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椰壳生物炭对多种重金属在广东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刘桃妹 叶伟 +2 位作者 肖亿金 梁秋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2-350,共9页
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基于OECD 106实验准则,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多种有效态重金属镉(Cd^(2+))、钴(Co^(2+))和铜(Cu^(2+))在广东省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特征以及添加椰壳生物炭对吸附解... 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基于OECD 106实验准则,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多种有效态重金属镉(Cd^(2+))、钴(Co^(2+))和铜(Cu^(2+))在广东省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特征以及添加椰壳生物炭对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pH值、温度和添加炭含量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5 h,解吸平衡时间为30 h,添加质量浓度5%椰壳生物炭可使土壤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率提高11.6%~20.0%,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为不可逆吸附,具有明显滞后效应,Cd^(2+)、Co^(2+)和Cu^(2+)的解吸滞后系数分别为33.838、1.347和0.972。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溶液的pH值随椰壳生物炭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和含炭量对吸附率的影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51)。这表明,在土壤中施用椰壳生物炭能有效缓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重金属 广东省水稻土 吸附 解吸 阳离子交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义虫草受威胁物种现状及保护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熠 宋斌 +5 位作者 王科 邓春英 王永会 袁野 文华枢 李泰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详细介绍中国广义虫草中3个受威胁物种老君山线虫草(Ophiocordyceps laojunshanensis)、冬虫夏草(O.sinensis)和广东虫草(Tolypocladium guangdongense)的形态学特征、分布及资源现状,对其生存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介绍7个近危物种的基本情... 详细介绍中国广义虫草中3个受威胁物种老君山线虫草(Ophiocordyceps laojunshanensis)、冬虫夏草(O.sinensis)和广东虫草(Tolypocladium guangdongense)的形态学特征、分布及资源现状,对其生存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介绍7个近危物种的基本情况,提出虫草类真菌保护和利用的建议,为以后的红色名录评估和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红色名录 物种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昆山毛叶茶对tBHP诱导损伤NIH3T3细胞的保护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诗妤 陈忠正 +4 位作者 林晓蓉 张媛媛 周浪花 高雄 李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0-98,共9页
本研究以南昆山毛叶茶为材料,探讨其水提物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tBHP诱导NIH3T3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 本研究以南昆山毛叶茶为材料,探讨其水提物对叔丁基过氧化氢(tert-butyl hydroperoxide,tBHP)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tBHP诱导NIH3T3细胞建立氧化损伤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膜完整性。同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抗氧化酶活性,评价其抗氧化能力,荧光探针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分光光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9、细胞色素c的表达以探究其损伤保护机制。结果表明,与tBHP组相比,南昆山毛叶茶水提物在25~100μg/mL浓度范围内,细胞存活率由49.68%显著提高至81.69%;LDH活性由520.70 U/L降低至346.42 U/L。同时,可显著抑制ROS、MDA产生,均为tBHP组的0.02倍,增加GSH含量至tBHP组的3.07倍,提高CAT、GSH-Px、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分别为tBHP组的1.42倍、2.48倍和1.77倍,提高MMP,抑制caspase-3、caspase-9、细胞色素c的表达。说明南昆山毛叶茶水提物能修复抗氧化系统,抑制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有效减缓tBHP诱导的NIH3T3细胞氧化损伤。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南昆山毛叶茶的抗氧化机理,为这一特殊资源的更广泛开发利用提供了抗氧化功能特性的理论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昆山毛叶茶 tBHP诱导 NIH3T3细胞 抗氧化活性 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异基因网络特性探究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关键标志物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军 王雪庭 +2 位作者 陈梦杰 孟磊 王乐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67-74,共8页
他莫昔芬适用于绝经前或绝经后的患者,能有效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ER+)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目前仍然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础用药,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发现约半数患者出现原发或继发性他莫昔芬耐药.因此... 他莫昔芬适用于绝经前或绝经后的患者,能有效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estrogen receptor positive,ER+)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目前仍然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础用药,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发现约半数患者出现原发或继发性他莫昔芬耐药.因此,鉴定有效的他莫昔芬耐药关键基因将为TAM治疗ER+的乳腺癌患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首先联合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数据库中的乳腺癌细胞系表达谱和STRING数据库中人类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得到了基于乳腺癌的蛋白互作(breast cancer-based PPI,B_PPI)网络.再通过walktrap算法对B_PPI网络中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产生不同大小的群落.同时,收集并分析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与他莫昔芬耐药相关的乳腺癌转录组数据,从而得到表达差异基因.再用reciprocal best-hit方法对群落与表达差异基因进行相似性分析找出与他莫昔芬耐药相关的群落.依据群落的功能特性和差异基因网络特性筛选耐药核心基因.最后选用核心基因STAT1和CDH1作为示例,探究基因表达情况与预后的关系.构建了包含7904个基因和213422个连接数的乳腺癌蛋白互作网络.经预后标记物验证发现CW4、CW5、CW13、CW21和CW33群落(共3863个基因)与他莫昔芬耐药相关,且CW5的显著性最高.功能分析发现CW5中基因参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选取前5个具有高节点度的表达差异基因STAT3、STAT1、CDH1、EGR1和PRKCA作为TAM耐药的核心基因,并通过他莫昔芬治疗后预后数据及文献证据验证核心基因表达与他莫昔芬耐药密切相关.耐药核心基因的表达情况与他莫昔芬治疗ER+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关系密切.表达差异基因网络特性可以用于筛选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与蛋白互作网络 乳腺癌 他莫昔芬耐药 预后标记物 差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长、繁殖和子代的影响
5
作者 许玉洁 高亮 +5 位作者 陈进林 余明喧 冯宝欣 黄叶梅 梅承芳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185,共7页
大型溞(Daphnia magna)急性活动抑制试验和繁殖试验是研究和评价新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危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测试导则推荐的Elendt M4培养基中... 大型溞(Daphnia magna)急性活动抑制试验和繁殖试验是研究和评价新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危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测试导则推荐的Elendt M4培养基中含有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能会影响金属离子的活性,不适合用于含有金属离子样品的毒理学测试。为选出合适的替代培养基,采用Elendt M4培养基、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推荐的ASTM培养基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推荐的ISO培养基进行大型溞繁殖试验,并收集繁殖试验中亲溞产下的非头胎幼溞进行重铬酸钾的急性活动抑制试验。结果表明,3种培养基对大型溞的生长、存活均无抑制作用,ASTM培养基和ISO培养基中大型溞的繁殖量分别为111±10和70±13,显著低于Elendt M4培养基的132±4(P<0.05)。3种培养基中大型溞的繁殖量均能满足OECD 211-2012大型溞繁殖试验标准中繁殖量大于60的要求,但在ISO培养基中有死胎出现。重铬酸钾对Elendt M4培养基、ASTM培养基和ISO培养基中繁殖幼溞的24 h半数效应浓度(24 h-EC50)值分别为1.29、1.84和0.772 mg·L-1,均在OECD 202-2004大型溞急性活动抑制试验标准要求的0.6~2.1 mg·L-1范围内,说明3种培养基中繁殖的大型溞均能用于大型溞急性活动抑制试验的标准测试中。综上所述,进行含有金属离子样品的毒理测试时,ASTM培养基和ISO培养基均可用于大型溞的短期驯养和急性活动抑制试验,ASTM培养基还可以用于长期驯养和繁殖试验。以上结果为大型溞毒性试验中试验培养基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铬酸钾 大型溞 繁殖试验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芝挥发性成分分析及特征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关小莺 黄康艳 +1 位作者 谢意珍 陈少丹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对15个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并采用中药色...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对15个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分析,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得到15个赤芝子实体的共有特征成分,构建特征指纹图谱。结果表明:15个赤芝子实体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共检测出13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酮类19种、萜烯类21种、醇类7种、酯类8种、烷烃类57种、酸类1种、酚及醚类2种、含氧杂环类6种和其它物质17种,其中壬醛、癸醛、十二烷、十三烷、十六烷、柠檬烯、α-柏木烯、1,3-二叔丁基苯、糠醛等成分含量较高;从15个赤芝子实体样品的指纹图谱中得到29个共有特征成分,构建了赤芝的特征指纹图谱,共标记出29个共有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性成分 特征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中ProL蛋白的表达纯化及性质分析
7
作者 孔亚丽 叶伟 +3 位作者 李赛妮 朱牧孜 钟国华 章卫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9,共8页
【目的】从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异源表达ProL蛋白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为解析ProL在合成Cytorhizins类新骨架活性化合物途径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从C.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 【目的】从巴戟天内生真菌Cytospora 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异源表达ProL蛋白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为解析ProL在合成Cytorhizins类新骨架活性化合物途径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CR技术从C.rhizophorae中克隆proL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proL基因片段插入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中异源表达,使用尿素对ProL蛋白梯度复性,采用SDS-PAGE技术和质谱测序对ProL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ro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进行分析,推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果】克隆得到proL基因的编码序列,开放阅读框全长909 bp,编码303个氨基酸,ProL蛋白分子式为C1495H2320N424O444S13,相对分子质量为33754.22,原子数为4696,等电点为5.69,为酸性蛋白。ProL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大量表达,尿素梯度复性获得了纯度为98.9%的ProL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roL氨基酸序列在已知蛋白中与Aspergillus ibericus XP025570169.1的酰胺水解酶2相似性最高,为59.40%,其三维结构模型中包含8个α-螺旋和8个β-折叠,保守氨基酸序列为207~216位。【结论】ProL蛋白属于酰胺水解酶超家族,预测其为一种新颖蛋白,该蛋白可能在生成高度氧化的二苯甲酮类化合物途径中起水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Cytospora rhizophorae proL基因 克隆 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