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典型地区蔬菜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污染状况评价 被引量:24
1
作者 杨国义 罗薇 +2 位作者 张天彬 万洪富 高原雪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6-479,共4页
研究了广东省西翼的湛江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等典型地区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中4种蔬菜148个样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污染现状。采用国家标准(GB18406.1—2001)进行评价,在所检测的蔬菜样品... 研究了广东省西翼的湛江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东莞市、惠州市、中山市、珠海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等典型地区大型蔬菜生产基地中4种蔬菜148个样品中硝酸盐与亚硝酸盐的污染现状。采用国家标准(GB18406.1—2001)进行评价,在所检测的蔬菜样品中,有36.5%样品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以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评价蔬菜的硝酸盐污染状况,污染程度严重的蔬菜样品占62.2%,中、重度污染的占16.9%,轻度污染的占20.9%。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菜类>瓜类>豆类>茄果类。因而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该地区蔬菜中硝酸盐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蔬菜 硝酸盐 亚硝酸盐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全硫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孙翠香 刘婷琳 +1 位作者 毕鸿亮 张浩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80-1983,共4页
研究了用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全硫的方法,样品采用氧化镁—碳酸钠(2∶1)混合熔剂,在恒温马弗炉中800℃加热1h,使土壤中各种形态的硫转化为SO42-,冷却,用水超声浸提。离子色谱法测定。分析柱AS14A4-mm(4mm×250mm),淋洗液0.008... 研究了用碱熔-离子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全硫的方法,样品采用氧化镁—碳酸钠(2∶1)混合熔剂,在恒温马弗炉中800℃加热1h,使土壤中各种形态的硫转化为SO42-,冷却,用水超声浸提。离子色谱法测定。分析柱AS14A4-mm(4mm×250mm),淋洗液0.008mol·L-1Na2CO3、0.001mol·L-1NaHCO3,再生液0.05mol·LH2SO4-1,流量1.0mL·min-1,进样体积20μL,外标峰面积定量。该方法测定土壤中硫检测限为0.8mg·kg-1,在测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用该方法做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3.91%。与不同地区的标准土做对比实验,所测结果跟标准值相比均在标准值范围内。实验证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熔 离子色谱 土壤 全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农业土壤中镍的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国义 罗薇 +2 位作者 张天彬 万洪富 高原雪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821,共4页
对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农业土壤取样调查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中镍的含量范围在2.29~112.00mg·kg-1之间,平均值(27.79±18.39)mg·kg-1,有24.9%土壤样品的镍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土壤中... 对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农业土壤取样调查表明:研究区农业土壤中镍的含量范围在2.29~112.00mg·kg-1之间,平均值(27.79±18.39)mg·kg-1,有24.9%土壤样品的镍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二级标准;土壤中镍的含量主要受成土母质的影响,滨海沉积物和三角洲冲积物发育的土壤中镍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成土母质的土壤;可能受到富含镍的西江和北江沉积物质的影响,西江和北江三角洲沉积区土壤中镍含量明显高于东江三角洲沉积区。调查结果为研究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价和治理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含量 农业土壤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十氯酮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翠香 高原雪 +2 位作者 刘婷琳 黄德银 毕鸿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729,共3页
十氯酮(kepone)是一种毒性较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目前对于土壤中十氯酮的检测较少。采用索氏提取-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法,GC-MS对土壤中的十氯酮进行测定,该方法线性良好(r〉0.9996),检测限较低(〈0.14μg.kg-1),回收... 十氯酮(kepone)是一种毒性较高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目前对于土壤中十氯酮的检测较少。采用索氏提取-硅胶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法,GC-MS对土壤中的十氯酮进行测定,该方法线性良好(r〉0.9996),检测限较低(〈0.14μg.kg-1),回收率稳定(平均值为90.1%~95.8%)。是测定土壤中十氯酮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氯酮 土壤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污水污泥堆肥在环境绿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兰稳 钟继洪 +1 位作者 张国林 谭军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4-978,共5页
将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生污泥与粉煤灰、稻草按质量比例4∶1.2∶1混合堆制而成的污泥堆肥,堆肥总养分含量高于农家肥中的鸡粪,无论单独施用或与化肥结合使用应用于草坪等园林绿地,均有明显效果。污泥堆肥在草坪土壤应用的... 将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产生的脱水生污泥与粉煤灰、稻草按质量比例4∶1.2∶1混合堆制而成的污泥堆肥,堆肥总养分含量高于农家肥中的鸡粪,无论单独施用或与化肥结合使用应用于草坪等园林绿地,均有明显效果。污泥堆肥在草坪土壤应用的肥效试验表明,污泥堆肥与化肥结合使用效果较好,能缩短草坪草出苗和成坪时间,显著提高建植初期草坪草的生物量,但每公顷施用纯污泥堆肥30t与60t比较两者草坪草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污泥堆肥施用污染风险初步分析表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渗滤液中的NO3--N和全P含量随着污泥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考虑到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雨量丰富且暴雨多,土壤呈酸性的特点,在园林绿地等相对封闭的体系中施用本项目堆制的污泥堆肥,只要将年施用量控制在30t/hm2以下,是基本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堆肥 环境绿化 环境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连作下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柳勇 徐润生 +5 位作者 孔国添 加庆阳 王金辉 何江华 钟继洪 李芳柏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0-624,共5页
采集佛山市南海区露天菜地表层土壤,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和全盐量,分析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现状和原因,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36个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在1.070~854.4mg/kg,... 采集佛山市南海区露天菜地表层土壤,测定其硝酸盐含量和全盐量,分析珠江三角洲典型区域蔬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现状和原因,为制定合理的施肥和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36个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在1.070~854.4mg/kg,平均值为194.3mg/kg,有19.9%的土壤样本硝态氮质量分数超过300mg/kg,已达到极高水平;全盐质量分数在0.02~2.7g/kg,平均值为1.2g/kg,有12.5%的土壤样本全盐质量分数已超过2.0g/kg的轻度盐化标准。2)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与全盐质量分数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经统计检验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准(r=0.5665,n=131,P<0.01)。3)高强度连作露天菜地土壤的硝态氮质量分数和可溶性盐分浓度已经接近多年塑料大棚水平。4)综合而言,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原因有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地下水位、灌溉方式、不合理施肥等,而过量施肥及高强度连作可能是引起南海区露天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菜地 次生盐渍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PAHs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毕鸿亮 饶勇 +1 位作者 孙翠香 张浩原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7-470,共4页
对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样品经索氏提取后硅胶氧化铝复合柱净化,最后用GC/MS内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相关系数除苯并(a,h)蒽的相关系数R2=0.9970外,其余目标化合物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 对绿色食品产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样品经索氏提取后硅胶氧化铝复合柱净化,最后用GC/MS内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相关系数除苯并(a,h)蒽的相关系数R2=0.9970外,其余目标化合物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1,各化合物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加标回收率大多在70%至90%间,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测限为2.2~40n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食品产地 土壤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橘红产地土壤中量微量元素分布及其与化橘红药用有效成份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21
8
作者 林兰稳 钟继洪 +2 位作者 骆伯胜 谭军 廖观荣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79-1183,共5页
研究了化橘红(Citrusgrandisvar.tomentosaHort.)产地土壤中量、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化橘红药用有效成份黄酮类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化橘红产地多数采样点的土壤有效铜、锌、锰、硼、钼含量处于中-低-很低水平;化橘红... 研究了化橘红(Citrusgrandisvar.tomentosaHort.)产地土壤中量、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化橘红药用有效成份黄酮类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化橘红产地多数采样点的土壤有效铜、锌、锰、硼、钼含量处于中-低-很低水平;化橘红幼果中的黄酮类、柚皮苷含量与其叶片中的锰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有效铜、有效硫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前者说明化橘红叶片中的锰对其幼果中黄酮类、柚皮苷的形成可能存在生理作用,后者则反映了土壤中有效铜、有效硫对化橘红吸收土壤锰的协同作用。因此,化橘红产地应适当施用铜、锰等微量元素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橘红 土壤 中量营养元素 微量营养元素 药用成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胶体铁氧化物界面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芳柏 王旭刚 +1 位作者 周顺桂 刘承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43-1351,共9页
综述了红壤胶体铁氧化物的结构、形态及其转化;铁氧化物界面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异化铁还原作用下的有机氯转化过程。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转化与脱氯转化过程。氧化转化包括暗态下的化学氧化与光化学氧化过... 综述了红壤胶体铁氧化物的结构、形态及其转化;铁氧化物界面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异化铁还原作用下的有机氯转化过程。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主要包括氧化转化与脱氯转化过程。氧化转化包括暗态下的化学氧化与光化学氧化过程;脱氯转化包括脱氢卤化、加氢脱氯、脱双卤、二聚脱氯与亲核置换脱氯等反应过程。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主要受胶体界面pH、Eh、水溶性有机物、金属离子、铁氧化物形态与铁还原细菌等的显著影响。有机氯非生物转化的化学-微生物耦合机制、复合污染条件下重金属对界面有机氯非生物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红壤胶体界面有机氯污染的综合调控技术方法等三个方面值得关注,有助于推动土壤胶体界面环境化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胶体 铁氧化物 有机氯 非生物转化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生物炭对菜地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荣萍 余炜敏 +3 位作者 梁嘉伟 廖新荣 詹振寿 李淑仪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72-876,共5页
生物炭是一种含碳量高且更为稳定的有机碳,能够显著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以华南地区主要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型生物炭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树脂磷(Resin-Pi)、NaHCO3提取... 生物炭是一种含碳量高且更为稳定的有机碳,能够显著影响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以华南地区主要的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型生物炭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可以提高树脂磷(Resin-Pi)、NaHCO3提取态无机磷(NaHCO3-Pi)、NaOH提取态无机磷(NaOH-Pi)含量,生物炭施入土壤后能明显提高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但并未显著提高稀盐酸提取态无机磷(D·HCl-Pi)和浓盐酸提取态无机磷(C·HCl-Pi)的含量;施用生物炭增加了NaHCO3提取态有机磷(NaHCO3-Po)的含量,降低了NaOH提取态有机磷(NaOH-Po)的含量,提高了残渣磷(Residual-Pt)含量,并未改变浓盐酸提取态有机磷(C·HCl-Po)的含量。土壤速效磷与Resin-Pi、NaHCO3-Pi、NaHCO3-Po、NaOH-Pi、D.HCl-Pi、Residual-Pt呈显著相关,并与NaHCO3-Pi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到0.980 5;Resin-Pi与NaHCO3-Pi、D.HCl-Pi呈极显著相关;NaHCO3-Pi与NaOH-Pi、D.HCl-Pi、Residual-Pt呈显著相关,并与D.HCl-Pi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到0.816 6。表明在施用生物炭的条件下,不同形态的磷可以通过矿化等形式转化为有效性较高的磷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菜地土壤 磷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质量演化及其机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钟继洪 余炜敏 +3 位作者 骆伯胜 林兰稳 谭军 张国林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17-1922,共6页
通过对代表性区域的调查研究,探讨了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质量演化的趋势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1980)比较,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稳中有降,土壤速效氮(NO3--N)、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已达丰富水平,土壤速效... 通过对代表性区域的调查研究,探讨了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质量演化的趋势及其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1980)比较,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稳中有降,土壤速效氮(NO3--N)、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已达丰富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但仍偏低,土壤有效镁、硼、钼仍严重缺乏,部分土壤有效硅、锰缺乏;伴随大量水田改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而产生的耕作制度变化、利用强度增加以及相应的化学氮、磷肥料过量投入、蔬菜地施用石灰等管理措施等,是导致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和产生新的养分非均衡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土壤质量演化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3
12
作者 张天彬 万洪富 +2 位作者 周健民 杨国义 高原雪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32-1036,共5页
2007年1月采集深圳市36个土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中的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含量范围在67.7-7137.0ng·g^-1之间,平均值为664.7ng·g^-1,其中苯并[b]荧蒽的含量最高,致癌... 2007年1月采集深圳市36个土壤.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其中的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的含量范围在67.7-7137.0ng·g^-1之间,平均值为664.7ng·g^-1,其中苯并[b]荧蒽的含量最高,致癌性PAHs占总量的51.9%。PAHs在深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的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菜园地,城区,果园地,林地。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来源,果园地、林地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长距离的大气迁移,部分城区土壤指示有石油来源。深圳市19.4%的土壤属重污染,重污染的土壤主要分布在菜园地和城区两类土壤中,城区表层土壤PAHs含量较国外其他城市低。结果对于认识PAHs在深圳土壤中的分布规律和环境迁移、以及如何控制PAHs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土壤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程炯 林锡奎 +2 位作者 吴志峰 刘平 陈志良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41-644,共4页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计算机模型是极其有效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污染负荷估算的定量化工具,为非点源污染评价、管理和控... 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环境整治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计算机模型是极其有效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和污染负荷估算的定量化工具,为非点源污染评价、管理和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文章综述了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发展概况及其研究不足,并对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由于非点源污染随机性大、分布范围广、形成机理模糊、管理控制难度大等特点,未来非点源污染的量化模型研究及其与量化模型有关的相应参数研究、模型与GIS集成研究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铈硅复合溶胶抑制生菜砷积累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慧敏 刘传平 +3 位作者 李芳柏 徐向华 雷静 顾明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8-1113,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铈分别制备了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铈溶胶。通过土培盆栽试验,在广东省汕头市莲花山钨矿区砷污染土壤上种植意大利生菜,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二氧化硅、二氧化铈以及不同掺杂比的铈硅复合溶胶对生菜... 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铈分别制备了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铈溶胶。通过土培盆栽试验,在广东省汕头市莲花山钨矿区砷污染土壤上种植意大利生菜,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二氧化硅、二氧化铈以及不同掺杂比的铈硅复合溶胶对生菜地上部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砷含量以及生菜地上部砷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不同浓度铈、硅溶胶及不同掺杂比的铈硅复合溶胶均可以缓解生菜砷毒害,表现为生菜的地上部鲜重升高了9%~58.8%,砷含量降低了23%~48%。叶面喷施低浓度的二氧化铈掺杂5mmol·L-1二氧化硅复合溶胶可以增加生菜叶片叶绿素含量,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硅缓解生菜砷毒害效果。其中以叶面喷施5mmol·L-12%铈掺杂二氧化硅复合溶胶生菜地上部鲜重最高为对照的1.6倍;砷含量最低为对照的51.4%。叶面喷施铈、硅复合溶胶不仅可以降低生菜可食用部位砷浓度,而且可以减少生菜地上部吸收积累砷总量,从而降低了砷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传统土壤施用硅肥相比,叶面施用硅溶胶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为土壤砷污染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 生菜 叶面喷施 氧化硅溶胶 氧化铈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农药灭多威的含量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孙翠香 毕鸿亮 +2 位作者 张浩原 饶勇 马名扬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7-889,共3页
采用甲醇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方法测定土壤中灭多威。色谱柱,采用依利特ODS25μm(4.6mm×250mm);淋洗液,采用V(乙腈)∶V(水)=25∶75;检测器,采用紫外,检测波长为235nm,灭多威在0.05-3mg/L范围内,其质量浓... 采用甲醇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的检测方法测定土壤中灭多威。色谱柱,采用依利特ODS25μm(4.6mm×250mm);淋洗液,采用V(乙腈)∶V(水)=25∶75;检测器,采用紫外,检测波长为235nm,灭多威在0.05-3mg/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检测限0.002mg/kg,精密度RSD=1.15%,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5%。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便于普及。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土壤中农药灭多威的检测方法,对保证食品安全和加强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灭多威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特征及消长规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金辉 柳勇 +6 位作者 蒙辉远 李广豪 徐润生 吕业成 胡承孝 李淑仪 梁李宏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24-1629,共6页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了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的累积状况和离子组成,对盐分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春季土壤盐分的累积情况较为严重,5个集约化露天菜地样点中有3个样点(1、2...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了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的累积状况和离子组成,对盐分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春季土壤盐分的累积情况较为严重,5个集约化露天菜地样点中有3个样点(1、2、4号)的表层土壤盐分浓度较高,全盐质量分数超过1.0g·kg^-1,已达到次生盐渍化的标准,其中又以2号样点(菜场)最为突出,全盐质量分数高至2.42g·kg^-1;2006年容季到夏季为脱盐阶段,土壤盐分浓度下降明显;2006年夏季到秋冬季变化幅度不大。土壤盐分浓度的变化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虽然2006年降雨偏多,但佛山市南海区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部分菜地连年种植蔬菜、复种指数极高、化肥施用量偏大,从而在遇到干旱年份和季节,集约化露天菜地土壤仍有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土壤盐分的离子组成上,阳离子以Ca^2+为主,占全盐质量分数的11.0%~24.1%;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分别占全盐质量分数的8.9%~31.0%和10.9%~45.7%。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土壤盐分累积、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及品质、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菜地 土壤盐分 累积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资源信息共享的WEBGIS实现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治兴 李培军 +2 位作者 文雅 邓南荣 李新东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7-830,共4页
如何使用和共享现有的土壤科学数据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土壤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文章阐述了在因特网环境下实现土壤资源信息发布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讨论了其实现方法。采用WebGIS技术,以ARCIMS为平台,以广东省土壤系列... 如何使用和共享现有的土壤科学数据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提高土壤资源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效率,文章阐述了在因特网环境下实现土壤资源信息发布的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讨论了其实现方法。采用WebGIS技术,以ARCIMS为平台,以广东省土壤系列图件为基础,构建土壤信息共享系统,通过WEBGIS进行土壤资源信息的发布和共享,并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资源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信息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食品产地灌溉水中多环芳烃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毕鸿亮 孙翠香 +1 位作者 张浩原 饶勇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1-944,共4页
对绿色食品产地的灌溉水中6种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对前处理使用的萃取溶剂做了对比,从加标回收率方面,得出了环己烷最好;其次是正己烷;再其次是二氯甲烷。检测采用甲醇和水(V∶V=90∶10)做流动相,恒度洗脱,只设置... 对绿色食品产地的灌溉水中6种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对前处理使用的萃取溶剂做了对比,从加标回收率方面,得出了环己烷最好;其次是正己烷;再其次是二氯甲烷。检测采用甲醇和水(V∶V=90∶10)做流动相,恒度洗脱,只设置两段程序波长即可得到很好响应值。6种PAHs的浓度与其色谱峰面积的线性良好(r在0.9976~0.9999之间),方法精密度RSD的平均值为1.33%(n=5)。本方法参考国标、国际标准对流动相的组成、洗脱条件及荧光波长的设置都做了相应的改进,使得6种PAHs的分离比国标好,基线更平稳,方法更简便,操作也更容易,是测定绿色食品产地灌溉水中PAHs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测定方法 绿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种植热带果树的土壤条件探讨
19
作者 何小霞 朱世清 沈道英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57-761,共5页
以广州市番禺区万顷沙十五涌的土壤为例,探讨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种植热带果树的土壤条件。该地土壤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是由人工围海造田而成的,有关部门计划在此大面积种植木瓜、杨桃、番石榴等热带果树。通过在种植果树前进行土... 以广州市番禺区万顷沙十五涌的土壤为例,探讨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种植热带果树的土壤条件。该地土壤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是由人工围海造田而成的,有关部门计划在此大面积种植木瓜、杨桃、番石榴等热带果树。通过在种植果树前进行土壤本底调查,摸清土壤养分含量状况,找出土壤存在问题,并结合果树生长的需要,提出土壤利用改良意见。降低地下水位,合理施肥,建立合理的间套作制度,是提高和稳定土壤肥力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广州番禺区 土壤条件 土壤改良 果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耕层土壤中氮磷淋溶损失特征 被引量:36
20
作者 韦高玲 卓慕宁 +3 位作者 廖义善 谢真越 张思毅 李定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3-1031,共9页
采用负压式土壤溶液取样器采集不同施肥水平(常规、减量20%和减量30%施肥处理,即N1、N2和N3)下城郊菜地耕层土壤(10、20和30 cm)的淋溶液,分析了总氮(TN)、硝态氮(NO_3^-)、铵态氮(NH_4^+)、总磷(TP)和溶解态磷(DP)浓度,旨在研究不同施... 采用负压式土壤溶液取样器采集不同施肥水平(常规、减量20%和减量30%施肥处理,即N1、N2和N3)下城郊菜地耕层土壤(10、20和30 cm)的淋溶液,分析了总氮(TN)、硝态氮(NO_3^-)、铵态氮(NH_4^+)、总磷(TP)和溶解态磷(DP)浓度,旨在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不同耕层土壤中氮素与磷素的淋溶损失特征。研究结果:(1)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耕层土壤TN、NO_3^-、NH_4^+、TP和DP淋溶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5.24~292、3.47~271、0.16~9.47、1.66~20.6和1.63~17.7mg·L^(-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8.9~113、36.0~105、1.01~2.13、3.75~12.7和3.55~11.8 mg·L^(-1);(2)氮素主要以NO3-形式发生淋溶损失,作物生长初期是菜地耕层土壤氮素淋溶损失的主要时期;减量施肥30%能有效降低耕层土壤氮素的淋溶损失,其TN和NO_3^-的淋溶质量浓度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58.4%和59.0%(P<0.05);不同深度耕层土壤中TN和NO3-淋溶质量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磷素主要以DP形式发生淋溶损失,耕层土壤中TP和DP的淋溶质量浓度为20 cm>10 cm>30 cm(P<0.05);减量20%和减量30%施肥均能有效降低耕层土壤中磷素的淋溶损失,减量20%施肥处理TP和DP的淋溶质量浓度分别显著下降了27.8%和27.6%(P<0.05),而减量20%施肥处理TP和DP的淋溶质量浓度分别显著降低了44.6%和43.8%(P<0.05)。结果表明,城郊菜地耕层土壤中氮素和磷素养分存在一定的淋失风险,减量施肥措施能有效降低菜地耕层土壤中氮素与磷素的淋溶损失,是降低耕层土壤氮磷淋失风险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施肥 耕层土壤 氮素 磷素 淋溶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