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震 刘品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39,共5页
从创新性和中心性两个角度构建了相对创新指数,并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广东的创新输出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缩减... 从创新性和中心性两个角度构建了相对创新指数,并以广东省2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广东省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时空动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广东的创新输出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缩减的趋势,创新承接区域空间分布呈现出范围逐渐扩张的趋势,这反映出广东区域创新在全国的相对优势地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创新输出区域和创新承接区域均倾向于与相似类型区域相邻,且这一趋势由不显著逐渐转变为非常显著,逐渐形成了珠江口两岸的创新输出集聚区。广东各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规模互动关系的差异程度在2005—2010年间有所增加,而在2010—2014年间有所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创新指数 区域创新 经济规模 时空演变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市场扭曲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再齐 钟世川 李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7,共6页
文章通过构建测算要素价格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劳动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利用1978-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全要素生... 文章通过构建测算要素价格扭曲系数的理论框架,将经济增长率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劳动增长、劳动报酬增长和技术进步偏向,利用1978-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测算结果表明:大多数省份的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导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下降,并且各省份资本增长速度明显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大部分省份的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大于劳动,资本价格相对劳动价格越便宜,这些省份的要素价格扭曲系数越小。进一步实证分析表明,在劳动人口正增速时,要素价格扭曲、地区劳动报酬增长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地区技术路径的选择却适合地区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技术进步偏向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享经济:新生代农民工可持续就业能力研究的新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彭仁贤 韩江波 饶惠霞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32,共15页
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民转向市民的关键途径,而且是一项集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甚至战略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基于分享经济理论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问题就是通过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分... 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不仅是新生代农民工从农民转向市民的关键途径,而且是一项集全局性、长期性、复杂性甚至战略性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基于分享经济理论剖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问题就是通过探讨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分享机制,分析可持续就业分享机制的运行机理,并以此为基础剖析其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促进作用的理论逻辑。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总体上不仅缺乏有效的职业技能、工作搜寻途径,而且较之于城市青年,家庭负担较重、居住和工作场所环境差甚至恶劣、同群效应较低、与就业和创业相关的金融资本和社会网络支持较少、相对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工作流动成本较高等。这表明:受个体自身、个人环境及制度政策等多重因素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仍较低,这最终引致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严重的诸如"招工难"、"就业难"及"技工荒"、"民工荒"等各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可持续就业分享 就业能力 系统工程 分享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路通达性的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分析——来自全国283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佳斌 毛艳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122,共12页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基于城市公路加权平均最短旅行时间计算的通达性对我国城市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空间分布格局看,公路通达性基本呈现由中部地区到东西部地区... 交通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经济空间联系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基于城市公路加权平均最短旅行时间计算的通达性对我国城市以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分布产生显著影响。从空间分布格局看,公路通达性基本呈现由中部地区到东西部地区下降的空间分布形态,中部地区通达性水平最高;但东部地区的通达性水平增速最快。在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层面,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总量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总量增幅最快。城市经济引力随经济距离增大而衰减的现象依然明显,省会城市的经济空间联系主要集中在以其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圈)周围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力模型 通达性 经济空间联系 经济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民公社时期的基塘农业——以广东省顺德县北水大队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谢淑娟 《古今农业》 2007年第1期38-47,120,共11页
本文利用顺德县杏坛公社北水大队12个生产队基本保留完好的第一手账本资料和大队公文资料,应用现代经济学投入产出比的动态比较分析方法,对广东基塘地区的农业特征进行了考察,推断出人民公社时期的25年其基本处于传统农业的末后期,属于... 本文利用顺德县杏坛公社北水大队12个生产队基本保留完好的第一手账本资料和大队公文资料,应用现代经济学投入产出比的动态比较分析方法,对广东基塘地区的农业特征进行了考察,推断出人民公社时期的25年其基本处于传统农业的末后期,属于广义的传统基塘农业生态系统范畴。其农业经营的基本特征是“劳动替代资本”,并由“劳动替代资本”的限度得出20世纪70年代末基塘农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替代 资本 基塘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视角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及制度选择 被引量:23
6
作者 陈再齐 李震 杨志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6,共8页
一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并非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存在掉入低速或负增长陷阱的巨大风险。本文基于国际视角,结合经济学理论及案例研究发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这个供给主体首先必须改革完善相应的市场制度,深入推... 一国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并非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存在掉入低速或负增长陷阱的巨大风险。本文基于国际视角,结合经济学理论及案例研究发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政府这个供给主体首先必须改革完善相应的市场制度,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供给适应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制度,包括放松供给端限制、降低供给制度成本、完善产权保护体系、鼓励支持风险投资、构建保障生活和安全的制度体系、构建适合国情的环境治理体系等,为市场主体主动改善升级供给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国际视角 供给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港口服务业空间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再齐 闫小培 曹小曙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8,共9页
探讨了广州市港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广州市港口服务业空间分布具有珠江指向性和明显的集聚特征;在公司具有较高空间迁移频率的同时,其集聚空间却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不同类型港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 探讨了广州市港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广州市港口服务业空间分布具有珠江指向性和明显的集聚特征;在公司具有较高空间迁移频率的同时,其集聚空间却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不同类型港口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空间总体格局表现出向外港区和城市CBD集聚的趋势。其空间分布特征是在区位因素、行业内在特性、港口空间系统演化、城市规划与建设以及信息技术革新等因素协同作用下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服务业 空间特征 形成机制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要素生产率、资本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1979~2016年中国经济的增长核算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志云 陈再齐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1-51,共11页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行增长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增长来源,重点考察了要素生产率与资本深化之间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快速的资本积累是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快速的资本积累带来的资本深化是劳动生...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进行增长核算的基础上分析了增长来源,重点考察了要素生产率与资本深化之间动态变化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快速的资本积累是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快速的资本积累带来的资本深化是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和资本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速与资本深化之间关系复杂,2006年以前两者呈正相关关系,TFP增速变化是资本深化变化的原因,2006年以后两者负相关,过度的资本深化造成的效率损害已经对TFP增长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 资本深化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DP规模分布的中国城市等级变化研究——等级结构扁平化抑或是等级性加强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震 杨永春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1,共5页
基于规模分布的观点,对1990-2006年市辖区GDP排序前200位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中国城市等级变化的趋势,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第一,中国城市体系的等级性仍处于逐年加强的趋势中,这不同于当代发达国家的城市... 基于规模分布的观点,对1990-2006年市辖区GDP排序前200位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进行分析,以此来判断中国城市等级变化的趋势,并对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第一,中国城市体系的等级性仍处于逐年加强的趋势中,这不同于当代发达国家的城市等级扁平化的趋势,但这种加强的趋势有减弱的势头;第二,二次模型相对于一次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城市GDP规模的分布情况;第三,近年来中国城市体系等级性的加强趋势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以下因素正方向的作用力:第三产业产值、货物周转量、研究生毕业生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用外资金额;而受到以下因素负方向的作用力: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第一产业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旅客周转量、第二产业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P规模分布 城市等级变化趋势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享经济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 被引量:17
10
作者 彭仁贤 韩江波 《江淮论坛》 CSSCI 2013年第3期49-55,共7页
劳动与资本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是劳动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为获得各自经济利益而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以往学者只是简单地对分享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而没有深层次研究分享经济理论之间的存在维度、演化路径... 劳动与资本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利益关系,是劳动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为获得各自经济利益而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社会关系。以往学者只是简单地对分享经济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而没有深层次研究分享经济理论之间的存在维度、演化路径和发展逻辑。实质上,对分享经济理论的研究应持一种全面、系统、开放、多维的视角,且在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进行。分享经济理论演化的基本逻辑为:探讨如何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收入,实现由利益独占到利益共享的过渡,并以此作为解决劳动所有者与资本所有者在经济利益分配方面产生的过度不合理、不公正及不平等问题的主要途径,进而起到合理缓和甚至解决劳资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分享经济理论 西方分享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级城市的行业分工测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震 杨永春 刘宇香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71,共7页
综合运用相似系数、灰色关联度以及相对专门化指数和相对多样化指数,对西北地级城市的行业结构相似程度、关联程度和相对专门化行业进行研究,并将其与中原、关中、山东半岛三城市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上3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加客观地... 综合运用相似系数、灰色关联度以及相对专门化指数和相对多样化指数,对西北地级城市的行业结构相似程度、关联程度和相对专门化行业进行研究,并将其与中原、关中、山东半岛三城市群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以上3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加客观地测度行业分工的状况,得出西北城市行业分工有以下特点:(1)西北地级城市行业结构的差别很大,其行业结构的相似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2)西北地级城市的专门化程度较高,但这些城市之间的专门化程度差别较大,且其相对专门化行业大多为采掘业与电力、煤气及水生产供应业等较低层次的行业,同时在西北城市中核心城市拥有相对较高的多样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分工 相似系数 灰色关联分析 相对专门化行业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港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及规划应对——以广州南沙区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再齐 闫小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91,共6页
临港经济在南沙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临港产业对港口码头依赖属性、依赖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岸线资源利用型和港口码头运输功能依托型。临港产业、临港企业空间分布非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临港产业的区位属性差异决定了临港经济... 临港经济在南沙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临港产业对港口码头依赖属性、依赖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岸线资源利用型和港口码头运输功能依托型。临港产业、临港企业空间分布非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临港产业的区位属性差异决定了临港经济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与格局,进而导致不同属性特征的"港口码头区—临港经济功能区—城市综合功能区"空间联系模式的形成。在海港型城市新区规划中,应兼顾科学分区与用地均衡、营造高效有序的物流空间体系、合理规划与高效利用岸线资源,以及科学协调存量用地与增量用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港经济 空间特征 规划应对 南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发展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詹浩勇 陈再齐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2-187,共6页
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住房,尤其是非盈利性住房是加拿大成功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作为福利国家政府社会福利措施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介绍,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主要形式包括公... 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住房,尤其是非盈利性住房是加拿大成功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基本经验,也是作为福利国家政府社会福利措施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介绍,对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住房、非盈利住房、合作住房等从供给主体、融资来源、租赁对象、运作管理等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对政府在加拿大社会保障住房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政策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我国住房保障事业发展的实际思考加拿大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保障住房 公共住房 非盈利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的广州市中心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震 杨永春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64,共5页
以Tietz公式为基础,从经济实力、产业、就业、开放、科技、教育、金融、医疗卫生8个角度构建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广州市中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综合中心性在较短时间尺度上的方差... 以Tietz公式为基础,从经济实力、产业、就业、开放、科技、教育、金融、医疗卫生8个角度构建城市中心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广州市中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综合中心性在较短时间尺度上的方差贡献率小于较长时间尺度上的方差贡献率,且较短时间尺度变化的波动较不规律,而趋势性作用则强于周期性波动作用;各子领域的中心性在较长时间尺度上的作用强于较短时间尺度,而各时间尺度对于不同领域的影响程度不同。总之,趋势性和长时间尺度的影响是主流,而短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变化则是对趋势性和长时间尺度作用的具体微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心性 经验模态分解 层次分析法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城规模耦合关系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再齐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8,共9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构想,对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对区域港-城规模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珠三角港口体系已进入分散化发展阶段,香港、深圳、广州"三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构想,对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大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案例,对区域港-城规模耦合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珠三角港口体系已进入分散化发展阶段,香港、深圳、广州"三门户"区域港口体系空间格局初步形成。香港、广州、深圳的港-城耦合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余港口城市的港-城耦合类型基本没有发生改变,但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的相对强弱变化则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城规模 耦合关系 大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工业化究竟“新”在哪里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江波 龚唯平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17,共13页
工业化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与劳动力素质的变革过程。传统工业化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始终把对工业化的研究局限于工业发展的狭隘领域,把工业化范畴仅仅看成是一... 工业化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变化过程,也是经济结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与劳动力素质的变革过程。传统工业化理论的最大缺陷就是始终把对工业化的研究局限于工业发展的狭隘领域,把工业化范畴仅仅看成是一个工业发展问题或落后国家追赶先进工业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而没有把工业化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必经的历史阶段。新型工业化思想内涵具有工业化的某些核心特征,又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其深深根植于现代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中。认识和揭示新型工业化思想的渊源,关键并非寻找其定义,而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方法论原则,通过剖析新型工业化思想的演化维度、发展路径与生成逻辑,揭示新型工业化是可持续工业化和跨越式工业化的辩证统一,而这正是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的根本区别,也是新型工业化之所以"新"的主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工业化 跨越式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居民文化消费效应 被引量:6
17
作者 易顺 彭仁贤 韩江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54,共10页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总体样本数据和分东、中、西三个区域样本数据进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政府总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从支出结构来看,基本建设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而科教...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总体样本数据和分东、中、西三个区域样本数据进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政府总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从支出结构来看,基本建设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而科教文卫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很强的引致效用,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有微弱的挤出效应;分地区计量结果显示,中国财政支出与居民文化消费的关系存在着相当大的地区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文化消费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借贷的活跃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5
18
作者 谢淑娟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值关键之秋,而民间借贷市场亦十分活跃,二者都是主要服务于广大农村的资金融通。文章就当前农信社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分析民间借贷活跃的因由入手,探讨其对农信社改革的某些启示:扩大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加快...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值关键之秋,而民间借贷市场亦十分活跃,二者都是主要服务于广大农村的资金融通。文章就当前农信社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分析民间借贷活跃的因由入手,探讨其对农信社改革的某些启示:扩大信用社浮动利率改革,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吸引民间资金入股,简化信贷程序,降低贷款门槛;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改革服务方式,增强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民间借贷 改革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重塑新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认识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淑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4152-4154,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农村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促进新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方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租值消散:农地建设用地配置的分析框架及其理论诠释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江波 易顺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年第4期16-23,共8页
农地建设用地配置是经济主体为追求农地收益最大化而改变农地资源配置状态的结果,其源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下降和建设用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上升。在转型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垄断、外部性、产权不清等因素将引致农地建... 农地建设用地配置是经济主体为追求农地收益最大化而改变农地资源配置状态的结果,其源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下降和建设用地边际收益的相对上升。在转型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垄断、外部性、产权不清等因素将引致农地建设用地配置过程中大量土地资源被置入公共领域,转为土地租值,而相关经济主体为追求收益最大化会对其中的公共资源进行争夺,这将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基于对农地建设用地配置的理论分析,在对完全竞争市场时期农地建设用地配置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能够用于解释转型市场经济时期农地建设用地配置的分析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完全计划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最大而最无效率,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次之而效率居中,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租值消散最小而效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稀释 公共领域 租值消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