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14年珠海市某三甲医院ICU医院感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钟瑶 陆芳芳 +1 位作者 罗玉英 由天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ICU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调查ICU患者1 225例,发生医院感染182例,医院感染率为14.86%;ICU... 目的:了解我院ICU医院感染现状,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与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2014年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调查ICU患者1 225例,发生医院感染182例,医院感染率为14.86%;ICU病原学标本送检率95.22%;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分别占69.16%、18.22%、12.62%;感染部位中呼吸道、血液、泌尿道,分别占70.43%、11.30%、4.78%。结论:我院ICU医院感染率与同地区、同级别的医院持平,病原学标本送检率符合国家标准,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总额预算”支付方式与公立医院改革——以珠海市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方辉军 邓芬芳 陈晓华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6,共3页
分析珠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影响,认为当前珠海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改革的促进效应并未显现,指出"总额预算"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医疗保险 支付方式 总额预算 公立医院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民医保模式下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医疗服务可行性分析:以珠海市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玉 唐本雄 +3 位作者 王声湧 薛冠华 石燕飞 曾志为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9年第11期37-40,共4页
目的:对珠海市在无缝隙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下,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内容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收支和政府投入进行计算,分析全民医保模式下免费提供部分基本... 目的:对珠海市在无缝隙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下,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内容和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服务收支和政府投入进行计算,分析全民医保模式下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医疗服务的可行性和群众受益情况。结果:珠海市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医疗服务需总费用为2.03亿元,占GDP的0.27%。如居民就诊交付8~10元的费用,政府投资于基本医疗服务仅需1.31亿元,占GDP的0.15%。结论:珠海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投入实现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医疗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个人均可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 可行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免费提供部分基本医疗服务可行性分析
4
作者 陈玉 唐本雄 +3 位作者 王声湧 薛冠华 石燕飞 曾志为 《卫生经济研究》 2009年第9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基本医疗服务 免费治疗 珠海市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经济特区 小病 户籍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 被引量:57
5
作者 刘尚礼 李卫平 +5 位作者 李远景 李青 王素伟 陈忠良 张光铂 何杰民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 目的 :了解广东省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方法 :对广州、韶关、中山、珠海等市城乡的 875 4 6名 7~ 18岁在校学生应用三检法 (体检、波纹照相、X线照片 )进行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 ,并测量其身高、坐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数据。受检者的脊柱照片采用Coob法进行测量 ,Coob角≥ 10°者诊断为脊柱侧凸。结果 :经三检诊断为脊柱侧凸者6 5 3人 ,脊柱侧凸患病率为 7 5‰ ,其中男性患病率 6 1‰ ,女性患病率 9 0‰ ,男 /女 =1/ 1 4 8。特发性脊柱侧凸6 33人 ,占 96 9%。结论 :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有较高的患病率 ,应大力提倡开展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普查工作 ,提高我国青少年保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患病率 青少年 调查报告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公立医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管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沛昕 江鸿 +3 位作者 周燕 刘小东 张钟 秦毅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35,共4页
目的:分析珠海市2017-2021年公立医院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拟定相关管理策略,为降低SCI发病率、减少疾病医疗资源消耗和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83例新发SC... 目的:分析珠海市2017-2021年公立医院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拟定相关管理策略,为降低SCI发病率、减少疾病医疗资源消耗和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83例新发SC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年龄、性别、病因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住院费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83例新发SCI病例中,不同年龄段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主要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32.09%),其次为高处坠落(26.29%);最常见损伤部位是颈脊髓(78.26%)。20~60岁患者主要受伤原因为交通事故和高处坠落,60岁以上患者则为跌倒。是否抢救对住院费用影响最大,颈椎受伤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最高。结论:珠海市年SCI发病率略低于国内平均水平,有逐年降低趋势,主要病因为交通事故,颈SCI最为常见。建议建立国家级SCI病例登记数据库,完善SCI疾病管理体系;注重SCI一级预防,合理制定不同人群的健康管理策略;细化医保支付政策,向颈段受伤的SCI患者予以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发病率 流行病学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7
作者 张培海 孙振兴 +3 位作者 张恺 郭毅 陈刚 杨学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39,共6页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 目的 构建椎弓根置钉过程中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评价该导航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设计并制作可用于脊柱手术导航的视觉追踪导板,并采用视觉追踪导板和增强现实设备完成增强现实图像与真实物体之间的图像配准和实时追踪。增强现实导航系统辅助下,先后由两位操作者以克氏针模拟椎弓根置钉操作,并按照克氏针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的距离分为邻近组(<100 mm)和远离组(100~200 mm),对比分析不同操作者以及邻近组与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以评估增强现实导航系统的精度。结果 两位操作者均顺利完成模型置钉,共获得100例置入点误差值和角度误差值。两位操作者置入点误差值(t=0.835,P=0.406)和角度误差值(t=0.220,P=0.8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远离组置入点误差值大于邻近组(t=3.221,P=0.002),进一步将其分解为x值和y值,远离组置入点误差x值(t=4.980,P=0.000)和y值(t=2.416,P=0.018)均大于邻近组;而角度误差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6,P=0.077)。结论 初步构建基于视觉追踪导板的增强现实导航模型,并完成导航系统精度评估,随着置入点与视觉追踪导板距离的增加,置入点定位能力下降,但角度指向性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 增强现实 视觉 手术导航系统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技术在颅底肿瘤和脑血管病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郭一丁 赵本琦 +4 位作者 张培海 刘勇 陈刚 杨学军 郭毅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研究背景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数智神经外科学日趋成熟,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已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探讨该项技术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将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重要议题。方法 纳入4例2024年1-1... 研究背景 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数智神经外科学日趋成熟,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已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探讨该项技术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将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重要议题。方法 纳入4例2024年1-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行神经外科手术的前庭神经鞘瘤(1例)、颅内动脉瘤(2例)和锁骨下动脉闭塞致椎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患者,分别接受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和颈总动脉(CCA)-锁骨下动脉(SA)搭桥术;将术前常规影像学数据导入Surgical AR软件,基于HoloLens 2平台进行术前规划、模拟手术和术中实时显示,并与实际手术操作和术后影像学数据对比,定性分析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外科手术的疗效。结果 (1)前庭神经鞘瘤切除术:与术前增强现实技术模拟手术(模拟手术)对比,实际手术完全复现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开颅、内耳道后壁磨除、内耳道内肿瘤显露和切除的操作过程,术中面神经保护完好,术后面神经功能达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但未保留有效听力;术后1周三维重建CT与术前模拟和术中实际所见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为2分。(2)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与术前模拟手术对比,实际手术完全复现经眶上外侧入路开颅、磨除前床突、显露动脉瘤颈并夹闭的手术过程;术后三维重建CTA与术前模拟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眼部胀痛、上睑下垂、复视等症状完全缓解,mRS评分为零。(3)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夹闭术:根据术前模拟结果,经眶颧入路对动脉瘤颈的显露更充分且术者可于直视下完全夹闭动脉瘤并保护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操作安全性明显优于经颞下入路;实际手术中选择经眶颧入路,分离外侧裂经颈内动脉-动眼神经间隙显露基底动脉和动脉瘤、夹闭动脉瘤;术后6个月mRS评分为零,动眼神经功能恢复良好。(4)CCA-SA搭桥术:术中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辅助颈部重要肌肉、血管体表定位,充分显露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吻合;术后三维重建CTA显示桥血管通畅;患者头晕症状未再发作,患侧上肢血压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mRS评分为零。结论 增强现实技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可术前手术规划、手术模拟和术中引导,有助于青年医师快速理解复杂的解剖结构、缩短学习曲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颅底肿瘤 颅内动脉瘤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化对ICU医院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蔚 周愚 +3 位作者 周丽 苏真娇 郑伟 赵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75-287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规律评估其对ICU院内感染重症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集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患者数据,以RDW指标分为正常组(〈15%)和增高组(〉15%),对比两组院内感染患者... 目的:通过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变化规律评估其对ICU院内感染重症病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集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患者数据,以RDW指标分为正常组(〈15%)和增高组(〉15%),对比两组院内感染患者基础状况,生化指标,APACHEII评分,查尔森合并症指数等是否存在差异性,评估两组患者28、90d生存率及死亡风险。结果:共有66例患者入选,RDW增高组(31例)与RDW正常组(35例)相比28、90d死亡风险明显增高(P〈0.05),COX多因素风险结果显示ROW(OR=1.110.95%CI:1.0n.1.219,P=0.0291为独立的风险因素。结论:ICU重症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且伴有RDW增高时提示远期死亡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医院感染 红细胞分布宽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10
作者 陈鹏 马汛杰 +3 位作者 唐白茶 翁志坚 简智恒 陈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06,共8页
目的 总结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病例为2024年3-9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5例。术前影像学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并生成肿瘤灶、解剖标志... 目的 总结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病例为2024年3-9月在广东省珠海市人民医院接受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辅助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5例。术前影像学数据导入3D Slicer软件并生成肿瘤灶、解剖标志和邻近结构的全息图像,导入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同时投影至患者头部,进行术前手术切口规划并指导术中肿瘤切除;通过评估导航注册时间、导航应用时间和配准次数分析该系统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评估骨窗范围、肿瘤灶与全息图像重叠效果、建模时间、肿瘤定位的应用价值、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及手术相关指标分析该系统的精准性、快速性和安全性。结果 共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术前建模,平均建模时间(25.20±1.60)min,注册时间(3.20±0.05)min,术前导航应用时间(12.74±1.09)min,术中导航应用时间(8.17±0.81)min,所有患者均1次配准成功,肿瘤均位于骨窗范围内,骨窗显露良好。全息投影定位的肿瘤与术中所见完全重叠,肿瘤切除分级均达SimpsonⅠ级切除,术后72 h KPS评分(94.00±4.90)分。结论 全息混合现实神经导航系统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便捷性、稳定性、精准性、快速性和安全性良好,可为幕上肿瘤开颅手术提供帮助,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 混合现实(非MeSH词) 神经导航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医院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瑞镇 赖世让 《中国医院管理》 1999年第11期42-42,共1页
创新能力差是当前医院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实际问题。相当一部分医院领导干部的思维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中,或封闭保守,抗拒排斥新生事物;或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或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医院领导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已... 创新能力差是当前医院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实际问题。相当一部分医院领导干部的思维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中,或封闭保守,抗拒排斥新生事物;或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或夜郎自大,固步自封——医院领导干部缺乏创新精神,已经严重影响了医院医疗事业发展的进程。 那么,是哪些因素制约着医院领导干部创新素质的培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管理 领导干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年珠海特区城市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
12
作者 李长焰 朱卫民 +1 位作者 宁沃正 陈国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8期726-727,共2页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人民预期寿命的延长,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为掌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和人群血压水平,分析影响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水平的部分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人群防治... 高血压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人民预期寿命的延长,高血压患病率在不断上升。为掌握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现况和人群血压水平,分析影响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水平的部分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人群防治提供有关依据,1991年进行了第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珠海市是广东省六个城市调查点之一,于1991年8~10月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期间在我市有常住户口的15岁及15岁以上的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样调查报告 人群防治 城市调查 标化患病率 舒张压水平 收缩压水平 城市居民 卫生知识水平 标化率 调查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潘莹 龚五星 +4 位作者 梁翠微 杜均祥 彭东旭 黄思超 郑礼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后,比较化疗、姑息及原靶向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探讨3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进展及生存时间的影响。同时。评估患者进展模式,为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收集50例ⅢB-...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后,比较化疗、姑息及原靶向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探讨3种治疗方式对患者进展及生存时间的影响。同时。评估患者进展模式,为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收集50例ⅢB-Ⅳ期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均为靶向治疗,二线采用不同治疗方式,计算肿瘤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结果:靶向治疗主要的进展部位依次为肺、中枢神经系统、骨等;化疗组、姑息组及原靶向组平均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10.67、5.92及5.88个月,3组肿瘤进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姑息组及原靶向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0.04、7.53及14.21个月,化疗组总生存时间最长,姑息组最短,原靶向组介于两者之间,3组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后,肺为主要进展部位;化疗可使患者临床获益.总生存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靶向 肿瘤进展时间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维持化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潘莹 龚五星 +6 位作者 梁翠微 杜均祥 彭东旭 谢云 郑礼平 张楠 黄思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C)维持治疗与未维持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的维持治疗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为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收集83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 目的: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NSCLC)维持治疗与未维持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探讨不同的维持治疗方法对生存时间的影响,为个体化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收集83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分为维持组与未维持组,计算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同时将维持治疗组分为单药维持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治疗组及EGFR-TKIs治疗组,计算进展及生存时间。结果:维持组平均PFS为12.80个月,平均OS为20.36个月;未维持组平均PFS为3.03个月,平均OS为12.06个月,维持组PFS及OS比未维持组长(P<0.05);单药维持化疗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组及EGFR-TKIs组平均PFS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OS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GFR-TKIs组,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组及单药维持化疗组(P<0.05)。维持治疗中近期疗效不影响远期疗效。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维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延长进展及生存时间,且获益于靶向药物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腺癌 维持治疗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胃癌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郑礼平 张楠 +2 位作者 潘莹 梁翠微 龚五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757-2760,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6个周期后,最终病情无进展的有123例,将其随机分为卡培他滨组(1 000 mg/m^2,每天2次,连续口服14 d,每21天为1个周期)或替... 目的观察和比较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后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晚期胃癌患者一线化疗6个周期后,最终病情无进展的有123例,将其随机分为卡培他滨组(1 000 mg/m^2,每天2次,连续口服14 d,每21天为1个周期)或替吉奥组(体表面积≤1.25 m^2,40mg/次;体表面积1.25~1.5 m^2,50 mg/次;体表面积≥1.5 m^2,60 mg/次,每天2次,连续14 d,每21天为1个周期)和观察组(予最佳支持治疗)。维持化疗直至病情进展或患者出现化疗不耐受。结果卡培他滨组、替吉奥组的疾病控制率分别是70.7%、80.5%(P=0.304);两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8.3和8.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8),但明显长于观察组的6.7个月(P<0.001)。维持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3、15.7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637),但优于观察组的12.8个月(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色素沉着、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以及手足综合征等,未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结论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的维持化疗中疗效相当,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且不良反应能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卡培他滨 替吉奥 维持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肝外供血分析及临床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16
作者 许卫国 彭秀斌 +3 位作者 李鹤平 王于 程光森 陈加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方法92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供血动脉105条,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中晚期肝癌肝外动脉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3.33%)、右膈下动脉(17.14%)、胃十二指肠动脉(14.29%)、左膈下... 目的探讨肝癌的肝外动脉供血规律及介入治疗。方法92例肝癌患者发现肝外供血动脉105条,分别超选择插管行化疗栓塞。结果中晚期肝癌肝外动脉来源类型分别源于肠系膜上动脉(33.33%)、右膈下动脉(17.14%)、胃十二指肠动脉(14.29%)、左膈下动脉(7.62%)、胃左动脉(6.67%)、右肋间动脉(6.67%)、右肾上腺动脉(4.76%)、脾动脉(4.76%)、右腰动脉(2.86%)和右胸廓内动脉(1.90%)。形成肝外动脉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化疗栓塞的次数、肿瘤在肝内的部位、肿瘤的直径和操作方法。结论肝癌有丰富的肝外动脉供血,对肝外动脉供血支超选择性栓塞治疗,对提高中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外供血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2
17
作者 熊彬彬 吴子明 +1 位作者 刘兴健 张素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31例BPPV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回顾性分析13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3个月。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51例,女80例,年龄20~82岁,平均47.7岁,其... 目的分析总结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131例BPPV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调查,回顾性分析131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追踪随访3个月。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51例,女80例,年龄20~82岁,平均47.7岁,其中单侧后半规管BPPV患者75例,单侧水平半规管BPPV39例,单侧水平嵴顶结石BPPV4例,前半规管BPPV1例,混合型BPPV8例,主观性BPPV3例。其中,原发性BPPV103例,继发性BPPV28例。结论 BPPV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通过对其临床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半规管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降钙素原对严重烧伤患者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建宏 林心 +2 位作者 欧兴义 张洁 黄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18-619,共2页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50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应... 目的研究严重烧伤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对伤后感染并发症的辅助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50例严重烧伤患者伤后血浆PCT含量,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浆TNF-α、IL-6和C反应蛋白(CRP)含量,并与2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应用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严重烧伤后早期未并发感染时患者血浆TNF-α和CRP与非感染组相比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待并发感染后两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血浆PCT和IL-6在不同的病程中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严重烧伤感染并发症的辅助诊断指标中,PCT的灵敏度较高,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也较高,是严重烧伤患者伤后感染并发症较好的预测和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患者 血浆降钙素原 并发感染 价值研究 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 辅助诊断指标 感染并发症 血浆TNF ELISA法 IL-6 C反应蛋白 统计学处理 ROC曲线 阴性预测值 阳性预测值 PCT 显著性 诊断价值 方法应用 正常对照 患者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栓塞材料在急性内脏出血介入栓塞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程光森 彭秀斌 +1 位作者 陈加源 刘一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75-47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内脏出血中介入诊疗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5月到2006年1月对2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急性内脏出血病例,经选择性DSA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行栓塞治疗。结果27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 目的探讨急性内脏出血中介入诊疗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从2003年5月到2006年1月对27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急性内脏出血病例,经选择性DSA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选择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栓塞材料行栓塞治疗。结果27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其中3例晚期肝癌患者,半年内相继死于非内脏出血原因。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能及时、准确的发现内脏出血的部位和原因,选择不同的栓塞剂和栓塞方法能够及时、有效的止血,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出血 栓塞 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招康东 招建华 +2 位作者 关俊文 邓启彰 陈昶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073-2074,共2页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1年至2006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7例分成两组,对照组(68例)采取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组(69例)则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1年至2006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7例分成两组,对照组(68例)采取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组(69例)则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血肿粉碎引流,再注入尿激酶冲洗引流。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0.6±0.3)h,平均拔管时间为(5.3±2.1)d,平均住院时间(23.2±6.4)d;意识恢复清醒64例,植物生存2例。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0.9)h,平均拔管时间为(8.5±3.8)d,平均住院时间(32.1±8.1)d;意识恢复清醒45例,植物生存6例,围术期死亡10例,病死率为14.7%。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意识恢复和肢体功能恢复病例数、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微创穿刺粉碎血肿再注入尿激酶优于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及小骨窗血肿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