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ECG信号自动检测特征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陈韬文 宋家骏 +1 位作者 彭湘安 刘桂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06-112,共7页
心电图特征参数特征提取技术是人体信号智能化检测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论文从差分阈值、模板匹配、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等多种特征提取法系统评述常见心电图特征参数自动化检测提取方法,阐述各种方法机理、主要研究应用方向及特点,总结分... 心电图特征参数特征提取技术是人体信号智能化检测领域研究热点之一。论文从差分阈值、模板匹配、小波变换、神经网络等多种特征提取法系统评述常见心电图特征参数自动化检测提取方法,阐述各种方法机理、主要研究应用方向及特点,总结分析指出各方法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缺点。其中神经网络特征提取法准确性高、鲁棒性好,是心电图特征参数提取研究趋势及热点,后续可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自学习与差分阈值、模板匹配、小波变换等特征提取方法相结合,实现更高要求的复杂心电图特征参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检测 心电图 特征提取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数据重构的扩径管道直径、圆度检测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舰 周力 +3 位作者 臧春华 吴真昱 邱南聪 赵立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7-1635,共9页
不同规格尺寸管道在扩径过程中,无法对其直径及圆度进行快速、精准检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重构的扩径管道直径及圆度精准检测方法。首先,搭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重构的扩径管道直径及圆度精准检测系统,并对系统的不确定度进... 不同规格尺寸管道在扩径过程中,无法对其直径及圆度进行快速、精准检测,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重构的扩径管道直径及圆度精准检测方法。首先,搭建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重构的扩径管道直径及圆度精准检测系统,并对系统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激光线扫描传感器的成像及标定原理,并通过标定块对系统进行了标定;最后,进行了不同规格尺寸管道直径及圆度在线检测实验,对采集到的点云图像进行了去噪、拼接处理,并对拼接重构后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针对400 mm、1000 mm和1600 mm 3种规格尺寸的管道,该系统均能实现直径及圆度的精准测量,直径及圆度最大误差分别不超过0.266 mm和0.427 mm,最大重复性误差分别为0.130 mm和0.170 mm;该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满足扩径管道的加工需求,为不同规格尺寸管道扩径过程中直径及圆度的精准、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径、圆度在线检测 激光线扫描传感器 标定块 点云数据重构 去噪、拼接和重构 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墨粉与感光鼓性能对激光输出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晟 毕明珠 +1 位作者 蒋立琴 黄甦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102,共4页
通过对墨粉显微图像、粒度分布、带电量及对感光鼓光电性能的分析,并根据输出图像密度、点、线、文本质量的客观数据化检测,得到只有墨粉颗粒粒径、带电量与感光鼓表面电位相匹配,并且感光鼓电位均匀稳定,才能打印出好的图像质量,否则... 通过对墨粉显微图像、粒度分布、带电量及对感光鼓光电性能的分析,并根据输出图像密度、点、线、文本质量的客观数据化检测,得到只有墨粉颗粒粒径、带电量与感光鼓表面电位相匹配,并且感光鼓电位均匀稳定,才能打印出好的图像质量,否则将会出现底灰,密度不均匀,文字、线条边缘粗糙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粉 感光鼓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戈 杨坤 +3 位作者 马超 王杰 王红敏 王记磊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针对城市公交车存在燃油经济性较差且排放污染高的问题,基于复合蓄能器的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构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实现工作模式的动态切换,并完成整车参数匹配,基于AMESim与MATLAB,搭建联合仿真平台... 针对城市公交车存在燃油经济性较差且排放污染高的问题,基于复合蓄能器的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构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门限值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实现工作模式的动态切换,并完成整车参数匹配,基于AMESim与MATLAB,搭建联合仿真平台,利用AMESim软件搭建整车液压系统模型,在MATLAB/Simulink/Stateflow环境下基于整车运行状况、高低压蓄能器压力与整车需求转矩搭建整车控制策略模型。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下对车辆经济性以及尾气排放情况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中国典型城市公交循环工况下,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公交车燃油消耗量为19.79 L/100 km,相比传统燃油公交车减少了31.2%,使车辆燃油经济性得到提高,并减少了排放,尾气中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了47.7%,34.9%,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液压混合动力 复合蓄能器 联合仿真 经济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选型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记磊 杨坤 +1 位作者 刘庆新 王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8-281,共4页
以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总成精细设计为目标,提出了面向整车应用的动力电池匹配开发流程,分析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选型及测试的重要性;提出了电池需求分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单体性能测试方案,以某款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四种典型工况... 以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总成精细设计为目标,提出了面向整车应用的动力电池匹配开发流程,分析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选型及测试的重要性;提出了电池需求分析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单体性能测试方案,以某款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四种典型工况性能测试为例给出了测试结果;基于电池测试方案提出了用于电池单体选型的评价方法,相关研究可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总成的精细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测试支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一定的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锂离子动力电池 单体 测试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打印机墨粉的热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蒋立琴 傅伟文 +2 位作者 毕明珠 罗远芳 黄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7,共4页
应用热重分析方法对21种激光打印机用墨粉样品作了热失重研究。在氮气气氛中,分别对21种样品用TA 2050型热重分析仪在静态恒温及动态升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及热解曲线的差异作了比较。在整个静态恒温条件的分析过程中,21个样品的失重在0.... 应用热重分析方法对21种激光打印机用墨粉样品作了热失重研究。在氮气气氛中,分别对21种样品用TA 2050型热重分析仪在静态恒温及动态升温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及热解曲线的差异作了比较。在整个静态恒温条件的分析过程中,21个样品的失重在0.60%~1.16%之间,多数在1%左右。从动态升温的热失重数据及其热解曲线可见,各种墨粉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例如在曲线上呈现单个或多个失重台阶,失重的温度和温度区间的不同以及趋于恒重状态的温度和残重的不同等。据此认为热重分析可以为鉴别不同牌号的墨粉提供依据,而且还可对墨粉的组分作出初步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法 墨粉 热失重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k R-CNN实例分割的机械零件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臧春华 周介祺 刘桂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2-36,共5页
零件识别是机械部件装配、装箱的重要基础,人工识别效率低,传统机器视觉检测要求高、场景单一。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的机械零件识别方法,通过加入PointRend模块提升原始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的检测精度;针对相似度高零件设... 零件识别是机械部件装配、装箱的重要基础,人工识别效率低,传统机器视觉检测要求高、场景单一。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机器视觉的机械零件识别方法,通过加入PointRend模块提升原始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的检测精度;针对相似度高零件设计类别细分方法,通过尺寸估算与特征匹配,较好地解决由于数据增强图像缩放造成的尺寸特征丢失问题。采集25种不同零件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升机械零件的识别准确率,算法对相似零件识别准确率达100%,较原始Mask R-CNN方法提升11.51%。并且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具有相似特征目标的识别任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实例分割 深度学习 特征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激励技术在时延相关白噪声激励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纪红刚 宋汉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7年第6期211-215,共5页
工况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是一种只基于输出数据进行系统模态参数辨识的技术。由于系统所受激励未知,通常假设其为互不相关的白噪声。自然激励技术(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NExT)正是一种基于该假设的从响应... 工况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是一种只基于输出数据进行系统模态参数辨识的技术。由于系统所受激励未知,通常假设其为互不相关的白噪声。自然激励技术(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NExT)正是一种基于该假设的从响应数据中提取自由衰减信号的高效方法。然而对于真实工况,系统所受激励之间互不相关的假设过于严格,例如行驶的车辆等所受激励为时间延迟相关的白噪声。针对这类情况,基于复模态系统讨论NExT理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NExT是否适用取决于从相关函数中截取的用来进行OMA分析的数据段的位置,当数据段位于T>ε区间内,NExT是适用的。在ε已知的情况下,可以基于NExT对系统进行工况模态分析。最后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工况模态分析 自然激励技术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不锈钢σ相析出行为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宾远红 李培芬 +1 位作者 李志铮 范兆永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5-159,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室温冲击等方法,研究了800℃固溶处理5~120 min后2205双相不锈钢σ相析出以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溶处理10 min时开始有σ相析出,随固溶时间的延长,σ相析出增多,析出尺寸增大,析...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室温冲击等方法,研究了800℃固溶处理5~120 min后2205双相不锈钢σ相析出以及对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固溶处理10 min时开始有σ相析出,随固溶时间的延长,σ相析出增多,析出尺寸增大,析出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σ相析出伴随着大量的二次奥氏体沿σ相两侧向铁素体晶内生长,造成铁素体含量减少,奥氏体含量增加;2205双相不锈钢的冲击性能对σ相析出非常敏感,σ相在α/γ相界上析出,造成晶界脆化,少量σ相析出就导致冲击韧度大幅下降,并随σ相析出量的增加持续降低,在双相不锈钢热加工过程中应尽量缩短在σ相析出温度范围内的停留时间,避免σ相析出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固溶处理 Σ相 冲击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解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蒋立琴 王记磊 +1 位作者 邹兴华 程浩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6-279,共4页
详细分析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相对于GB/T 31485—2015、GB/T 31467.3—2015及GB/T 31467.3—2015第1号修改单在安全要求范围﹑试验对象适用范围和试验要求上的差异。阐释删除和新增试验项目的背景、目的及要... 详细分析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相对于GB/T 31485—2015、GB/T 31467.3—2015及GB/T 31467.3—2015第1号修改单在安全要求范围﹑试验对象适用范围和试验要求上的差异。阐释删除和新增试验项目的背景、目的及要求,对沿用试验项目的试验对象、试验要求和截止条件中的修改进行比较和解析,以更清晰地理解修改目的,掌握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安全测试 截止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σ相的消除对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宾远红 黄甦 +1 位作者 李培芬 骆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80-183,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冲击、点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双相不锈钢750℃敏化处理48 h后在5~50 min不同时间再次固溶处理对双相不锈钢晶粒形态和尺寸、拉伸性能、冲击韧性和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次固溶处理可消除双...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冲击、点腐蚀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双相不锈钢750℃敏化处理48 h后在5~50 min不同时间再次固溶处理对双相不锈钢晶粒形态和尺寸、拉伸性能、冲击韧性和耐点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次固溶处理可消除双相不锈钢中析出的σ相,同时晶粒尺寸与原材料相比得到明显细化,但随着再次固溶时间的延长,细小晶粒减少,平均晶粒直径有所增大;σ相完全消除后的双相不锈钢,相比原材料,其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有所增加,塑性有所降低;且随再次固溶时间的延长,强度持续增加,塑性和冲击韧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再次固溶时间为35 min时,塑性最佳;固溶时间为20 min时,冲击韧性最佳,且此时腐蚀率比原材料还要低,此后随固溶时间增大均呈现了良好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固溶处理 敏化处理 Σ相 冲击韧性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成型金属零件存在的缺陷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培芬 宾远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0,共5页
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零件的3D打印成型,但是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类缺陷,严重影响零件的性能。介绍了激光选区熔化技术的原理,总结了几种主要缺陷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改善途径,为3D打印金属零件产品质量的改善提供指导。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选区熔化 缺陷 孔隙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艇用碳纤-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耐盐雾性能研究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萌 李志铮 宾远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4-97,139,共5页
制备游艇用2597PT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盐雾环境下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盐雾老化50 d后,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14. 1℃,复合材... 制备游艇用2597PT不饱和树脂/玻璃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盐雾环境下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盐雾老化50 d后,玻璃化转变温度上升14. 1℃,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14. 6%,弯曲强度下降14. 5%,且随着盐雾老化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逐渐降低,且在老化初期下降较为明显;在Gunyaev剩余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拟合得到其剩余弯曲强度公式为S=S0+17. 02 (1-e-2. 87t)-13. 55ln (1+2. 14t),相关系数R^2=0. 94;结合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规范》要求,预测此材料在上述条件下可使用约1 00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玻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 盐雾老化 力学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阵列测试技术在微型泵降噪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白国军 李军 +1 位作者 纪红刚 袁国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3期235-240,249,共7页
声源定位作为机械降噪的关键之一,有效指导着产品噪声问题的解决。某微型压力水泵的噪声较大,为了有效降噪,综合声阵列测试技术和机械降噪技术,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降噪优化流程方法。在声源定位过程中采用声阵列采集实验数据,利用声强法... 声源定位作为机械降噪的关键之一,有效指导着产品噪声问题的解决。某微型压力水泵的噪声较大,为了有效降噪,综合声阵列测试技术和机械降噪技术,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降噪优化流程方法。在声源定位过程中采用声阵列采集实验数据,利用声强法与波束形成技术获取得到微型压力水泵噪声源的主要声源位置位于套筒中部,结合流场与结构场的实验分析,进一步验证泵体噪声主要由套筒结构的振动发声所致。在准确识别声源的位置后提出相应的降低本体噪声的改进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增大壳体的阻抗特性和通过弱化电机与顶盖和底盖的轴向连接刚度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水泵的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降噪 声源识别 波束成形 压力水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艇用玻纤–碳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耐盐雾研究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1,共7页
制备游艇用玻纤–碳纤混杂增强2597PT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三种盐雾条件下(盐度6%,温度50℃;盐度6%,温度25℃;盐度3%,温度50℃)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 制备游艇用玻纤–碳纤混杂增强2597PT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应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对其进行盐雾老化实验,研究其在三种盐雾条件下(盐度6%,温度50℃;盐度6%,温度25℃;盐度3%,温度50℃)的性能演变规律,建立其对应的寿命模型并进行寿命预测。研究表明:材料盐雾老化后与老化前相比,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位置未发生变化;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材料力学性能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在盐度6%,温度50℃条件下老化最为严重;在G.M. Gunyaev剩余强度理论基础上,采用origin对其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老化最严重的盐雾环境(即温度50℃、盐度6%)下材料剩余拉伸强度公式,相关系数R2=0.99,结合CCS《材料与焊接规范》 2018版要求,预测此材料在盐度6%,温度50℃条件下可安全使用约2 00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纤–碳纤混杂增强复合材料 盐雾老化 力学性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下加速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萌 宾远红 李培芬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3-98,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游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加速老化研究进展,分析了海洋环境下太阳紫外光、热氧、盐雾、海水等因素对其腐蚀老化机理、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变化规律。在Gunyaev中值老化经验公式、Wiederhorn经验公式、阿伦...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游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加速老化研究进展,分析了海洋环境下太阳紫外光、热氧、盐雾、海水等因素对其腐蚀老化机理、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变化规律。在Gunyaev中值老化经验公式、Wiederhorn经验公式、阿伦尼乌斯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高置信度的游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腐蚀寿命预测方程,探索了其老化剩余强度与自然老化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其在海洋环境下耐腐蚀等级评价标准体系。最后,提出了游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耐海洋环境老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海洋环境 加速老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火校正温度对EH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宾远红 任凯 +1 位作者 骆亍 李培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65-168,共4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维氏硬度计、弯曲试验机等研究了750~1000℃的水火校正温度范围内EH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50~1000℃水火校正后,EH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显微组织均... 采用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维氏硬度计、弯曲试验机等研究了750~1000℃的水火校正温度范围内EH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50~1000℃水火校正后,EH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显微组织均为铁素体+珠光体。随着校正温度的升高,晶粒粗大,块状铁素体数量减少,片状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增多,魏氏组织越来越严重。随着校正温度的升高,EH36钢板的强度和硬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当校正温度达到950℃时,纵向拉伸的断后伸长率已达到CCS规范要求的下限值。建议水火校正工艺的温度应小于9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36高强度船体结构钢 水火校正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S标准GB/T 38661-2020与QC/T 897-2011的对比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浩 白国军 +1 位作者 何志辉 葛亮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9-403,共5页
对国家标准GB/T 38661-2020《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与行业标准QC/T 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的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进行比较。与QC/T 897-2011相比,GB/T 38661-2020进一步细化标准的适用范围,完善电池管... 对国家标准GB/T 38661-2020《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与行业标准QC/T 897-2011《电动汽车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的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进行比较。与QC/T 897-2011相比,GB/T 38661-2020进一步细化标准的适用范围,完善电池管理系统(BMS)的电气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及电磁兼容性试验,增加均衡试验及功率状态(SOP)估算精度试验,荷电状态(SOC)估算试验的工况更复杂。这就使得BMS的试验项目更全面、试验方法更科学、试验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动汽车 标准 功率状态(SOP) 荷电状态(SOC) GB/T 38661-20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对Ti基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铮 李晓枫 龙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03-104,共2页
通过熔铸法原位合成了(Ti3Sn+Ti5Si3)增强Ti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包含相间隔的细晶粒Ti基体与Ti3Sn和Ti与Ti5Si3组成的共晶组织。对试样进行室温下的压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n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杨氏模量和耐压强度都比Ti-S... 通过熔铸法原位合成了(Ti3Sn+Ti5Si3)增强Ti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包含相间隔的细晶粒Ti基体与Ti3Sn和Ti与Ti5Si3组成的共晶组织。对试样进行室温下的压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Sn含量的增加,试样的杨氏模量和耐压强度都比Ti-Si合金高;当Sn含量达到25wt%时,试样的杨氏模量和耐压强度降低,但压缩率有所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TI基复合材料 金相组织 耐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36船板水火校正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宾远红 李培芬 +1 位作者 李志铮 范兆永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6-168,172,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摆锤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800-1100℃模拟水火校正对EH36船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0-850℃热处理,主要析出粒状贝氏体,900℃时出现了马氏体,热处理温度高于1000℃... 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和摆锤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800-1100℃模拟水火校正对EH36船板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0-850℃热处理,主要析出粒状贝氏体,900℃时出现了马氏体,热处理温度高于1000℃时为单一的马氏体组织,并随温度的持续升高,马氏体晶粒越大;经热处理后EH36船板的强度提高,翅性和韧性下降,热处理温度过高会导致拉伸强度过高断裂伸长率过低,而过低或过高的热处理温度都会导致冲击韧度过低,不能满足CCS规范要求,合适的水火校正温度为850-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36钢 水火校正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