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地区部分牧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流行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郭建超 刘建营 +5 位作者 方露 陈迎丰 秦宏贤 李品红 许华钊 樊福好 《中国奶牛》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来自广东地区的9家规模化牧场的94份疑似乳房炎样本,进行无乳链球菌(Sag)、克雷伯氏菌(Klsp)、停乳链球菌(Sdy)、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大肠杆菌(Ec)、牛支原体(Myb)等病原菌的检测,结果表... 为了解广东地区奶牛乳房炎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对来自广东地区的9家规模化牧场的94份疑似乳房炎样本,进行无乳链球菌(Sag)、克雷伯氏菌(Klsp)、停乳链球菌(Sdy)、金黄色葡萄球菌(Sau)、大肠杆菌(Ec)、牛支原体(Myb)等病原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停乳链球菌(Sdy)为主要病原菌,检出率达60.6%。无乳链球菌(Sag)为13.8%,克雷伯氏菌(Klsp)为25.5%,金黄色葡萄球菌(Sau)为2.1%,大肠杆菌(Ec)为12.8%,牛支原体(Myb)为26.6%。通过个体混合感染分析,病原菌子混合感染情况高达50.6%,部分病原菌呈地方流行性趋势。本研究对几种病原流行情况的分析,可为牧场乳房炎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病原菌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泌乳阶段和胎次对广东地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雷芷琳 佘远航 +4 位作者 郭建超 刘建营 邓铭 刘德武 郭勇庆 《中国奶牛》 2024年第4期10-16,共7页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研究不同泌乳阶段、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泌乳天数的增长,奶牛产奶量、乳中尿素氮和脂蛋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乳蛋白率和乳脂...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某规模化奶牛场2022年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研究不同泌乳阶段、胎次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泌乳天数的增长,奶牛产奶量、乳中尿素氮和脂蛋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乳蛋白率和乳脂率为先下降后上升,而体细胞数为逐步升高;随着胎次的增加,奶牛产奶量、乳脂率和脂蛋比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体细胞数逐步升高;奶牛产奶量与乳品质各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关系。因此,生产中应以奶牛的泌乳阶段和胎次为依据,对奶牛进行合理分群和饲料配制,进而提高奶产量、乳品质和奶牛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阶段 胎次 产奶量 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HI大数据精准解析广东省奶牛养殖现状和存在问题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建营 郭建超 +1 位作者 李品红 许华钊 《中国奶牛》 2021年第12期41-43,共3页
本文以广东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对3家参测规模化奶牛场1年测定的DHI数据为基础,对奶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结果发现,参测过程存在数据记录不完整、奶牛胎次比不合理、奶牛利用年限低、脂蛋比不合理以及牛群乳房炎发病... 本文以广东省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中心对3家参测规模化奶牛场1年测定的DHI数据为基础,对奶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析。结果发现,参测过程存在数据记录不完整、奶牛胎次比不合理、奶牛利用年限低、脂蛋比不合理以及牛群乳房炎发病率高等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I 广东省 奶牛 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在围产期奶牛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曾亦晨 邓铭 +4 位作者 孙宝丽 刘德武 刘建营 郭建超 郭勇庆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8,共10页
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关键阶段,能量负平衡、免疫抑制等因素使得酮病等代谢病高发,因此采取措施来减缓围产期代谢病的发生至关重要。胆碱是奶牛体内脂蛋白合成的重要底物之一,在日粮中添加时可以改善肝脏脂肪代谢,降低酮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围产期是奶牛生产的关键阶段,能量负平衡、免疫抑制等因素使得酮病等代谢病高发,因此采取措施来减缓围产期代谢病的发生至关重要。胆碱是奶牛体内脂蛋白合成的重要底物之一,在日粮中添加时可以改善肝脏脂肪代谢,降低酮病和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率。本文围绕围产期奶牛的生理特性,胆碱的性质与功能,胆碱对于奶牛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降低围产期各代谢病发生率和科学利用胆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奶牛 胆碱 能量负平衡 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学技术在奶牛乳腺炎发病机制和诊断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曼婷 黄若婷 +3 位作者 佘远航 郭建超 刘建营 郭勇庆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6-1088,共13页
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和乳品安全,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目前,奶牛乳腺炎存在诊断效率不高和发病机制解释不清晰等问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 乳腺炎是奶牛养殖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和乳品安全,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目前,奶牛乳腺炎存在诊断效率不高和发病机制解释不清晰等问题。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组学技术已被逐步应用于奶牛乳腺炎相关研究上,推动了对该疾病的深入认知。本文综述了组学技术在奶牛乳腺炎发病机制和诊断上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旨在为科学认识和降低乳腺炎发病率提供参考。通过解析奶牛乳腺炎的多层面机制,揭示了关键调控通路、潜在生物标志物,如CHI3L1、LBP、GSN、GCLC、C4等蛋白质及乳酸、酪氨酸等代谢物,可为乳腺炎发病机制的解析提供指导,也为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在生产中应用时,组学技术仍面临着成本和技术门槛高等挑战。随着多组学技术的深入整合和成本降低,将有助于发现更精确的生物标志物,深入了解特定信号通路,为奶牛乳腺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学技术 奶牛 乳腺炎 发病机制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奶牛场DHI报告解读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佘远航 伍梓斌 +3 位作者 苏民强 刘建营 郭建超 刘德武 《中国奶牛》 2023年第4期51-57,共7页
本文收集广东省某一DHI参测规模化奶牛场2021年1-12月份的测定数据及牛群的基础资料,运用CNDHI和Excel软件对该场全年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乳尿素氮、体细胞数、胎次及泌乳天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场2021年乳脂率、脂... 本文收集广东省某一DHI参测规模化奶牛场2021年1-12月份的测定数据及牛群的基础资料,运用CNDHI和Excel软件对该场全年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乳尿素氮、体细胞数、胎次及泌乳天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场2021年乳脂率、脂蛋比、乳尿素氮指标整体偏低;SCC>50万/mL的牛数有下降趋势;而头胎奶牛及泌乳天数在200d以上牛数占比偏高。由此可见,奶牛场正确解读DHI报告并将其应用于牧场生产有利于及早发现牧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及时改善该牧场日粮结构、环境卫生、牛群结构以及繁殖状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牧场生产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I 乳指标 数据分析 牧场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荷斯坦牛生牛乳中脂肪酸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建超 刘建营 +2 位作者 李品红 秦红贤 许华钊 《中国奶牛》 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荷斯坦牛牛乳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以及泌乳季节、胎次、泌乳天数和体细胞数对其影响情况,本研究采用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理进行乳成分测定的DHI技术,通过对... 为了解广东地区荷斯坦牛牛乳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以及泌乳季节、胎次、泌乳天数和体细胞数对其影响情况,本研究采用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理进行乳成分测定的DHI技术,通过对牧场一个测定年度的16924条测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泌乳季节、胎次、体细胞数变化对SFA、MUFA、PUFA均有显著影响,且其含量排序为:SFA>MUFA>PUFA。在季节影响方面,SFA在冬季含量最高,MUFA在夏、秋季含量显著高于冬、春季,PUFA在秋季含量最高;胎次影响方面,在前4胎中,SFA含量随胎次增加而显著升高,4胎最高,5胎及以上含量下降但不明显,3胎和5胎及以上差异不显著,MUFA和PUFA含量1、2胎均显著低于其他胎次;在体细胞数方面,体细胞数<15万个/mL范围内三种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他范围组的含量,三种脂肪酸在25万个/mL≤SCC<1000万个/mL各体细胞数范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SFA在15万个/mL≤SCC<25万个/mL和25万个/mL≤SCC<40万个/mL范围组之间差异不显著,MUFA、PUFA在15万个/mL≤SCC<25万个/mL和100万个/mL≤SCC<1000万个/mL组差异不显著;随泌乳天数的增加,SFA、MUFA、PUFA呈先降后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泌乳季节 胎次 泌乳阶段 体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清洗DHI实验室污染样品瓶的简易方法
8
作者 刘建营 郭建超 李凤霞 《中国乳业》 2019年第9期63-64,共2页
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洗衣机和热水器,研究和制定了一种DHI实验室污染样品瓶的简易清洗方法。该方法可以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污染样品瓶的清洗效率,以推动我国DHI工作的开展和应用。
关键词 DHI 污染样品瓶 清洗 简易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蹄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雨谦 邓铭 +3 位作者 刘德武 刘建营 郭建超 郭勇庆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7期114-123,共10页
当前我国畜牧行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趋势,蹄病作为奶牛三大疾病之一,危害我国奶牛业健康发展。该文通过整理分析,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奶牛蹄病的相关研究,归纳分析不同蹄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提出从环境管理、饲料营养... 当前我国畜牧行业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趋势,蹄病作为奶牛三大疾病之一,危害我国奶牛业健康发展。该文通过整理分析,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奶牛蹄病的相关研究,归纳分析不同蹄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提出从环境管理、饲料营养、遗传育种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以期为我国奶牛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蹄病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体细胞分型指数在奶牛健康管理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建营 郭建超 《中国奶牛》 2019年第9期44-46,共3页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牛奶中体细胞总数和体细胞分型指数之间的关系,为奶牛健康管理尤其是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选择3 478头荷斯坦牛进行样品采集,检测体细胞总数、体细胞分型指数、乳成分,根据体细胞总数...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牛奶中体细胞总数和体细胞分型指数之间的关系,为奶牛健康管理尤其是乳房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和思路。选择3 478头荷斯坦牛进行样品采集,检测体细胞总数、体细胞分型指数、乳成分,根据体细胞总数和临床诊断意义,将体细胞数高于5万个/mL的1 798个样品分为5组,然后分析体细胞数与体细胞分型指数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随着牛奶中体细胞总数的不断增加,体细胞分型指数也不断增加,两组数据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52。因此推断,当奶样中的体细胞分型指数大于57.24%(低值)时,奶牛场发生乳房炎的概率较大,临床上需要重点关注相应牛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 体细胞分型指数 乳房炎 健康管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参数检验法分析热应激和胎次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建超 刘建营 《中国奶牛》 2021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了解南方地区热应激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本文收集了南方某大型牧场一个生产年度的DHI数据、气候数据、生产数据,采用SPSS 25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热应激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体细... 为了解南方地区热应激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本文收集了南方某大型牧场一个生产年度的DHI数据、气候数据、生产数据,采用SPSS 25软件中的非参数检验法,分析了热应激和胎次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体细胞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脂率随热应激程度加大而升高,产奶量反之,不同热应激程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热应激月份比有热应激月份的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低(P<0.05)。1胎奶牛产奶量最低(P<0.05),3胎产奶量最高(P<0.05);体细胞数随胎次增加呈上升趋势,1胎体细胞数最低(P<0.05);2胎、5胎乳脂率较高,2胎乳蛋白率显著高于1、3、4胎(P<0.05),但和5胎差异不明显(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胎次 非参数检验法 奶牛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在牧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建营 李凤霞 郭建超 《中国乳业》 2023年第2期44-48,共5页
[目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用来管理奶牛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技术,通过对DHI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指导牛场健康计划、改进日粮配方,加快奶牛遗传改良,提高奶牛育种水平。[方法]对广东省某奶牛场2022年1—12月14 024条DHI数据进行统计... [目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用来管理奶牛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技术,通过对DHI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指导牛场健康计划、改进日粮配方,加快奶牛遗传改良,提高奶牛育种水平。[方法]对广东省某奶牛场2022年1—12月14 024条DH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牧场牛群结构、胎次、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指标,并根据数据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该牧场12个月的平均胎次2.34胎,日均产奶量为32.03 kg,高峰奶平均为39.6 kg,高峰奶日平均为80.17天,305天产奶量平均为9 641.55 kg,乳脂率平均为4.52%,乳蛋白率平均为3.16%,脂蛋比平均为1.44,体细胞数平均为33.3万个/mL,尿素氮平均为10.9 mg/dL,泌乳天数平均为176.42天。[结论]该牧场3胎次以上牛只所占比例偏低,牛群结构不合理,体细胞数较高,尿素氮含量不稳定。应优化牛群结构,加强环境整治、乳房炎健康监测,同时调整日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 应用 广东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