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经伦 李庆新 +3 位作者 游蔼琼 徐素琴 陈志雄 黄淑娟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3,共8页
广东是我国第一海洋大省,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以"南海I号"、"南海Ⅱ号"古代沉船为代表的海洋考古新发现,展示了我省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认为,应该以"南海Ⅰ号"... 广东是我国第一海洋大省,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以"南海I号"、"南海Ⅱ号"古代沉船为代表的海洋考古新发现,展示了我省海洋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利用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认为,应该以"南海Ⅰ号"沉船考古为契机,大力发掘海洋文化遗产,整合全省海洋文化遗产资源,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与海洋文化产业,使之成为构筑新时期海洋文化的重要资源,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推动海洋强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南海Ⅰ号” 海洋文化遗产 文化软实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体制运作中的政治较量--以曾一本之变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贤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1-118,178,共8页
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体制运作中的政治较量及人事纠葛是左右时局发展、影响海防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在嘉靖末至隆庆初年征剿海寇曾一本的过程中,广东当局内部官员将领之间不仅猜忌攻讦,对外与福建省在合作剿寇问题上也相互推诿,难以协调... 明代中后期广东海防体制运作中的政治较量及人事纠葛是左右时局发展、影响海防战斗力的关键因素。在嘉靖末至隆庆初年征剿海寇曾一本的过程中,广东当局内部官员将领之间不仅猜忌攻讦,对外与福建省在合作剿寇问题上也相互推诿,难以协调。其面临的海防挑战突出表现在剿抚策略摇摆不定、军备不足、事权不一、军情传递不畅等诸多方面。事件的发展一波三折,更清晰地折射出具体人事对制度和战事的动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广东 海防 曾一本 俞大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以智研究进路及文献整理现状 被引量:4
3
作者 邢益海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研究方以智有三个面向需要关注:一为方以智自评和时人私评,二为官修史志藏否,三为现代学术研究。其进路(方法)大致有六:一是西学与科学(研究文本为《通雅》和《物理小识》),二是哲学(《东西均》文本的发现及初步研究),三是遗民志节与遗... 研究方以智有三个面向需要关注:一为方以智自评和时人私评,二为官修史志藏否,三为现代学术研究。其进路(方法)大致有六:一是西学与科学(研究文本为《通雅》和《物理小识》),二是哲学(《东西均》文本的发现及初步研究),三是遗民志节与遗民社会(重视诗文与史志资料),四是教科书或通史(思想史断代研究),五是生平与思想传记,六是分文本及专题。其广受关注者又有四:其一《东西均》,其二易学(以《周易时论合编》与《易余》为主),其三庄学(以《药地炮庄》为主),其四禅学和佛学(以《冬灰录》《青原愚者智禅师语录》为主)。方以智研究依赖于方以智文献的整理,研究的深入将有待于《方以智全书》和《方以智集》的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研究进路 文献整理 现状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中后期粤西珠池设防与海上活动——以《万历武功录》“珠盗”人物传记的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贤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2-119,共8页
明政府在粤西沿海地区和近海岛屿先后添设采珠内监衙门、游击将军和守海水寨,竭力垄断珠池,打击民众私采珍珠,地方传统与国家禁令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地方社会动荡。本文从序刊于万历四十年、以收罗万历年间战事著称的《万历武功录》中有关... 明政府在粤西沿海地区和近海岛屿先后添设采珠内监衙门、游击将军和守海水寨,竭力垄断珠池,打击民众私采珍珠,地方传统与国家禁令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地方社会动荡。本文从序刊于万历四十年、以收罗万历年间战事著称的《万历武功录》中有关"珠盗"活动记载的分析入手,探讨在珠池设防背景下,从事采珠的海上活动人群与官府的周旋角力、珠池布防策略的变化及其对地方社会产生的影响,由此呈现该书对"珠盗"等一批"小人物"的述事所蕴含的明代中后期广东沿海社会变动的"大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粤西 海防 珠池 海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广东的农业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庆新 《农业考古》 1995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唐代广东的农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庆新迄今为止,不少学者认为唐代广东农业十分落后,经济乏善可陈。其实,抛开成见,尽量详细地占有史料,可以发现,经过秦汉以来近千年的不断发展,到唐代,广东农业已取得可观的成就,其... 唐代广东的农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李庆新迄今为止,不少学者认为唐代广东农业十分落后,经济乏善可陈。其实,抛开成见,尽量详细地占有史料,可以发现,经过秦汉以来近千年的不断发展,到唐代,广东农业已取得可观的成就,其发展水平显然远高于一般的想象,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广东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采详辨,推陈出新——读《〈论语〉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
6
作者 李庆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宋朝名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儒家经典,《论语》对传统中国的影响,大而国家,小则个人,治国安邦,修身齐家,无所不及;《论语》还传播到国外,对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6世... 宋朝名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儒家经典,《论语》对传统中国的影响,大而国家,小则个人,治国安邦,修身齐家,无所不及;《论语》还传播到国外,对朝鲜、日本、越南等东亚国家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6世纪以后,《论语》被介绍到法、英、德、俄等国,对欧洲启蒙运动以及近代化进程产生程度不同的作用,直到今天,西方仍然有不少学者致力于从《论语》中挖掘“东方的智慧”,诠释和阐发其现代意义与当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推陈出新 汉魏六朝 隋唐 近代化进程 儒家经典 传统中国 治国安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辛亥革命研究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敏 王杰 +2 位作者 张金超 杨新新 韦巍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9,共12页
在辛亥革命百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国大陆30位专家学者汇聚广东省中山市,回顾近年来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的状况,就如何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研究各抒己见,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冀图推动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研究走向深入。
关键词 孙中山 辛亥革命 回顾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4年广东“商团事变”再探 被引量:7
8
作者 温小鸿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1年第3期124-131,共8页
1923年初 ,孙中山通过滇军、桂军、粤军的力量发动了讨伐陈炯明的战争 ,第三次在广东建立了政权。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和“讨陈”战争的需要 ,孙中山必须想方设法满足诸路军阀贪得无厌的胃口。为此 ,孙中山及广东政府采取了过度“抽血”... 1923年初 ,孙中山通过滇军、桂军、粤军的力量发动了讨伐陈炯明的战争 ,第三次在广东建立了政权。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和“讨陈”战争的需要 ,孙中山必须想方设法满足诸路军阀贪得无厌的胃口。为此 ,孙中山及广东政府采取了过度“抽血”的财政政策。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广东的经济和财政状况的分析 ,认为对1924年底发生的“商团事变” ,不能将其简单定性为“反革命叛乱”。事变的发生 ,其实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 ,“扣械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4年 广东 商团事变 "讨陈"战争 财政危机 "扣械"事件 历史背景 成因 经济 社会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通志要录
9
作者 李默 《图书馆论坛》 1983年第3期28-34,55,共8页
概述明、清和民国时代所编纂的广东通志八种,每种录其编纂人、刊刻年代、叙事年代、国内藏本和不同版木(著录相异的也予列出)、编纂经过、内容提要和简单评价等。
关键词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通志 嘉靖 编纂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纂修 艺文志 图书馆学刊 总督 刻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商业扩张时代的广州贸易(1750~1840年) 被引量:11
10
作者 叶显恩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本文论述1 8世纪全球商业扩张时代南海贸易格局所发生的变化,广州“独口通商”的由来和广州贸易的特点。着重探讨广州华商资本的发展及其卷入世界市场的情况。指出以十三行商人为代表的豪商,已同其印度、美国商人伙伴一样,成为国际性的... 本文论述1 8世纪全球商业扩张时代南海贸易格局所发生的变化,广州“独口通商”的由来和广州贸易的特点。着重探讨广州华商资本的发展及其卷入世界市场的情况。指出以十三行商人为代表的豪商,已同其印度、美国商人伙伴一样,成为国际性的商人。广州华南的商业网络不仅越过传统的南海水域伸展到欧、美各地,而且与国际的贸易网络相交织,甚至已经直接投资于欧、美各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时代 商业扩张时代 南海贸易圈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屯门地区海防与贸易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庆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97,共8页
古代屯门包括今香港和深圳南头等陆地及附近海域,历来是"全广门户"和贸易要区。明朝设置官军,重兵镇守,在粤海海防中占有十分显要的位置。明中期南头贸易一度形成与广州相配合的运作机制,可名之为"南头体制",在广... 古代屯门包括今香港和深圳南头等陆地及附近海域,历来是"全广门户"和贸易要区。明朝设置官军,重兵镇守,在粤海海防中占有十分显要的位置。明中期南头贸易一度形成与广州相配合的运作机制,可名之为"南头体制",在广东海外贸易转型与管理制度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门 海防 海外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庸之道与《中庸》学 被引量:4
12
作者 章权才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8-113,共6页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典籍中,首先提出“中庸”的是《论语》的《雍也》篇。孔子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过”与“不及”两个概念,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两者是对立的统一。这...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典籍中,首先提出“中庸”的是《论语》的《雍也》篇。孔子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是既反对“过”,又反对“不及”。“过”与“不及”两个概念,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两者是对立的统一。这在认识论上是有深度的。孔子中庸思想是用“中”致“和”,寻求稳定。这在政治上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孔子中庸思想的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有两个阶段特别重要:一是在战国;一是在两宋。战国阶段,中庸思想主要由思孟学派传承下来;两宋阶段,发展中庸思想的是思想家二程和朱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不及 致中和 四书 道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中山、南方政府与华盛顿会议——以代表问题为中心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金超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6,共10页
北京政府自接到参加华盛顿会议的邀请后,即着手组织代表团,希冀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政府派人共同赴会,但遭到严拒。代表问题一时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社会各界从不同的立场出发,纷纷发表见解。会议期间,孙中山仍派出私人代表马素赴美,适... 北京政府自接到参加华盛顿会议的邀请后,即着手组织代表团,希冀以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政府派人共同赴会,但遭到严拒。代表问题一时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社会各界从不同的立场出发,纷纷发表见解。会议期间,孙中山仍派出私人代表马素赴美,适机阐明南方政府的严正态度。不选派正式代表出席华盛顿会议,对急于寻求国际承认和列强支持的南方政府来说,失去了一次在国际舞台发声的机会,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随后,孙中山对会议结果及日本帝国主义提出严厉批评,外交策略的抉择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南方政府 华盛顿会议 代表问题 外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谢表及其政治功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0-124,共5页
宋代谢表为臣僚所上谢皇帝恩惠之文书,包括官员升迁除拜、谪降贬徙,或生日受赐酒醴、封爵追赠等。谢表虽为例行文书,但臣僚常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而官员个人的文学素养、仕宦经历、性格魅力等也会对谢表的内容有所影响。宋代谢表... 宋代谢表为臣僚所上谢皇帝恩惠之文书,包括官员升迁除拜、谪降贬徙,或生日受赐酒醴、封爵追赠等。谢表虽为例行文书,但臣僚常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而官员个人的文学素养、仕宦经历、性格魅力等也会对谢表的内容有所影响。宋代谢表除表示谢恩外,还有一定的政治功能,它既可以"文饰己过"或"诬毁"他人,又可成为政敌攻击异己的文字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谢表 政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督抚与谘议局的设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振武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2-150,共9页
在各省设立谘议局是清廷预备立宪的重要举措之一。督抚作为清王朝在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谘议局的设立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他们不但率先向朝廷提议设立谘议局,而且为筹办谘议局筹措经费,还督促府州县地方官吏落实各项筹备工作。可以... 在各省设立谘议局是清廷预备立宪的重要举措之一。督抚作为清王朝在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在谘议局的设立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他们不但率先向朝廷提议设立谘议局,而且为筹办谘议局筹措经费,还督促府州县地方官吏落实各项筹备工作。可以说,没有督抚的支持,谘议局很难按时成立。谘议局的设立说明,尽管"晚清新政"时期清廷的威信已大不如前,尽管督抚们对宪政的态度有所不同,但朝廷政令在地方依然可以得到遵守施行,清廷中央仍可有效控驭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抚 谘议局 预备立宪 立宪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自由女”现象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兰萍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1-126,共6页
清末民初的"自由女"反传统反道德现象,不但在当时引起坊间质疑,即使后人也常将其与"堕落"、"淫乱"相联系,女权主义者对其更是避重就轻或避而不谈。清末民初"自由女"跨越世俗道德底线的现象,实... 清末民初的"自由女"反传统反道德现象,不但在当时引起坊间质疑,即使后人也常将其与"堕落"、"淫乱"相联系,女权主义者对其更是避重就轻或避而不谈。清末民初"自由女"跨越世俗道德底线的现象,实际上是其在"男女平等"旗帜下要求性关系平等的表现,此源自女性在特定历史阶段对男性——唯一参照物的效仿和报复体验、外部世界的示范作用以及人类追求自由的本能和天性,亦为中国妇女解放从低级形式走向高级形式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自由女 自由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50~1640年代澳门对东南亚贸易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庆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澳门是葡萄牙人海上殖民帝国和海外贸易体系的重要据点 ,葡人采取王室贸易和私营贸易形式经营澳门对东方贸易 ,其中东南亚、日本是澳门贸易的主要区域。 1 5 5 0~ 1 640年代 ,葡萄牙商船经常进出安宪、会安、暹罗阿瑜陀耶、北大年、马... 澳门是葡萄牙人海上殖民帝国和海外贸易体系的重要据点 ,葡人采取王室贸易和私营贸易形式经营澳门对东方贸易 ,其中东南亚、日本是澳门贸易的主要区域。 1 5 5 0~ 1 640年代 ,葡萄牙商船经常进出安宪、会安、暹罗阿瑜陀耶、北大年、马六甲、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望加锡、帝汶等港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0~1640年代 澳门 东南亚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观应与孙中山关系析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苹 张磊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105-109,共5页
19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郑观应同孙中山有过颇为密切的交往。他们之间无论在家庭、教育、经历乃至年龄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都诞生于商品经济发达与对外开放的珠江三角洲,较早地从故乡走向中国和世界。他们都满怀... 19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郑观应同孙中山有过颇为密切的交往。他们之间无论在家庭、教育、经历乃至年龄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都诞生于商品经济发达与对外开放的珠江三角洲,较早地从故乡走向中国和世界。他们都满怀爱国救亡的热忱,中法战争及其失败给予两人以极大的刺激和策励。这种差别和相同,决定了他们之间只能是短暂的友谊。郑观应称赞孙中山“少年英俊”,积极支持他北上投书李鸿章以实现改革救国的抱负。孙中山与时俱进,使他与未能同现存政权决裂的郑观应分道扬镳。他们后来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只是郑观应晚年曾经斥责袁世凯以御用的《中华民国约法》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可算是其友谊在20年后的唯一回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观应 孙中山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鸦片战争前后的“更法”与“借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松荣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在鸦片战争前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揭开了晚清改革的序幕。从“更法”,即变更旧制、整顿旧法开始,在新形势下又转向“借法”,即学习和取法西方。学习、借法西方从上、下两个层面展开,从而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自强运动。
关键词 鸦片战争 更法 借法 关系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孙中山的系统思维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明同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141-147,共7页
孙中山的系统思维观是中国古代系统思维观的承传和发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基本内容包括对宇宙进化系统与社会进化系统的揭示,对未来社会建设系统工程的勾画及对系统的均衡性、协调性和开放性的揭示。
关键词 孙中山 系统 思维观 均衡 协调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