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里德堡原子电场测量的饱和吸收谱频率定标方法
1
作者 丁超 肖冬萍 +4 位作者 宋宏天 谈竹奎 胡珊珊 张英 陈苓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精密测量中,频率定标是解析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频移量的关键步骤。微小频移量误差(MHz量级)在测量中会导致场强反演计算结果变化显著,若频率定标精度不足将导致电场反演误差的非线性放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在基于里德堡原子的电场精密测量中,频率定标是解析电磁诱导透明(EIT)光谱频移量的关键步骤。微小频移量误差(MHz量级)在测量中会导致场强反演计算结果变化显著,若频率定标精度不足将导致电场反演误差的非线性放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铯原子D_(2)线饱和吸收谱的频率定标方法,通过设计反向传播泵浦-探测光路,捕获了铯原子6S_(1/2)→6P_(3/2)跃迁的6个特征吸收谱峰,以原子固有跃迁频率为基准构建时间-频率转换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频率测量误差保持在1%以内,并通过多峰协同定标获得频率定标系数。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基于里德堡原子EIT-Stark效应的电场测量,分析得到外电场引起的频移量与场强之间的二次方关系拟合精度达0.997,测量误差低于0.74%。相较于传统单峰定标方案,本方案利用多峰协同定标策略,提升了复杂噪声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与定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频率定标 饱和吸收谱 里德堡原子 铯原子D2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宽频阻抗谱的电能表智能无损检测
2
作者 黄奕俊 赵烨 +2 位作者 江小昆 周晓东 胡珊珊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8-75,共8页
随着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电表大规模应用,拆回电表的状态判别和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电能表故障类型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当前主要的基于人工经验的开盖检测手段,故障判别耗时长、效率低。针对此,提出一种电能表端口阻抗分析的... 随着配电网数字化转型发展,智能电表大规模应用,拆回电表的状态判别和二次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电能表故障类型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当前主要的基于人工经验的开盖检测手段,故障判别耗时长、效率低。针对此,提出一种电能表端口阻抗分析的无损检测方法,利用阻抗特征表征故障类型,实现电能表的快速无损自动化检测。首先,在电能表端子注入激励源,测量端口在宽频范围内的阻抗特性。其次,基于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 t-SNE)算法建立端口阻抗与故障类型映射的故障特征矩阵。最后利用概率神经网络(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 PNN)进行人工智能训练,实现针对主要类型故障元件的故障准确判别。该方法可实现对电能表的不开盖无损检测,具有较高的故障判别准确性。通过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方法,检测效率和检测准确度大幅提升,为电能表的状态判别和二次利用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表 故障检测 智能无损检测 宽频阻抗谱 概率神经网络 t-SNE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低压配电网智能电表误差监测的LightGBM-EM-EC多变量缺失数据高效重建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富盛 陈伟松 +4 位作者 钱斌 郭斌 肖勇 周密 罗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5-105,共11页
低压配电网智能电表误差监测是在不使用外部标准仪器的情况下对现场电表误差进行评估,有助于合理延长电表的使用年限,降低电网成本。然而,智能电表采集数据的缺失会降低远程误差监测的准确性。该文分析低压配电网智能电表数据缺失模式,... 低压配电网智能电表误差监测是在不使用外部标准仪器的情况下对现场电表误差进行评估,有助于合理延长电表的使用年限,降低电网成本。然而,智能电表采集数据的缺失会降低远程误差监测的准确性。该文分析低压配电网智能电表数据缺失模式,研究数据缺失对误差监测模型的影响,提出一种面向低压配电网的智能电表误差监测数据重建方法。该方法构建单变量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ight GBM)重建器,建立基于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 maximum,EM)算法的多变量缺失重建模型,根据能量守恒(energy conservation,EC)约束对重建数据进行二次修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甄别数据集重要特征,明显降低时间复杂度,实现多个电能表数据同时缺失条件下的高精度重建,提高电表误差远程监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配电网 智能电表 误差监测 缺失数据重建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期望最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小波阈值去噪与平滑处理的直流充电电能计量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晓明 肖勇 +4 位作者 雷一勇 顾衍璋 钱斌 唐建林 张帆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0-57,共8页
在电动汽车直流充电场景下,直流侧电网信号中包含有噪声,影响直流充电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与平滑处理的直流充电电能计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含噪的原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通过粒... 在电动汽车直流充电场景下,直流侧电网信号中包含有噪声,影响直流充电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与平滑处理的直流充电电能计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小波阈值去噪算法对含噪的原始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通过粒子群算法确定改进软硬阈值折衷函数的两个常参数,使得小波阈值去噪算法的去噪效果达到近似最优。进一步采用滑动平均法对去噪后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并利用梯度积分计算直流充电电能。通过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粒子群算法确定小波阈值去噪算法中的参数,可以实现去噪效果的优化;平滑处理可以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三次样条插值法对电能计量结果的改善效果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充电电能计量 小波阈值去噪 滑动平均法 粒子群算法 三次样条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研究综述
5
作者 宋宏天 肖勇 +4 位作者 刘小虎 王保帅 胡珊珊 赵伟 李世松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共11页
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将电阻单位量值直接溯源至基本物理常数,从根本上解决了经典实物电阻标准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海拔、电磁等)影响而发生量值漂移的难题,为电阻计量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文中综述了基于砷化镓、石墨烯、量... 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将电阻单位量值直接溯源至基本物理常数,从根本上解决了经典实物电阻标准易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海拔、电磁等)影响而发生量值漂移的难题,为电阻计量能力的全面提升做出了重大贡献。文中综述了基于砷化镓、石墨烯、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以及十进制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的研究现状,阐述了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研究面临的瓶颈难题。经文献调研发现,基于砷化镓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已被列为多个国家的电阻基准,发展基于新型材料或物理效应(如石墨烯材料、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轻量级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技术成为该领域的前沿研究热点。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调研和思考,文章展望了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深入开展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 石墨烯 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 十进制量子化霍尔电阻标准 基本物理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电压标准综述:研究现状、应用及发展趋势
6
作者 王保帅 麻滨麒 +5 位作者 肖勇 胡珊珊 宋宏天 刘小虎 赵伟 李世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8-422,I0034,共16页
不同于传统的实物电压标准,量子电压标准与基本物理常数直接关联,因此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该文回顾发现约瑟夫森效应以及直流量子电压标准建立的过程,重点梳理可编程约瑟夫森交流电压标准和脉冲驱动型约瑟夫森交流电压标准... 不同于传统的实物电压标准,量子电压标准与基本物理常数直接关联,因此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该文回顾发现约瑟夫森效应以及直流量子电压标准建立的过程,重点梳理可编程约瑟夫森交流电压标准和脉冲驱动型约瑟夫森交流电压标准的基本原理、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现状,并对这两种交流量子电压标准的性能和适用范围进行比较。鉴于准确计量电能的重要性,特别介绍目前国际上基于交流量子电压标准构建的两种交流功率标准。最后,对量子电压标准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电压标准 可编程约瑟夫森电压标准 约瑟夫森效应 交流电压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时间序列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7
作者 李云峰 蔡梓文 +2 位作者 赵云 程豪 高云鹏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5-216,共12页
针对现有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负荷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特征的多维度变化,无法有效捕捉负荷变化而导致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融合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dual-attention fusion of long-and short-term t... 针对现有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未充分考虑负荷在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特征的多维度变化,无法有效捕捉负荷变化而导致预测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注意力融合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dual-attention fusion of long-and short-term time series networks,DALSTNet)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构建双重注意力模块,分别对不同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加权,有效区分电力负荷数据中不同时空特征的重要性;其次,构建多尺度因果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两个堆叠的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and short-term memory,BiLSTM)模块,用于学习电力负荷数据中存在的短期、长期与超长期重复特征,实现对电力负荷数据多维多尺度特征的联合提取;最后,利用融合层融合上述模块提取到的多维多尺度时空特征,并通过全连接层输出获得最终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结果.基于IEEE Dataport住宅综合能源系统负荷数据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能有效提取负荷数据的多维多尺度时空特征,相比现有方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等指标均表现更好,实现了更高的预测准确度和更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注意力机制 时间序列 因果卷积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式集成可靠性表达式的柔性配电网多类型开关优化配置
8
作者 范鹏逸 余涛 +2 位作者 王梓耀 萧文聪 潘振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087-7097,I0006,共12页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用户对于供电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升高,而各类开关作为配电网自愈过程的主要执行设备,其优化配置对于提高系统可靠性起到关键作用。新型柔性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具有远程控制与电压支撑的特点,可替代传统...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用户对于供电可靠性的需求日益升高,而各类开关作为配电网自愈过程的主要执行设备,其优化配置对于提高系统可靠性起到关键作用。新型柔性软开关(soft open point,SOP)具有远程控制与电压支撑的特点,可替代传统配电网中的联络开关,实现各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为改善配电网可靠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该文提出一种显式集成可靠性表达式的柔性配电网多类型开关优化配置模型,对配电网自愈过程不同阶段中柔性开关与其他智能开关的动作耦合关系进行精细化建模,建立不同开关类型与系统可靠性指标之间的显式解析关系,从而得到最优的多类型开关配置方案。最后,在配电网算例中对该模型进行测试,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配电网 新型柔性软开关 开关配置 配电网自愈 显式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电动汽车边缘计算的配电网与充电站分层运行优化方法
9
作者 顾延勋 林晓明 +3 位作者 廖雁群 张帆 赖哲 唐建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73,共11页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车载算力的不断提高,使得EV同时具备移动储能与边缘计算的双向互动能力。考虑EV移动储能与边缘计算的双重属性,引入“充电计算站(charging and computing station,CCS)”的概念,提出了...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电池技术的突破以及车载算力的不断提高,使得EV同时具备移动储能与边缘计算的双向互动能力。考虑EV移动储能与边缘计算的双重属性,引入“充电计算站(charging and computing station,CCS)”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目标级联法(analytical target cascading,ATC)的配电网与充电站分层运行优化模型。首先,建立了CCS的EV充放电及边缘计算能耗模型。进一步以最小化CCS和配电网的运行成本为目标,构建了包含多个CCS的配电网潮流优化模型,实现EV充放电功率、边缘服务器任务卸载和计算资源分配的最优决策。其次,设计了基于ATC算法的配电网与CCS的分层运行优化计算方法,既使得CCS能够自主进行电能和计算管理,又保障了每个CCS的本地数据隐私。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模型可以通过聚合EV计算资源协助边缘服务器完成更多计算任务,有效提升CCS的计算收益。同时通过EV充放电及边缘服务器用电的优化决策,进一步降低系统整体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充电站 边缘计算 分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模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数据的生成
10
作者 肖勇 谈竹奎 +4 位作者 钱斌 张俊玮 罗奕 张帆 黄军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3,共9页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是一种无需进入每个用电器内部系统,仅在用户总线入口处安装监测设备的技术.在开展NILM技术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大规模的用户负荷数据来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普适性,此需求不可避免地...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non-intrusive load monitoring,NILM)是一种无需进入每个用电器内部系统,仅在用户总线入口处安装监测设备的技术.在开展NILM技术研究时,往往需要收集大规模的用户负荷数据来证明所提出方法的普适性,此需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繁重的数据收集与整理负担.为克服该挑战,设计了一种结合周期信号频率不变变换(frequency invariant transformation for periodic signals,FIT-PS)原理与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time series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TimeGAN)的混合模型,记为FIT-PSTimeGAN.针对全球家庭与工业瞬态能量数据集(worldwide household and industry transient energy dataset,WHITED)中的空调、微波炉、吸尘器、冰箱和热水壶5种电器,运用FIT-PS对负荷数据集进行切割和拼接,构建TimeGAN不同状态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评估测试集的效果发现,生成的波形数据与真实数据表现出高度一致性.进一步采用FIT-PS对训练得到的生成数据进行截取和拼接,生成满足测试需求的完整的单负荷波形和多负荷波形.对这些生成的波形与相同状态下的真实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吻合度很高.与自回归模型和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模型相比,FIT-PS-TimeGAN模型在生成数据的性能方面表现更优.研究结果表明,FIT-PS-TimeGAN混合模型能够有效生成符合标准电器运行规律的波形和场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人工智能 非侵入式负荷监测 数据生成方法 周期信号频率不变变换 时间序列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并离网频率约束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邱星宇 吴毓峰 +3 位作者 王梓耀 余涛 王克英 潘振宁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66-177,共12页
在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微电网出现低惯量、弱阻尼的现象。现有研究主要通过改进控制策略、优化调度来提升微电网调频能力,但前提是微电网本身具有足够的调频容量。针对此问题,在微电网规划阶段加入并网和离网模式频率约束,建... 在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微电网出现低惯量、弱阻尼的现象。现有研究主要通过改进控制策略、优化调度来提升微电网调频能力,但前提是微电网本身具有足够的调频容量。针对此问题,在微电网规划阶段加入并网和离网模式频率约束,建立混合整数线性容量优化模型。首先,对微电网内多种调频资源进行建模,构建综合频率响应模型并推导频率约束。其次,采用改进的自适应线性化方法将频率约束线性化并嵌入到模型中。最后,使用Gurobi求解器在多个微电网算例中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能够在保证系统并网和离网频率稳定的同时达到最低的投建与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透率 微电网 频率约束 容量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厂站接线图人工智能识别关键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梓耀 罗庆全 +2 位作者 萧文聪 王艺澎 余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矢量化的电网厂站接线图需要调度运维人员参考设计图纸进行人工绘制及导入,工作量巨大且极易出错。针对电网厂站接线图中图元、文字以及接线关系3个核心的识别问题,提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完整电网厂站接线图识别方法,显著提升识别的效... 矢量化的电网厂站接线图需要调度运维人员参考设计图纸进行人工绘制及导入,工作量巨大且极易出错。针对电网厂站接线图中图元、文字以及接线关系3个核心的识别问题,提出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完整电网厂站接线图识别方法,显著提升识别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结合分级预处理的重叠滑窗机制与YOLOv4算法,解决电网厂站接线图的“大图像小图元检测”问题;通过迁移学习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结合,提升包含中文电气文本的识别率;通过嵌入电气领域知识与规则,提升接线识别的准确率。最后,根据获取的电气元件信息、文本信息、连接线信息,完成其他下游任务。采用实际调度系统导出的电网接线图数据集,设计了图元、文字、接线识别三方面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厂站接线图 图元识别 文本识别 接线识别 迁移学习 知识融合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量-调频-容量市场的数据中心园区算力及电力资源规划 被引量:11
13
作者 丁巧宜 王梓耀 +3 位作者 潘振宁 吴毓峰 余涛 王克英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数据中心广泛建设是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保证数据中心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数据中心负荷转移特性,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对降低数据中心规划总成本及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均有显著意义。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多元电力市场引导下的... 数据中心广泛建设是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如何在保证数据中心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考虑数据中心负荷转移特性,并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对降低数据中心规划总成本及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灵活性均有显著意义。为此,提出一种考虑多元电力市场引导下的数据中心园区算力及电力资源优化规划方法。首先,通过多面体定界收缩法建立虚拟发电机和虚拟储能模型,描述数据中心园区的聚合可调特性。然后,根据不同电力市场的结算规则,研究了数据中心园区参与电量-调频-容量市场的方式和经济收益。在此基础上,以综合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优化数据中心园区发电机、储能的建设容量以及服务器的建设数量。最后,以阿里巴巴公开运行数据为例,证明考虑多元电力市场能够大大降低数据中心规划成本,激励数据中心园区投资建设更多灵活性资源,为电网提供有效的调频服务和容量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规划 算力 虚拟储能 电力市场 置信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行状态与功率特性引导的覆冰天气下风电机组功率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康德 刘文泽 +3 位作者 陈泽 黄展鸿 余涛 潘振宁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8-93,133,共7页
针对覆冰天气下风电机组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行状态与功率特性引导的覆冰天气下风电机组功率预测方法。针对覆冰天气下风电机组样本不平衡的问题,采用贝叶斯优化的改进轻量级梯度提升机模型对覆冰天气下的风电机组数... 针对覆冰天气下风电机组功率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运行状态与功率特性引导的覆冰天气下风电机组功率预测方法。针对覆冰天气下风电机组样本不平衡的问题,采用贝叶斯优化的改进轻量级梯度提升机模型对覆冰天气下的风电机组数据样本进行状态判别并建立运行状态特征标签;针对覆冰天气下非停机运行小样本的问题,构建基于功率特性引导的风电机组功率预测模型,降低功率预测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提升在覆冰天气运行场景下的预测准确性。采用广西某风电场风电机组数据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典型预测方法,所提方法在覆冰天气下的预测性能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冰天气 不平衡样本 小样本学习 轻量级梯度提升机 风电机组功率特性 风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主动配电网实时优化调度的图强化学习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俊斌 余涛 潘振宁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99-1008,共10页
主动配电网的新能源、储能等能源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新能源和负荷也给配电网带来了双重不确定性,致使主动配电网的实时优化调度决策维度大、建模精度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结合图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图强化... 主动配电网的新能源、储能等能源形式可以有效提高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新能源和负荷也给配电网带来了双重不确定性,致使主动配电网的实时优化调度决策维度大、建模精度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结合图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图强化学习方法,避免对复杂系统的精准建模.首先,将实时优化调度问题表述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并将其表述为动态序贯决策问题.其次,提出了基于物理连接关系的图表示方法,用以表达状态量的隐含相关性.随后,提出图强化学习来学习将系统状态图映射到决策输出的最优策略.最后,将图强化学习推广到分布式图强化学习.算例结果表明,图强化学习在最优性和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实时优化调度 图表示学习 图强化学习 图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阵列故障诊断的可解释性智能集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泽 刘文泽 +2 位作者 王康德 余涛 黄展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5,共8页
针对现有光伏阵列故障检测和诊断智能方法存在的泛化性不强、可解释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解释性智能集成方法。对采集的光伏阵列输出时序电压、电流波形进行特征挖掘,并将多个已成熟应用于光伏故障诊断的智能算法作为不同基学习器与... 针对现有光伏阵列故障检测和诊断智能方法存在的泛化性不强、可解释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解释性智能集成方法。对采集的光伏阵列输出时序电压、电流波形进行特征挖掘,并将多个已成熟应用于光伏故障诊断的智能算法作为不同基学习器与元学习器,构建结合不同智能算法优势且更具泛化性的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以沙普利可加性特征解释方法为总框架,并结合局部近似可解释性方法,对模型训练过程与结果进行解释分析,通过获取各特征的贡献、分析该集成模型的决策机制,并了解其如何进行诊断,提高其可靠度和可信度。算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可解释性智能集成方法在不同规模数据集的测试中均实现了高精度的故障诊断,模型的可解释性结果表明由该智能集成模型建立的故障特征和诊断结果的映射遵循物理见解,增强了智能方法的可信度和透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故障诊断 Stacking集成 可解释性智能方法 沙普利可加性特征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功率标准综述:原理、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珊珊 刘小虎 +6 位作者 肖勇 宋宏天 王保帅 刘坚 麻滨麒 赵伟 李世松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91-3103,共13页
随着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量子化变革的稳步推进和广域落地实施,以更加准确、稳定的量子计量标准替代实物计量标准,已成为计量学领域的重点攻关任务之一。量子功率标准对电能的精准计量将发挥关键作用,可有力... 随着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量子化变革的稳步推进和广域落地实施,以更加准确、稳定的量子计量标准替代实物计量标准,已成为计量学领域的重点攻关任务之一。量子功率标准对电能的精准计量将发挥关键作用,可有力保障电能贸易结算、电碳交易的公平和公正。首先,该文从交流功率标准和直流功率标准两方面,对当前国内外功率标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于交流功率标准,分别阐述了工频交流功率标准和宽频交流功率标准的基本架构、测量原理,指出基于热电变换器的交流功率标准可实现工频和宽频(百kHz)交流功率的高准确度溯源,而国内外已有交流量子功率标准的工作频带一般不超过400Hz,需开展宽频交流量子功率标准研究;对于直流功率标准,国内外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由于当前尚缺乏对直流电压、电流信号的标准化定义,导致应以何种形式的直流功率信号作为标准被测对象尚不明确,无法为构建直流量子功率标准提供方向性指导。随后,该文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功率标准,给出了对当前构建功率标准所存在问题的思考,并试对交、直流功率标准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随着宽频量子电压标准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有望实现宽频量子功率标准;同时,开展宽频、宽量限电压、电流放大器和比例技术的研究,是实现高准确度交、直流量子功率标准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计量 交、直流功率标准 热电变换器 传统功率标准 量子电压标准 量子功率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零磁通原理的宽量程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鼎衢 杨路 +4 位作者 肖勇 宋强 王保帅 王岩 邢立坤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158,共9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其间歇性和宽量程负荷的特点使新能源并网点处的电流信号呈现宽动态变化范围的特征。传统电流互感器在一次电流远小于额定电流时容易因为铁心励磁不足和初始磁导率低而发生误差越限,在一次电...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大规模并网,其间歇性和宽量程负荷的特点使新能源并网点处的电流信号呈现宽动态变化范围的特征。传统电流互感器在一次电流远小于额定电流时容易因为铁心励磁不足和初始磁导率低而发生误差越限,在一次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时又因为可能进入铁心饱和区而导致精度降级,难以实现电能的准确计量。为使电流互感器同时满足高精度和宽量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势补偿的无源零磁通复合铁心电流互感器,通过二次绕组在主、辅铁心上的不等匝数绕制和补偿绕组的引入,并根据主、辅铁心的磁场分布特征选取不同的铁心结构和材料,使主铁心工作在近似零磁通的状态。推导该结构电流互感器的控制框图和传递函数,并结合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结构的电流互感器在一次额定电流的0.1%~200%范围内均满足0.1级电流互感器的精度要求,为新能源背景下电力系统中宽动态变化范围电流信号测量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互感器 宽量程 零磁通 电动势补偿 复合铁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DT-Stackelberg博弈的离网型微电网需求响应经济调度优化方法
19
作者 潘廷哲 金鑫 +3 位作者 谈竹奎 王宗义 刘斌 曹望璋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231,共10页
针对离网型微电网需求响应中用户最低电费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DT-Stackelberg博弈的离网型微电网需求响应经济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求解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的不确定区间;然后,根据发电侧对策略风险的接受度,... 针对离网型微电网需求响应中用户最低电费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IGDT-Stackelberg博弈的离网型微电网需求响应经济调度优化方法。首先,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求解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的不确定区间;然后,根据发电侧对策略风险的接受度,计算可再生能源出力期望;最后,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管理双侧策略迭代交互,确定供给侧发电机组最优出力分配,以减少发电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可显著降低需求侧日负荷峰谷比,且与现有方法相比,在规避光伏机组出力预测偏差风险的基础上使用户用电费用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响应 信息间决策理论 STACKELBERG博弈 鲁棒优化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通信的电力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智雄 刘宗山 +1 位作者 金鑫 冯俊豪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8-1680,共13页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 为了满足物联网与智能电网高可靠性、高吞吐量、灵活接入等要求,电力线与无线协作通信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多媒质并行通信或中继转发等技术进行设计优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增强通信系统的综合性能。基于此,对现有的电力线和无线协作通信的研究进行整理,从物理层技术、媒体访问控制层(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协议、硬件设计及通信标准等主要方向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最后从中继系统性能分析、中继机器学习优化处理、多模通信MAC接入机制、中继系统跨层设计、感知和通信协同等5个方面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 协作通信 中继 MA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