险峰
袁振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的时空分异研究
许吉黎
黄冠
叶玉瑶
张虹鸥
刘郑倩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欧航空枢纽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化--基于改进连通效用模型的分析
张琪
王波
薛德升
许吉黎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