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邹坚坚 胡真 +2 位作者 汪泰 李沛伦 王成行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7,71,共6页
针对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石,采用由"分级-粗粒跳汰-细粒摇床"重选预富集工艺、"钨硫枱浮分组-分类磨矿-异步浮选分离"钨硫分离工艺和"加温脱药-钼优先浮选-铋银重选-铜银浮选"硫化矿相互分离工... 针对粤北某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石,采用由"分级-粗粒跳汰-细粒摇床"重选预富集工艺、"钨硫枱浮分组-分类磨矿-异步浮选分离"钨硫分离工艺和"加温脱药-钼优先浮选-铋银重选-铜银浮选"硫化矿相互分离工艺3部分组成的工艺流程,生产实践结果显示,在原矿钨、铜、钼、铋、银品位分别为0.417%、0.111%、0.017%、0.072%和9.909 g/t时,获得了钨、铜、钼、铋、硫品位分别为61.96%、21.69%、51.89%、25.18%和44.51%,回收率分别为80.21%、72.28%、64.01%、56.40%和60.41%的合格产品,银在铜、铋精矿中品位分别为353.31 g/t和3 391.49 g/t,总回收率为68.27%,充分回收了铜、钼、铋、硫、钨等有价金属元素,实现了极低品位伴生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品位 伴生稀有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锌锡低品位铜矿石的高效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坤举 李强 +2 位作者 王成行 李沛伦 吕昊子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内蒙古某含锡锌低品位铜矿石的铜、锡和锌品位分别为0.69%、0.12%和0.30%,原生产工艺仅对铜进行回收。为了完善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铜、... 内蒙古某含锡锌低品位铜矿石的铜、锡和锌品位分别为0.69%、0.12%和0.30%,原生产工艺仅对铜进行回收。为了完善工艺流程,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铜、锌、锡主要以黄铜矿、铁闪锌矿、锡石的形式赋存,元素占有率均在93%~95%,且这些矿物总体嵌布粒度较粗,锡石的嵌布粒度更粗且易解离,这为粗磨情况下浮选分离硫锡、减少锡石的过磨损失创造了条件。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采用1粗1精1扫流程混浮铜锌、1粗1精1扫流程选硫,铜锌混浮精矿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0%的情况下,采用1粗2精1扫流程抑锌浮铜、铜尾矿采用1粗2精1扫流程选锌,获得了铜品位22.72%、含锌1.37%、铜回收率94.50%的铜精矿,锌品位41.23%、含铜0.75%、锌回收率65.97%的锌精矿,硫品位23.25%、硫回收率63.55%的高硫产品。浮选尾矿采用1粗1精摇床重选流程选锡,获得了锡品位50.20%、回收率22.28%的锡精矿,以及锡品位8.52%、回收率18.27%的锡次精矿。有效实现了低品位铜矿石中锡、锌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锡低品位铜矿石 浮选分离硫锡 再磨 抑锌浮铜 摇床重选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金矿床中伴生极低品位铅资源的综合回收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宋宝旭 付华 +2 位作者 冉金城 胡真 符德贵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5,共4页
为综合回收某铜金硫化矿中伴生的极低品位铅资源,采用铜铅混选-铜铅分离工艺流程,配合特效浮选药剂,在原矿铜、金品位分别为0.41%和1.58 g/t情况下,获得了铜品位17.46%、金品位36.95 g/t的含金铜精矿,铜、金回收率分别为85.17%和47.94%... 为综合回收某铜金硫化矿中伴生的极低品位铅资源,采用铜铅混选-铜铅分离工艺流程,配合特效浮选药剂,在原矿铜、金品位分别为0.41%和1.58 g/t情况下,获得了铜品位17.46%、金品位36.95 g/t的含金铜精矿,铜、金回收率分别为85.17%和47.94%。与此同时,在原矿铅品位仅为0.19%的情况下,获得了铅品位64.05%、铅总回收率64.18%的合格铅精矿,实现了铜金矿床中伴生极低品位铅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硫化矿 极低品位 铜铅分离 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技术在重金属固废综合利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贺壮志 何晓娟 +3 位作者 陈志强 刘勇 饶金山 吕昊子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7-85,共9页
重金属固废的综合利用价值较高,但是当前综合利用技术多处于实验室水平,工业可行性较低;参考矿物加工领域的"硫化-浮选"工艺,重金属的硫化技术成为该工艺研究的重点。在介绍了表面硫化技术、机械硫化技术、水热硫化技术、硫... 重金属固废的综合利用价值较高,但是当前综合利用技术多处于实验室水平,工业可行性较低;参考矿物加工领域的"硫化-浮选"工艺,重金属的硫化技术成为该工艺研究的重点。在介绍了表面硫化技术、机械硫化技术、水热硫化技术、硫化沉淀技术和硫化焙烧技术及其在天然矿物方面应用的基础上,总结硫化技术在重金属固废(废渣、飞灰和污泥为主)综合利用方面的适用性和研究进展;进一步讨论五种硫化技术在重金属固废综合利用方面的优缺点,指出针对不同理化性质的固废应选择不同的硫化技术;最后得出硫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为明确硫化物的晶体和表面性质等与可浮性之间的关系,明确硫化率的影响因素,掌握硫化物晶体结构和表面性质的调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重金属 综合利用 硫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高浊度宝玉石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喻连香 刘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103,共6页
针对宝玉石加工含油高浊度废水悬浮物浓度高,0.5μm左右微细粒在含油废水中易形成胶体溶液而自然沉淀难,废水循环利用严重损伤生产设备和工人健康,如外排严重污染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本论文根据该废水的水质特点开展了资源化利用研究。通... 针对宝玉石加工含油高浊度废水悬浮物浓度高,0.5μm左右微细粒在含油废水中易形成胶体溶液而自然沉淀难,废水循环利用严重损伤生产设备和工人健康,如外排严重污染环境的一系列问题,本论文根据该废水的水质特点开展了资源化利用研究。通过实验探究了pH调整剂和混凝剂用量以及沉降时间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基于优化出的混凝、絮凝沉淀、固液分离实验条件,进一步进行了废水深度处理气浮实验,探究出了混凝-絮凝沉淀-固液分离-气浮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该技术可使宝玉石加工含油高浊度废水中的悬浮物浓度与浊度从初始11 000 mg/L、7 590 NTU分别降至5 mg/L和3 NTU,去除率分别高达99.95%和99.96%,出水水质满足宝玉石加工生产回用水要求;同时,采用新技术处理每吨含油高浊度难处理宝玉石加工废水的药剂成本仅为0.96元,处理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目前为止,宝玉石加工行业还未见该新技术应用,可在国内外同行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玉石加工 含油 高浊度 废水 混凝 气浮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锡多金属矿浮—重—反浮选中矿中铜锌锡的分离回收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凯志 邱显扬 +1 位作者 李汉文 胡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8-84,共7页
内蒙古某锡铜锌多金属矿在摇床重选选锡过程中的脱硫作业产生的高硫产品含铜0.56%、含锌1.55%、含银218.96 g/t、含锡0.86%、含硫20.58%,其中有价铜矿物主要为黝铜矿和黄铜矿,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锡矿物主要为锡石和黝锡矿,银主要赋存... 内蒙古某锡铜锌多金属矿在摇床重选选锡过程中的脱硫作业产生的高硫产品含铜0.56%、含锌1.55%、含银218.96 g/t、含锡0.86%、含硫20.58%,其中有价铜矿物主要为黝铜矿和黄铜矿,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锡矿物主要为锡石和黝锡矿,银主要赋存于黝铜矿中。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现场高硫产品进行了铜银锌锡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经活性炭脱药后,使用GYS-Y1抑硫,在粗磨情况下采用优先浮铜银工艺,获得了铜品位10.89%,银品位3867.51 g/t,铜回收率77.40%,银回收率70.30%的铜银精矿;选铜尾矿采用活化浮锌工艺,粗选使用GYS-Y1抑硫,精选使用石灰强化抑硫,获得了锌品位40.68%,银品位452.33 g/t,锌回收率67.71%,银回收率5.33%的锌精矿;对选锌主体尾矿进行浮硫,获得了硫品位32.53%,硫回收率72.75%的硫精矿,浮硫尾矿采用摇床重选回收锡,获得了锡品位11.47%,锡回收率19.62%的锡精矿,较好地实现了现场高硫产品中铜、银、锌、锡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精矿 脱药 铜银优先浮选 活化浮锌 摇床选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铜渣中综合回收铜、银的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汪泰 叶小璐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9-41,共3页
对国内某艾萨炉铜冶炼渣进行了回收铜和银的浮选试验研究。综合回收该铜渣中铜银的前提是:使铜与铁橄榄石、铅铁玻璃等脉石矿物充分解离;清洁、活化被脉石矿物污染的铜矿物表面;选择高效捕收剂回收密度大、粒度粗的金属铜。基于此,确定... 对国内某艾萨炉铜冶炼渣进行了回收铜和银的浮选试验研究。综合回收该铜渣中铜银的前提是:使铜与铁橄榄石、铅铁玻璃等脉石矿物充分解离;清洁、活化被脉石矿物污染的铜矿物表面;选择高效捕收剂回收密度大、粒度粗的金属铜。基于此,确定磨矿细度-0.074 mm粒级占93%,在球磨机中添加调整剂碳酸钠,并以GD-3为捕收剂,通过一粗三精二扫闭路浮选工艺,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9.55%、银品位146.30 g/t,铜回收率90.99%、银回收率83.48%的技术指标,为该铜渣的资源化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浮选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铌冶炼厂含氟废水资源化治理技术 被引量:9
8
作者 杜璞欣 宋卫锋 +2 位作者 刘勇 周吉奎 吕先谨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7-493,共7页
采用合金膜电渗析法分离富集钽铌冶炼厂含氟废水中的F-和SO42-。最优的工艺运行条件为:膜对电压0.500 V,膜面流速4.09 cm/s。在此条件下电渗析30 min,F-去除率达97.53%,SO42-去除率接近100%。优化条件下运行电渗析器,一段淡水中大部分... 采用合金膜电渗析法分离富集钽铌冶炼厂含氟废水中的F-和SO42-。最优的工艺运行条件为:膜对电压0.500 V,膜面流速4.09 cm/s。在此条件下电渗析30 min,F-去除率达97.53%,SO42-去除率接近100%。优化条件下运行电渗析器,一段淡水中大部分的F-和SO42-均被去除,可以直接回用。一段电渗析的浓水再经多段电渗析浓缩,以LiOH·H2O沉淀F-得到LiF产品,该LiF产品纯度达99.06%,满足GB/T 22666—2008标准的3级品要求。LiF收率为84.92%,F-整体回收率为7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铌冶炼 含氟废水 电渗析 氟化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含银铜矿伴生银矿物强化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宋宝旭 邱显扬 +3 位作者 胡佛明 李沛伦 邹坚坚 付华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0,58,共5页
云南某含银铜矿石银品位为21.77 g/t,主要赋存于黄铜矿、游离银和磁黄铁矿中,在选别过程中铜硫分离时兼顾银的回收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抑硫浮铜流程,研究筛选出石灰及Z200作为合适的调整剂和高效捕收剂,在抑制黄铁矿、磁黄铁矿的同时... 云南某含银铜矿石银品位为21.77 g/t,主要赋存于黄铜矿、游离银和磁黄铁矿中,在选别过程中铜硫分离时兼顾银的回收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抑硫浮铜流程,研究筛选出石灰及Z200作为合适的调整剂和高效捕收剂,在抑制黄铁矿、磁黄铁矿的同时强化银的回收。最终闭路试验获得了品位23.92%、回收率97.10%的铜精矿,且含银136.38 g/t,银的回收率达到77.05%,实现了铜硫分离的同时强化银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游离银 黄铜矿 抑硫浮铜 磁黄铁矿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某含铜污泥冶炼渣富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饶金山 吕昊子 +3 位作者 陈志强 胡红喜 刘勇 蒋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5-210,共6页
某含铜污泥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含铜3.50%,铜主要以金属铜和铜镍锡合金的形式存在,含铜物质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其中-0.01mm难选粒级占55%左右。对该铜渣开展浮选工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粗选pH和丁基黄药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某含铜污泥冶炼渣(以下简称铜渣)含铜3.50%,铜主要以金属铜和铜镍锡合金的形式存在,含铜物质嵌布粒度粗细不均匀,其中-0.01mm难选粒级占55%左右。对该铜渣开展浮选工艺研究,考察了磨矿细度、粗选pH和丁基黄药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全粒级浮选和筛分—浮选流程的开路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85.76%的条件下,以丁基黄药为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全粒级开路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20.56%、铜回收率为65.98%的铜精矿;而筛分—浮选最终可获得铜品位15.65%、铜回收率56.52%的浮选铜精矿和铜品位22.56%、铜回收率18.63%的+0.15 mm产品,铜的综合回收率达75.15%,尾矿铜品位降低至0.49%。全粒级闭路浮选中矿易累积,而筛分—浮选闭路试验流程稳定,最终+0.15 mm产品和浮选精矿的综合铜回收率为85.15%、铜品位为11.90%,满足回炉冶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污泥 铜渣 筛分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降解性月桂酰基丙基氧化胺的合成及浮选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文刚 王鑫阳 +1 位作者 刘文宝 周晓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0,共6页
常见的胺类阳离子捕收剂具有较高的毒性,而且降解性能差,不仅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污染环境,阻碍了胺类捕收剂在工业上的安全应用。采用常见的胺类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基丙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低毒高降解性胺... 常见的胺类阳离子捕收剂具有较高的毒性,而且降解性能差,不仅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且污染环境,阻碍了胺类捕收剂在工业上的安全应用。采用常见的胺类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基丙基叔胺为原料,合成一种新型的低毒高降解性胺类表面活性剂——月桂酰基丙基氧化胺(LAO),并将其首次作为捕收剂用于赤铁矿与石英的浮选分离试验。分别采用石英、赤铁矿单矿物浮选和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考察LAO的浮选特性。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LAO作为捕收剂对石英具有良好的捕收能力,在pH=6.0∼8.0之间石英的回收率可达95.0%以上,且赤铁矿回收率低于10.0%。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表明,LAO对石英和赤铁矿具有良好的选择性,LAO用量15.0 mg/L,淀粉用量6.0 mg/L,矿浆pH值为5.98的条件下,LAO对赤铁矿和石英的分离效率可达88.86%,远高于常见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生物降解和毒理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高毒性难降解的胺类捕收剂十二胺,LAO毒性低,属于低毒有机化合物,其生物降解性能也优于DDA。在此基础上,探讨LAO生物降解机理,为低毒高降解性胺类阳离子捕收剂的设计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反浮选 胺类捕收剂 月桂酰基丙基氧化胺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Mn-Ag-Cu结合矿的浸出机理及工业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沛伦 邱显扬 +1 位作者 胡真 刘殿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3-573,共11页
氧化铁锰矿物中通常含有银、铜等伴生元素,多以类质同象或亚显微包裹的形式与主元素锰结合共生,赋存状态复杂。Mn-Ag-Cu结合矿在化学浸出过程中,三种离子可能会交互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基于HSC Chemistry软件进行了Mn-Cu-Fe的电势−pH分... 氧化铁锰矿物中通常含有银、铜等伴生元素,多以类质同象或亚显微包裹的形式与主元素锰结合共生,赋存状态复杂。Mn-Ag-Cu结合矿在化学浸出过程中,三种离子可能会交互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基于HSC Chemistry软件进行了Mn-Cu-Fe的电势−pH分析,构建了化学浸出平衡体系。根据铜在不同pH值和电势条件下的物质组成,推断出酸浸后残余的铜会消耗氰化物,影响银的回收,据此进行了氰化钠用量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浸终点pH=3.0时,残余铜的影响较小,氰化钠的用量可以从6000 g/t降低至2500 g/t,对矿山含氰尾渣的治理以及含氰废水的回收利用具有一定意义。最终在工业化研究中,通过调整硫酸添加方式,确保了酸浸作业pH值在2~3的范围内,取得了银浸出率92.30%、铜浸出率30.45%的稳定试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 Chemistry软件 锰银铜结合矿 化学解离 浸出机理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藻土负载铁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某选矿废水的降解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晨亮 王成行 +2 位作者 胡真 汪泰 邹坚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3-187,共5页
某硫铁矿选矿废水COD偏高,达220 mg/L,通过将铁氧化物负载于硅藻土上制成非均相Fenton法催化剂,用于对该废水进行氧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非均相Fenton法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Fe3+浓度0.03 mol/L,Na OH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3,焙烧温度... 某硫铁矿选矿废水COD偏高,达220 mg/L,通过将铁氧化物负载于硅藻土上制成非均相Fenton法催化剂,用于对该废水进行氧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非均相Fenton法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Fe3+浓度0.03 mol/L,Na OH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3,焙烧温度150℃;新型硅藻土负载铁氧化物催化剂非均相Fenton法降解废水COD的工艺条件为废水初始p H=5,催化剂投加量为1.5 g/L,H2O2投加量为11.79 mmol/L,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的COD去除率达85.67%;以资源丰富、负载性能好的硅藻土为原料制备的非均相Fenton法催化剂,可高效、低成本降解选矿废水的COD,处理后的水质符合排放标准,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矿废水 COD 非均相Fenton法 硅藻土 铁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白钨加温浮选尾矿回收萤石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文工 吴迪 +2 位作者 王洪岭 孟庆波 高玉德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综合回收某白钨矿加温浮选尾矿中的萤石资源,采用“磨矿-水置换浓缩-萤石浮选”工艺,在给矿CaF_(2)品位25.47%条件下,获得了CaF_(2)品位92.35%、回收率60.59%的萤石精矿。
关键词 尾矿回收 萤石 浮选 再磨 水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废催化剂中微波浸出钒的工艺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致远 刘勇 +2 位作者 周吉奎 刘牡丹 刘珍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8-1315,共8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废石化催化剂微波辅助碱性浸出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建立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和Na OH浓度及三者间交互作用对钒浸出率影响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最显著;反应时间与Na OH浓度、微波功率与...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废石化催化剂微波辅助碱性浸出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建立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和Na OH浓度及三者间交互作用对钒浸出率影响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对钒浸出率的影响最显著;反应时间与Na OH浓度、微波功率与NaOH浓度的交互作用对钒浸出率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8 W,反应时间13.50 min,Na OH浓度87.51 g/L。此条件下,钒浸出率为97.55%±0.18%,与模型预测值吻合度较高。微波浸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微波条件下,钒的浸出率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这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温度差和矿物表面裂缝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催化剂 响应曲面法 微波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SCR脱硝催化剂碳酸钠焙烧⁃浸出行为及其热力学计算 被引量:5
16
作者 卜浩 何名飞 +4 位作者 吕昊子 曹苗 夏启斌 高玉德 孟庆波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2,87,共6页
采用碳酸钠熔盐法处理废SCR脱硝催化剂,回收其中有价金属钒、钨,在热力学计算基础上,研究了焙烧温度、碳酸钠加入量、焙烧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熔盐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1000℃、碳酸钠与废催化剂质量比1.2∶1、焙烧时间60 ... 采用碳酸钠熔盐法处理废SCR脱硝催化剂,回收其中有价金属钒、钨,在热力学计算基础上,研究了焙烧温度、碳酸钠加入量、焙烧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熔盐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1000℃、碳酸钠与废催化剂质量比1.2∶1、焙烧时间60 min时,催化剂中钒、钨、钛的氧化物分别转变为Na3VO4、Na2WO4、Na16Ti10O28和少量的Na2TiO3,此时钒和钨的浸出回收率分别达到99.70%和99.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SCR脱硝催化剂 碳酸钠 熔盐法 焙烧 浸出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璞欣 周吉奎 +2 位作者 宋卫锋 刘勇 刘牡丹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64,共8页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三种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技术,包括火法冶金技术、湿法冶金技术和生物冶金技术。经过比较,以酸浸出—沉淀/萃取法为工艺流程的湿法技术对设备和能耗要求低、浸出效率高,是工业上方便引入的一种优异技术。
关键词 废旧锂电池 正极材料 工艺流程 湿法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SCR脱硝催化剂钒钨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卜浩 吕昊子 +4 位作者 曹苗 高玉德 何名飞 孟庆波 李双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5,共7页
含有钒、钨和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在许多工业应用中被广泛还原氮氧化物。各行业脱硝催化剂正在进入报废更换高峰期,处理废催化剂回收有价金属迫在眉睫。将回收的钒、钨、钛用于生产新型催化剂或其他产品,可形成循环经济。对废脱硝... 含有钒、钨和钛的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在许多工业应用中被广泛还原氮氧化物。各行业脱硝催化剂正在进入报废更换高峰期,处理废催化剂回收有价金属迫在眉睫。将回收的钒、钨、钛用于生产新型催化剂或其他产品,可形成循环经济。对废脱硝催化剂钒钨提取工艺进行详细综述,重点介绍钒钨浸出和钒钨分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脱硝催化剂 浸出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金山铜金矿中金铜银的赋存状态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美荣 孟庆波 +3 位作者 梁冬云 沈贤德 李波 张莉莉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8,共8页
采用矿物自动分析仪(ML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紫金山金铜矿入选矿石中有价元素铜、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及分选过程中的金属走向。结果表明,铜矿物主要有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金银以游离矿物和硫化物包裹体为主。... 采用矿物自动分析仪(MLA)、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紫金山金铜矿入选矿石中有价元素铜、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及分选过程中的金属走向。结果表明,铜矿物主要有蓝辉铜矿、铜蓝、硫砷铜矿,金银以游离矿物和硫化物包裹体为主。铜矿物常见沿明矾石溶蚀孔洞或碎裂缝隙充填,与黄铁矿密切连生,从原矿中分选铜矿物,理论品位为Cu 69.70%,理论回收率93.55%。中粒金嵌布于铜矿物和黄铁矿矿物粒间或裂隙,可随着铜和硫的回收进入铜、硫精矿,金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57.19%和27.27%;微细金粒包裹于明矾石和石英中,随脉石损失于尾矿中。银以显微银为主,多见呈微细粒包裹于硫化矿物中,铜精矿和硫精矿中银的理论回收率分别为56.96%和2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矿 铜矿物 自然金 赋存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电镀污泥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瑞立 吕建芳 +3 位作者 宋卫锋 刘牡丹 刘勇 吕先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63-2575,共13页
为了明确含铜电镀污泥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FactSage 8.0软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提出“氧化脱硫-还原熔炼”的含铜污泥回收工艺,考察各因素对脱硫率和铜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对含铜电镀污泥进行还原熔炼,大... 为了明确含铜电镀污泥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利用FactSage 8.0软件进行了热力学计算,提出“氧化脱硫-还原熔炼”的含铜污泥回收工艺,考察各因素对脱硫率和铜回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接对含铜电镀污泥进行还原熔炼,大部分的铜会与硫结合形成铜锍。通过氧化熔炼能有效脱除污泥中的硫并最终生成品位较高的低硫铜产品,而铁硅系氧化物的存在能够显著降低脱硫所需的温度。在氧化脱硫温度为1450℃、氧化脱硫时间为30 min、还原熔炼温度为1300℃、还原熔炼时间为90 min、Na_(2)CO_(3)添加量为5%、CaO与SiO_(2)质量比为0.5、Fe与SiO_(2)质量比为0.6、还原剂添加量(即C与Cu物质的量比)为1.2的条件下,脱硫率达到99.41%,铜回收率为96.89%,熔渣中铜的质量分数<0.50%,铜产品品位为9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铜电镀污泥 元素迁移转化 氧化脱硫 还原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