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经济升级对人口增减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志威 金利霞 张虹鸥 《地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4,共12页
从结构升级、功能升级和效率升级3个方面对经济升级进行阐述,以广东省区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2020年经济升级与人口增减的时空演化,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索经济升级对人口增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经济结构、经济功能... 从结构升级、功能升级和效率升级3个方面对经济升级进行阐述,以广东省区县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2000—2020年经济升级与人口增减的时空演化,运用面板回归模型探索经济升级对人口增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经济结构、经济功能和经济效率分别向服务业化、多样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升级,并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②2010年以后全省区县人口缩减的范围和程度加剧,呈现“珠三角增长−粤东西北缩减”以及“城区增长−县市缩减”的空间分化;③经济升级对人口增减变化的作用路径有显著差异:经济结构的服务业化和经济效率的高效化对人口缩减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功能的多样化则有助于实现人口增长;④经济升级对人口增减变化的作用效果和显著程度与区县所在地区和所属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升级 人口缩减 收缩城市 多样化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雨强度-历时的安徽省黄山市滑坡分组阈值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子豪 王钧 +4 位作者 郭婷婷 侯捷 张俊香 宫清华 张洪岩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0,共7页
[目的]对安徽省黄山市降雨型滑坡的降雨强度—历时阈值进行研究,拟为黄山市各区县精细化滑坡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黄山市2004—2019年历史滑坡点及其对应的降雨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经验性阈值Caine模型,通过比较滑坡前有效降雨量... [目的]对安徽省黄山市降雨型滑坡的降雨强度—历时阈值进行研究,拟为黄山市各区县精细化滑坡预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黄山市2004—2019年历史滑坡点及其对应的降雨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经验性阈值Caine模型,通过比较滑坡前有效降雨量的方式确定诱发滑坡降雨历时,建立各区县降雨强度—历时(I-D)阈值曲线。考虑到I-D曲线在灾害预警中的实用性,以歙县滑坡点为例,将该县诱发滑坡的降雨事件按照气象预报的雨强标准分为小中雨组、大雨组和暴雨及以上组。根据雨强的分组情况建立歙县复合型降雨I-D阈值。[结果]黄山市降雨型滑坡多由中长历时降雨诱发,复合型I-D阈值更能体现各雨况对滑坡的诱发作用,此阈值可直接使用气象预报的降雨对滑坡进行预警。[结论]I-D阈值具有强烈的区域适用性,依据气象预报对降雨强度分组的滑坡复合型降雨阈值曲线,可使用气象预报的降雨数据进行区域滑坡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型滑坡 降雨强度 有效历时 I-D阈值 复合型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A与MCR模型的蓝绿空间格局优化——以惠州市为例
3
作者 蔚胜利 罗威 +3 位作者 罗泽彬 闫林源 宫清华 张沐锋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为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的连通性与生态功能,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识别蓝绿空间,整合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区数据... 为提升城市蓝绿空间的连通性与生态功能,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基于2000、2010和2020年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识别蓝绿空间,整合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区数据,划定重要生态源地。综合土地利用、地形条件、人为干扰与生态保护4类阻力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因子权重并生成综合阻力面,结合最小累计阻力(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模型提取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共识别生态源地71处,面积1140.95 km^(2),主要分布于市域西北、东南和南部,呈高度细碎化;(2)综合阻力面空间格局呈现为“西南高、东北低”;(3)共识别生态廊道21条,总长1223.72 km,部分需穿越人类活动密集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强化重要生态源地保护、优化高干扰区廊道管理、推进水绿空间协同整治等策略,以支持惠州市蓝绿空间的优化配置和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绿空间 生态网络 惠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