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优化匹配与监控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克刚 黄向东 罗玉涛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6-150,185,共6页
提出一种根据所用监控策略,在大设计空间内搜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多能源动力总成最优机电拓扑布局和机电匹配方案的一套方法,并由此构建了基于内燃机、电机等元件“可缩放”子模型,面向HEV动力总成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 提出一种根据所用监控策略,在大设计空间内搜寻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多能源动力总成最优机电拓扑布局和机电匹配方案的一套方法,并由此构建了基于内燃机、电机等元件“可缩放”子模型,面向HEV动力总成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平台。利用该平台,对采用目标函数瞬时最优监控策略的混联式HEV动力总成进行机电优化匹配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动力总成 优化匹配 监控策略 HEV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行驶工况分析与识别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玉涛 胡红斐 沈继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3,20,共7页
对不同行驶工况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匹配和控制策略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工况的平均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标准差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一混合度下,针对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可调参数可得到不同的燃油经济性和最终稳... 对不同行驶工况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匹配和控制策略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工况的平均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标准差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混合度有很大的影响.在同一混合度下,针对不同的工况采用不同的可调参数可得到不同的燃油经济性和最终稳定的电池荷电状态值.提出了"工况块"的概念,用工况的平均行驶车速和行驶距离作为特征参数,将统计的理论工况进行分类,通过模糊控制器,对实际工况进行模糊分析,将其划为对应的某一类.为更准确地反映行驶工况,还提出以时间、距离、最大车速等10个参数作为工况的相关特性参数,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车辆行驶工况的类别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和辨识.在上述工况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根据实时工况的变化作出自适应调整的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控制策略 行驶工况 模糊识别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WD电动车的滑转率识别及防滑控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斯加 罗玉涛 +1 位作者 黄向东 符兴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5-100,107,共7页
实时地根据路面附着状况选择最优的滑转率控制目标是电动车防滑控制策略的关键.文中针对双转子电机四轮驱动电动车的特点,采用自适应Kalman滤波估计车速信息和轮胎驱动力信息,并利用该信息实时计算附着率-滑转率曲线的斜率,以对路面附... 实时地根据路面附着状况选择最优的滑转率控制目标是电动车防滑控制策略的关键.文中针对双转子电机四轮驱动电动车的特点,采用自适应Kalman滤波估计车速信息和轮胎驱动力信息,并利用该信息实时计算附着率-滑转率曲线的斜率,以对路面附着状况进行准确评估.然后以估计的路面信息和踏板输入信息为模糊控制器输入,利用带速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方法对驱动电机输出转矩进行控制,以提高电动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附着系数的能力,获得最佳的驱动防滑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车 滑转率 防滑控制 自适应滤波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上AMT的换挡过程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罗玉涛 周斯加 赵克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3-36,42,共5页
基于电机控制器速度环的快速转速调节响应特点,提出了换挡过程借助电机速度调节、缩短换挡过程啮合齿轮同步时间的电机与自动机械变速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以研制的GZ6110HEV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为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 基于电机控制器速度环的快速转速调节响应特点,提出了换挡过程借助电机速度调节、缩短换挡过程啮合齿轮同步时间的电机与自动机械变速器的综合协调控制方法.以研制的GZ6110HEV混联式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为例,建立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和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大大缩短换挡时间,是有效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多能源动力总成 换挡 自动机械变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AMT控制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罗玉涛 赵克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7-501,共5页
以某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应用为例,设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AMT控制系统。开发了基于H桥电路执行机构的电动机驱动电路和基于PID的控制程序。仿真及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多能源动力总成实... 以某混合动力电动大客车应用为例,设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AMT控制系统。开发了基于H桥电路执行机构的电动机驱动电路和基于PID的控制程序。仿真及试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多能源动力总成实现自动能量分配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自动机械变速器 CAN总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轮胎动特性的理论评价 被引量:16
6
作者 于学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0-71,74,共3页
在汽车动力学中,汽车轮胎是最重要的零件之一,从汽车轮胎设计观点来看,轮胎动特性的模式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轮胎特性影响着汽车操纵稳定性和操纵灵活性,提供了一种轮胎动特性的模型,它是在Fi-ala提出的稳定状态轮胎模型和Pacejka... 在汽车动力学中,汽车轮胎是最重要的零件之一,从汽车轮胎设计观点来看,轮胎动特性的模式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轮胎特性影响着汽车操纵稳定性和操纵灵活性,提供了一种轮胎动特性的模型,它是在Fi-ala提出的稳定状态轮胎模型和Pacejka提出的组合模型基础上建立的。被提出的模型是用轮胎物理参数和两个动特性指数来表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轮胎 动特性 模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PSD在前照灯检测仪对光上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慧斌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8-29,39,共3页
介绍了传统的前照灯检测仪与被检车灯基准中心对准的对光方式。阐述了PSD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利用二维PSD对前照灯检测仪进行对光的检测原理,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二维PSD对前照灯检测仪进行对光,其检测精度高、结构... 介绍了传统的前照灯检测仪与被检车灯基准中心对准的对光方式。阐述了PSD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利用二维PSD对前照灯检测仪进行对光的检测原理,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二维PSD对前照灯检测仪进行对光,其检测精度高、结构简单熏克服了传统对光方式精度低或成本高的缺点,为前照灯检测仪的研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照灯 检测仪 对光 PSD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汽油清净助燃剂节能效果的研究
8
作者 蔡锐彬 张洪娟 王斌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共4页
本文论述国内多家机构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对新型汽油清净助燃剂MAZ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汽油清净助燃剂MAZ既能有效促进燃料化学能的释放,又能减少燃烧室内的未燃混和气量,而且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收... 本文论述国内多家机构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对新型汽油清净助燃剂MAZ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汽油清净助燃剂MAZ既能有效促进燃料化学能的释放,又能减少燃烧室内的未燃混和气量,而且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收到节油率达3%-8%的良好效果,而节油率的高低将会因车型、车况和车辆的行驶里程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添加剂 清净 助燃 节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GA法的发动机悬置最优化配置的研究
9
作者 于学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54,共4页
在设计发动机悬置布置图时,选择左右和侧倾方式的非耦合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是,发动机悬置系统支承点坐标不仅有弹簧刚度,还有许多非线性参数的影响,所以,选定非线性布置图的最优值是非常困难的。为此,作为新的最优化方法引入遗传算... 在设计发动机悬置布置图时,选择左右和侧倾方式的非耦合化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是,发动机悬置系统支承点坐标不仅有弹簧刚度,还有许多非线性参数的影响,所以,选定非线性布置图的最优值是非常困难的。为此,作为新的最优化方法引入遗传算法(以下称为G A法),进行刚度矩阵计算以及非线性参数的最优化设计,同时,运用最大概率最优化设计法(以下称为M PO D法)进行了两者精度比较的探讨,得到最优值和理论值能够很好地吻合.过去汽车专家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进行分析,现在对于经验不足的设计者运用该方法可以缩短只用1小时的时间.根据仿真确定试验结果:发动机在25H z左右加速度水平降低1/5,得到了很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发动机悬置 GA法 最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客车车身造型美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向东 裴锋 +2 位作者 赵克刚 邬睛辉 何翠云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9-482,共4页
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对客车车身造型进行美学评价的计算机辅助方法,阐述了用于“准三维”造型评价的BP网络结构以及造型特征提取技术。初步创建了智能化客车造型美学评价软件,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客车造型评价中,使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客车造型 美学评价 人工神经网络(ANN) 车身造型 应用 计算机辅助方法 提取技术 造型特征 网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FFT与Chirp-Z变换细化选带的频谱分析对比 被引量:56
11
作者 丁康 潘成灏 李巍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2,共4页
在细化选带频谱分析中,复调制细化方法(ZFFT)和线性调频Z变换方法(Ch irp-Z变换)是常用的两种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对两者在算法、特点和误差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单频率和谱线干涉不严重的多频率谐波成分,使用FFT后进行... 在细化选带频谱分析中,复调制细化方法(ZFFT)和线性调频Z变换方法(Ch irp-Z变换)是常用的两种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对两者在算法、特点和误差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对于单频率和谱线干涉不严重的多频率谐波成分,使用FFT后进行校正,或者使用CZT细化分析,均能得到高精度的频率、幅值和相位,不必使用ZFFT;对于发生严重干涉现象的密集多频率谐波成分,ZFFT通过增大细化倍数后重采样,把干涉的各频率成分分离后进行校正可获得高精度的信号参数,但CZT只是把细化分析频带局部放大,无法消除干涉影响,提高频率分辨率也无法分离出信号的真实频率成分。通过增大采样点数,减少干涉产生的误差,CZT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信号参数,但却大大增加了运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化频谱分析 Zoom—FFt(zFFt) Chin-Z变换(CZ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结构及仿真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毓洲 罗玉涛 +1 位作者 赵克刚 李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42,共6页
阐述了一种能实现无级变速且具备车辆离合器及启动电机等装置的功能的系统——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功率流等数学模型,经分析可知该系统能使发动机工作于较理想的工作点,并且其效率比常规级联... 阐述了一种能实现无级变速且具备车辆离合器及启动电机等装置的功能的系统——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的功率流等数学模型,经分析可知该系统能使发动机工作于较理想的工作点,并且其效率比常规级联式电传动系统的效率高.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将该系统应用于整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 结构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曲轴系统扭转振动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于学华 张家栋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
关于曲轴扭转振动特性的研究是基于在三角皮带轮上的测量结果,而不是那些与三角皮带轮有相对关系的结果。在三角皮带轮上的测量结果包括假设曲轴是弹性时的曲轴扭振和假设曲轴是刚性时的曲轴角速度随气缸压力波动的变化。认为评价曲轴... 关于曲轴扭转振动特性的研究是基于在三角皮带轮上的测量结果,而不是那些与三角皮带轮有相对关系的结果。在三角皮带轮上的测量结果包括假设曲轴是弹性时的曲轴扭振和假设曲轴是刚性时的曲轴角速度随气缸压力波动的变化。认为评价曲轴系统扭转振动特性应该用相对角位移而不是在三角皮带轮上测量的扭转振动角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发动机 曲轴 振动/扭振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客车车身造型评价专家系统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克刚 罗玉涛 裴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46,共4页
阐述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构建专家系统对客车车身造型进行评价的方法,从数据收集、图形的预处理、知识库的构建及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与训练等方面研究了准三维造型评价专家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客车造型评价专家系统软件,... 阐述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构建专家系统对客车车身造型进行评价的方法,从数据收集、图形的预处理、知识库的构建及神经网络模型的设计与训练等方面研究了准三维造型评价专家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客车造型评价专家系统软件,并通过实际客车造型任务,验证了所开发软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车身造型 造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