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异位妊娠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磊 陈仕萍 +2 位作者 刘寒艳 罗阳 张希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AR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的85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原因、...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后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生殖中心行ART治疗并获得临床妊娠的85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女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不孕原因、异位妊娠史、冻融胚胎移植内膜准备方式、胚胎移植类型、数目和期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因素对于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结果:8548例患者中,异位妊娠196例,异位妊娠率为2.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异位妊娠组盆腔输卵管因素、非男方因素、既往异位妊娠史、新鲜胚胎和D3胚胎移植比例均高于非异位妊娠组(P<0.05)。将以上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盆腔输卵管因素(OR=1.524,95%CI 1.100~2.111,P=0.011)和D3胚胎移植是行AR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移植D6胚胎要比移植D5胚胎发生异位妊娠的风险低。进一步对盆腔输卵管因素进行分层分析,表明移植D5或D6胚胎异位妊娠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盆腔输卵管因素以及D3胚胎移植可导致ART后异位妊娠发生增加。囊胚移植,尤其是D6囊胚移植有利于降低异位妊娠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异位妊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辅助生殖助孕技术的妊娠结局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康祥锦 丁悦 +4 位作者 杨洁 刘寒艳 杜红姿 刘见桥 安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30-2633,共4页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9 973个IVF-ET及1 368个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的着床率、妊娠率、多...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本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的9 973个IVF-ET及1 368个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比较两组的着床率、妊娠率、多胎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率、先天畸形率。结果:IVF组与ICSI组着床率(33.42%,31.53%)、妊娠率(50.00%,47.30%)、早期流产率(13.93%,11.50%)、早产率(25.04%,23.26%)、性别比(115∶100,103∶100)、畸形率(1.05%,0.76%)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VF组的异位妊娠率(3.75%,1.76%)、多胎率(38.54%,32.44%)、低出生体重儿率(32.07%,26.86%)较ICSI组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不同辅助生殖技术方法未明显增加妊娠风险,但常规IVF比ICSI的多胎率、异位妊娠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畸形 多胎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肥胖对女性的生殖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徐佳慧 刘见桥 +1 位作者 曾艳婷 刘曼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03-506,共4页
"肥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对于女性来说尤为敏感。肥胖除了影响女性体形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引起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对女性生殖健康也有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认为肥胖对女性生殖功能存在不良影响,但... "肥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对于女性来说尤为敏感。肥胖除了影响女性体形美观,更重要的是会引起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对女性生殖健康也有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认为肥胖对女性生殖功能存在不良影响,但目前国内外文献对其孕产结局尚无明确结论,本文归纳目前国内外单纯性肥胖对女性生殖功能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生殖功能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生殖技术中HBV携带者胚胎发育和IVF结局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杜红姿 刘寒艳 +3 位作者 李莉 康祥锦 张伟良 陈欣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以及不同感染模式的夫妇胚胎发育情况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治疗,637个HBV感染患者周期与1 892个未感染者周期的基础参数以及临床结局,同时进...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以及不同感染模式的夫妇胚胎发育情况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治疗,637个HBV感染患者周期与1 892个未感染者周期的基础参数以及临床结局,同时进一步比较不同模式HBV感染者之间的临床结局。基础参数包括女方年龄、月经第3天基础内分泌水平、不孕原因、原发还是继发不孕、不孕年限、第几次周期、卵巢刺激方案是长方案还是短方案、IVF还是ICSI。临床结局包括比较各组人群在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一方或双方感染HBV的夫妻与未感染的夫妻在基础参数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冷冻胚胎数、着床率、妊娠率以及流产率与未感染组比较没有差异(P均>0.05),不同模式的HBV感染者之间着床率、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HBV感染夫妇的胚胎继续发育的潜能和IVF结局与未感染者相似。不同模式的HBV感染者IVF结局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 体外授精 胚胎移植 胚胎发育 流产率 临床妊娠率 HB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GN repeat length of the androgen recepto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antral follicle count in Chinese women undergoing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
5
作者 LIU Xinyan FAN Qi +5 位作者 DENG Mingfen XU Yan GUO Jing CAO Ping ZHOU Canquan XU Yanwe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GGN repeat polymorphism of androgen receptor(AR)with ovarian reserve and ovarian response in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Methods This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y was cond...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ssociation of GGN repeat polymorphism of androgen receptor(AR)with ovarian reserve and ovarian response in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lation(COS).Methods This genetic associ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a total of 361 women aged≤40 years with basal FSH≤12 U/L undergoing the GnRH-agonist long protocol for COS in a university affiliated IVF center.GGN repeat in the AR gene was analyzed with Sanger sequencing.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number of antral follicle counts(AFCs),and the secondary endpoints were stimulation days,total dose of gonadotropin(Gn)used,total number of retrieved oocytes,ovarian sensitivity index,and follicular output rate.Results The GGN repeat in exon 1 of the AR gene ranged from 13 to 24,and the median repeat length was 22.Based on the genotypes(S for GGN repeats<22,L for GGN repeats≥22),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SS,SL,and LL.Generalized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number of AFCs in group 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group SL(adjusted β=1.8,95%CI:0.2-3.4,P=0.024)and group LL(adjusted β=1.5,95%CI:0.2-2.7,P=0.02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number of AFCs between group SL and group LL(P>0.05).Generalized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varian stimulation parameters among the 3 groups,either before or after adjusting for confounding factors(P>0.05).Conclusion GGN repeat length on the A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AFC but not with ovarian response in Chinese women,indicating that AR gene polymorphisms may affect ovarian res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rogen receptor GGN polymorphism ovarian reserve ovarian st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女性生殖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林玉仪 夏承来 肖国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女性生殖功能的正常维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与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又有赖于激素、细胞因子和基因等调节物质及时准确的调节。这些调节因素调控生殖系统各个器官的细胞活动,包括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其功能... 女性生殖功能的正常维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与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又有赖于激素、细胞因子和基因等调节物质及时准确的调节。这些调节因素调控生殖系统各个器官的细胞活动,包括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其功能紊乱会导致生殖功能障碍,如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生殖道肿瘤的发生等。microRNA(miRNA)是一类单链的,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大小一般为18~24核苷酸,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后水平,调节细胞的发育、增殖、凋亡、分化和功能等。目前研究发现miRNA在卵巢、子宫、输卵管、胚胎发育及病变过程中有调控作用。本文将对miRNA的生物合成,以及其表达在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和病理条件下可能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卵巢 子宫 输卵管 胚胎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部地区医护人员对生育力保存的认知
7
作者 郑海霞 刘慧蓉 李宇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9-72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南部地区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生育力保存(FP)的认知情况及其科普需求。【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4月1日期间,对本院及来我院进修且来自华南和西南地区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南部地区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对生育力保存(FP)的认知情况及其科普需求。【方法】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4月1日期间,对本院及来我院进修且来自华南和西南地区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共收集398份问卷。排除无效问卷14份,最终有效问卷为384份。调查内容包括地区、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教育背景、FP认知及科普需求等,并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护人员对FP认知程度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对象包括384名医护人员,其中医师256名,护士128名。98.96%的研究对象认为FP对家庭和社会人口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种FP方式中,卵子冷冻的知晓率最高,医师和护士的知晓率分别为98.44%和99.22%。同行交流是医护人员获取FP知识的主要途径,医师和护士通过同行交流获取FP知识的比例分别为92.97%和89.06%。单因素分析表明,学历、科室、工作所在地与FP认知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职业和科室是关键影响因素(P<0.05)。【结论】近年来随着FP的推广,医护人员对FP的认知程度有所提升,但仍存在明显不足,本调查中医护人员的FP知晓率虽较既往研究提高,但仍仅有78.13%,特别是卵巢组织冷冻技术的知晓率较低,医师和护士对该技术的知晓率分别为69.53%和53.13%。因此,应针对不同医护群体采用合适的科普方式和方向,以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对FP的认知程度,从而服务广大有需求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存 认知 问卷 科普 医护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双胎妊娠新生儿结局及双胎妊娠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寒艳 龙晓林 +2 位作者 李磊 陈仕萍 刘见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47-3050,共4页
目的:比较IVF/ICSI中单双胎妊娠后新生儿结局,并探讨影响双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治疗,单双胎妊娠共1 026例纳入研究。结果: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单胎组显著高于双胎组(16%vs 5... 目的:比较IVF/ICSI中单双胎妊娠后新生儿结局,并探讨影响双胎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中心行IVF/ICSI治疗,单双胎妊娠共1 026例纳入研究。结果:早期流产率,早期妊娠丢失率单胎组显著高于双胎组(16%vs 5.41%;16%vs 6.98%),晚期流产率单胎组显著低于双胎组(1.93%vs 7.12%),单双胎组整个孕期的总妊娠丢失率没有显著差异。双胎组早产率显著增加(9.19%vs 41.89%),足月抱婴率显著降低(56%vs 37.89%),但是总抱婴率双胎组显著高于单胎组;出生低体重儿双胎组显著增加(1.2%vs 14.8%),出生缺陷儿单双胎组无差异。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在单双胎妊娠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双胎妊娠显著增加晚期流产及早产儿和低体重儿风险。女方年龄和移植胚胎数目是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胎 双胎 妊娠丢失 早产 低体重 出生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置换扩增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沈晓婷 徐艳文 +5 位作者 钟依平 曾艳红 王静 丁晨晖 邢卫杰 周灿权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2-858,共7页
目的:探讨多重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重置换扩增对单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针对单基... 目的:探讨多重置换扩增(multiple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多重置换扩增对单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针对单基因疾病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配型选择位于致病基因内部或两侧的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同时对致病基因进行直接检测;针对染色体数量及结构异常或非整倍体筛查,选择位于相关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进行等位基因数分析。结果:进行了以下5类12种类型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临床应用:(1)单基因疾病:脊髓性肌萎缩症、杜氏肌营养不良、X-连锁慢性肉芽肿、石骨症、骨软骨发育不全、X-连锁免疫缺陷综合征;(2)同时合并两种单基因疾病:α-和β-双重地中海贫血;(3)染色体罗氏易位;(4)单基因疾病结合HLA配型:β-地中海贫血、杜氏肌营养不良;(5)单基因疾病合并染色体异常:α-地中海贫血合并染色体罗氏易位、α-地中海贫血合并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对35个家系共进行了44个周期的PGD,共47个移植周期。MDA扩增成功率为96.4%(374/388),后续PCR扩增效率为97.1%,等位基因脱扣(allele drop out,ADO)率为12.6%(波动于0~47.5%),总体诊断效率为94.6%(367/388)。47个移植周期共移植91个胚胎,种植率为30.7%(28/91)。临床妊娠率为47.7%/PGD周期(21/44),共诞生了20个健康婴儿(12例单胎,4例双胎),5例继续妊娠。结论:采用多重置换扩增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可建立一个通用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平台,其很大程度上缩短了新病种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体系的研发时间,而且可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遗传学状态的诊断,也提高了诊断效率,有利于进一步拓宽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适应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前诊断 基因扩增 微卫星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受精后提早剥离颗粒细胞对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晨晖 王静 +2 位作者 魏思达 徐艳文 周灿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在人体外受精过程中提早剥除颗粒细胞对受精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行短时受精(5 h)的53对夫妇纳入研究,当其精卵孵育5 h之后,将所用卵子平均分为2组(5 h组和19 h组),分别于受精5 h和19 h时剥除颗粒细胞。观察... 【目的】研究在人体外受精过程中提早剥除颗粒细胞对受精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对本中心行短时受精(5 h)的53对夫妇纳入研究,当其精卵孵育5 h之后,将所用卵子平均分为2组(5 h组和19 h组),分别于受精5 h和19 h时剥除颗粒细胞。观察两组中同一批卵子受精情况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分析多原核胚胎中原核(PN)来源。【结果】5 h组和19 h组两组之间的正常受精率(两原核率)、单原核率和未成熟卵率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然而多原核率在5 h组明显高于19 h组﹝(10.9±12.4)%vs.(4.5±7.6)%,P=0.001﹞。同时在5 h组中正常受精卵子原核的直径在受精后19 h时明显大于19 h组的正常受精卵子原核的直径[(24.27±2.20)μm vs.(20.90±3.14)μm,P=0.0001﹞。培养至第3天时两组的可利用胚胎率和优质胚胎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的结果显示,两组多原核胚胎中原核的Y染色体/X染色体的比例为0.533~0.547,理论上更接近于多精受精。【结论】提早剥除颗粒细胞不影响人胚胎的体外发育,但是可能会影响原核的发育并导致体外受精过程中多精受精比例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颗粒细胞 多精受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的荧光原位杂交与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静 丁晨晖 +3 位作者 徐艳文 曾艳红 李荣 周灿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随机的采用传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结合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对两种策略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 【目的】对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随机的采用传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结合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结合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对两种策略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以选择最佳的诊断策略。【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染色体易位携带者行PGD的183个周期资料,其中91个FISH-PGD周期采用D3卵裂球活检并新鲜周期移植的策略,记为FISH组、92个SNPPGD周期采用滋养外胚层活检并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记为SNP组。将两组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SNP组的无胚胎移植周期低于FIS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正常率SNP组为33.8%,高于FISH组,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方面,SNP组高于FISH组而早期流产/胎停率则低于FISH组。【结论】SNP-PGD的滋养外胚层活检结合冷冻周期移植的策略有助于获得更好的临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易位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荧光原位杂交 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通过调控SIRT1-P53通路诱导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 被引量:5
12
作者 尤慧敏 康祥锦 +3 位作者 杨洁 林燕珊 刘见桥 杜红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调控人卵巢癌SKOV-3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SKOV-3细胞给予EGCG(0~50μmol/L)、SIRT1激动剂SRT1720(1μmol/L)和SIRT1抑制剂EX527(1μmol/L)处理...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调控人卵巢癌SKOV-3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SKOV-3细胞给予EGCG(0~50μmol/L)、SIRT1激动剂SRT1720(1μmol/L)和SIRT1抑制剂EX527(1μmol/L)处理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eal-time PCR检测Bax和Bcl-2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SIRT1去乙酰化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SIRT1酶活性;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乙酰化P53和P5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独给予EGCG或EX527处理之后SKOV-3细胞活力下降,凋亡率增加;SIRT1的酶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53的乙酰化水平显著增加。与EGCG组相比,SRT1720预处理组的细胞活力上升,凋亡率下降,Bax/Bcl-2的相对比值及激活型caspase-3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并且SIRT1的酶活性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53的乙酰化水平下降。结论:EGCG可通过调控SIRT1-P53通路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活力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SKOV-3细胞 细胞凋亡 SIRT1-P5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卵巢刺激方案中扳机与取卵时机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孙兴 徐艳文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9-332,共4页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方案中,一般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或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直接抑制LH峰,因此需要在卵泡发育成熟时使用外源性绒促性素(hCG)以模拟内源LH峰的作用(俗称扳机)[1],促... 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方案中,一般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进行垂体降调节或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直接抑制LH峰,因此需要在卵泡发育成熟时使用外源性绒促性素(hCG)以模拟内源LH峰的作用(俗称扳机)[1],促进卵泡的最后成熟和卵子减数分裂的恢复。扳机时机的掌握对能否获得一批高质量的卵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一般在hCG扳机后36小时行经阴道B超引导下穿刺取卵术。本文主要结合目前的临床研究进展对hCG扳机和取卵时机的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分析GnRH-a诱导内源性LH峰后的取卵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卵巢刺激 取卵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GNRH-A 卵泡发育 临床研究 垂体降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化对复苏囊胚移植单胎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寒艳 陈仕萍 +2 位作者 杜红姿 李莉 陈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4,共7页
【目的】比较卵裂期胚胎复苏后囊胚培养移植与复苏嚢胚移植的单胎分娩结局,探讨最佳冻存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中心行复苏周期移植(FET)并单胎分娩的患者,囊胚复苏组1 037个周期,卵裂胚复苏囊胚培养组690... 【目的】比较卵裂期胚胎复苏后囊胚培养移植与复苏嚢胚移植的单胎分娩结局,探讨最佳冻存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本中心行复苏周期移植(FET)并单胎分娩的患者,囊胚复苏组1 037个周期,卵裂胚复苏囊胚培养组690个周期。分析两组的新生儿分娩结局,其中包括平均孕周,平均体质量,男婴出生率,早产率,极早产率,低体质量率,极低体质量率,先天异常率。【结果】平均胎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活产、健康抱婴以及死胎的比例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出生性别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早产率,极早产率,低出生体质量率,极低出生体质量率以及先天异常率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后,出生男婴率(AOR 1.07,95%CI 0.86~1.34),早产率(AOR 0.7,95%CI 0.49~1.01),极早产率(AOR 1.47,95%CI 0.55~3.96),低出生体质量率(AOR 1.38,95%CI 0.86~2.22),极低出生体质量率(AOR 0.76,95%CI 0.20~2.83)以及先天异常率(AOR 1.58,95%CI 0.66~3.76)两组仍然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鲜囊胚冷冻后择期复苏移植能获得较好的新生儿结局,是目前较佳的囊胚培养和移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化冷冻 卵裂期胚胎 囊胚培养 囊胚移植 单胎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强效卵巢刺激的地中海贫血患者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助孕治疗结局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媛 袁茜 +1 位作者 徐艳文 周灿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3-757,共5页
【目的】观察非强效卵巢刺激的地中海盆血(地贫)患者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助孕治疗结局,探讨特殊助孕目的下地贫患者卵巢反应性及合适的刺激强度。【方法】收集70名因地中海贫血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治疗(实验组)及57名因男方因素行... 【目的】观察非强效卵巢刺激的地中海盆血(地贫)患者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助孕治疗结局,探讨特殊助孕目的下地贫患者卵巢反应性及合适的刺激强度。【方法】收集70名因地中海贫血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治疗(实验组)及57名因男方因素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患者(对照组),比较其在同等强度刺激下的卵巢反应及临床结局。【结果】在基础内分泌水平及卵巢刺激强度可比情况下,实验组可移植胚胎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1);两组患者的获卵数、临床妊娠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地贫状态不影响患者卵巢反应性,在非强效卵巢刺激下,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助孕治疗的地贫患者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 卵巢刺激 临床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低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晓虹 肖国宏 杨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397-2399,共3页
卵巢低反应是超排卵(COH)过程中出现的卵巢对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刺激反应不良的一种病理状态。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应用越加广泛,卵巢低反应患者越来越多,发生率为9%~24%。
关键词 卵巢低反应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促性腺激素 低反应患者 病理状态 反应不良 超排卵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卵泡生长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婷 肖国宏 杨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1,共3页
卵泡是卵巢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卵泡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受内分泌、旁分泌及基因调节的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些调控因素的紊乱可能导致卵巢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卵巢早衰、不孕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MicroRNA(miRNA)是调控基因表达稳定性的... 卵泡是卵巢的一个基本功能单位.卵泡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受内分泌、旁分泌及基因调节的复杂的生理过程,这些调控因素的紊乱可能导致卵巢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卵巢早衰、不孕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MicroRNA(miRNA)是调控基因表达稳定性的关键因子,它通过转录抑制或降解来调节靶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影响细胞活动的结局。大量研究表明miRNA与女性生殖系统调控有关,尤其是可能参与卵巢中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子信号调控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泡生长 MICRORNA 生长发育 调控基因表达 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障碍 生殖系统疾病 女性生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孵化对人类胚胎玻璃化冻融后经不同时间培养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罗阳 李磊 孙源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4-548,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人类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FET)解冻后经不同时间培养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生殖中心实施玻璃化FET的1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AH 612例(LAH组),未行LAH 613例(对照组),并根据冻融后培养时间...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人类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FET)解冻后经不同时间培养移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生殖中心实施玻璃化FET的1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AH 612例(LAH组),未行LAH 613例(对照组),并根据冻融后培养时间的不同分为培养4~5小时的短期培养组(LAH组205例,对照组201例),培养20~24小时的过夜培养组(LAH组197例,对照组203例)和培养44~48小时的囊胚培养组(LAH组210例,对照组209例)。比较不同培养时间两组患者特征及临床结局。结果:短期培养后,LAH组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分娩孕周、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夜培养后,与对照组比较,LAH组的临床妊娠率(40.1%vs 37.4%)、活产率(33.0%vs 30.5%)明显升高(P<0.05)。囊胚培养后,与对照组比较,LAH组的胚胎植入率(59.0%vs 53.9%)、临床妊娠率(68.6%vs 64.1%)和活产率(56.7%vs 53.6%)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LAH能改善FET周期患者经过夜培养和囊胚培养的临床结局。无论冻融后的培养时间,LAH都没有增加围产期结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孵化 玻璃化冻融胚胎 短期培养 过夜培养 囊胚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排卵全程应用225U促黄体生成素对取卵及胚胎移植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媛 苗本郁 +2 位作者 麦庆云 徐艳文 周灿权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素在控制性超排卵中降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有效性。【方法】20例在超排卵全程添加225 U促黄体生成素(实验组)同50例未添加患者(对照组)比较超排卵启动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人绒毛膜激素注射日、... 【目的】探讨促黄体生成素在控制性超排卵中降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有效性。【方法】20例在超排卵全程添加225 U促黄体生成素(实验组)同50例未添加患者(对照组)比较超排卵启动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人绒毛膜激素注射日、取卵日及胚胎移植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启动日的升高水平。【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启动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人绒毛膜激素注射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启动日的升高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取卵日(P=0.017)及胚胎移植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启动日的升高水平(P=0.009)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25 U促黄体生成素在超排卵全程应用可有效降低取卵及胚胎移植日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排卵 促黄体生成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S蛋白暴露时间对人精子胞膜完整性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悦 杨洁 +4 位作者 杜红姿 陈欣洁 黄玉玲 刘见桥 康祥锦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321-1327,共7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S蛋白(HBs)与人精子体外共孵育不同时间后人精子胞膜完整性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人精子与25μg/m L HBs共孵育0、1、2、3、4 h后,酶标仪检测精子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HBs对精子早期...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S蛋白(HBs)与人精子体外共孵育不同时间后人精子胞膜完整性及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人精子与25μg/m L HBs共孵育0、1、2、3、4 h后,酶标仪检测精子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HBs对精子早期凋亡指标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细胞内活性氧(ROS)、半胱氨酸蛋白酶-3,-8,-9(Caspase-3,-8,-9)活化,TUNEL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精子DNA的损伤。结果:人精子与25μg/m L HBs共孵育后,MDA水平、ROS阳性精子、Annexin V+/PI-精子、Caspase-3,-8,-9阳性精子比率、TUNEL阳性精子比率显著升高,且Annexin V+/PI-精子、Caspase-8,-9阳性精子比率、TUNEL阳性精子比率的升高与HBs呈时间依赖趋势。结论:HBs蛋白与人精子共孵育时间增长可加剧对人精子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S蛋白 精子功能 氧化应激 膜完整性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