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蚁肠道原生动物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洁 杜贺 +1 位作者 莫振钻 张爽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白蚁的后肠膨大特化,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除了白蚁科的白蚁外,其它白蚁肠道内都含有原生动物。白蚁肠道原生动物归属于副基体门Parabasalia和前轴柱门Preaxostyla锐滴虫目Oxymonadida。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与多种细菌共生,二者存在... 白蚁的后肠膨大特化,为肠道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地。除了白蚁科的白蚁外,其它白蚁肠道内都含有原生动物。白蚁肠道原生动物归属于副基体门Parabasalia和前轴柱门Preaxostyla锐滴虫目Oxymonadida。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与多种细菌共生,二者存在共进化现象。白蚁、原生动物与细菌形成了一个三重共生系统。肠道原生动物在肠道内的分布具有异质性。肠道原生动物的传递机制既保证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性,也使白蚁肠道微生物群落不断进化。此外,白蚁肠道原生动物丰度受到白蚁品级和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肠道原生动物对于白蚁至关重要,能够进行木质纤维素的分解和固氮作用,参与肠道内的气体代谢,并为白蚁提供营养物质。本文对肠道原生动物的分类、原生动物共生细菌、原生动物的空间分布、传递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鞭毛虫 原生动物依赖型白蚁 共生 协同物种形成 交哺行为 产乙酸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对番茄潜叶蛾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田海艳 刘桂清 +6 位作者 曹梦宇 张静航 刘双清 张亚 张毅波 张桂芬 万方浩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I0006-I0011,共17页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性害虫,起源于南美洲,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当前,番茄潜叶蛾主要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引起害虫抗药性水平升高,对环境、非靶标物种造成危害,甚至还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是一种世界性入侵性害虫,起源于南美洲,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当前,番茄潜叶蛾主要防控手段为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易引起害虫抗药性水平升高,对环境、非靶标物种造成危害,甚至还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环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将生物防治技术用于番茄潜叶蛾防控。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s,EPNs)是害虫生物防治的常用生防作用物,也是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ive Pest Management,IPM)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开展番茄潜叶蛾生物防治的研究内容比较零散,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全球范围内利用EPNs防治番茄潜叶蛾的研究进展,并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了综述:(1)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2)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番茄潜叶蛾研究进展;(3)环境因素对昆虫病原线虫防效的影响;(4)昆虫病原线虫与其他防控措施联合施用技术。本文总结了提高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番茄潜叶蛾效力的方法,并对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害虫综合治理 昆虫病原线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民科学数据测算物种保护优先性的方法优化研究——应用机器学习与智能优化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侯姝彧 尚轩仪 +2 位作者 刘彦 李晖 梁健超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5,共7页
公民科学观测记录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数据来源,但存在记录点代表性有限和热点聚集等问题,充分了解其局限性及可能存在的偏差对于有效的保护规划至关重要。选用广州市100条鸟类系统调查样线数据作为基准,分析同... 公民科学观测记录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规划研究和实践中常用的数据来源,但存在记录点代表性有限和热点聚集等问题,充分了解其局限性及可能存在的偏差对于有效的保护规划至关重要。选用广州市100条鸟类系统调查样线数据作为基准,分析同时期公民科学数据的偏差情况及不同数据筛选方法和优先性测算方法的改善效果。采用3种数据稀疏方式减小公民科学数据热点聚集产生的影响,对鸟类记录点及其所处环境进行机器学习并构建275种鸟类的分布模型,基于此测算保护优先性。广州市公民科学观测记录数据热点聚集明显,对其进行稀疏有助于减小物种分布模拟偏差,但与基于系统调查数据得出的结果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对比传统丰富度方法与智能优化算法的保护优先性测算结果显示,智能优化算法可以更有效地识别丰富度不高但对特定物种更重要的区域,且对公民科学数据采样不均问题带来的保护优先性测算结果偏差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在利用公民科学观测记录进行规划研究和实践时,宜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数据筛选、物种分布模拟及保护优先性测算,以取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 物种分布模型 人工智能 公民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嗅觉受体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武韩 易杰群 +5 位作者 刘键柏 毛永凯 成印洁 胡文浩 李继虎 唐睿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73,I0025-I0032,共23页
嗅觉对昆虫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近年来对昆虫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嗅觉受体主要包括气味受体和离子型受体,它们在气味分子的识别过程中发挥关键和核心作用。为系统了解昆虫嗅觉受体功能的研究现状,本文综述了气味受体和离子... 嗅觉对昆虫的生存和繁殖至关重要。近年来对昆虫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嗅觉受体主要包括气味受体和离子型受体,它们在气味分子的识别过程中发挥关键和核心作用。为系统了解昆虫嗅觉受体功能的研究现状,本文综述了气味受体和离子型受体的发现历程、结构特征、表达定位,重点描述了气味受体和离子型受体的功能研究及其研究方法,力求为嗅觉受体研究和昆虫行为调控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嗅觉 化学感受 嗅觉受体 气味受体 离子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5年台湾乳白蚁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广升 张治东 +4 位作者 杜澄举 柴振杰 冶晓莉 陈伟文 王偲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2-403,共32页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是广泛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食木害虫,主要危害各种木质结构和林木。由于台湾乳白蚁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破坏,近年来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深入了解台湾乳白蚁生物学是防治的基础,本文系统综述了...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是广泛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食木害虫,主要危害各种木质结构和林木。由于台湾乳白蚁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破坏,近年来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深入了解台湾乳白蚁生物学是防治的基础,本文系统综述了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台湾乳白蚁的全球分布是由东亚多次引进和桥头堡效应共同造成的,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预计其适宜分布范围还将不断增加。由于台湾乳白蚁的觅食、挖掘和交哺等行为与其化学防治(饵剂法和化学屏障法)紧密相关,得到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一系列具有踪迹、聚集、挖掘和诱食活性的信息化合物被成功鉴定和筛选,也为诱杀台湾乳白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由于台湾乳白蚁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免疫应答和行为抗性,其生物防治的研究一度陷入僵局,但RNA干扰等技术能够抑制台湾乳白蚁的抗病机制,有望在不久的未来开发出新的防治技术。此外,台湾乳白蚁也与木腐菌、蓝变真菌和木霉菌等环境微生物,以及原生鞭毛虫、细菌、古细菌和病毒等肠道微生物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台湾乳白蚁具有两个独立但互补的纤维素降解系统,一个是由自身产生的纤维素酶构成的内源纤维素降解系统,另一个是由后肠的共生微生物构成的外源性纤维素降解系统,其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对生物质能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乳白蚁 行为 白蚁-微生物互作 木质纤维素 生物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降胆固醇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安昊杰 高江梅 +3 位作者 钟秀玲 颜青 龙程 饶军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近年来,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益生菌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罗伊氏乳杆菌能够通过调节宿主肝与肠上皮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3-羟基-3-甲基戊... 由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近年来,具有降胆固醇作用的益生菌已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罗伊氏乳杆菌能够通过调节宿主肝与肠上皮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胆固醇7α羟化酶等的基因表达,减少内源胆固醇合成、调节胆固醇转运和促进胆固醇分解,从而降低宿主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本文对已报道的罗伊氏乳杆菌降胆固醇作用与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及降胆固醇益生菌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罗伊氏乳杆菌 降胆固醇 作用与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黄元 王波 +4 位作者 黄俊杰 袁倩敏 陈晓凡 王晓虎 王刚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2期109-121,共13页
为摸清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内野生鸟类分布、种群特点、活动规律和迁徙规律,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以广州市从化区为核心的9个区县)进行4个季度、为期1年的野生鸟类多样性... 为摸清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内野生鸟类分布、种群特点、活动规律和迁徙规律,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采用样线法对广东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及缓冲区(以广州市从化区为核心的9个区县)进行4个季度、为期1年的野生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记录鸟类146种,隶属于16目51科;其中优势物种为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simplex、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和黑短脚鹎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在居留型组成方面,留鸟占总种数的65.1%,冬候鸟占21.9%,夏候鸟占9.6%。在区系组成上,东洋界占68.5%,古北界占21.2%,广布种占10.3%。记录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7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23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9种。从化区和增城区的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其他7个区县;聚类分析表明,从化区与增城区的鸟类物种相似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鸟类 物种多样性 样线法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藿香蓟复合种植系统控害作用的研究与应用
8
作者 黄明度 欧阳革成 《环境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6-783,共8页
通过构建复合种植系统,提高自然天敌和生物防治措施对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的效能,以实现环境安全、作物健康和效益提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橘园间种、保留菊科杂草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以控制虫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通过构建复合种植系统,提高自然天敌和生物防治措施对病虫草害可持续控制的效能,以实现环境安全、作物健康和效益提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对橘园间种、保留菊科杂草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以控制虫害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藿香蓟作为橘园地被,通过改善利于捕食螨种群稳定和增长的小气候、丰富捕食螨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场所、增加捕食螨在植物间迁移的安全性和远距离活动的可能性,从而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citri等重要害虫实现可持续控制。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柑橘园,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害虫生态调控 自然天敌 功能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多样性对不同恢复程度森林植被的响应——以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9
作者 苏木荣 郎鹏飞 +4 位作者 何增丽 陆灿辉 权擎 张强 吴华俊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3期30-43,共14页
为探究鸟类多样性在人工恢复的亚热带次生林中如何响应不同恢复程度的森林植被,及其对森林经营管理的借鉴,研究于2021—2023年在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采用样线法与红外相机监测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区域内的鸟类群落,并比较了不同恢复程度... 为探究鸟类多样性在人工恢复的亚热带次生林中如何响应不同恢复程度的森林植被,及其对森林经营管理的借鉴,研究于2021—2023年在广东云勇国家森林公园采用样线法与红外相机监测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区域内的鸟类群落,并比较了不同恢复程度的植被、混合区域以及农田的鸟类分类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差异。研究共记录鸟类14目45科128种,约占广东省鸟类种数的21.5%。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白头鹎P.sinensis、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暗绿绣眼鸟Zosterops japonicus和长尾缝叶莺Orthotomus sutorius是优势物种。鸟类群落具华南区系特征,且珍稀濒危物种占比较高,达24%。研究发现,公园内穿过均一景观样线的鸟类多样性低于同时穿过人居环境和多种景观的样线;结构完整或健康度高的植被下,鸟类分类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低于混合区域和农田。这表明在人工恢复时间较短的亚热带次生林中,相较于森林植被结构,景观异质性可能在维持鸟类多样性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因此,在修复森林植被时,建议采取种植功能性状互补的乡土树种,保留自然干扰形成的林窗与枯木等措施,在小尺度上维持一定的景观异质性,为鸟类提供更多觅食和休憩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功能多样性 森林恢复 生境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灵长类动物保护的成就与挑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保国 张河 +21 位作者 李明 蒋学龙 范朋飞 周江 郭松涛 齐晓光 李进华 路纪琪 夏东坡 崔亮伟 向左甫 周岐海 黄志旁 黄乘明 肖文 胡慧建 周智鑫 陈明勇 黎大勇 范朋来 杨寅 潘汝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5-766,共12页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导致全球灵长类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中国是北半球灵长类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扩张、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发,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为此,...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导致全球灵长类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中国是北半球灵长类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但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扩张、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土地的过度开发,使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威胁。为此,中国实施了包括栖息地恢复和保护在内的多种生态保护措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某些地区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该研究对中国灵长类动物的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中国灵长类动物的濒危状况进行了评估。尽管大多数灵长类物种的栖息地有所改善,种群数量也有所增长,但许多物种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种群数量的减少。例如,缅甸金丝猴、东黑冠长臂猿和海南长臂猿等物种由于分布范围有限和种群数量极少,仍然特别脆弱。科学数据的缺乏以及保护生物学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这些挑战。此外,蜂猴、倭蜂猴、印支灰叶猴、肖氏乌叶猴和戴帽叶猴等物种的详细种群监测数据仍然缺乏,这严重阻碍了针对这些物种保护管理政策的制定。因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迫切需要开展专门的灵长类动物调查,实行跨境保护和区域合作,建立全面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对灵长类生物学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此外,加强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也至关重要。这些综合、系统的工作将为中国灵长类物种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动物 生物多样性 栖息地破碎化 生境修复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鸟类新纪录——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宗骥 梁晓慧 +3 位作者 练育芳 彭丽芳 陈乐 张强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1期96-98,共3页
2022年12月9—10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鸟类监测中拍摄到厚嘴绿鸠(Treron curvirostra)和楔尾绿鸠(T. sphenurus)。此外,厚嘴绿鸠于12月11日在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翌年1月4日至2月5日在广州也被发现。经查阅文献,确认厚... 2022年12月9—10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开展鸟类监测中拍摄到厚嘴绿鸠(Treron curvirostra)和楔尾绿鸠(T. sphenurus)。此外,厚嘴绿鸠于12月11日在深圳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翌年1月4日至2月5日在广州也被发现。经查阅文献,确认厚嘴绿鸠和楔尾绿鸠均为广东省鸟类新纪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嘴绿鸠 楔尾绿鸠 鼎湖山 鸟类 新纪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惠州市建成区湿地鸟类多样性及保护热点区域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段智钊 牛晓楠 +4 位作者 熊晴帆 黄志文 李双霜 刘微 欧阳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22-29,共8页
广东省惠州市建成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同时位于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徒路线上中端位置,在全球候鸟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快速城市化发展加剧了湿地鸟类栖息地的破碎与萎缩,威胁着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 广东省惠州市建成区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同时位于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亚”迁徒路线上中端位置,在全球候鸟保护上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快速城市化发展加剧了湿地鸟类栖息地的破碎与萎缩,威胁着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建成区湿地鸟类多样性保护,在建成区湿地鸟类资源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AP分析方法对湿地鸟类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热点区域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共调查记录到鸟类14目42科136种,有珍稀濒危物种12种;(2)建成区的北部和西部是鸟类丰富度最高区域,同时也是保护热点区域,在鸟类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地位。建议将尚未纳入自然保护地内鸟类丰富度高的热点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同时在北部和西部之间建立生态廊道,以实现对鸟类的有效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鸟类 多样性 冷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及其胁迫因素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守保 孙中宇 +5 位作者 张敏 徐卫 周霞 叶玉瑶 戴佳玲 刘郑倩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9-371,共13页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识别及其胁迫因素的分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研究大多将物种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合起来确定需优先保护的热点区域,缺乏在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础上对其胁迫状况的深入分析。文... 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识别及其胁迫因素的分析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当前研究大多将物种多样性及其受威胁状况结合起来确定需优先保护的热点区域,缺乏在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的基础上对其胁迫状况的深入分析。文章基于广东省动植物物种、生态系统林分类型、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利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动物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构建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指标,进而识别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分析了生物多样性受胁迫程度及主导胁迫因子。结果表明:1)广东省陆地生物多样性热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人类干扰相对较小的山区,基于热度值分区识别出云雾山、南岭、罗浮山、莲花山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总面积达59931.82 km^(2),占广东省陆域面积的33.58%。2)热点区域内各类保护区面积合计6594.39 km^(2),约为广东省所有陆域保护区面积的61.33%,涉及广东省全部204个陆域保护区中的122个。热点区域内保护区的面积仅为热点区域总面积的11.00%,生物多样性仍有大量潜在的保护需求。3)在4个热点区域中,云雾山生物多样性普遍受到中度至重度胁迫,主导胁迫因子为经济发展强度;其他3个热点区域生物多样性广泛受到轻度至中度胁迫,最主要的胁迫因子均为地质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物多样性 热点区域 胁迫因素 保护与恢复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桃红岭保护区同域分布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差异 被引量:6
14
作者 孔凡前 沈博文 +9 位作者 李笑颖 周鸭仙 李言阔 李佳琦 万雅琼 詹建文 刘武华 胡慧建 刘丙万 马钲焱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0,共9页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7年3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有蹄类动物开展野外监测。在15208个相机有效工作日中,共拍摄到梅花鹿(Cervus nippon)、野猪(Sus scro... 为探究同域分布的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2017年3月—2019年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在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有蹄类动物开展野外监测。在15208个相机有效工作日中,共拍摄到梅花鹿(Cervus nippon)、野猪(Sus scrofa)和小麂(Muntiacus reevesi)3种有蹄类动物,相对丰富度依次为3.90%、9.72%和39.59%。年活动格局分析表明,梅花鹿和野猪在4月相对丰富度最高,小麂在5月和7月相对丰富度最高,三者均在12月相对丰富度最低。核密度估计和重叠系数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日活动节律上,梅花鹿属于夜间活动为主、晨昏活动为辅类型,野猪与小麂同属于以晨昏活动为主、昼间活动为辅类型。(2)梅花鹿日活动节律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与夏季的重叠系数最高(Δ=0.83)。野猪与小麂日活动节律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3)不同物种日活动节律的重叠系数存在差异。野猪与小麂的日活动模式高度重叠,但与梅花鹿的活动高峰基本错开。研究揭示了3种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差异,为深入开展同域分布有蹄类物种的共存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桃红岭保护区 有蹄类 活动节律 季节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成丽 张金花 +2 位作者 朱峰 韩日畴 李茂海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2-884,共13页
昆虫病原线虫是昆虫的专化性寄生天敌,可自主搜寻寄主、杀虫速度快、对环境友好安全,是一类重要的害虫生物防治因子,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目前,昆虫病原线虫作为商品化的新型生物杀虫制剂在全球生产销售。然而,昆虫病原线... 昆虫病原线虫是昆虫的专化性寄生天敌,可自主搜寻寄主、杀虫速度快、对环境友好安全,是一类重要的害虫生物防治因子,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目前,昆虫病原线虫作为商品化的新型生物杀虫制剂在全球生产销售。然而,昆虫病原线虫的商品化需要高效的人工培养技术。由于昆虫病原线虫的专化性较强,一种成熟的商业化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需要根据线虫种类优化。除了优化现有技术,还需研发新的人工培养技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昆虫病原线虫人工培养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历史和现状,详细介绍了活体培养技术和离体培养技术,讨论了影响昆虫病原线虫产量的主要因素,强调了优化人工培养技术并降低培养成本的必要性。未来,随着人工培养技术的不断优化,在丰富了昆虫病原线虫商品化种类的同时,还可降低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改良土壤环境,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活体培养 固体培养 液体培养 固液双相培养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南岭20hm^(2)样地华南五针松空间分布与生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龚粤宁 刘志发 +5 位作者 水坤春 张强 吴林芳 郭腾辉 权擎 沈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04-1212,共9页
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中国特有种和二级保护植物,因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而导致其生境受损、种群逐渐衰退。为了解华南五针松的种群现状、空间分布格局和生境特征,该研究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20 hm^(2)的永久... 华南五针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中国特有种和二级保护植物,因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而导致其生境受损、种群逐渐衰退。为了解华南五针松的种群现状、空间分布格局和生境特征,该研究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20 hm^(2)的永久监测样地,对样地内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进行监测,测量土壤、地形等多种环境因子,并采用径级分析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和空间点格局(L function)方法分析个体的空间分布及建立零膨胀泊松(Zero-inflated Poisson,ZIP)回归模型,探讨影响个体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华南五针松径级分布近似“钟型”(“bell-shaped”),小径级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更新受限制;华南五针松偏好海拔较高且地形陡峭的山坡和山脊,呈现较强的生境特异性。(2)空间点格局分析结果显示,个体为显著的聚集分布,其分布格局主要由扩散限制和生境异质性导致。(3)ZIP的结果显示,华南五针松分布的区域(0到1),土壤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低;多种环境因子对其多度产生影响(1到N),多度与海拔、物种多样性和平均胸径虽为正相关关系,但与树高、铵态氮、总磷和总钾含量为负相关关系。综上认为,不稳定的径级结构及聚集分布导致的种内竞争将加速其种群的衰退,应重点保护高海拔及土壤养分较低的生境,并减少人为干扰维持其原生生境,该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华南五针松的保护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五针松 径级分布 空间分布 生境偏好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棕熊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及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志良 朱秋艳 +10 位作者 王雪 曾君 季芳 郑迎春 左君豪 张乐怡 郭常春 王学静 徐莉莉 赵瑞利 王承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10-4521,共12页
【目的】探究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为多重耐药菌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棕熊源大肠杆菌M719-6WT为宿主菌,使用双层平板法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出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 【目的】探究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裂解性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为多重耐药菌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试验以棕熊源大肠杆菌M719-6WT为宿主菌,使用双层平板法从养殖场污水中分离纯化出噬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利用空斑法测定噬菌体宿主谱,并探究其生物学特性。基于噬菌体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噬菌体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体外、体内抑菌试验评估噬菌体抑菌效果。【结果】通过双层平板法分离并纯化得到1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命名为pEC-M719-6WT.2,其噬菌斑边缘清晰且透亮。结合透射电镜观察和全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pEC-M719-6WT.2属于Tevenvirinae亚科肌尾状噬菌体。宿主谱测定结果表明,噬菌体pEC-M719-6WT.2可裂解11株大肠杆菌。该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OI)为0.1,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0,潜伏期<10 min,裂解周期为70 min,裂解量约为190 PFU/cell。基因组分析结果显示,噬菌体pEC-M719-6WT.2基因组大小为170.441 kb,未发现携带已知的耐药、溶原和毒力相关基因。受体结合试验结果显示,噬菌体pEC-M719-6WT.2可以结合宿主菌表面的脂多糖受体。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当MOI为100时,噬菌体pEC-M719-6WT.2与8μg/mL四环素联合应用,抑菌时间可延长至24 h;体内保护试验结果表明,2.8×10^(5) CFU/mL M719-6WT感染大蜡螟幼虫后,注射2×10^(7) PFU/mL噬菌体pEC-M719-6WT.2可在24和48 h内将大蜡螟幼虫存活率分别提高至100%和70%。【结论】本研究分离获得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噬菌体,其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抑菌活性,生物信息学特征明确,体内外抑菌效果较好,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具有治疗临床耐药大肠杆菌感染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大肠杆菌 多重耐药 生物学特性 比较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科学杂志》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成果
18
作者 周艳艳 陈小璨 +2 位作者 贾凤龙 杨星科 李志强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29,共17页
《岭南科学杂志》(Lingnan Science Journal)为原岭南大学创办的英文刊物,是我国现代最早、最为著名的以刊登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成果为主的期刊之一。其所刊登的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我国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我... 《岭南科学杂志》(Lingnan Science Journal)为原岭南大学创办的英文刊物,是我国现代最早、最为著名的以刊登生物科学及农业科学成果为主的期刊之一。其所刊登的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我国昆虫学事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昆虫多样性研究,特别是华南地区昆虫多样性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文通过查阅中山大学生物博物馆资料室中该期刊珍贵的原始文献资料,对其自创刊至停刊30年间所发表的全部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论文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了相关工作所涉及的昆虫类群、作者、新属种发表情况以及物种区系分布等信息,同时提供了全部论文的题名索引。结果表明:该杂志所刊登的昆虫分类与区系研究论文对于我国昆虫学研究意义重大,不但大量增加了新分类单元的数量,同时加深和细化了我们对物种区系分布的认识,其中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为新物种发表最重要的模式产地。这些工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岭南地区昆虫物种多样性本底调查、农林害虫防控以及资源昆虫利用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昆虫分类学 统计分析 文献索引 粤港澳大湾区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发现黄家岭脊蛇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汝怡 刘志发 +4 位作者 黄松 吴铙彤 晁丽芳 潘虎君 张亮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7-687,共1页
2021年9月5日,于广东韶关乐昌市梅花镇茅坪村(113°1'47.993"E,24°59'24.290"N)发现1号亚成体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确定为闪皮蛇科Xenodermidae脊蛇属Achalinus黄家岭脊蛇A. huangjietangi Huang, Peng, Hu... 2021年9月5日,于广东韶关乐昌市梅花镇茅坪村(113°1'47.993"E,24°59'24.290"N)发现1号亚成体蛇类标本。经形态鉴定,确定为闪皮蛇科Xenodermidae脊蛇属Achalinus黄家岭脊蛇A. huangjietangi Huang, Peng, Huang, 2021,标本保存于黄山诺尔生物多样性研究所(馆藏号:HNB2023001)(图1)。黄家岭脊蛇为Huang等(2021)依据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黄家岭村和黄山区浮溪村标本描述的蛇类新物种。该蛇目前在我国已知分布于模式产地安徽省黄山市和浙江省杭州市。故此次采集和拍到的黄家岭脊蛇是广东省首次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黄山市 模式产地 梅花镇 茅坪村 形态鉴定 黄山区 首次记录 祁门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农药-农用喷洒油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逢浩 欧阳革成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农用喷洒油是一类不易引起害虫抗性的绿色农药,通常用于防控体型微小的害虫与害螨。在现代害虫管理中,农用喷洒油尤其是植物源喷洒油的有效性与可协调性越来越受到认可,可有力推动其它生物防治或绿色防控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显著提高防治... 农用喷洒油是一类不易引起害虫抗性的绿色农药,通常用于防控体型微小的害虫与害螨。在现代害虫管理中,农用喷洒油尤其是植物源喷洒油的有效性与可协调性越来越受到认可,可有力推动其它生物防治或绿色防控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显著提高防治效果与拓展应用范围。本文概述了农用喷洒油研究与应用的背景和意义、历史与现况及其组成成分、作用方式与机理,并展望了农用喷洒油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农药 矿物源农药 非挥发性油 物理防控 抗药性 微小害虫害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