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粮生物质糖平台合成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明富 张平军 +4 位作者 胡双岚 莫柳珍 孙潇 黄俊生 蒋丽群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
非粮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其净二氧化碳排放为零,被认为是生产液体燃料、生物基化学品和聚合物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之一。随着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了绿色合成生物基化学品的不断发展。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一种重要... 非粮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资源,其净二氧化碳排放为零,被认为是生产液体燃料、生物基化学品和聚合物最有前途的替代品之一。随着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促进了绿色合成生物基化学品的不断发展。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基平台化学品,可广泛应用于合成乙酰丙酸、2,5-呋喃二羧酸、2,5-二甲酰呋喃、2,5-双(羟甲基)-呋喃和5-羟甲基-2-呋喃胺等多种化学品,其可用于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合成、生物可降解材料和液体燃料等领域。目前,HMF的工业生产主要是通过果糖脱除3分子水来实现的,而果糖价格高及HMF的分离效率差,导致HMF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亟须拓展糖源和提高HMF的分离效率。非粮生物质糖平台包含葡萄糖、蔗糖、纤维素、菊粉和琼脂糖等,利用这些糖制备HMF已有广泛研究,有望在未来替代果糖。笔者从非粮生物质衍生糖平台角度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合成生物基HMF的研究及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均相和非均相体系催化不同糖原料合成HMF性能及机制,对比液体酸/盐及固体酸催化糖原料的差异性,分析了不同合成工艺的工业化应用前景,旨在探讨非粮生物质衍生糖平台合成HMF的应用潜力和价值,并为降低HMF及衍生化合物制备成本、合成生物基呋喃化学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粮生物质 5-羟甲基糠醛 催化剂 反应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渣纤维模板法制备纤维状氧化铁 被引量:1
2
作者 曾建 马年方 +3 位作者 李昱 李锦荣 陈瑞荣 梁磊 《广西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探寻蔗渣纤维作为模板材料制备纤维状无机材料的可行性,寻找蔗渣高值化利用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碱/双氧水法处理蔗渣纤维,再以不同阶段的蔗渣纤维为基体,模板法制备纤维状的氧化铁。【结果】蔗渣纤维处理前的直径为1OO~... 【目的】探寻蔗渣纤维作为模板材料制备纤维状无机材料的可行性,寻找蔗渣高值化利用的新方法。【方法】利用碱/双氧水法处理蔗渣纤维,再以不同阶段的蔗渣纤维为基体,模板法制备纤维状的氧化铁。【结果】蔗渣纤维处理前的直径为1OO~150μm,处理后蔗渣纤维素纤维的直径为10-30μm;碱/双氧水法处理过程中,蔗渣纤维灰分降低;模板法制备的氧化铁纤维的直径为5~3Oμm。【结论】蔗渣纤维向蔗渣纤维素纤维转变过程中,纤维直径和纤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蔗渣纤维作为模板材料制备纤维状无机材料可行,且方法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纤维 纤维状氧化铁 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孔质固定化酵母在糖蜜酒精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艺山 尚红岩 +5 位作者 黄向阳 高俊永 高亚飞 苏江滨 徐日益 梁磊 《广西糖业》 2016年第4期20-23,共4页
文章主要探讨一种新的固定化酵母载体制备方法,以多孔钢渣、硅藻土和珍珠岩等材料为细胞宿主载体,采用空化制泡工艺制备成多孔质固化载体,并应用于糖蜜酒精发酵中。经试验结果表明,该载体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传质效率以及优良的发酵特性。
关键词 多孔质 固定化酵母 糖蜜酒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叶加工前后风味成分变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庆福 黄清铧 +4 位作者 吴兆鹏 谭文兴 梁磊 林明威 林驹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595-2602,共8页
【目的】以制茶工艺对构树鲜叶进行加工,分析构树叶加工前后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构树鲜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分析构树鲜叶和构树叶制品原料中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差... 【目的】以制茶工艺对构树鲜叶进行加工,分析构树叶加工前后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构树鲜叶的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国标测定方法分析构树鲜叶和构树叶制品原料中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差异,并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对挥发性组分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构树叶加工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39.39%,甘氨酸和蛋氨酸消失,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提高5.55倍和3.32倍;甜味氨基酸含量减少78.70%,苦味氨基酸含量减少82.88%。加工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饱和脂肪酸种类与含量增加,尤其是十一碳酸(C11:0)含量提高7.16倍,同时增加十七碳酸(C17:0)和二十碳酸(C20:0)2种饱和脂肪酸。GCIMS分析结果表明,构树鲜叶共检测出60种挥发性组分,定性42种已知组分,占总挥发性组分的82.82%;构树叶制品共检测出58种挥发性组分,定性检出39种已知组分,占总挥发性组分的81.05%;构树叶加工后,醛类、醇类和萜烯类物质大幅度减少,而酮类、酯类物质和有机酸大量生成,尤其是增加(E,E)-2,4-己二烯醛、己酸、2-甲基-1-戊醇、2-甲基-1-丁醇、环己酮、2-甲基丁酸乙酯等构树鲜叶中没有的成分,GC-IMS数据库未能鉴定的挥发性成分在构树叶制品中明显增加。【结论】构树叶加工后游离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下降;醛类、醇类和萜烯类等青香及花果香大幅度减少,而酮类、酯类和有机酸等果香及酸味明显提升,可根据挥发性成分变化规律指导构树叶加工工艺及构树叶制品香气品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制品 氨基酸 脂肪酸 挥发性物质 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过氧化氢酶基因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宁 黄清铧 +1 位作者 蒋丽群 平兆华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共10页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别对花脸香蘑菌株LS01和LS02菌丝在不同培养时间(5、10、15、20 d)和35℃高温处理3、48 h的胞内HO含量、CAT活性和CAT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 对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基因进行克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别对花脸香蘑菌株LS01和LS02菌丝在不同培养时间(5、10、15、20 d)和35℃高温处理3、48 h的胞内HO含量、CAT活性和CAT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花脸香蘑CAT基因(Lscat1~Lscat4)编码527~729个氨基酸;两个菌株的Lscat1~Lscat4分别编码相同数量的氨基酸,具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也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随着培养时间增加,两个菌株菌丝胞内HO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不同培养时间CAT活性无显著差异。两个菌株菌丝中的Lscat1~Lscat4在不同培养时间表达量具有差异。与对照比较,35℃处理3h时菌株LS01和LS02菌丝胞内HO含量无显著变化;35℃处理48 h时菌株LS01胞内HO含量显著升高,菌株LS02胞内HO含量显著下降;35℃处理3 h时两个菌株CAT活性均升高,35℃处理48 h时两个菌株CAT活性均降低。与对照比较,35℃处理3 h时两个菌株的Lscat1、Lscat2和Lscat3均下调表达;35℃处理48h时,Lscat2和Lscat3在菌株LS01中下调表达,Lscat1、Lscat2和Lscat3在LS02中均上调表达;35℃处理3 h时,Lscat4在菌株LS01中无显著变化,在菌株LS02中下调表达;35℃处理48 h时,Lscat4在两个菌株中均极显著上调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发掘花脸香蘑CAT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过氧化氢酶 培养时间 高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响应木质素转录因子基因鉴定及分析
6
作者 王丽宁 王庆福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8,共12页
基于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GL0102以葡萄糖和木质素为碳源培养菌丝的转录组数据,鉴定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并验证,研究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在以6种农林废弃物(甘蔗渣,稻草,麦秆,栎树、杉树、松树木屑)为培养基碳源条件下的表达... 基于灵芝(Ganoderma lucidum)菌株GL0102以葡萄糖和木质素为碳源培养菌丝的转录组数据,鉴定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并验证,研究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基因在以6种农林废弃物(甘蔗渣,稻草,麦秆,栎树、杉树、松树木屑)为培养基碳源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构建差异表达基因chr8g0158731的干扰转化子,测定3个转化子在不同碳源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和对木质素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与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的菌丝相比,以木质素为碳源培养的菌丝转录组中分别有26个上调表达、40个下调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在以木质素为碳源培养的菌丝中表达上调的7个转录因子基因,在分别以6种农林废弃物为碳源培养的菌丝中表达量较高;在以木质素为碳源培养的菌丝中表达下调的6个转录因子基因,在分别以6种农林废弃物为碳源培养的菌丝中表达量较低。在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时,3个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与野生型菌株的无明显差异;在分别以木质素和6种农林废弃物为碳源培养时,与野生型菌株比较,3个转化子的菌丝生长速度均增加,chr8g0158731的表达量均降低。以木质素为碳源培养时,3个转化子对木质素的降解程度均高于野生型菌株。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木质素降解提供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转录因子 木质素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汁灵芝发酵功能性饮料研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清铧 王庆福 +3 位作者 梁磊 张柳莲 康佩姿 班雯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86,共4页
以甘蔗汁为原料,采用灵芝菌进行发酵,以发酵液pH值、残糖量及多糖含量变化选择发酵终点为10d左右;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对灵芝发酵甘蔗汁功能性饮料配方进行研究,得出最优饮料配方为:发酵液70%,柠檬酸1.0 g/L,黄原胶0.2 g/L,甜菊糖苷0... 以甘蔗汁为原料,采用灵芝菌进行发酵,以发酵液pH值、残糖量及多糖含量变化选择发酵终点为10d左右;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对灵芝发酵甘蔗汁功能性饮料配方进行研究,得出最优饮料配方为:发酵液70%,柠檬酸1.0 g/L,黄原胶0.2 g/L,甜菊糖苷0.1 g/L,该饮料淡黄色,透明清亮,爽滑可口,甘苦适宜,具有甘蔗汁的清香和灵芝独特的香气,且多糖与氨基酸含量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汁 灵芝 发酵 功能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脸香蘑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筛选及多糖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量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敏 吴克刚 +1 位作者 王丽宁 梁磊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28,共9页
对适用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进行筛选,并检测花脸香蘑高产胞外多糖诱变菌株LS01_10_9及其出发菌株LS01_10多糖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和多糖代谢途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L4(ribosomal protein L4,rpl4... 对适用于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进行筛选,并检测花脸香蘑高产胞外多糖诱变菌株LS01_10_9及其出发菌株LS01_10多糖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和多糖代谢途径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L4(ribosomal protein L4,rpl4)基因和3-磷酸甘油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表达丰度高、扩增效率较好且稳定,是花脸香蘑荧光定量PCR理想的内参基因。与出发菌株LS01_10比较,高产胞外多糖诱变菌株LS01_10_9中5个参与多糖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GK、GMD-3、UGE、UGDG、PFK表达量显著增加,4个参与多糖代谢途径的基因GT-1、GT-2、NOX-3、NOX-4表达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脸香蘑 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多糖合成 多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木栽培6种食用菌氨基酸特性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清铧 王丽宁 +4 位作者 张柳莲 王庆福 梁磊 陈俊杰 林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529-3536,共8页
为了评价肉桂木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特性,本研究测定了采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生产中废弃物肉桂木栽培的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黑皮鸡枞(Oudemansie... 为了评价肉桂木栽培食用菌的营养特性,本研究测定了采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1)生产中废弃物肉桂木栽培的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黑皮鸡枞(Oudemansiella raphanipes),黄伞(Pholiota adiposa)和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及聚类分析对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与分类。结果表明,6种肉桂栽培食用菌的膳食纤维、多糖和蛋白质含量范围分别为24%~46%、4~15 mg/g和19%~43%。主成分1(PC1)和主成分2(PC2)一共解释了92.46%的差异,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共同决定了PC1,赖氨酸决定了PC2。氨基酸评分发现,肉桂木栽培的6种食用菌中,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含量均过剩,与其他5种食用菌相比,秀珍菇的Met+Cys含量过剩较少,与WHO/FAO模式值相近。聚类分析结果与肉桂木栽培的食用菌的Met+Cys含量有关,黄伞与金顶侧耳距离最近,秀珍菇的Met+Cys含量与其他5种差异较大,聚类距离较远,与WHO/FAO模式值距离较近。综上表明,肉桂木栽培食用菌氨基酸含量丰富,种类比较齐全,是理想的蛋白质来源,但是由于肉桂木栽培食用菌Met+Cys含量偏高,仍需要与其他日常膳食搭配以达到人体氨基酸的平衡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食用菌 氨基酸 营养组成 营养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发酵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 被引量:3
10
作者 班甲 陈骏佳 +3 位作者 付尽国 杨李胜 陆剑华 李浩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9-43,共5页
对糖蜜作为碳源发酵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ic acid,DHA)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不同来源的甘蔗糖蜜与粗糖蜜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考察了糖蜜来源、糖蜜添加比例对裂殖壶菌发酵生物量、菌体油脂含量与DHA含量的影响。结... 对糖蜜作为碳源发酵裂殖壶菌生产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ic acid,DHA)进行了初步研究:选择不同来源的甘蔗糖蜜与粗糖蜜培养裂殖壶菌生产DHA,考察了糖蜜来源、糖蜜添加比例对裂殖壶菌发酵生物量、菌体油脂含量与DH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糖蜜中的杂质(灰分、胶体)对菌体生长与油脂积累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即使大幅降低糖蜜添加比例效果也不理想,限制了其作为替代碳源在实际生产上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杂质含量相对较低的粗糖蜜的情况,在添加比例低于80%的情况下,其培养效果与对照葡萄糖非常接近,可以部分替代葡萄糖用于裂殖壶菌发酵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殖壶菌 DHA 糖蜜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对灵芝菌丝生长的影响及菌种保藏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柳莲 黄清铧 +3 位作者 王丽宁 王庆福 梁磊 林明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41-1046,共6页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灵芝菌种复壮的培养基和灵芝菌种的保藏方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甘蔗渣提取液作为灵芝菌株复壮的培养基,观察灵芝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况,并通过对灵芝菌种酶活力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几种不同保藏方法对灵芝菌种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培养基添加甘蔗渣提取液能更好促进灵芝菌丝生长,添加100 g/L甘蔗渣提取液,赤灵芝GL102、紫灵芝GS63和GS15菌丝生长速率分别提高48%、70%和28%。与PDA保藏和石蜡油保藏培养基相比,甘蔗渣保藏的灵芝菌丝生长快、长势好,脱氢酶活力高。因此,甘蔗渣可用于灵芝菌种的复壮和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灵芝菌种 菌丝生长 培养基 脱氢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