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群团组织融入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逻辑与路径——以广东的工会实践为例
1
作者 陈泳欣 邓智平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7-73,共7页
群团组织是中国福利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之一,遵循福利多元主义的理念,建构反映群团组织特殊结构位置的中国式福利多元体系。聚焦素有困难职工帮扶和“送温暖”工作传统的中国工会,以在职工帮扶上积极作为的广东工会为例,探究工会救助融... 群团组织是中国福利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之一,遵循福利多元主义的理念,建构反映群团组织特殊结构位置的中国式福利多元体系。聚焦素有困难职工帮扶和“送温暖”工作传统的中国工会,以在职工帮扶上积极作为的广东工会为例,探究工会救助融入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逻辑与路径,旨在助力中国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进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福利供给模式,提升我国福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更好满足人民尤其是困难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多元 工会救助 中国式福利多元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道路与广东实践的一种新解释——国家能力支撑下的市场孵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炜 吴大磊 邓智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7,共10页
在梳理和总结中国道路的特点和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视角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国家能力支撑下的市场孵化”这一中国道路和广东实践的新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的成功,正是因为在强大国家能力... 在梳理和总结中国道路的特点和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个视角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国家能力支撑下的市场孵化”这一中国道路和广东实践的新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的成功,正是因为在强大国家能力的支撑下,中国政府以广东为先行地与试验田,初步顺利完成了前市场发育期的市场孵化进程的结果。中国道路是具有世界意义而且是可复制的。展望未来,中国政府必须秉持动态的国家能力观,不断壮大和完善国家能力,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有效地应对后市场发育期可能涌现的种种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市场孵化 国家能力 广东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城市虚实活力空间格局特征——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江海燕 宋天昊 +1 位作者 李世杰 邓智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5-706,共12页
基于POI数据和抖音打卡数据,分析了广州虚实活力空间格局变化的特点和影响,探讨不同类型空间影响的异质性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城市虚实活力空间格局总体上均表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活力递减的圈层结构,说明实体空间是支撑虚拟空... 基于POI数据和抖音打卡数据,分析了广州虚实活力空间格局变化的特点和影响,探讨不同类型空间影响的异质性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城市虚实活力空间格局总体上均表现出由中心城区向外围地区活力递减的圈层结构,说明实体空间是支撑虚拟空间运行的基础。2)数字化带来的线上-线下交互作用形成三类活力空间——传统活力增强空间、传统活力衰退空间和新型网红空间,三类空间的分布特征各异:传统活力增强空间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其毗邻区域,外围地区呈现多中心集聚特征;传统活力衰退空间呈现分散分布的特征,主要位于中心城区边缘及外围地区;新型网红空间呈现“散点式”“离散形”的分布特征。3)移动短视频类数字平台对不同类型空间活力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对景点类、休闲娱乐类、运动健身类空间的活力具有提升作用,对美食类空间的活力影响不明显,而对商业购物类空间活力的影响存在明显分化。基于此,提出了数字化背景下城市活力提升的策略:首先,应重视数字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充分认识数字化在塑造城市活力空间中的作用。其次,城市规划建设应着眼于线上-线下互动的发展趋势,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和手段,促进实体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互补。最后,数字化转型给不同类型的城市空间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活力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城市虚实空间 移动短视频 空间格局 数字化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规律与进路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小敏 邓智平 黎明泽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8-88,共11页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大致经历了革故鼎新破冰开局、审时度势转轨定向、立桅扬帆高歌猛进、攻坚克难提质决胜四个时期。认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规律,大致包括乡城移民市民化必须以平衡协调发展为首要前提、... 回眸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历程,大致经历了革故鼎新破冰开局、审时度势转轨定向、立桅扬帆高歌猛进、攻坚克难提质决胜四个时期。认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乡城移民市民化规律,大致包括乡城移民市民化必须以平衡协调发展为首要前提、以服务乡城移民为中心内容、以依靠乡城移民为根本路径、以厉行良法善治为基本遵循四个方面。前瞻今后一个时期的乡城移民市民化进路,需要坚持平衡协调发展走向机制优化、坚持依靠乡城移民走向协同共治、坚持服务乡城移民走向全民共享、坚持厉行良法善治拓展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移民 市民化 平衡协调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 良法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权与劳动关系转型 被引量:18
5
作者 邓智平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7,共7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作性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文章从技术赋权的视角,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劳动关系的各个主体进行普惠但不均衡的赋权,发现数字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不是遵循从个体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的传统路径,而是... 数字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作性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文章从技术赋权的视角,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劳动关系的各个主体进行普惠但不均衡的赋权,发现数字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不是遵循从个体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的传统路径,而是走向一种新个体劳动关系,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模糊劳动者身份、劳资双方利益共生、工人内部团结机制失效、消费者介入转移矛盾、收益分配规则的公平透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劳动关系 技术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政策的百年演变和历史逻辑 被引量:8
6
作者 郭跃文 邓智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3,254,共10页
纵观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政策的百年变迁轨迹,可以将其分为五大历史阶段,并从中梳理出三大历史逻辑:一是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解放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要素;二是着眼市场机制下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产业矛盾,消灭不利于农业和农村、造成... 纵观中国共产党乡村经济政策的百年变迁轨迹,可以将其分为五大历史阶段,并从中梳理出三大历史逻辑:一是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地矛盾,解放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要素;二是着眼市场机制下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产业矛盾,消灭不利于农业和农村、造成城乡发展不平等不均衡的各类“剪刀差”;三是直面不同历史阶段的城乡二元对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展望未来,党的乡村振兴政策需要关注三大重点:一是通过土地制度、农业经营体系、集体产权制度三大改革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二是促进要素流动以破解不利于农业和乡村发展的各类“剪刀差”;三是以城乡共治建构具有现代性的城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政策 剪刀差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