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电力工程勘察信息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小明 朴春德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2期207-211,232,共6页
从分析电力行业工程勘察信息管理与利用现状入手,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 IS(以下简称G IS)的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的设想,设计了工程勘察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的逻辑模型,阐述了系统所采用的组件式G IS和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具体... 从分析电力行业工程勘察信息管理与利用现状入手,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 IS(以下简称G IS)的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的设想,设计了工程勘察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的逻辑模型,阐述了系统所采用的组件式G IS和数据融合等关键技术,最后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具有系统分析决策功能的任意工程地质剖面图的绘制和三维实体地层模型的构建这2个模块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勘察 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三维地质建模 决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电力数字同步时钟系统的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文波 《广东电力》 2000年第2期12-14,38,共4页
简述了数字同步时钟系统在广东省电力系统的作用与应用前景,并对广东省电力数字同步时钟系统的建设与规划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数字同步时钟系统 数字通信网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广东省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范芷蓓 魏婷 熊开容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欧盟立法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对部分进口碳密集型产品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以解决“碳泄漏”问题。针对这一机制的实施,在全面分析CBAM法案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欧盟立法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对部分进口碳密集型产品征收碳边境调节费用以解决“碳泄漏”问题。针对这一机制的实施,在全面分析CBAM法案内涵与要求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受CBAM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CBAM费用量化测算和关键影响分析。结果显示,CBAM的实施对广东省外贸企业竞争力带来显著影响,预计在2034年:钢铁行业由于出口规模大而需要缴纳约13.08亿元的高额碳关税;化肥行业由于产品碳排放密集度过高,需要缴纳的单位质量产品碳关税与出口价格之比预计达到203.95%,将在对欧出口中丧失竞争优势。基于此,广东省应采用加快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设、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构建绿色低碳制造体系、提升企业碳管理能力、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具体措施,来削弱欧盟CBAM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碳市场 出口贸易 影响评估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膜材料分子结构设计强化CO_(2)渗透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子佳 仇昕月 +4 位作者 孙翔 罗志斌 罗海中 贺高红 阮雪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7-1152,共16页
膜技术基于渗透性差异实现天然气无相变脱碳,节能优势显著,此外膜装置的模块化制造可以灵活应对非常规天然气开采规模的大幅变化。聚酰亚胺(PI)是一种广泛研究的玻璃态聚合物膜材料,脱碳选择性较高、化学稳定性好,近年来在天然气脱碳领... 膜技术基于渗透性差异实现天然气无相变脱碳,节能优势显著,此外膜装置的模块化制造可以灵活应对非常规天然气开采规模的大幅变化。聚酰亚胺(PI)是一种广泛研究的玻璃态聚合物膜材料,脱碳选择性较高、化学稳定性好,近年来在天然气脱碳领域已实现工业应用。尽管如此,通过分子结构设计提升聚酰亚胺膜的渗透性,从而大幅降低膜装置建设成本和占地面积,仍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从气体在玻璃态聚合物膜中的渗透传质机制出发,归纳总结了芳香族聚酰亚胺在链段构型与柔顺性、大位阻侧基、主链轴节结构等方面的设计进展以及膜材料自由体积分数和气体渗透系数随之发生变化的内在规律,对聚酰亚胺膜材料分子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兼顾考虑自由体积分数和自由体积空穴尺寸分布范围是同时提高渗透性和选择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脱碳 膜分离 聚酰亚胺 分子结构 渗透性 自由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上的极端波浪载荷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金鹏 李争霖 +2 位作者 陈远明 宏波 张运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594,共6页
以畸形波为代表的极端波浪对海上风力机组基础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该文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3 MW装机容量的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建立规则波与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的作用模... 以畸形波为代表的极端波浪对海上风力机组基础的安全性具有潜在的威胁,该文以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中3 MW装机容量的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Fluent软件建立规则波与海上风力机组高承台群桩基础的作用模型,并与已有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进而以畸形波作为入射波浪条件模拟其对高承台群桩基础的冲击作用,并与规则波冲击结果进行比较以对比两种入射波条件下的作用异同。研究表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承台波浪载荷比Morison方法更接近真实的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在实验组次相同的条件下,数值模拟结果误差比规范结果误差最多小39%,说明数值模拟方法结果更加适用;同尺度条件下畸形波产生的峰值波浪载荷可达到规则波力的2.2倍,因而未充分考虑极端波浪载荷的海洋工程基础结构将更具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组 极端波浪 畸形波 波浪载荷 高承台群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110kV及220kV变电工程典型初步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洁 《广东电力》 2003年第5期27-28,共2页
介绍了广东省110kV及220kV变电工程典型初步设计的内容,对其特点以及在变电工程设计中实行典型初步设计的优点进行了分析。为了使110kV及220kV变电工程典型初步设计方案更加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模块化设计 配电装置 电气主接线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标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于俊岭 孙强 范绍有 《广东电力》 2015年第12期89-93,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建设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开展了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标准研究,介绍了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成果、评价及应用,以及该研究成果在统一变电站设计标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规范变电站工程的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建设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开展了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标准研究,介绍了项目研究的背景、思路、成果、评价及应用,以及该研究成果在统一变电站设计标准、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规范变电站工程的建设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精细化管理 设计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基亚SDH设备在广东省电力骨干网上的组网应用
8
作者 饶健民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在电力系统通信网络中 ,SDH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可靠、先进、经济的通信方式 ,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正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基于这一技术应用 ,文中结合电力通信网络的特点 。
关键词 电力通信 同步数字系列 组网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
9
作者 王学军 方水平 池光湧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6,共8页
为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暂态稳定性指标,建立了考虑密集通道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数据集及波动方程;然后提出了一... 为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的准确率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考虑密集通道的多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评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暂态稳定性指标,建立了考虑密集通道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数据集及波动方程;然后提出了一种深度迁移学习方法,使用预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暂态稳定性评估;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评估效率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性评估 深度迁移学习 密集通道 多机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优化算法的风光储多能互补电力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10
作者 杨银国 谢平平 +3 位作者 刘洋 陆秋瑜 徐展鹏 黄泽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2-131,共10页
风光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大规模电力系统发电资源的调度带来了难题,风光储多能互补是应对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可行途径之一。为制定考虑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首先,考虑总运行成本最小、新能源弃电量最... 风光新能源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大规模电力系统发电资源的调度带来了难题,风光储多能互补是应对风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可行途径之一。为制定考虑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首先,考虑总运行成本最小、新能源弃电量最小的目标,构建了风光储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然后,面对庞大的新能源规模和逐步完善的电力系统网架结构所带来的优化调度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和近似动态规划理论,将涉及多时段联合求解的优化模型解耦为所有时段单独求解的子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神经网络对解耦后的子问题进行逐时段的求解,提出了一种基于近似动态规划和深度神经网络的深度优化算法。最后,通过在仿真软件和实际大规模电力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验证了所提方法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风光新能源 输电网 近似动态规划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海鸥算法的终端变电站接地网腐蚀诊断研究
11
作者 徐良德 郭挺 +6 位作者 卢洵 刘新苗 陈中豪 胡林麟 李诗颖 李沛准 邹符波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在将已有的敞开式站点改建为用户内布置的终端站时,由于站内面积一般比较紧凑,对接地网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接地网的腐蚀状态诊断和评估工作显得愈加重要。目前,接地网不开挖腐蚀诊断的方法以电网络理论分析方法为主,但该方法在诊断中易... 在将已有的敞开式站点改建为用户内布置的终端站时,由于站内面积一般比较紧凑,对接地网的可靠性要求更高,接地网的腐蚀状态诊断和评估工作显得愈加重要。目前,接地网不开挖腐蚀诊断的方法以电网络理论分析方法为主,但该方法在诊断中易出现支路数量超过可观测节点数量,导致高度欠定性问题。由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海鸥优化算法,在传统海鸥算法之上,融合高斯映射和莱维飞行策略,提升了计算稳定性和收敛速度;搭建了模拟接地网模型,通过在多种接地网腐蚀情况下的仿真计算,结合对比分析其他常用优化算法,验证了改进海鸥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融合改进算法的接地网腐蚀支路诊断偏差均低于5%,明显低于其余2种传统优化算法,证明其进一步提高了接地网腐蚀诊断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腐蚀诊断 电网络理论 改进海鸥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交直流混合电网的运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李峰 管霖 +1 位作者 钟杰峰 陈志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35,共5页
建立了包含广东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和主要互联省网等值系统的详细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在BPA平台上对2005年处于多回直流馈入交直流混合运行状态的广东电网的运行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全面测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广东电网的各逆变站在不同... 建立了包含广东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系统和主要互联省网等值系统的详细机电暂态仿真模型,在BPA平台上对2005年处于多回直流馈入交直流混合运行状态的广东电网的运行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全面测算和分析。通过计算广东电网的各逆变站在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比分析了广东电网作为直流受端系统的强度。通过负荷中心附近发生单重和多重故障时的暂态稳定计算,分析了多个逆变站同时发生换相失败的可能性及其对广东电网安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区内外多重故障后果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广东电网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电网 稳定性研究 广东电网 暂态稳定计算 多重故障 220kV 稳定性问题 2005年 安全稳定性 仿真模型 等级系统 运行状态 运行方式 负荷中心 换相失败 对比分析 薄弱环节 控制对策 逆变站 BPA 端系统 短路比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南500kV海底电缆输电系统电磁暂态研究 被引量:56
13
作者 王晓彤 林集明 +4 位作者 陈葛松 黄庆宜 陈志刚 左郑敏 李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11,共6页
海南联网工程是中国第一个500kV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的跨海联网工程,也是继加拿大本土与温哥华岛交流跨海联网工程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同类工程。文章研究了广东—海南500kV海底电缆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问题,主要包括电缆参数、工频... 海南联网工程是中国第一个500kV超高压、长距离、较大容量的跨海联网工程,也是继加拿大本土与温哥华岛交流跨海联网工程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同类工程。文章研究了广东—海南500kV海底电缆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问题,主要包括电缆参数、工频过电压、单相重合闸过程中的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工频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500kV海底电缆可选择的绝缘水平,为国内500kV海底电缆输电工程的建设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 500 kV海底电缆 工频过电压 潜供电流 操作过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广东±800 kV直流输电系统动态等值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赵良 李蓓 +2 位作者 卜广全 陈志刚 钟杰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6-10,共5页
为向云(南)—广(东)直流输电工程的物理设备动模仿真实验提供动态等值研究方法。在保持电网动态特性,同时缩减计算规模的前提下,应用同调机组聚合和网络化简等动态等值方法,对2010年南方-香港互联电网进行了等值研究,提出保留直流系统... 为向云(南)—广(东)直流输电工程的物理设备动模仿真实验提供动态等值研究方法。在保持电网动态特性,同时缩减计算规模的前提下,应用同调机组聚合和网络化简等动态等值方法,对2010年南方-香港互联电网进行了等值研究,提出保留直流系统、主要交流通道和对系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的厂站的等值方案,据此得到简化系统。通过比较等值前后电网潮流分布、重要母线短路电流及系统暂态行为变化等情况,证明了所提动态等值方案的合理性及简化系统的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电网 动态等值 云广直流 潮流 短路电流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电压稳定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辉祥 王仲鸿 +2 位作者 崔文进 陈志刚 夏祖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6-89,共4页
采用Siemens公司的NETOMAC数字仿真计算程序详细分析了2005年广东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对广东电网可能存在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电压薄弱环节、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在系统中装设STATCOM设备和利用直流系统的紧急功率调... 采用Siemens公司的NETOMAC数字仿真计算程序详细分析了2005年广东电网的暂态电压稳定性,对广东电网可能存在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电压薄弱环节、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在系统中装设STATCOM设备和利用直流系统的紧急功率调制功能等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功角稳定 负荷模型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的安全控制研究述评 被引量:8
16
作者 钟清 蔡广林 +1 位作者 张勇军 邱文锋 《南方电网技术》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现代电力系统随着规模的日益增大、各种先进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引入以及所面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环境,如何分析和评估大规模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性是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文章综述了电压稳定的预防控制、校正控制和综合协调控... 现代电力系统随着规模的日益增大、各种先进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引入以及所面临的日益激烈的竞争性电力市场环境,如何分析和评估大规模受端电网的电压稳定性是其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文章综述了电压稳定的预防控制、校正控制和综合协调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控制措施和计算方法,并展望了电压稳定安全控制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 安全控制 预防控制 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扎渡特高压直流规模对广东电网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邱伟 钟杰峰 +2 位作者 李峰 王路 朱志芳 《南方电网技术》 2009年第6期18-21,共4页
根据广东电网规划,研究糯扎渡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采用5000MW和6400MW两种输电规模对广东电网安全性,稳定性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直流规模对广东电源、电网发展的适应性。建议糯扎渡直流规模采用5000MW。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输电规模 多馈入直流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超导限流器在广东电网应用选点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丽萍 余欣梅 +2 位作者 钟杰峰 孙景强 简翔浩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8期48-53,共6页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发展,广东电网短路电流水平迅速提高。超导限流器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无影响,一旦发生故障能够立即投入限制短路电流,达到对短路电流的抑制。以2015年作为研究水平年,以广东规划电网为研究对象,对广东500 kV电网短...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发展,广东电网短路电流水平迅速提高。超导限流器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无影响,一旦发生故障能够立即投入限制短路电流,达到对短路电流的抑制。以2015年作为研究水平年,以广东规划电网为研究对象,对广东500 kV电网短路电流水平进行计算分析。综合考虑超导限流器安装对短路电流的抑制效果、对电网发展的适应性及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等方面来进行其在广东电网应用选点方案的研究,推荐西江站、东纵站及深圳站考虑作为加装超导限流器的站点,有力降低广东电网短路电流水平,促进广东电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限流器 广东电网 短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工程极导线与接地极线共塔电磁环境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倩 廖民传 +4 位作者 王学军 潘春平 汪晶毅 陈云云 刘俊翔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49-54,共6页
直流输电线路经过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时,将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共塔架设是解决输电线路走廊紧缺问题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这种塔型的电磁环境鲜有研究。本文对传统电磁环境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以便能够考虑接地极线对极导线电磁... 直流输电线路经过高度城市化的地区时,将直流线路和接地极线路共塔架设是解决输电线路走廊紧缺问题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这种塔型的电磁环境鲜有研究。本文对传统电磁环境计算方法进行了拓展,以便能够考虑接地极线对极导线电磁环境的屏蔽作用。以±800 kV滇西北至广东特高压工程为例,分析了水平排列和垂直排列两种共塔架设方式下线路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地面电场和地面离子流密度等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共塔架设线路的地面电场优于独立架设直流线路,采用极导线垂直排列(上层负极导线)的布置型式可将输电线路走廊压缩约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电磁环境 可听噪声 无线电干扰 电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1500MVA大容量变压器短路阻抗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柳 钟杰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4-107,共4页
研究了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容量增大后对短路阻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容量增大后,为了控制短路电流,变压器短路阻抗也需相应增加,而变压器无功损耗与短路阻抗成正比,因此其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也需增加,并引起变压器中、低... 研究了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容量增大后对短路阻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变压器容量增大后,为了控制短路电流,变压器短路阻抗也需相应增加,而变压器无功损耗与短路阻抗成正比,因此其容性无功补偿容量也需增加,并引起变压器中、低压侧电压波动升高。结合珠江三角洲负荷中心电网短路电流较高的特点,以东莞500 kV水乡站(4×1 500 MVA)为依托,从短路电流、容性无功补偿方面对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短路阻抗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广东电网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短路阻抗参数规范推荐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00 MVA/500 kV大容量变压器 短路阻抗 短路电流 无功补偿 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