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旋转Scheimpflug照相系统对角膜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欧忠敏 郭海科 +2 位作者 金海鹰 Gerd. U. Auffarth 张洪洋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以旋转Scheimpflug照相技术(Pentacam)研究角膜前表面曲率(Ra)、后表面曲率(Rp)及角膜厚度;根据测量结果,探讨角膜屈光力的计算方法。方法应用Pentacam对302名正常角膜的Ra、Rp、角膜厚度及测量所得K值(Km)进行测量,计算Rp与Ra比值(... 目的以旋转Scheimpflug照相技术(Pentacam)研究角膜前表面曲率(Ra)、后表面曲率(Rp)及角膜厚度;根据测量结果,探讨角膜屈光力的计算方法。方法应用Pentacam对302名正常角膜的Ra、Rp、角膜厚度及测量所得K值(Km)进行测量,计算Rp与Ra比值(Rp/Ra)、角膜前表面屈光力(Ka)、后表面屈光力(Kp),以几何光学公式计算角膜屈光力(KO)与标定的角膜系数(Nc),对角膜各参数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直线回归分析Rp与Ra的相关性。结果各参数均服从正态分布。Ra为(7.74±0.26)mm,Ka为(48.62±1.61)D,CT为(0.545±0.036)mm,与既往报道的数据相似;角膜后表面参数与既往报道的数据及Gullstrand模型眼不同,Rp为(6.44±0.25)mm,Kp为(-6.22±0.24)D,Rp/Ra为0.832±0.017,低于Gullstrand模型眼的参数;Rp与Ra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Rp=0.81×Ra+0.17(R2=0.71,P<0.05);Nc为1.3288±0.0010,低于标准的角膜系数1.3375。KO为(42.52±1.42)D,低于Km(43.64±1.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87,P<0.01)。K1.3288为(42.52±1.41)D,与K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2,P=0.96)。KO与K1.3288呈直线相关,回归方程为KO=1.006×K1.3288-0.241(R2=0.99,P<0.05)。结论旋转Scheimpflug照相技术与传统角膜地形图仪原理不同,应用该技术发现Rp、Kp、Rp/Ra及Nc与Gullstrand模型眼参数不同,对于标准化角膜光学模型及角膜屈光力的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Scheimpflug照相技术 PENTACAM 角膜参数 角膜屈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1.8mm与3.0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蓝剑青 郭海科 +1 位作者 崔颖 陈艳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4-957,共4页
目的比较1.8 mm同轴微切口与3.0 mm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7例(39眼),分别行1.8 mm同轴微切口(22例,23眼)及3.0 mm标准切口(15例,1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 目的比较1.8 mm同轴微切口与3.0 mm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年龄相关性白内障37例(39眼),分别行1.8 mm同轴微切口(22例,23眼)及3.0 mm标准切口(15例,16眼)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平均超声能量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检查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术源性散光、黄斑中央厚度等。结果术中微切口组和标准切口组所用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分别为(6.99±4.90)s、(10.56±9.13)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P=0.35);所用平均超声能量分别为(17.28±9.55)%、(24.47±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P=0.03)。两组术前、术后1 d UCVA、BCVA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周UCVA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BCVA及术后1个月UCVA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角膜内皮细胞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4、-0.95,P=0.59、0.3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黄斑中央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1、0.41,P=0.44、0.69)。术前、术后1 d两组患者前房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0.50,P=0.55、0.64)。两组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56、-3.28,P=0.00、0.00),术前、术后1 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1.11,P=0.14、0.27)。角膜中心3.0 mm及5.0 mm范围内,微切口组术后1周术源性散光均低于标准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2.19,P=0.00、0.03)。结论同轴1.8 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有效超声乳化时间缩短,术源性散光小、回退快,术后视力恢复较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切口 同轴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标准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ntacam与IOLMaster对角膜曲率与前房深度测量结果的比较 被引量:20
3
作者 金海鹰 郭海科 +1 位作者 Gerd.U.Auffarth 张洪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9-351,共3页
目的比较Pentacam与IOLMaster对角膜曲率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depth,ACD)测量的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排除有角膜病史、角膜手术史与眼外伤史的患者。纳入125例250眼正常眼,分别用Pentacam与IOLMaster进行角膜曲率半径(最陡... 目的比较Pentacam与IOLMaster对角膜曲率与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depth,ACD)测量的结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排除有角膜病史、角膜手术史与眼外伤史的患者。纳入125例250眼正常眼,分别用Pentacam与IOLMaster进行角膜曲率半径(最陡峭径线曲率半径R1、最平坦径线曲率半径R2与平均曲率半径Rmean)与ACD的测量。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检查结果的差异;直线回归分析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结果Pentacam测量所得R1、R2、Rmean分别为(7.89±0.29)mm、(7.62±0.28)mm与(7.75±0.26)mm,IOLMaster测量结果分别为(7.89±0.30)mm、(7.61±0.29)mm与(7.75±0.27)mm,经配对样本t检验,两种仪器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entacam测量所得ACD为(3.57±0.39)mm,高于IOLMaster测量所得结果(3.44±0.40)m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6,P<0.001)。Pentacam与IOLMaster对R1、R2、Rmean与ACD的测量结果均呈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平方分别为0.97、0.93、0.97与0.82(均为P<0.001)。结论Pentacam与IOLMaster对角膜曲率与ACD的测量结果均呈较高的相关性,表明两种仪器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性,可作为晶状体眼与人工晶状体眼视光学特点的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分析仪 IOLMaster测量仪 角膜曲率 前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蔡晶晶 孟倩丽 +3 位作者 郭海科 张良 李东风 崔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 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方法选择糖尿病病程大于6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根据临...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 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的表达。方法选择糖尿病病程大于6个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根据临床表现和诊断将其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18例及DR组46例其中DR组中包括非增生型DR(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患者24例及增生型DR(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PDR)患者22例。选择同期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0人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 tion,qRT-PCR)检测各组PBMC中HO-1 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之间HO-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HO-1 mRNA表达水平与各项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qRT PCR检测发现,DR组、NDR组以及对照组PBMC中HO-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015±0.007、0.021±0.010、0.027±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88,P<0.001)。其中,DR组H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DR组(P=0.014);ND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PDR组患者PBMC中HO-1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12±0.007,显著低于NPDR组(0.018±0.007)(t=-3.052,P=0.004)。ln(HO-1)mRNA表达水平与收缩压(β=-0.011,P=0.001)及糖化血红蛋白(β=0.088,P=0.008)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HO-1 mRNA在DR患者及PDR患者PBMC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提示HO-1可能作为一个保护性因素参与DR的发生及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海科 韩云飞 张洪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141例(141眼)患有糖尿病但不伴或伴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分别记录患者的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依据ETDRS进行分级),并记录其屈光度、拍摄眼底彩照...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分析糖尿病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141例(141眼)患有糖尿病但不伴或伴有轻微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分别记录患者的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依据ETDRS进行分级),并记录其屈光度、拍摄眼底彩照,利用快速黄斑扫描模式(Stratus OCT)获取患者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同时探讨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结果黄斑中央小凹视网膜平均厚度为(178.46±43.89)μm,直径1mm的中央区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02.52±36.48)μm。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之间的中央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性别、年龄、病程、并发症、屈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对视网膜各区厚度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 视网膜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陈旧性眼部化学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军 尹东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57-658,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陈旧性眼部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陈旧性眼部化学伤(伤后大于3月)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溃疡30例(30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人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8周。结果28眼原上...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陈旧性眼部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陈旧性眼部化学伤(伤后大于3月)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及角膜溃疡30例(30眼),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人羊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并随访观察8周。结果28眼原上皮缺损区恢复光滑透亮,角膜溃疡全部或部分修复,治愈率达93.3%。结论角膜缘干细胞为病灶角膜提供了健康干细胞来源,恢复了眼表屏障功能;人羊膜本身无抗原性,且具有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使其成为角膜上皮移行及生长的支架。自体角膜缘干细胞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陈旧性眼化学烧伤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路追迹法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力 被引量:3
7
作者 金海鹰 郭海科 +1 位作者 Gerd U Auffarth 张洪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建立光路追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方法,探讨其对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根据眼屈光间质的特点以专业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人工晶状体眼模型。对25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Orbs... 目的建立光路追迹法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力的方法,探讨其对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计算的准确性。方法根据眼屈光间质的特点以专业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人工晶状体眼模型。对25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以OrbscanⅡz或C-Scan测量角膜地形图,获得角膜前表面曲率,以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将所得参数及人工晶状体的参数输入光学设计软件Zemax,建立人工晶状体眼的光学模型,计算白内障手术后眼的屈光状态。以手术实际屈光状态为标准,计算二者间的差异为预测误差及预测误差的绝对值为绝对预测误差。统计学分析预测误差与绝对预测误差的平均值、标准差及分布。结果光路追迹法的预测误差为-1.09~1.91 D,平均预测误差为(0.28±0.73)D;绝对预测误差为0.01~1.91 D,平均绝对预测误差为(0.63±0.45)D。绝对预测误差≤0.5 D者9例(36%),0.5 D<绝对预测误差≤1.0 D者12例(48%),1.0 D<绝对预测误差≤1.5 D者3例(12%),1.5 D<绝对预测误差≤2.0 D者1例(4%),绝对预测误差≤1.0 D者21例(84%)。结论光路追迹法是以人工晶状体眼为光学模型计算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力,可对计算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力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路追迹 人工晶状体 屈光力计算 角膜屈光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LMaster 500和Lenstar LS900在白内障术前眼轴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杨磊 王柏川 郭海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目的研究IOLMaster 500和Lenstar LS900测量眼轴的检出率,及其与白内障LOCSⅢ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白内障患者82例100只眼,术前按照LOCSⅢ分级标准进行白内障分级,分别应用IOLMaster500和Lenstar LS900测量眼轴长度(axi... 目的研究IOLMaster 500和Lenstar LS900测量眼轴的检出率,及其与白内障LOCSⅢ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白内障患者82例100只眼,术前按照LOCSⅢ分级标准进行白内障分级,分别应用IOLMaster500和Lenstar LS900测量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计算检出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2种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一致,用卡方检验分析检出率与白内障分级是否相关。结果 IOLMaster 500检出率为73%,平均AL为(23.45±1.48)mm;Lenstar LS900检出率为70%,平均AL为(23.46±1.51)mm。两者测得的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48,P=0.189)。核混浊、皮质混浊、后囊下混浊分级对两者的检出率均有影响(均P<0.01)。结论 IOLMaster 500和LenstarLS900均能准确地测量大部分白内障患者的AL及白内障的严重程度,核混浊和后囊下混浊的程度影响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MASTER LENSTAR 眼轴 白内障LOCSⅢ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294002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蛋白激酶B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郭瑞 郭海科 孟倩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背景蛋白激酶B(Akt)与许多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从而参与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控,包括细胞的增生、迁移和代谢等,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可催化Akt活性并启动各种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P13K抑制剂能够抑制Akt活性,但是... 背景蛋白激酶B(Akt)与许多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从而参与多种细胞功能活动的调控,包括细胞的增生、迁移和代谢等,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可催化Akt活性并启动各种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P13K抑制剂能够抑制Akt活性,但是否影响后发性白内障发生过程中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生物学行为尚不清楚。目的观察P13K抑制剂LY294002对人LECs中Akt活化的影响。方法对人LECs系HLEC-B3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和传代,然后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24h后在培养板中加入LY294002,终浓度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μmol/L,继续培养24h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生抑制率。在同一批接种于6孔板内无菌盖玻片上的传代细胞中加入10μg/L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为诱导组,用20μmol/LLY294002预培养1h后再加入10Ixg/LTGF—β2进行共培养为TGF—B,与LY294005共培养组,以未加入TGF,p:和LY294002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应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中磷酸化Akt(p-Akt)的荧光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Akt表达量的差异。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随着LY294002浓度的增加,HLEC—B3的吸光度(A)值逐渐减小,即LY294002对HLEC—B3细胞增生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不同浓度LY294002组间HLEC—B3的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9.72,P=0.00);随着检测时间点的延长,HLEC—B3的4值逐渐增大,不同检测时间点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737.54,P=0.00)。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对照组细胞仅有微量的p-Akt红色荧光,诱导组p-Akt表达明显增多,并向细胞膜聚集,细胞轮廓清晰,而TGF—β2与LY294005共培养组细胞中p-Akt表达的红色荧光明显减弱,细胞形态不清。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诱导组和TGF—β2与LY294005共培养组细胞中p-Akt的表达量分别为0.91±0.08、1.48±0.13和0.95±0.19,3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4,P=0.00)。结论LY294002能够拈抗TGF—β2诱导的Akt磷酸化激活过程,有望成为新的有效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抑制剂 LY294002 细胞蛋白激酶B 转化生长因子Β2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妮 郭海科 +2 位作者 项道满 陈锋 卢艳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探讨现阶段适合我国各级医院推广普及应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方法按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筛查标准,用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对番禺区185例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进行眼底检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探讨现阶段适合我国各级医院推广普及应用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方法。方法按照我国卫生部规定的筛查标准,用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对番禺区185例早产儿及低体质量儿进行眼底检查,观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情况及检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者14例14眼,按照我国卫生部的筛查标准计算,发病率为7.57%。其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Ⅲ区Ⅰ期者7例,Ⅲ区Ⅱ期者3例,Ⅲ区Ⅲ期者2例,Ⅱ区Ⅲ期者2例,未发现Ⅳ期及Ⅴ期病变,达到阈值期病变需要治疗者2例。检查后,5眼发生不同程度的球结膜下出血,1眼发生急性结膜炎,1例患儿头皮下见大量出血点。未发现有呼吸暂停、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系统既保留了双目间接检眼镜的"金标准"的优点,又增添了视频图像,提供了直观可靠的图片资料,同时还兼具价格低廉的优势,适合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双目间接检眼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低体质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小鼠虹膜中抗原递呈细胞的表型特征、分布和形态学特点
11
作者 孟倩丽 杨培增 +1 位作者 郭海科 崔颖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83-587,共5页
背景 以往对组织中抗原递呈细胞(APCs)的研究多采用体外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其结果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曾有研究者采用前房注射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对眼前节组织中的APCs进行研究,但易损伤角膜等组织.采用活体标记的方法探讨虹膜... 背景 以往对组织中抗原递呈细胞(APCs)的研究多采用体外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其结果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曾有研究者采用前房注射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对眼前节组织中的APCs进行研究,但易损伤角膜等组织.采用活体标记的方法探讨虹膜和睫状体中APCs的表型特征,对进一步阐明APCs在维持眼部免疫平衡状态中的作用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正常小鼠虹膜中APCs的表型特征、分布和形态学特点.方法 6~8周龄的SPF级雌性BALB/c小鼠51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7个组,在生物解剖显微镜下用玻璃微量注射针于角巩膜缘后0.5 mm处刺入玻璃体腔内注射2.0 μl AlexaFluor594或Alexa Fluor 488标记的卵清蛋白(OVA)、抗CD11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Ⅱ(MHC-Ⅱ)、F4/80、B7-1和B7-2单克隆抗体或其两两抗体的混合液,注射24 h后取小鼠虹膜组织,结合平片技术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观察虹膜中APCs的表型特征、分布及形态学特点,并用体外染色实验验证体内染色结果. 结果 正常小鼠虹膜中存在大量呈规则网络状分布的OVA^+、F4/80^+、CD11c^+、MHC-Ⅱ^+、B7-1^+和B7-2^+细胞,Alexa Fluor 594标记的阳性细胞呈红色荧光,Alexa Fluor 488标记的阳性细胞呈绿色荧光.双重染色实验结果可见,虹膜中约有90%的F4/80^+细胞为OVA^+,约有60%的F4/80^+细胞和CD11c^+细胞表达MHC-Ⅱ,约有35%的F4/80^+细胞和CD11c^+细胞同时表达B7-1和B7-2,70%以上的OVA^+细胞为MHC-Ⅱ^+.根据标记细胞的形态不同可分为树突状细胞(DC)和多形性细胞两大类.结论 活体玻璃体腔内注射荧光素标记抗体的方法可以准确观察正常小鼠虹膜中的APCs.虹膜中APCs的表型特征、分布和形态学特点与眼免疫偏离和炎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抗原递呈 表型特征 葡萄膜 组织分布 荧光抗体技术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Zyoptix-LASIK和Artisan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洪洋 郭海科 +1 位作者 金海鹰 曾锦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Zyoptix-LASIK和有晶状体眼Artisan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按照术眼中央角膜厚度是否能够满足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条件,将术眼分为LASIK组和ArtisanIOL组。LASIK组15...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Zyoptix-LASIK和有晶状体眼Artisan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按照术眼中央角膜厚度是否能够满足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的条件,将术眼分为LASIK组和ArtisanIOL组。LASIK组15例30眼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LASIK,平均年龄27.6岁,屈光度-7.0~-12.0D平均等效球镜(-9.16±1.15)D;ArtisanIOL组17例30眼接受虹膜固定性有晶状体眼ArtisanIOL植入术,平均年龄29.1岁,屈光度-8.0~-14.0D平均等效球镜(-11.51±1.62)D。对比2组术后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瞳孔大小、屈光状态、高阶像差、明光、暗光、暗光眩光条件下的对比敏感度等指标。高阶像差值以均方根(RMS)表示,测量总高阶像差(RMSh)、3阶X轴彗差(RMS3x)、3阶Y轴彗差(RMS3y)、4阶球差(RMS4s)及4阶像差(RMS4g)。结果术前2组间年龄和高阶像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rtisanIOL组的高阶像差低于LASIK组,其中2组间RMSh、RMS3x和RMS4g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高阶像差与术前相比均增高,但ArtisanIOL组手术前后RMS3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3)。ArtisanIOL组在明光、暗光、暗光眩光条件下各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高于LASIK组,暗光条件下3、6、12cpd空间频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个体化LASIK相比,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植入ArtisanIOL后高阶像差的增加较少,且其暗光下中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优于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有晶状体眼 人工晶状体 高阶像差 对比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